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的秘密”活动中“扶”的艺术

2024-06-03 15:07:12刘灵
小学科学 2024年16期
关键词:指导小学科学

刘灵

〔摘    要〕  教师作为探究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在学生进行探究实践活动时应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实践,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加深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让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生活打好基础。本文对“呼吸的秘密”活动中的“扶”与“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科学;指导;“扶”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6    046-048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加强探究实践”。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提倡探究实践符合未来发展的趋势和需要,补齐了传统科学教育中学生缺乏自主实践的短板。探究实践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的再生产过程,有利于让学生形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实践”的意识。开展探究实践要从观察和提出问题开始,以科学问题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和自主参与的热情,重视合作与交流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归纳、总结。教师作为探究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在学生进行探究实践活动时应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实践,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加深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帮助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生活打好基础。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要求,是对当前科学教师的一种新的挑战。然而,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按教学过程预设,把探究活动分成几步,甚至细心地为学生考虑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小问题,学生只要按部就班,按照教师铺设的轨道进行活动,就能得到理想的结果。初看这样的课堂似乎很成功,学生与教师配合得很好,教学目标都能实现,教学过程也很严谨流畅。殊不知这样的课堂,教师过度的“扶”让学生依赖教师的讲解去思考,依照书上的设计去实验,但缺失了对学生问题思维与问题探究习惯的培养,学生形成了思维惰性。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何时“扶”、怎么“扶”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探究,发挥探究的价值呢?下文以笔者执教的“呼吸的秘密”为研究案例进行分析。

“呼吸的秘密”活动衍生于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人的呼吸》一课,在大多数学生的认知中认为人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也由此默认了氧气会被人体吸进很多、呼出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这样的说法,因此本课的重点主要在于研究呼吸过程中气体含量的变化,更新学生的前认知。

一、从突出探究教学的本质来看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教学的本质特征是让学生通过对科学课程的学习,了解科学探究的特征和本质,发展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或理论的开放态度、创新精神及严谨的科学实证精神。可见,探究学习的意义不在于结果的快速获得,而在于探究过程对学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如果单纯地运用氧气探测仪这个工具,使科学课成为一堂测量课,这样的课堂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无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从彰显学生的主体优势来看

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能更细致地认识和研究一些自然现象,验证一些知识和规律,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墙上有这样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由此可见亲历体验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探究空间,如发现问题的空间、实践操作的空间、推理想象的空间、创造应用的空间等,让学生大胆地想、好奇地问、自由地议、放开地做,尽情彰显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优势。

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氧气支持燃烧”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点,所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证明“在呼吸的过程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实则是给学生创造了“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契机。学生能充分调动已有的经验,用力所能及的方法解决问题。比如,怎样利用支持燃烧的性质去判断氧气含量的变化,怎样利用石灰水的特点去验证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此时学生已从“知道”的层级向“运用”的层级跨越。但如果此时出示氧气探测仪,势必将学生的思维局限在“如何用工具测量”这样一个圈内,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探究也就失去了意义。

三、從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规律来看

定性分析是定量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定量研究是定性分析的深化和检验,二者互为补充。从定性到定量,又从定量到定性,是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本节课的设计也是基于这样的发展规律。先让学生通过两次实验比较,发现在呼吸的过程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通过实验,学生的认知是停留在“减少和增多”这样一种定性的层面。随着课堂教学的逐步推进,特别是到了“人工呼吸”的环节,学生逐渐意识到仅凭“减少”已不能解决问题,必须用数据说话。此时,顺水推舟用探测仪测量不仅肯定了之前“呼吸过程中氧气减少”的结论,而且能更加精确地反映出氧气减少的程度。由于有了定性的基础,学生的认知才由弱到强、由浅及深。

四、给学生搭建“脚手架”

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订计划、观察实验、收集数据、思考与结论、交流与表达等多个环节的活动。“扶”相当于给学生搭建“脚手架”,但科学课上并非所有的时机都适合“扶”学生,而是要在合适的时机“扶”学生一把,做到既给学生探究的时空,又对学生适度地指导,引领学生步步深入。那么何时该扶学生一把呢?

(一)在学生遇到障碍时“巧扶”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各有不同,但怎样的方式是基于学情的考虑的,怎样的方式能让学生探究更为顺畅?

师:同学们都已经把实验设计出来了,真厉害!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实验的具体步骤,可要看仔细喽!(出示动画)

师:看明白了吗?还要再看一遍吗?

师:那我可要来考考大家了,实验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生:蜡烛放入瓶中后立即盖上玻片!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实验要求和具体操作之间还是有差距的,动手操作往往会遇到多重障碍。上述教学环节起初是用文字在PPT上说明实验步骤,并让学生逐条朗读。学生读得很起劲,但只读不思,流于形式,所以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改进了指导方式,将文字表述改为简单的动画演示,将齐声朗读改为独自观看。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全神贯注,很快就找到了实验中的几个注意点。从思考到操作往往不会一帆風顺,很多时候正是因为一些细节处理不当造成了教学环节不畅。当学生遇到学习方式不当所造成的障碍时,教师应当采取适当的方法,如默读、动画演示、学生示范等边看边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在实验之前尽可能消除障碍。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或实验有误的时候,教师要帮助学生渡过障碍点,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实验探究过程,经历认知的体验。

师:老师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人工呼吸,这又怎么解释呢?

生:我觉得氧气没有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因为我们组发现蜡烛放到呼出的气体中还燃烧了一会儿,没有马上熄灭。

师:你的想法呢?

师:大家都猜想呼出的气体中有氧气,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氧气真的存在呢?

师:让老师帮助你们来解决这个问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器——氧气探测仪。它可以直接测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让我们来见识它的本领吧!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要想办法证明呼出的气体中还存在氧气,此时学生很难用已有知识验证猜测,但若不想办法解决就会让探究止步不前。正当学生一筹莫展之际,教师出示探测仪器,适时地解决了学生的燃眉之急。本环节的意图不在于用何种办法解决,而在于让学生知道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还剩很多。因此,这时的“扶”,起到了因势利导的作用。当学生遇到不能用已有知识克服的障碍时,教师有必要“扶”一把,无论是技术的支持还是知识的拓展,不让学生拘泥于无谓的小节。

(二)当学生梳理思路时“妙扶”

教育最主要的目标是引导学生的思维。我们的课堂上不乏热热闹闹的探究活动,在活动的背后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缺失。因此,当我们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的时候,要关注对学生思维的引领,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而交流的过程是促进学生科学理性认知发展的互动过程。

师:既然大家都觉得氧气减少了,谁有办法证明呢?

生:可以用两个瓶子,其中一个装入呼出的气体,另一个装入空气。然后将两支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两个集气瓶中。装入呼出气体的蜡烛会很快熄灭。

师:原来同学们利用了氧气支持燃烧的特点。(板书:支持燃烧)

师:需要几瓶气体?

生:两瓶。

师:哪两瓶?

生:一瓶吸进的空气,一瓶呼出的气体。

师:怎么收集?

生:装入空气的瓶子可以直接拿着瓶子在空气中挥舞一下,呼出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师:收集好两瓶气体了,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生:把两支燃烧的蜡烛放到瓶子里。

师:怎么放?

生:同时放。

在首次教学时,此实验由学生完全自行设计,因此呈现出的实验步骤琐碎、逻辑性不强,以致其他学生还没意会就草草动手,失去了实验的价值。经过改进,在学生自行设计的基础上,我采用一些精简、明确的语言提炼出实验的关键,如:需要几瓶气体?哪两瓶?怎么收集……学生在教师的“扶”中理清了思路,明白“做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也为后续的实验设计起到示范渗透和迁移的作用。

实验设计是学生在解决科学问题时必须经历的过程,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应把自己定位在“扶”的层面,在学生已有的思维片段上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完善思路,培养学生识别变量和决策规划的能力。

(三)当学生遭遇失败时“愿扶”

科学探究过程中失败在所难免,对一些“不好看”的数据教师有时会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有时甚至会直接忽略,这样的做法往往带有急功近利的意味,无法让学生体验真正的科学探究过程。

在验证“呼吸过程中氧气减少”的实验环节中,大多数小组能顺利发现呼出的气体中的蜡烛燃烧时间更短,而有一组则出现了相反的结果,是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方法搪塞过去,让这组的结果埋没在大多数的成功中吗?既然科学需要多次实验,那何不让这组再做一次,让他们“心服口服”呢?因此,我鼓励学生再做一次。在第二次实验中,我并不急于指导他们,只是在一旁静静观看。他们做得格外认真,按照要求仔细再做了一遍,最终发现蜡烛在呼出的气体中燃烧时间更短。“现在你们知道失败的原因了吗?”“玻璃片没有密封好,有空气跑进去了。”“蜡烛没有同时放。”

成功的探究固然可喜,但失败的探究也并非一无可取,课堂上出现的“意外”“失败”是生成性的,如果这些“意外”“失败”有被课堂利用的积极因素并能与当前的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到一起,也能成为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促进教学。因此,在课堂上忽视甚至错过学生失败的时机,不仅不利于学生客观、准确、及时地掌握方法,也不利于学生进行真实的探究。而抓住学生失败的时机“扶”一把,会促成学生更多的发展。当然,此时的“扶”不是急于帮学生找原因,而是鼓励激发学生自己从失败中寻找原因,吸取教训,以此来发展和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扶”只是策略与手段,而“放”才是目的。“扶”只有在“放”的响应下方能发挥作用,“放”也只有在“扶”的指导下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李华.探究式科学教学的本质特征及问题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3(4):55-59.

[2]初厚兵,毕建凤.给学生一个自由探究的空间[J].山东教育,2002(5):58.

猜你喜欢
指导小学科学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浅谈中学英语学法指导经验
小学汉语文朗读指导初探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6:59
构建现行体制下社会体育训练指导体系的要素研究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7:04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6:17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