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纪安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基于信息技术科学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积极推进教学方式变革,已经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鉴于此,教师应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基于数学学科特点,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整合,使学生深刻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完成对数学知识的高效学习,并从中获得综合性发展.基于此,文章简述了数学高效课堂的内涵和信息技术在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价值,探究了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效课堂构建的原则和具体策略,旨在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构建模式,全面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科学精神、综合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积极变革教学方式、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的主流趋势.同时,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中,也明确了“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的教学建议,倡导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依托文本、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形式,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实现对数学知识和概念的深度构建,并从中获得综合性发展.鉴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从传统“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价值,积极推进教学方式的变革,真正实现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高效课堂内涵
与以往“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的教学模式相比,高效课堂集中体现在“效率高”“效益高”.从其内涵上来说,高效课堂具备四个显著的特点:首先,高效课堂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合理设置课堂容量,科学利用教学资源,精准把控教学节奏等,以此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其次,在高效课堂中,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课堂中而是充分利用微课、导学案等方式,对教学活动的空间进行了延伸,使其拓展到课前和课后;再次,高效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科学设计探究、合作式学习活动,使得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中,经历多样化学习过程,最终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最后,在高效课堂中,师生之间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通过互动交流、合作等方式展开教与学.
二、信息技术在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新课标背景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价值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其重要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具体的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鉴于数学知识固有的特点,学生的学习难度比较大,致使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呈现出极强的被动性.鉴于此,在构建高效课堂时,教师可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依托直观、形象的方式将数学知识呈现在初中生面前.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多重感官也在有效的刺激下,产生了积极学习的动机.
(二)增加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鉴于数学学科的特点,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相对比较枯燥、乏味,不仅难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制约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鉴于此,在构建高效课堂时,教师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数学课堂增添趣味性因素,使学生在趣味性的数学课堂中激活思维,感悟数学学科的魅力.
(三)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信息化教学模式属于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有效消除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形成多重感官刺激,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可视化、形象化.如此一来,学生可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结合自己的学习需求,自行查找相关资料、探究问题.
(四)有助于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依托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时,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教学活动.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依托信息技术构建的高效课堂,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建构起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还拓展了学习空间和学习思路,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体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真正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基于信息技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原则
(一)实用性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教师在依托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时,过分关注其“外表形式”,过分关注课件图片、动画、音频的设计.如此虽然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但由于缺乏实用性,致使学生被“花哨的外表”所迷惑.在这种情况下,数学课堂教学看似热闹,但却没有实效性.因此,在依托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时,教师必须精准捕捉信息技术和数学课堂教学的契合点,并在此基础上聚焦学生的兴趣点,确保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达成探究学习的目标.
(二)双主性
在依托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时,遵循“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原则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诉求,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發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及时转变师生角色,充分发挥自身组织者、引导者的价值,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经历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过程,最终达到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目标.
(三)辅助性
在基于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时,教师应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并非无所不能.因此,鉴于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时,必须遵循辅助性原则,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辅助价值.
四、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基于信息技术拓展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还应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深层次剖析教材的基础上,挖掘鲜活的素材,将其与课堂教学内容整合到一起.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搜集、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此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广度,以便于学生在学习中高效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在“平行线及其判定”的教学中,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就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了生活中常见的素材,包括古典建筑中的柱子、铁路的双轨等,使学生在直观而真切的感知中,将平行线这一抽象的知识点进行内化,并感悟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再如,在“相似三角形”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就基于教学的需求,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搜集了“泰勒斯测量金字塔”的故事.接着,教师在教学中,又聚焦这一故事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泰勒斯是利用什么方法对金字塔进行测量的?你觉得这种测量方法对吗?”如此一来,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不仅扩充了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在故事内容的引领下,更好地参与到相似三角形知识的探究学习中,真正实现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另外,教师在基于信息技术拓展学生学习内容时,还应为学生开辟多种学习渠道,以便于学生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中开展高效学习.具体来说,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指导其登录“中国数学教育网”“中国数字科技馆官网”,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并拓展自身学习视野.
(二)基于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鉴于数学知识的特点,传统“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下,数学课堂比较枯燥、沉闷,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鉴于此,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应充分发挥信息技術的优势,结合不同的数学知识点,以及班级内部学生的实际需求,科学设置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的引领下,感悟数学学科的魅力,并由此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教学中,为了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就依托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为学生播放了篮球运动员投篮的视频.接着,教师又利用信息技术将篮球运动的轨迹画了出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二次函数的模型.如此,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设置的教学情境中,对二次函数的图像形成了初步感知,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知识探究中.再如,在“投影”的高效课堂创设中,教师基于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搜集了皮影戏、手影戏等素材和视频,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呈现出来.同时,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皮影戏和手影戏之间具备哪些共同的特征?”如此一来,学生不仅感悟到了数学学科的魅力,也体会到了数学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引领下,逐渐进入对新知识的探究学习中.
(三)基于信息技术加深知识理解
就初中数学来说,其知识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学习压力.而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相对较低,致使其在学习中存在较大的困难.鉴于此,教师在构建功效课堂时,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价值,将原本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直观化,使学生在直观感知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在“三视图”的教学中,由于初中生的空间想象素养相对较低,无法根据教师提供的图形绘制出相应的三视图.鉴于此,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就充分借助了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充分利用其旋转、移动等功能,引领学生围绕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同时,教师还可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左面、右面进行观察,分别能够得出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将其绘制出来.”如此,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和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直观感知、思考与绘制,高效完成了三视图的学习,并促进了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真正实现了教学目标.
(四)基于信息技术强化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将其结果和上一组题目的结果进行对比与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数学新知识学习不再是教师的单项灌输,而是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学生在微课的引领下,按照教师的引导,一步步完成了自主学习.如此,不仅提升了数学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也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得到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五)基于信息技术因材施教
正所谓是“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必须改变“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应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结合每一名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身心特征、兴趣爱好、思维能力等,设计出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力求班级内部不同水平的学生均可从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并形成强烈的学习自信.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结合班级内部学困生、中等生、学优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辅导视频,并将其推送给对应人群.例如,在“圆的有关性质”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讲解“圆周角”这一知识点时,为了构建出高效的数学课堂,就立足于班级内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设计出了不同的视频:首先,针对学困生,聚焦圆周角的概念、定理和推论、计算三类知识,设计出了精讲视频,以便于学困生在课后辅导视频的引领下巩固课堂所学;针对中等生,就在学困生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圆周角定理的探索和证明过程,并在课件的最后为学生呈现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使学生在视频的引导下,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提升与发展;针对学优生,则聚焦本章节内容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在对视频内容的探究中,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说,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各个层次的学生均可在针对性的引导下开展个性化学习,真正实现了构造高效课堂的目标.
结 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基于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师研究的重点.鉴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高效课堂的内涵,结合教学需求将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应用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实现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获得数学思维、能力和情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侯锐锋.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10):26-28.
[2]肖琴娥.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45):92-95.
[3]芦英峰.现代化教育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的整合[J].学苑教育,2022(26):19-21.
[4]李银萍.信息技术在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2,24(10):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