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进阶视域下“教—学—评”一致性实施策略研究

2024-06-03 04:58:38李国良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小学数学

李国良

【摘 要】“教—学—评”一致性是教与学的新理念,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它需要协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三者之间的关系。文章基于教材和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路径,设计出符合学业质量标准的作业评价水平层级并进行精准化的评价,在检测过程中,反思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不断提高精准化教学的水平,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评”一致性 课堂进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应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培养核心素养的前提是构建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实现“学—教—评”的一致性,把学与教、教与评、学与评进行有机的整合。

从“教—学—评”一致性的目标出发,以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其提供进阶式的学习过程,让思维进阶在课堂真实发生。通过对教材进行深度分析,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路径,制定好评价目标、设计评价方法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度思考,分析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一致性的落实情况,促进对学生学的真实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反思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匹配度与有效度。

一、分析教学内容,拟定教学目标

现行主流教材中,分数初步的认识均以“率”的意义来展开教学,即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而分数的产生就是为了度量现实世界中许多可以分割、无法用自然数表示的量,它能比较精确地刻画这类计量;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分数的引入是为了解决在整数集合里除法不能实现的矛盾。如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时,教师侧重于关系的教学,没有量的具体教学,这对学习分数内在含义有一定影响,很难实现对整数及分数基于计数单位一致性的结构化理解。

基于上述思考,笔者认为可以先从“量”的分数开展研究,认识到分数是有大小的一种新的数,其目的是帮助人们度量小于1的量,也就是把分数作为一个“数量”来认识,这样让学生第一时间感悟整数、小数、分数概念的一致性,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为此,制订了“量的分数”的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目标

(1)借助于生活经验知道个就是半个或0.5个,结合实物理解个表示的意思,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根据对个的理解,知道其他一些分数的意义。

(2)能借助于对分数单位的理解,通过数数的方法知道是由m个组成,能把大脑中思考的用图形表征出来,并理解其意义。

(3)通过对分数的理解,掌握当不到“1”均分时可以用分数来记录,逐步从具体的数量抽象到数的表达,提高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体会数意义的一致性,在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合作研究的能力。

2.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几分之一个、几分之一张、几分之一米等的具体含义。难点:几分之几是由几个几分之一组成的。

二、研判真实学情,明确学习路径

深度的学情分析可以精准地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能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评”一致性实施。笔者以教学内容“量”的分数为核心素材,对这一知识进行了前概念的调查。

1.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笔者选择了中心城镇小学4个班级的120名学生,采用无记名、闭卷的形式,共发放调查卷120份,回收120份。调查之前(教学内容实施前1个月)师生均没有做特殊准备,这样便于真实地反映这些知识的了解情况。

2.调查内容與结果统计

调查内容一:把1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设计此题旨在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能否把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经验的水平与能力。

调查内容二:你能用图表示出个月饼吗?请画一画,并且说一说个月饼的意思。设计此题主要是了解学生能否正确地表征出个月饼,在表征的过程中是否能抽象出个月饼的意义。

3.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思考

根据调查结果,15.9%的学生回答错误;在正确的解答中,基于生活经验的占了一半以上,达到了55.8%,而介于数学经验与生活经验用小数来表示的有10%,采用个表达的有18.3%。但从错误的答案中也发现,有6.7%的学生回答了个,说明这些学生隐约知道半个月饼可以用个来表示,只是在具体记录时不知道怎么表示。由此可见,25%的学生知道半个可以用来记录。在对个月饼意义的调查中,46.7%的学生能比较正确地表征出来,显然学生的数学经验明显好于调查内容一的解答;在意义的表达中,23.3%的学生回答准确,而46.7%的学生对意义阐述也基本正确,因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他们的分一般是基于对平均分的理解。因此,教学时要通过直观感知、动手实践、图形表征等方法把图与分数紧密联系,逐步抽象出分数的意义。

通过上述两个对“量”分数的调查,根据“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和学习进阶理论,再结合教学内容与目标,本节课设计了以下三项核心任务。

任务一:理解个。主要指向于教学目标的第一个方面,在初步让学生感知“个”之后,帮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形成一定的认识。

任务二:在理解张的基础上,理解张,知道张里面有几个张。主要指向于教学目标的第二个方面,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充分体验张的含义,还体会到了分数是由分数单位累加而成,为进一步探究分数的含义奠定基础。

任务三:借助于数线进行数量的抽象,初步理解其一致性。主要指向于教学目标的第三个方面。以“1”为原点,运用数轴不断累加可以得到不同的自然数,均分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数,再运用分数单位的累加又可以回到自然数,通过图形结合的方式,非常直观清晰地呈现分数和自然数的本质是一样的,体会数意义的一致性。

三、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实践

(一)基于生活经验,初识个

自然数“1”是对1个人、1只动物等具体数量的抽象。后来在分物或测量的过程中不足一个,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就产生了分数,也就是采用分数来表示具体的数量。

课始从整数1个、2个入手,继而出示如何表示“半个”。集体讨论后,有学生认为半个可以表示为一半或0.5个,也有个别学生指出是个。随即学习分数的读写,接着让学生来说说个是怎么得到的。

我们认为: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及生活经验和操作经验基础上,从整数1个、2个过渡到个,让他们感悟到分数可以用来计数,能初步体验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量。

(二)基于动手操作,再识个

在第一环节后,组织学生动手找个月饼,知道个月饼是有大小的,是摸得着的,接着让学生说说个月饼是怎么得到的,明白一个月饼里面有2个个月饼。

经过动手操作、语言描述,学生知道了个所表示的意义,逐渐建立起个的数学模型,理解个产生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分数可以表示具体的量。

(三)基于知识迁移,理解张

分数的表示不局限于实物,从实物扩展到图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本质。在认识个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在正方形中找到张,并质疑不同的表示方法为什么都是张。知道了张与形状无关,只与平均分的份数有关,找到其本质属性,再次感悟“量”分数的意义。这时分数已从具体的物逐渐抽象到图形,更具一般性和数学味,这是分数抽象出模型的过程。

(四)基于分数累加,研究张

在理解张纸的基础上找出张,并阐述所找分数的意义。随后,组织学生观察张、张、张与张的关系,知道张里面有2个张,张里面有3个张,张里面有4个张,也就是1张。

紧紧抓住张这个分数单位,借助于图形“数数”的方法感受到分数跟自然数一样是可以数的,经历分数单位的累加过程,认识分数是一个“数”的本质。

(五)基于米尺模型,掌握分数单位

这一环节主要是借助于1米的彩带,根据对分数意义的初步理解找出米,再通过逐个“数”,数出了更多的分数。教师出示1米的彩带,要求找出米。先组织学生自行探究再集体交流。通过研究懂得要找到米需先找到米,明确3个米是米。

随后,寻找个、张、米的共同特征,知道只要分子是1的分数就是它的分数单位,初步掌握其他分数都可以通过数分数单位的方法得到。同时,进一步懂得分物不足“1”时,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六)借助数线模型,提炼本质内涵

众所周知,数是对数量的抽象。在上述“个、张、米”等具体数量认知的基础上,需要对这些表示计量的分数进行一定的抽象,逐渐使学生的感知从“量”到“数”的质变。随后,要求学生在数线上找、……这些分数,继而把数线延长,如果接着数它们分别是多少,进一步明白不管是都是在数n个。随后,动态演示在数线上依次出现自然数0、1、2、3……。通过交流,学生体会到自然数是由几个1累加而成的,每个自然数在数线上都有一个点与之对应;分数是由几个分数单位累加而成。通过比较,学生懂得分数与自然数一样,都是由几个相同的计数单位组成的,体现数意义的一致性。

把量的分数置于数数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对分数单位的认识,使他们感受到分数的大小,意识到分数就像自然数一样,可以通过“单位”的累加方式获得新的数。在数“数”中积累活动经验,直观地感受到几分之一的重要性,提升量感素养。

四、依据学习进阶,落实学业评价

(一)划分作业进阶水平层次

根据“量的分数”教学目标和学习进阶理论,确定了五级思维水平层次,具体见表1:

(二)开展学业评价并梳理分析

结合上述水平层次和教学的实施路径,教师设计了三个题组进行评价(调查对象与前测对象一致),可以检测学生的知识理解力、图形表征力等水平。

题组一:检测对二分之一的理解力

这一题主要评价课堂中核心任务一的学与教的情况,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思维水平的分层统计,具体见表2。

从表2可以发现:填出个西瓜的占了大多数,对于是否填半个大多数学生表示不确定;用小数0.5个记录相对较少,其原因是教学后数学经验阻碍了生活经验的表达;而对分数的理解用分数来记录的学生明显偏少,也就是说这部分学生还只知其形不知其意,这反映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意义的理解需要一定的强化。

题组二:检测分数基于数的理解力

这组题考查核心任务二和任务三的学习情况,其中第(1)小题在数线上找分数的位置,把分数抽象到数的本质上,处于思维水平1;第(2)小题是对分数单位的理解,处于思维水平2;知道一个分数有几个分数单位组成,处于思维水平3;第(3)小题沿用自然数的数数经验,让分数单位自然生长起来,知道分数是分数单位的累加,处于思维水平4。具体答题情况见表3。

通过检测、分析,我们认为这两个题组有效地运用了作业进阶设计的方法,检测的维度、方法与教学中的核心任务紧密联系,能客观、全面地反映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特别是目标的落实、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中运用正确的评价方式对教学进行诊断,明确其层次,能密切关注学生在教学后的水平层次,同时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他们在课堂上学的状态及教师教的情况,以此适度调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而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笔者以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学业质量的精确评价,需要正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科学分析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开展有思维进阶的教学活动,设置有进阶层级的配套作业,才能实现学与教、评之间的有效衔接。在此基础上,借助于课堂观察等手段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学习过程、态度和学习策略,关注其思维品质、方法和思维过程,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真正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促进教学更精准的发生。

猜你喜欢
教—学—评一致性小学数学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公民与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 00:47:28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实践分析
课堂观察助力高中地理课“教—学—评”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怎样设计课时评价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