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后延时服务提质增效的策略研究

2024-06-03 04:58:01孟晓洁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4年13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双减政策

孟晓洁

摘要: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化学课后延时服务要致力于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也要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在设计化学课后延时服务活动时,教师需要注意避免将其变成一种类似于课堂学习的形式,应采用轻松有趣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经历以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基于“双减”政策的背景,分析了初中化学与课后延时服务之间的联系,并探讨了相应的实施策略,旨在促进化学教育与课后延时服务的有机结合,为学校拓展创新课后延时服务的方向,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理论知识,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课后延时服务、初中化学、“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的出台,一方面能为学生减负,降低压力和焦虑感,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推动了课后延时服务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然而,目前仍有部分化学延时服务面临着资源不足、个性化服务缺失、综合评价机制不完善以及学生参与意愿不高等方面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师资培训和设施投入,建立个性化学习支持体系,完善综合评价机制,并注重激励措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后延时服务的实施策略

(一)留心校园,探索化学元素

校园作为学生熟悉的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实践机会。在课后延时服务期间,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并探究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植物光合作用、金属的氧化反应等。校园中还存在着丰富的可操作性实验,如调查土壤酸碱度、进行溶液的稀释和浓度测量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校园中的化学品储存、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培养他们的安全、环保意识。[1]

例如,在探究“化学反应速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在校园中,我们能观察到哪些化学反应?这些反应的速率有何特点?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反应速率?”学生可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速度、金属的腐蚀、食物变质等,来发现不同化学反应的速率差异,并分析影响速率的因素。以食物变质为例,学生可自行选择一些常见的食物,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下进行对比观察。学生也可调整其他因素,如湿度、光照强度等,来探究它们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这样的教学情境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2]

(二)创设分享汇报平台,营造化学学习氛围

化学实践活动不应仅限于教室,应将其扩展到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许多化学教师虽然布置了课外学习任务,但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给予学生来汇报他们的调查研究结果,最终只能进行简单总结。学生缺乏展示调查研究过程和成果的机会,逐渐失去探究学习的热情,对课外活动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下降。因此,教师可利用课后延时服务,让学生集中汇报实践活动的结果,并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实践体验,营造一个轻松的化学学习氛围。这种交流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同时也促进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完关于“溶液与溶剂”的课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积极参与探索各种溶液的实际应用,并记录它们的外观、颜色、清晰度等特征。学生可使用摄影或绘画等方式将这些示例记录下来,并深入研究溶液的组成和性质。在延时服务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一汇报,并进行分类整理。通过交流和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发现,一起探讨溶解过程中的化学原理和相关的物理规律。这样的交流活动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结果,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探索,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表达能力。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实践和研究,扩展化学知识的应用领域,从而培养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后延时服务活动反思

(一)丰富活动内容,促进全面发展

课后延时服务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设计课后活动时应做到强调教育价值,听取学生意见,了解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想了解的内容以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教师应根据学情和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如开展化学实验、小组探究、科学报告或化学演示等,以此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双减”落地,保障身心健康

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同样需按照“双减”要求,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不得增加学生的负担。教师可将一些习题类的作业转化为实践探究活动,避免过多的书面作业。例如,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科学游戏或小组讨论等活动,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化学知识。教师可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在实践活动前检查场地、设备,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和适应性。总体而言,化学课后延时服务活动应以减负与健康为基本准则,在此基础上追求活动的趣味性和教育性。通过合理的活动设计和组织,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三)加強管理,减负增效

在课后延时服务中,教师兼任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需详细研读相关教育政策文件,并根据实际学情设计活动方案并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教师要坚守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原则,在组织室外活动时,应事先向学生说明活动规则,并设立小组,由小组长负责管理成员,确保课后服务活动有序进行。同时,教师还需加强对场地和实验器材等资源的管理,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提高课后延时服务的质量,切实落实“双减”政策。

三、结束语

课后延时服务作为推进“双减”政策的重要措施,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了创新的途径。教师应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多样且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巧妙融入其中,借助化学实验、校园情境和分享汇报等手段,构建学生喜爱并全员参与的课后延时服务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发挥课后延时服务的教育价值,也能满足“双减”政策的要求。学生在有趣的环境下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进一步促进化学教学与课后延时服务的有机结合,从而推动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乔小红.“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教师课后服务之我见[J].试题与研究,2023(05):82-84.

[2]于聪聪. “双减”背景下对初中化学减负提质教学策略的研究[D].西南大学,2022.DOI:10.27684/d.cnki.gxndx.2022.003669.

[3]朱春香.科技类课后服务和社团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2):167-169.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双减政策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8期)2022-10-09 06:19:34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6期)2022-06-16 01:28:40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助企政策
政策
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11-17 08:25:07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