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县域实践探索

2021-01-01 10:51姜振安陈良刘洋
兵团党校学报 2021年6期

姜振安 陈良 刘洋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要坚定走好这条道路,需要在充分把握其深刻内涵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县域这个国家最基本的行政和经济单元,确保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上“一个都不少”。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县域实践

[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1)06—0029—05

[作者简介]姜振安,男,中共邳州市委党校副校长、邳州市委宣讲团团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陈良,男,中共邳州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副校长,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党史;刘洋,男,中共邳州市委党校四级主任科员,研究方向:党建。

“现代化”代表着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追逐现代化的脚步从未停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提出,是从现代化的具体形式出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创造出来的新道路。要坚定走好这条道路,需要在充分把握其深刻内涵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县域这个国家最基本的行政和经济单元,确保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上“一个都不少”。

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涵和特征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发展道路,每个国家的发展道路都是在其历史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基础上、特定社会政治条件下长期发展演化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正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孕育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光明之路,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动实践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腐朽统治下,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不仅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错失了工业革命这个现代化基础的机会。在最危机的时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國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应运而生。而马克思主义正是在现代化进程中诞生的理论,马克思曾把大工业所创造的发达的世界市场和城市称为“现代化的世界市场”和“现代化大工业城市”,并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行了总结反思,科学预言了现代化的内在矛盾、前途命运。思想永远是行动的先导,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探索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虽然经历过曲折,但决心从未动摇、探索从未停止。195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1964年,毛泽东提出了“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的奋斗目标。在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深刻指出“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之后从党的十二大提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纲领,到党的十八大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始终是我们党谋划国家发展的主题。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作出“两个阶段”战略安排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不仅勾勒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更为实现这个蓝图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之际,顺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也转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可以说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探索实践中,我们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了认识上的不断深化、战略上的不断成熟、实践上的不断丰富。

(二)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所以“新”,就是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赋予了新的功能、新的内涵,目的是构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从路径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基本都是建立在对外侵略和殖民掠夺之上,打着民主自由的幌子,以军事霸权、经济霸权、科技霸权、文化霸权开路,疯狂侵吞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弱小民族的财富和资源,造就了残酷的殖民主义时代,使得很多后发国家难以获得独立自主、长期稳定的发展,导致世界战火纷飞、两极分化。从内涵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资本至上、唯利是图,资本的力量决定了“选票”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利润最大化成为运行逻辑和根本目的,牺牲了社会公平,运行效率低下,资本的盲目驱动、疯狂逐利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可以说是制度扭曲、价值观混乱的现代化。从结果来看,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后,不同程度地出现贫富两极分化、社会分裂、民族撕裂,政治生活陷入“翻烧饼”式的恶性循环,“民粹”主义盛行,游行示威成为常态,社会秩序陷入混乱,制度性、根源性问题长期无法解决,所谓现代化成为“皇帝的新衣”。对比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乱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汲取各种现代化模式的经验教训,反对走“国强必霸”、战争掠夺和对外转嫁污染的西式现代化老路,对内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致力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积极主动履行国际义务,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相关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必将引领世界现代化新潮流。

(三)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也是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宣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正是把现代化与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有机结合起来,把人的价值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公平正义。这既呼应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又呼应了人民需求的新期盼,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人民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有着更多期盼,不仅对物质生活要求更高了,而且在文化、生态、法治、公平、安全等方面需求都在提升。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出了民生工作“八个更”的重要论述,即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强调我国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均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导向。

二、县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所在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是国家最基本的行政和经济单元,在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县域现代化的实现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样,没有县域的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的现代化,具有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县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目前,县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较为突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县域更为明显,面广量大的乡村人口在县域一级,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显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全部人口的36.11%,虽然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实现了全面小康,但农村依旧存在着一定的低收入群体,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56,易返贫致贫人口及部分“病残孤学老”等特殊群体生活质量水平较低。要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县域、镇村发展不起来、发展不好,镇村人口没有富起来、生活没有好起来,那就称不上共同富裕。所以,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必须通过加快推进县域现代化,补齐共同富裕的最大短板,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真正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鄉村振兴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并强调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论述“三农”强、美、富与国家强、美、富之间的关系,深刻阐释了“三农”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性问题,是关系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全局性问题,充分体现了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重要文件相继发布,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了“三步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即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完全一致。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讲了“五个振兴”,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五个振兴”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互为表里,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擘画了县域现代化的美好蓝图。

(三)县域现代化是“四化”同步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并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目标之一。这是继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九大强调“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之后,首次提出了“四化”基本实现的时间点。作为我国长期性的发展战略,实现“四化”同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其核心要义也正是“四化”同步这个主抓手。基于对这一要求和规律的认识,县域作为“四化”同步的一线主战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区域,但现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较为突出,经济总量不大、产业质态不优仍是最大的县情实际;新旧动能转换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有差距,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支撑力有待增强;城镇化水平还不够高,民生资源配置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仍需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不高,开放层次有待提升;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较重,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等等。对此,只有通过加快推进县域现代化,更好地打通生产要素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产业与区域之间、城镇与乡村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瓶颈壁垒,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才能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三、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发展之路

推进县域现代化是一篇大文章,这里以江苏邳州为例,探究如何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发展之路。邳州位于江苏省北部,是东陇海沿线和大运河沿岸的重要节点城市,面积2088平方公里,人口195万,为江苏第二人口大县,辖21个镇、4个街道、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90个行政村(居),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1001.26亿元,在苏北县域率先跨上千亿元台阶,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36位,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十佳城市,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和借鉴意义。

(一)坚持思想先行,明晰县域现代化的目标方向

思想决定思路。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高铁时代为融入徐州都市圈、长三角一体化带来同城效应,邳州呈现出产业升级窗口期、城市形态成熟期、社会民生提质期等阶段性特征。面对新机遇新形势,邳州科学规划布局,统筹协调推进,提出建设实力邳州、活力邳州、锦绣邳州、富裕邳州、美丽邳州、幸福邳州“六个邳州”的目标定位。这“六个邳州”既是对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更是对县域现代化美好蓝图的生动描绘,充分体现了“强富美高”的新内涵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邳州把“六个邳州”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现代化的“指挥棒”,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投身“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奋斗实践,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

(二)坚持产业为纲,做强县域现代化的硬核支撑

实体经济是发展之本,更是县域现代化的动力所在。邳州具有产业链基本成形、近两百万人口、大运河通江达海等独特优势,通过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不动摇,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深度对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突出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做强传统产业稳增长,育强新兴产业增潜能,既在“量”上提升,更在“质”上过硬,全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未来5—8年将形成应税销售收入超500亿的碳基新材料产业基地,應税销售收入超300亿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半导体材料与设备产业基地;以及应税销售收入均超200亿的生态家居产业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应税销售收入超100亿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同时,围绕“产学研资”深度融合,以新兴产业快速集聚带动经济爆发增长,全面提升园区能级,加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跳出徐州找对手,对标苏南苏中谋进位,在全省全国同类开发区中进位争先,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打造资本市场的邳州板块。

(三)坚持城乡融合,把牢县域现代化的关键抓手

为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邳州牢固树立“两山”理念,遵循“四化”同步规律,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美丽宜居城市、美丽特色城镇、美丽田园乡村有机贯通的发展格局。在此过程中,邳州立足建设现代中等城市,坚持规划引领、能级提升,积极推进“多规合一”,统筹提升城市环境、人居品质、公共安全;树立片区开发理念,突出组团式、联动化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河道生态景观,实施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工程,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建立“指挥中心+大数据+移动终端+N”综合指挥架构,构建县域智慧“城市大脑”,让城市从“治理”走向“智理”。立足城乡一体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和农房改善工程,充分挖掘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以国家大蒜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银杏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龙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乡村;擦亮生态底色,共享生态福祉,积极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绿色颜值与金色产值互促共赢。

(四)坚持人民至上,绘就县域现代化的幸福底色

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邳州坚持共建共享、普惠百姓,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构建文明共建体系,让群众更舒心。坚持上下联动、城乡共建,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工作,常态选树“最美邳州人”等先进典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通过构建民生保障体系,让群众更暖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社保提质扩面,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通过构建富民增收体系,让群众更殷实。推进就业富民,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行订单化培养,打破招工、就业“两难”瓶颈。推进创业富民,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邳州炒货”等区域品牌连锁化发展,鼓励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电商等新业态。推进强村富民,盘活公共空间和集体资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通过构建公共服务体系,让群众更顺心。优化学校布局和师资建设,建设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中心,抓好卫生强基工程,打造现代教育和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互联网+养老”等模式,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构建社会治理体系,让群众更安心。建设市镇两级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管理指挥平台,丰富“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形式,深化“平安邳州”“法治邳州”建设,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县域现代化的蓬勃动力

邳州始终保持敢闯敢试的改革勇气、创新锐气,着力推动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双轮同转”,加快形成更多的增长点、增长极。增强创新能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加快建设东湖创新生态区,集聚国际教育、创新孵化、科技研发、商业商务等高端要素,打造生态、人文、科创、文旅相融相生的综合性片区。扩大对外开放,培育发展增长极。加快跨境电子商务、保税物流中心等建设,全面嵌入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增强对发达地区产业和资本的吸附能力。探索“反向飞地”建设,在上海、深圳等建立高端研发中心,实现生产在邳州、研发在前沿。加大改革力度,激发发展动力源。深入推进开发区和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优化劳动力、技术、资本等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打通县域内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六)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县域现代化的坚强保障

邳州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着力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政治保证。铸牢绝对忠诚政治灵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灵魂深处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打造德才兼备干部队伍,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人注重德能相配,用人注重人岗相适,管人注重严爱相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锻造坚强有力战斗堡垒,坚持资源下沉、重心下移,把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到基层,提升企业、农村、机关、社区等基层党组织标准化水平,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激发干事创业昂扬斗志,大兴学习研究、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勇争一流“五种风气”,以综合考核引领干部,凭发展实绩使用干部。巩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用铁的纪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严明政治规矩,严实监督效果,严肃执纪问责,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同时,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和台侨工作,更好地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凝聚推动邳州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杨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