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军 刘振强
尼山镇昌平中学因《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古昌平乡陬邑”而得名。学校驻地尼山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中共尼山地委旧址,拥有优良的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这为学校推进传统文化育人实践提供了独特的资源优势。缘于此,学校确立了“学孔子,做君子”的指导思想,以培养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精心打造“君子教育”德育品牌,走上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模式的探索之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开展君子教育是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是新时代育人的需要;是现行德育课程的拓展,是特色学校文化的探索。
在君子教育实施中,学校坚持全环境立德树人理念,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家庭教育基础作用和社会教育支撑作用,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将立德树人融入“德智体美劳”教育各环节,把育人贯穿到学生学习成长全过程,形成了“君子校园、君子教师、君子课堂、君子班级、君子家庭”五位一体的特色办学体系。
涵养育人环境,构建君子校园。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学校遵循“统一规划,涵蕴文化,主题鲜明,凸显个性”的设计理念,打造君子校园。以尼山地域文化为切入点,构建出“一区一主题,一园一特色,一路一风景,一物一精神”的文化框架。教学区以“君子之道”为主线,建设了孔子学堂、昌平书院、《四书》长廊、“跟着孔子去游学”长廊等,突出体验教育;生活区以文明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建设了餐厅文化区、宿舍文化区、正气园等,突出修身教育。运动区坚持德智同长,健勤并倡,突出新六艺文化、体育文化。在六个小院分别种植了桃、李、杏、松、竹、梅,意在追求“春风一度桃李杏,岁寒三友松竹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诗意。现在,校园内处处经典句,园园溢书香,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引领学生“走君子大道,写人生文章”。
厚植文化沃土,培养君子教师。推动文化育人实践,提升教师素养是关键。在师德建设上,学校以“党建红”引领“尼山红”,组织教师参观鲁源新村“红色展馆”、中共尼山地委旧址、“党史故事我来讲”等教育活动,引领教師从党的先进事迹中感悟人生价值,激发教师立足尼山、扎根山区的热情,涵养以校为家的情怀,凝聚自强进取、务实敬业的“昌平精神”,激发起广大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的志向。在教学教研中,学校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实施“学孔子做良师”“青蓝工程”“国学导师引航”等名师培养计划,构建了合理的人才梯队。依托“传统文化学习群”“悦读经典读书社”,推动《论语》《诗经》等国学经典学习,教师国学素养不断提升。在科研创新上,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战略,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传统文化”+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的研究,先后完成2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多项成果获省市奖励、推介,多位教师在市县级教育科研会议、教学研讨会介绍典型经验,既实现了文化育人的实践价值,又带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立足核心素养,打造君子课堂。学校传承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立足核心素养,贯彻双减政策,坚持六“减”六“增”(减作业数量,增作业质量;减考试频次,增测评效益;减校外培训,增校内实践;减无效灌输,增自主思考;减书面作业,增劳动实践;减单科训练,增综合学习),不断推进“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深挖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元素,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形式载体,努力实现育智育人双赢,为“学问思辨行”课堂教学找到了新方法,打开了新思路。课堂上学生热情高涨,气氛活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了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氛围,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优化养成教育,倡树君子班级。学校重视发挥传统文化在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中的作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在君子教育实施中,从学生日常行为中暴露的理想信念模糊、道德观念淡薄、价值观念错位等思想问题出发,将孔子教育思想基本内容确立为育人德目,将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转化为君子少年基本素养,规划出孔子教育思想基本道德观念转化为学生德行的具体路线,通过开展“君子班级”“君子宿舍”“君子少年”等评比活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习惯、学习习惯进行过程评价。活动中,引导学生诵读《论语》《诫子书》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积淀思想文化素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凸显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陶冶道德情操;完善评比和激励机制,设计“争章摘星”“君子评比台”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发荣誉感和上进心。评选活动增强了学生对君子内涵的理解,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涵养了班风、学风、校风,营造出生机勃勃的教育生态。王纯研等多名学生荣获济宁市“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等称号,先进事迹被济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报导。
凝聚家校合力,共建君子家庭。学校规范家长委员会建设,创新家校合作形式;一是建立家长大讲堂,根据家长特长构建不同年级的“百家讲坛”,让家长深度参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二是以家庭文化为背景,开发“家庭文化课程”,包括“我的家风故事”、“我家根脉图”、“家书传亲情”等,让优秀的家庭教育经验在新时代育人中发挥作用;三是建立家长志愿者服务制度,实施“家长义工”、“家长志愿者”、“家长督学”等,为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开通更多渠道;四是开展“君子家庭”“最美家长”“智慧家长”等评选活动,激发家长参与家校共育的积极性。学校通过多措并举,架起了家校共育的桥梁,为学生健康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家庭社会氛围。
君子教育以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新型君子为目标,将君子教育活动落实到课程构建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全面融入到学科教学中,与学生的成长紧密结合起来,成为推动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的落地点、切入点。全环境立德树人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为君子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时空条件的保证。在全环境立德树人背景下,探索建构君子教育实践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理论体系和培育模式,打造出传统文化浸润下的全环境立德树人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