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兵团着力推动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促进制造业做大做强,制造业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已成为推动兵团产业优化升级、壮大综合实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但同时,兵团制造业发展中仍面临着低效的增长模式较多、创新能力较弱、整体竞争力不强的状况,亟待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切实为兵团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论文从兵团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兵团制造业发展现状,对比评价兵团制造业与西北五省、全国竞争力状况,查找兵团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兵团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兵团;制造业;竞争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1)06—0034—10
[作者简介]刘昌龙,男,兵团党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引言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为此,兵团着力推动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促进制造业做大做强,制造业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已成为兵团重要的支柱产业,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壮大兵团综合实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但同时,兵团制造业发展中仍面临着低效的增长模式较多、创新能力较弱、整体竞争力不强的状况,亟待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切实为兵团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兵团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
(一)遵循工业化阶段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
从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发展经验来看,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实质上就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以及竞争力不断提升历程,尤其是在工业化中期之后,在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收入水平持续增长下,制造业一般都会面临综合成本上升的压力,这时就迫使通过产业升级实现向价值链高端的攀升,以对冲增加的成本及获取更多的附加值。历史经验也表明,只有提升了制造业竞争力,才能在发展中实现新的跨越。由此可见,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和现代化进程的全局。经过多年发展,兵团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得到提升,工业化水平进入到新的阶段,符合工业化中期的特征。按照上述规律,兵团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是符合工业化阶段的要求,是遵循了工业化阶段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
(二)契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竞争力提升是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推进兵团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可以提高制造业增长质量,改善产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良性互动的局面,实现产业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的有机统一。而且,推进兵团制造业竞争力提升,能够使企业经营主体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资源节约主体和环境保护主体,将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将资源利用和环境成本引入到生产制造和技术创新之中,推行绿色化制造、生态化管理和循环化控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支撑兵团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
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要求。对于兵团而言,只有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才有可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兵团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只有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才能缓解所面临的环境和资源压力,改善和提高团场生态环境、连队人居环境和社会文明程度;只有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创新发展优势、变革发展动力,从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只有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才能加快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提升兵团综合实力,更好发挥“三大功能、四大作用”,为新疆长治久安提供有力支撑。
(四)符合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客观要求
首先,新发展格局强调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在有效促进传统消费的同时,积极开辟新的消费领域,继续完善体制机制,打破国内市场分割状况,更多依靠构建完善的内需体系、国内循环来稳住经济运行的基本盘。这将使得制造业上中下游产业链进一步畅通,价值链进一步衔接,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原材料、物流等要素成本,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为兵团制造业在新发展格局中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供应链体系、增强创新创造能力、提升竞争力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其次,新发展格局不仅要求内部循环,也要求继续深化对外开放,实现制造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兵团制造业开放发展在某些领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部分行业“走出去”不断取得新进展,能够为融入国际市场提供支撑。再次,新发展格局注重供给与需求同时并举,要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兵团制造业竞争力提升,能够更好地补链、延链、强链,有效融入产业链供应链,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二、兵团制造业发展的现状
(一)制造业支撑地位更加坚实
兵团以金属冶炼加工、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和化工等为重点,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制造业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从制造业总产值来看,兵团制造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547.7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666.4亿元,增长2.6倍,年均增长20.94%,对工业产值的贡献为84.8%,对GDP的贡献从2010年的15.80%增长到2018年时的18.38%。这主要是因为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援疆项目的快速推进,为制造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2010—2018年兵团制造业投资累计达到3176.13亿元,稳定了制造业发展的环境。
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2018年兵团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数为875家,实现总产值1681亿元,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利税总额175.37亿元,年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2万人,占规上工业企业就业总人数的83.67%。由此可见,制造业不仅对工业经济支撑作用明显,还对就业具有一定的吸纳带动作用,且增长空间较为宽广。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兵团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加速重构,新兴产业增长贡献持续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和质量品牌加速补短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0%,较2017年提高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均高于工业增长幅度。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2018年兵团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数为728家,总产值共计实现1681亿元,其中,轻重工业比为49.7∶50.3,由此可见,轻重工业发展趋于均衡状态。
(三)企业经济效益总体良好
兵团制造业企业的利润在总体上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其中利税总额从2013年的105.9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18.1亿元,资产负债率波动范围在60%—70%之间,基本上处于可控的范围。工业增加值率则趋于25%左右的稳定之中。兵团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总体效益水平良好,总体债务基本合理。其中资产总额2646.95亿元,当年实现利润118.15亿元,利税总额175.37亿元,综合资产负债率62.4%。兵团的制造业企业——新疆天业集团在“我国制造业500强”拥有一席之地。
(四)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
兵团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持续优化和完善,一些重点领域和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如:“乙炔氢氯化固汞催化剂”“光伏并网逆变器用并网电流软起动和软停机方法及系统”等发明荣获2016年度兵团优秀发明专利奖;“750毫米高阳极炭块制备与铝电解槽配置应用技术的研究”等项目荣获兵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石河子和阿拉尔市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为行业管理部门、重点企业等提供公共服务、互联网应用服务、云计算服务;烽火科技建成了年产能200万芯公里的光缆制造厂,生产出新疆第一批光缆,填补了新疆、兵团信息通信产业的空白等。
(五)产业绿色发展深入推进
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势头良好,通过广泛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绿色制造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和形成,绿色发展路径不断拓宽加深。2019年兵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较上年下降1.3%,扭转了近年来能源消费量的增长趋势。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升,绿色发展成为共识。
三、兵团制造业与西北五省、全国对比分析
(一)制造业规模对比分析
基于科学性及数据可获得性,用规上制造业增加值来反映制造业规模情况。
从占新疆比重来看,2018年兵团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占自治区比重为21.5%,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5.2个百分点,高于生产总值所占比重0.9个百分点,这表明兵团规上制造业发展水平好于兵团规上工业水平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从与新疆情况对比来看,2018年兵团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1.2%,高于同期自治区17.2个百分点,表明兵团规上制造业对规上工业贡献高于自治区水平;2018年兵团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16.5%,高于同期自治区0.7个百分点,这表明兵团规上制造业发展水平好于自治区整体发展水平。
由上述两项对比可以发现,在规模上,兵团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优于兵团工业及整体经济,也优于同期自治区制造业发展水平。
(二)制造业企业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通过对兵团与西北五省、全国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生产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对比分析,以考察兵团制造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数据来源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次经济普查和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因兵团第四次经济普查中未公布制造业企业相关数据,仅公布了规上制造业企业相关数据,考虑到兵团实际情况及数据可获得性,用规上制造业企业经济效益代替制造业企业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故除了人均资产总额、人均营业收入外,兵团相关指标均为规上制造业企业数据计算所得。
1.盈利能力对比分析。通过总资产报酬率、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三个指标来分析兵团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从表2可以发现,兵团制造业企业总资产报酬率为5.9%,低于陕西(7.5%)、全国平均水平(8.0%),高于甘肃(3.8%)、青海(0.4%)、宁夏(3.0%)、新疆(5.0%),表明兵团制造业企业在西北五省中资产利益效益较好、盈利能力较强,但整体上与全国制造业企业有一定差距。兵团制造业企业营业利润率为6.4%,低于陕西(7.8%)、全国平均水平(6.5%),高于甘肃(2.5%)、青海(-3.1%)、宁夏(2.9%)、新疆(5.3%),表明兵团制造业企业在西北五省中市场竞争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盈利能力较好,且整体上接近全国制造业企业平均水平。兵团制造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2%,低于陕西(8.2%),与全国平均水平(7.2%)一致,高于甘肃(2.6%)、青海(-2.9%)、宁夏(3.3%)、新疆(6.3%),表明兵团制造业企业在西北五省中成本费用控制较好、盈利能力较强,且整体上达到全国制造业企业平均水平。综合上述三个指标可以发现,兵团制造业企业在盈利能力上低于陕西制造业企业,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接近,略高于新疆制造业水平,高于甘肃、青海、宁夏制造业水平,整体上盈利能力较好。
2.偿债能力对比分析。通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负债股权比率三个指标来分析兵团制造业企业偿债能力。从表2可以发现,兵团制造业企业流动比率为0.86,高于青海(0.75),接近于新疆(0.85),低于陕西(1.12)、甘肃(0.95)、宁夏(0.98),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9),表明兵团制造业企业在西北五省中资产流动性一般、短期偿债能力一般,且整体上与全国制造业企业有较大差距。兵团制造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2.4%,低于甘肃(63.4%)、青海(75.7%),高于陜西(54.9%)、宁夏(59.1%)、新疆(61.8%)、全国平均水平(55.7%),表明兵团制造业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偏高,在西北五省中长期偿债能力一般,且整体上远弱于全国制造业企业平均水平。兵团制造业企业负债股权比率为1.66,低于甘肃(1.73)、青海(3.11),高于陕西(1.22)、宁夏(1.45)、新疆(1.62)、全国平均水平(1.26),表明兵团制造业企业整体负债股权比率偏高、债权人权益保障程度一般,在西北五省中长期偿债能力一般,且整体上远弱于全国制造业企业平均水平。综合上述三个指标可以发现,兵团制造业企业在偿债能力上低于陕西、宁夏、全国制造业企业,与新疆基本接近,高于甘肃、青海制造业水平,整体上偿债能力一般。
3.营运能力对比分析。通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四个指标来分析兵团制造业企业营运能力。从表2可以发现,兵团制造业企业存货周转率为4.86,高于青海(3.88)、宁夏(4.53),与新疆(4.86)一致,低于陕西(6.14)、甘肃(5.26),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85),表明兵团制造业企业整体存货占用水平较高、变现能力一般,在西北五省中处于中等水平,且整体上与全国制造业企业有较大差距。兵团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3.71,高于西北五省及全国平均水平(6.93),表明兵团制造业企业整体上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收账速度较快、平均收账期较短,优于西北五省及全国平均水平。兵团制造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61,低于陕西(1.80)、甘肃(2.03)、全国平均水平(1.87),接近于新疆(1.57),高于青海(0.86)、宁夏(1.19),表明兵团制造业企业整体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较一般、利用效率较一般。兵团制造业企业总资产周转率为0.67,低于陕西(0.87)、甘肃(0.95)、全国平均水平(1.06),接近于新疆(0.66),高于青海(0.37)、宁夏(0.56),表明兵团制造业企业整体总资产周转速度较一般、经营质量与利用效率较一般。综合上述四个指标可以发现,兵团制造业企业在营运能力上低于陕西、甘肃、全国制造业企业,略高于新疆制造业水平,高于青海、宁夏制造业水平,整体上营运能力一般。
4.生产能力对比分析。通过人均资产总额、人均利润总额、人均营业收入三个指标来分析兵团制造业企业生产能力。从表2可以发现,兵团制造业企业人均资产总额为205.33万元/人,高于陕西(163.21万元/人)、全国平均水平(117.63万元/人),低于甘肃(215.63万元/人)、青海(333.90万元/人)、宁夏(309.21万元/人)、新疆(242.04万元/人),表明兵团制造业企业职工对总资产贡献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劣于西北五省中的大部分地区,生产能力一般。兵团制造业企业人均利润总额为9.35万元/人,仅低于陕西(10.64万元/人),略高于新疆(9.16万元/人),高于甘肃(5.02万元/人)、青海(-3.48万元/人)、宁夏(5.33万元/人)、全国平均水平(8.25万元/人),表明兵团制造业企业职工创造的利润总额较高、生产能力较好。兵团制造业企业人均营业收入为125.59万元/人,略高于青海(122.77万元/人)、全国平均水平(125.09万元/人),低于陕西(142.44万元/人)、甘肃(205.17万元/人)、宁夏(172.54万元/人)、新疆(160.90万元/人),表明兵团制造业企业职工所带来的营业收入较低、对营业收入贡献较小、生产能力一般。综合上述三个指标可以发现,兵团制造业企业在生产能力上低于陕西、宁夏制造业企业,与新疆、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接近,高于甘肃、青海制造业水平,整体上生产能力一般。
5.综合对比分析。从与新疆对比来看,兵团制造业企业在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上略好于自治区,在偿债能力、生产能力上与自治区基本接近,表明兵团制造业企业经济效益整体上略好于新疆制造业企业水平。
从与西北五省对比来看,除新疆外,兵团制造业企业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生产能力上均低于陕西制造业企业,表明兵团制造业企业经济效益低于陕西制造业企业水平;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生产能力上均优于甘肃制造业企业,在营运能力上劣于甘肃制造业企业,表明兵团制造业企业经济效益整体上高于甘肃制造业企业水平;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生产能力上均高于青海制造业企业,表明兵团制造业企业经济效益高于青海制造业企业水平;在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生产能力上均优于宁夏制造业企业,在偿债能力上低于宁夏制造业企业,表明兵团制造业企业经济效益整体上高于宁夏制造业企业水平。
从与全国对比来看,兵团制造业企业在盈利能力、生产能力上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接近,在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上劣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兵团制造业企业经济效益整体上略低于全国制造业企业平均水平。
综上所述,兵团制造业企业经济效益略低于全国制造业企业平均水平,低于陕西制造业企业水平,略好于新疆制造业企业水平,高于甘肃、青海、宁夏制造业企业水平,整体上处于较好的发展状态。
四、兵团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发展层次低
兵团制造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企业生产专业化水平仍较低,产业结构层次低,大多数为原料型产品和粗加工产品,附加值高的工业产品较少。主要工业产品中,纱、初级形态塑料、乙二醇、水泥等多为原料或初级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差;合盛硅业、六师铝业、天山铝业的工业硅、原铝产能位于全国前列,年产量大,但下游多晶硅、铝材加工的产品还很少,产业链整体效益不高。整体来看,兵团制造业总体处于成本竞争为主的格局,产品普遍存在初级化、附加值低的问题。
分行业分析兵团制造业发展情况,2019年分行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的行业有7个: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比24.7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2.5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比12.15%,农副食品加工业占比11.29%,纺织业占比10.10%,食品制造业占比6.6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占比6.29%。兵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从事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企业数量占到制造业企业总数的43.56%,但是2019年这些企业实现的增加值仅为398.02亿元,只占规上企业增加值的23.88%。产品以乳制品、罐头、软饮料、水泥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产品初级化、附加值低所致。其他五大主要行业中食品制造业、纺织业属于低技术产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属于中等技术产业,产品集中在电解铝、平板玻璃、钢材等初级产品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屬于高技术产业,但整体技术水平较低,产品以电石、烧碱为主。几大产业都高度依赖于兵团的资源和能源优势,属于资源依赖型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在高新技术领域中,2019年兵团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增加值9.2亿元,占制造业增加值的0.43%,0.0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4亿元,仅占制造业增加值的0.38%,汽车制造业仅完成增加值5024万元。以产业集群效应高技术水平高“双高”特征显著的机械和设备、电气机械及设备、医疗器械、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汽车等产业在兵团发展较为滞后。
(二)劳动生产率低
劳动生产率反映企业劳动者在單位时间内的劳动效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2015—2019年兵团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为2.22%,远低于《中国制造2025》的增速目标(6.5%)。
(三)产业创新能力不足
兵团很多企业在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原因是对技术的研发投入相对较少。有的企业缺乏创新意识,认识不到位,创新能力较弱,出现了产业链短,产品效益低等问题。兵团制造业的创新动力源有四个:第一,依托国有企业的主力军、顶梁柱作用,依靠自身的研发团队,实现产业创新,最具代表性的是八师石河子天业集团,其他师的国有企业有的因为资金不足,无力创新研发,有的将资金主要投向了房地产行业、旅游等其他行业;第二,依靠大学等研究机构,目前兵团仅有两所大学,科研院所缺乏,两所大学均为综合性大学,缺少理工院校和研究院这种机构,仅靠大学和研究所,创新能力远远不够;第三,依靠政府主导的研究机构,各类科研机构管理体制僵化,大部分采用公务员管理方式进行管理,科研人员没有科研经费自主权,从科研成果中获取收益较少,严重制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第四,近年来兵团加快了人口聚集和人才吸纳的力度,但是基于地理位置和发展环境等因素,人才聚集速度缓慢,创新型人才缺乏,从而导致整个产业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对于一些重大技术难以攻克,导致其与国内发达省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19年兵团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38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3件。
(四)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
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兵团制造业,还停留在生产制造环节,在产业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即“微笑曲线”的中段。同时,兵团制造业的7大主要行业为涉农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产业,企业装备现代化程度不高,一些资源型小企业,生产工艺、设备、技术和管理方式较为落后,长期达不到污染减排和达标排放的要求。产品同质化严重,多追求低价竞争优势。近年来,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在政府整治的重压下,许多粗放型经营的“两高”企业无法实现产能充分释放。
五、兵团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一)以“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大平台”为抓手,着力提高发展质效
1.狠抓大项目。项目是载体、是后劲。立足“招大、引强、选优”招商理念,着力引进和推进一批带动性强、可持续水平高、附加值高的重大项目,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坚持创新手段抓招商,在利用现代化手段、打造优势平台、拓展客商渠道、探索招商模式上下功夫,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商会为基础、企业为主体的“以商招商”新格局,探索开展产业链“链长制”试点工作,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治理的大趋势,坚持线上线下平台相结合,不断提高招商引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2.培育大企业。大企业大集团是优化行业和企业组织结构,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主导力量。以扶优扶强、做大做强为导向,着重发挥大型骨干转型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产业集聚效应,着力培育制造业转型的大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支持天业集团围绕化工产业进行产业链整合,全力打造千亿级化工产业集团;支持天润乳业做精做优主业,促进畜牧业养殖、饲料加工产业协同发展;加快组建运营油气资源开发公司,开发兵团辖区油气资源,通过市场化方式引入各类勘探、开发单位,培育发展兵团石油天然气精细化产业。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大型跨国公司、中央直属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等落户兵团,发展一批代表产业发展高度的标志性企业集团。重点培育行业内基础较好、潜力较大、具有一定带动性的企业,打造一批“专、精、特、新”行业龙头企业,进而提高兵团制造业竞争力。
3.发展大产业。培育和提升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大产业,是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内容。一是新兴产业规模化。坚持以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应用为基础,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使之尽快成为兵团制造业新的支柱。二是传统产业高端化。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建材、化工、纺织、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企业由以生产加工为主的“橄榄型”发展模式向侧重于研发和销售两端的“哑铃型”发展模式转变,提升传统优势行业在产业链中的附加值、技术含量。
4.建设大平台。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平台至关重要,要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作用,使之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引领区和示范区。严格限定园区的准入标准,使园区真正成为优质项目、优势企业、先进产业的集聚区。园区尤其是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应不断优化供给结构、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来提升园区创新能力,提高园区稳制造业、稳制造业投资的应对节奏和成效。有序推进“园中园”建设,在园区内部形成特色产业功能区,优化园区内部布局。以园区为基地,大力发展研究开发、科技咨询、人才培训、市场营销、会展服务、仓储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撑。
(二)以创新驱动为动力,着力激发发展动能
1.推进技术创新。建立健全兵团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引导推动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拓宽拓展企业自主创新视野,加强企业与疆内外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建立健全产学研经常性交流机制。推动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共同协作开发新技术,鼓励支持企业利用石河子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已有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开发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加强社会科技资源整合,加大共性技术、前沿技术、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坚力度,推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带动产业技术升级。深入实施专利和标准化战略,鼓励企业开发申请专利技术,加强对专利技术的利用和产业化运作。鼓励企业建立起以创新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依托大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级和兵团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及重点实验室,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研发中心、实验室、技术联盟等创新组织。
2.推进产品创新。引导企业立足市场,不断推进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创建全国知名品牌;鼓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牵头或中小企业合作,推广应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培育兵团品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依托品牌优势,采取控股、兼并、收购、联合以及委托加工等方式,整合众多无牌加工企业,以品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推进市场创新。鼓励支持企业在疆内外建立营销网络,在重点地区大力开展名、优、特、新产品促销活动,带动“兵团制造”产品销售。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企业”工程,扶持建立专业网络贸易平台,推动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
(三)以循环低碳为导向,着力促进绿色发展
1.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完善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环保评估和审查制度,坚决执行严禁“三高”项目进新疆的要求,加大污染防治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开展兵团工业节能监察工作,对重点耗能企业实施专项监察全覆盖,对能耗不达标企业实施约谈、公告并限期整改,实施重点行业能效、水效“领跑者”计划。强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工作,制定重点行业能耗、物耗和环保技术标准,发布实施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跟踪监测和节能指导。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限期淘汰高耗能、高污染工艺、设备及生产能力。
2.大力发展制造业循环经济。兵团应以企业小循环为抓手,不断向行业中循环拓展,最终实现区域大循环,全方位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为此,要不断加强企业间沟通、合作,建立企業间互惠互利机制,促进资源利用高效化,降低交易成本,拓宽企业快速成长壮大空间;推进石河子、五家渠、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资源循环利用。
3.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落实兵团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继续开展创建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活动,实现工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建立低碳产业体系,研究确定一批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低碳产业。加大低碳技术和标准推广应用扶持力度,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低碳化。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培育壮大低碳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四)以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契机,着力拓展开放空间
1.主动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紧紧把握国内消费扩容升级趋势,不断提升制造业中高端供给水平。开展产品线上线下推介活动,组织产能对接“手拉手”活动。对接南疆铁路等重大工程和“新基建”等重点领域,牵引制造业发展。
2.提高全球供应链适配能力。紧紧抓住国际产业链重构契机,主动对接中欧班列,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强化资源、产品、技术、服务多元化供应和国际产能合作。发挥国有企业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支撑作用,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走出去”。
3.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国内国际高端要素资源,鼓励外资企业加大制造业领域投资。深化东西部产业协作,鼓励与东中部地区共建产业园区,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完善央地合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产业转移平台,促进知名企业生产基地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
4.深度推进兵地融合发展。发挥兵地优势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产权为纽带,支持兵地制造业合作发展、共同发展、共享发展,不断扩大制造业发展空间。
(五)以政策机制为保障,着力营造良好环境
1.优化配置公共资源的引导支持。立足经济发展目标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发展领域创新性科研技术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完善财政投入政策,按照整合存量、优化增量原则,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财政性专项资金,扩大资金规模,合理配置在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创新政策支持方式方法,实行面上政策和“一企一策”相结合,加大对符合产业发展趋势、转型示范意义大、带动力强的企业的支持力度,搭建转型升级平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2.增强要素支撑。增强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积极帮助解决制造业企业困难,推动制造业企业焕发更大的生机和活力,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依托现有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在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和兵团中等专科学校增设制造业紧缺专业,着力培养新型智造人才;充分利用援疆省市教育资源优势,优化本地人力资源培育体系,提升人才培育能力和培育效率,推进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实现优质人力资源的稳定供给;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加大对制造业企业在岗员工的再培训、再教育力度;更新用人观念,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采取更大限度的优惠措施大胆引进兵团制造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各类短、中、长期技术人才、科技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鼓励各类人才为兵团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流动和兼职,推动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科技特派员等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围绕产业发展整合金融资源,完善金融服务、优化融资结构、强化财金互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广开投融资渠道,逐步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投融资体制;充分利用各级融资担保平台,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发展融资担保业务规模,拓展融资渠道,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单列制造业专项信贷计划,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完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推动应收账款融资提质扩面;扩大金融租赁服务覆盖面,提升先进制造业金融租赁服务水平;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上市、发行债券,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各类专项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南疆师市发展制造业的支持力度。统筹制造业用地,合理化考量制造业用地规模、范围和用途;优先考虑安排被确定为重点制造业集聚区、列入重大项目范围的制造产业的土地使用和划拨。
3.强化服务保障。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破除制约制造业转型升级禁锢,盘活资源和要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营造信商、亲商、富商的环境和氛围,让“最多跑一次”成为招商引资的制度。加快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为转型升级搭建科技与人才服务平台、融资服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企业定期“体检”制度和困难企业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难。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发挥其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加强行业协调和自律、提供优质便利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4.发挥主体作用。企业是转型升级的主体,只有企业行动起来,经济发展方式才能真正实现转变。大力弘扬优秀企业的创业创新精神,宣传企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业创新、鼓励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培养一批熟悉市场规律、精通经营管理、勇于开拓创新、视野开阔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提高带领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世锦.稳健的中速增长离不开制造业竞争力[J].中国经贸导刊,2017(1).
[2]廖显浪.中国沿海城市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分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7(2).
[3]郝华.吉林省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2.
[4]葛慧娟.山西省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5]郑育礼.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分析[D].吉林大学,2015.
责任编辑:彭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