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平 苏子涵 胡荒静琳 赵金龙
摘 要:Vlog是视频创作的流行趋势,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保护中要不断融入新兴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注入新的活力。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参与式观察法,探寻Vlog视角下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法。研究认为:第一,Vlog平台下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堪忧,主要表现在专业化Vlog受众数量过少、缺少已认证的专业化Vlog账号、保护内容碎片化、Vlog内容同质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产业化程度低五个方面。第二,Vlog平台下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育、加强与专业传承机构协作、融合新媒体技术、建立合适的创作机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Vlog促进非遗产品销售这五方面入手。第三,“纺道服途”团队的Vlog平台下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反响良好,该模式值得推广。
关键词:Vlog;染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4X(2024)02-0033-09
0 引言
Vlog是近年爆火的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意为视频博客,主要是创作者极具个人风格的日常生活分享[1]。Vlog具有主题广泛、创作空间大、自由无拘的特点,也带来了创作门槛低、代入感强、趣味性强、即时交互性、传播效果好等优势[2]。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与Vlog融合已有较多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主要探讨中国非遗Vlog整体面临的创作和传播问题,相关学者均提出了创作内容需增强个性化与专业性,传播需加强力度。冉红艳和陈实在研究中点出非遗Vlog存在账号创作同质化、审美庸俗化、传播力度不足的问题,并提出创作需加强文化融合和加大对主流非遗机构Vlog的传播力度的建议[3]。冶进海也在研究中提出非遗Vlog需根据不同平台特点构建新的非遗传播体系和增强创作的专业性[4]。2)主要研究某一地区的非遗Vlog传播研究,针对不同地区文化特色而提出针对性建议。吴婷茵等针对潮汕非遗Vlog常具有一定的迷信色彩的问题,提出应借力MCN机构推出高质量非遗Vlog[5]。李嘉妮点出云南非遗Vlog具有创作内容同质化、创作内涵不足的问题,并建议加强人才培养和本土化内容创作[6]。3)单个账号或者非遗项目的Vlog传播研究,这一类研究对象多是官方账号、著名博主、热门非遗项目。付红安详细分析了“彭传明”账号的传播特点,并总结出非遗Vlog需加强人才培育、拒绝庸俗化引导、加强传播环境管理[7]。徐孝娟针对黄梅戏主题Vlog进行研究,分析其用户特征和参与行为影响因素,提出黄梅戏Vlog需加强创作广度与深度,并加强线上线下联合推广[8]。而学术界探讨染织类非遗Vlog问题与解决方案的较少,多是在地区非遗Vlog研究中谈及或仅针对某一染织类非遗技艺Vlog进行传播研究。但从研究现状中可知非遗Vlog存在共性问题,同一大类的共性问题愈加明显,所以从染织类非遗这一整体角度分析将掌握该大类非遗Vlog的发展规律,找到合适的破局方案。中国传统染织类非遗包含刺绣技艺、织造技艺、印染技艺、民族服饰四方面,均多面临后继无人和传播受限的问题,急需传承与保护。染织类非遗是“活”的文化,蕴含的是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极具民族特色的独特技艺、身口相传的文化传承方法,以此为基础创作的Vlog势必内容丰富、受众广泛。所以笔者通过参与式观察法,亲身对国内常用的Vlog平台中(微博、抖音、bilibili、微信视频号)已认证的22个专业化非遗Vlog账号开展深度观察,并收集账号粉丝数量、发布作品数及发布作品频率、作品获赞数及获赞总数、视频评论等相关数据,再结合相关文献从以上数据中分析染织类非遗Vlog生产与传播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力求借助Vlog平台加强染织类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实现构建国风Vlog市场和传承与保护染织类非遗的双赢局面。
1 Vlog平台下染织类非遗保护现状
现阶段Vlog平台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而染织类非遗Vlog发展并未达到預期,其主要存在五方面问题。
1.1 专业化Vlog受众数量过少
专业化Vlog账号受众数量远不及娱乐性Vlog账号,虽然越来越多的Vlog账号开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多以民俗、饮食等为主,对于染织类非遗只停留在科普阶段。现有的专业染织类非遗Vlog账号中仅民族服饰和刺绣技艺类受众较多。以抖音为例,民族服饰类Vlog主要是企业账号,以民族服饰宣传为主的个人Vlog账号只有费青,其粉丝量为64.1万;刺绣技艺类Vlog账号和纺织技艺类Vlog账号基本吸粉过万,如扬州市非遗文化乱针绣代表性传承人账号粉丝为32.6万人、南京云锦木妆花手工织造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账号粉丝为24万人;而印染技艺类Vlog账号受众仅百人,如仡佬族印染非遗传承人赵运祥的账号仅有374名粉丝。相比之下,偏娱乐性的、内容涵盖传统文化的Vlog账号受众庞大,如李子柒账号有5201.8万名粉丝,其关于蓝染的Vlog点赞量均超十万;彭传明账号粉丝931万人,关于非遗夏布织造技艺的Vlog点赞达到137.9万。
由此可知,染织类非遗的Vlog并非不受大众喜爱。其受众过少笔者认为原因有:1)Vlog制作不够专业。笔者在知网检索“纺织非遗短视频”“刺绣非遗短视频”“印染非遗短视频”等主题词,发现各学者均提出非遗短视频存在创作内容创新不足、短视频技能缺乏、审美庸俗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可归纳为制作专业化程度低。并且,视频制作的五大要素为构建团队、策划剧本、拍摄、后期包装、发布视频[9]。而现有的专业化Vlog账号所发布视频多不满足视频制作的五大要素。例如蜀锦织造技艺传承人胡光俊、陶卫华刺绣艺术等由单个非遗传承人创建的账号都是由个人运营,基本没有策划剧本,发布内容仅仅是染织类非遗技艺完整流程中的部分节选或成品展示。他们的拍摄机位固定,整个视频基本由一个固定机位拍摄完成。并且,后期包装较少,且不说使用炫酷的后期剪辑技术,现今多数染织类专业Vlog还都缺少清晰的字幕。而多数非遗传承人均为普通话并不标准的少数民族老人,所以清晰的字幕是必不可少的。2)专业类Vlog缺乏趣味性。阿妮姐(非遗苗绣大师)等16个专业类Vlog账号发布的视频都是以创作纪实和作品展示为主的。然而Vlog虽然偏向纪实,但并不是纪录片,并且受众多为年轻人,这就要求Vlog需要在短时间内展现主题,且注意剪辑的趣味性、拍摄构图的丰富性,大胆融入新媒体技术,满足年轻受众观影需求。如在视频开头五秒将精彩片段浓缩展示以此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3)Vlog不够生活化,而过于商业化。如奇人匠心和匠林风华运营的账号多为工艺品展示与销售,而非传统技艺展示与科普。并且从李子柒、彭传明账号的成功,可以得出田园风、生活化的Vlog更易展现染织类非遗主题。这就需要在Vlog中穿插一些田园风光的空镜,多选择真实田园场景作为拍摄场地[10]。现有变现模式过于单一,常见的变现模式为“非遗+文创”,这也是导致Vlog商业化重的重要原因[11]。4)投放平台单一,没有固定更新时间。由表1(见下页)可知,(除微信视频号无法了解具体粉丝数量以外)多平台推广利于扩大受众。而固定更新时间有利于积累稳定粉丝,增强粉丝黏性。
1.2 缺少已认证的专业化Vlog账号
平台中每个人都可以注册账号,而已认证账号会让观众感觉更具专业性,所以专业化认证对于账号运营意义深远。在国内常用的Vlog视频平台中通过认证的非遗专业化Vlog账号较少,其中染织类非遗专业Vlog账号更是寥寥。然而在已公布的五批国家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染织类非遗数量就高达441项,其中传统服饰类269项,纺织技艺类81项,刺绣技艺类76项,印染技艺类15项[12]。而据表1可知,在国内常用的Vlog平台中(微博、抖音、bilibili、微信视频号)已认证的专业化Vlog账号仅有22个。其中专业做中国传统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Vlog的只有东华大学的东华赴苏冀豫实践团和武汉纺织大学的纺道服途,这与已统计的国家级染织类非遗数量相差甚远。
笔者认为缺少已认证的专业化Vlog账号问题可以从个人账号和企业账号两方面来谈。对于个人账号来说,笔者梳理了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其中60岁以上传承人占比高达58.3%,可知非遗传承人多年龄较大,所以不熟悉Vlog等新兴事物和缺少认证个人信息的意识;对于企业账号来说,2005年才有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利用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非遗进行保护,自此非遗才开始正式进入Vlog平台。而自媒体领域与非遗融合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则是2019年4月抖音短视频平台宣布“非遗合伙人”计划才开始,专业的运营公司和非遗保护机构还在逐步入场阶段。所以各平台少有已认证的专业化Vlog账号。并且此类专业化Vlog账号还存在缺少系统性的染织类非遗知识分享和稳定的连载的问题,所以受众较少,曝光率也就不高,故而缺少推送。
1.3 保护内容碎片化
从表1也可以看出染织类非遗专业账号多是某一染织技艺传承人创立,其内容也局限于一种染织类非遗文化宣传和保护,保护内容碎片化。而染织类非遗不同于传统戏剧非遗以京剧、粤剧等大类划分清晰,内含诸多细小分支。以刺绣技艺中的苏绣为例,因地域不同和技艺差异而各具特色的五种苏绣,如苏绣、扬州刺绣、常州乱针绣、南通仿真绣、无锡精微绣。虽然苏绣分支很多,但从图1可以发现它们具有色彩素雅、针法工整、刺绣细腻、主题丰富的共同特点,均蕴含江南水乡细腻绵长的文化内涵[13]。所以在染织类非遗保护和传承上也需要内容系统化的专业Vlog账号。
奇人匠心是抖音平台现有的最大的专注于非遗文化的MCN,现已成功打造了刺绣大师、皮雕大师、油纸伞大师等诸多知名IP。在其专业化运营之下各平台Vlog播放量共计超过50亿,合作了100多名非遗传承人,吸引了5000万非遗爱好者的关注,并于2019年被微博平台评为最具影响力国学机构。奇人匠心的头部IP均不是个人IP,而是非遗技艺IP,同一大类的非遗技艺在同一个专业账号内展现,如刺绣大师IP就是整个公司合作的苏绣非遗传承人的融合账号。奇人匠心的成功也再次印证了建设内容系统化的专业Vlog的重要性。
1.4 Vlog内容同质化
同质化是指创作者在Vlog内容的制作上有相似的方式或技巧[14]。染织类非遗Vlog主要有三种内容呈现方式:1)以第一视角记录传承人亲身体验,搭配传承人讲述,这种方式真实性强,但内容呈现略显枯燥;2)以单纯的非遗作品欣赏,作品呈现清晰,但内容缺乏趣味性;3)以传承人人物传记形式呈现,旁白介绍搭配传承人自诉,内容更丰富,拍摄角度更多样。这种形式除了了解非遗技艺还可以感受传承人本身的人格魅力。但这种形式Vlog制作难度较高,多为地方政府和官方媒体制作。
造成Vlog内容同质化的原因主要有视频软件的模板运用、跟风心理影响、内容相似。1)视频软件为降低视频制作难度而推出模板。如剪映的剪同款就会为创作者推荐热门模板,这样只需要添加几段素材就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Vlog。而这种模板套用千篇一律,会导致观众出现审美疲劳的问题。2)跟风心理主要受平台机制影响。如抖音、bilibili等会呈现点赞量,并根据算法将受欢迎程度高的视频推送给更多受众,那么创作者为了增加推送往往会更风模仿同类型中高点赞量的Vlog创作风格。3)内容相似在染织类非遗Vlog创作中并不是搬运和抄袭,而是同一大类的非遗技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刺绣中四大名绣各有特点,但在内容呈现均为技法展现和作品展现,非专业人士无法感受到技法的明显区别。这就需要我们对非遗技艺中独特的技法进行更多的解读和多角度的展现。同时在内容上还可以增添传承人的个人特色,以个人魅力增加Vlog内容的个性化。
1.5 非遗传承产业化程度低
英国学者威廉斯认为在文化分析时选择性传承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传承非遗文化并不是一个作品复刻的过程,而是利用非遗技术对新事物进行不断选择和阐述的过程。非遗作品是极具时代感的,也是具有商业价值的。而产业化经营可以将非遗作品的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也将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资金保证。由表1可知,非遗Vlog账号多是个人运营,缺少团队合作,没有形成品牌效应。非遗传承人与企业合作可以解决非遗资金、市场、人才等问题,也可以实现产品标准化,从而扩大产能,如以苏绣旗袍为特色的锦玺唐就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培育了5000多位一级刺绣大师和上百名非遗传承人。故非遗传承人可以加强与企业合作,在团队运营之下非遗Vlog形式与内容都将更丰富,而非遗传承人对产品的质量和核心技术的坚守则是企业的活招牌。
在Vlog中体现产业化可以从两方面来谈。从发布者角度来谈,以非遗技术为特色的企业加强非遗Vlog创作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品牌形象也有助于非遗文化的传播,如服装品牌“三寸盛京”就利用Vlog展现服装制作中所运用到的刺绣技艺、传统元素等,成功塑造了匠心國风设计的形象。传承人创作的非遗Vlog则可以加上商品链接,通过Vlog传播增加销售量,有效解决传承人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的问题。从内容创作角度来谈,笔者总结李子柒和彭传明的非遗内容Vlog的成功经验,得出Vlog可以记录传承人完成产品制作的完整过程,突出产品中所蕴含的不可复制的特质,即文化内涵、匠心传承等。
2 Vlog平台下染织类非遗保护策略
染织类非遗的专业化Vlog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真正发挥Vlog对其的传承和保护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2.1 加强非遗人才培育,提升非遗传承人的Vlog创作能力
人是文化建设的主题,并且染织类非遗主要依靠非遗传承人手口相传,所以提升非遗传承人的Vlog创作能力才能真正提升染织类非遗Vlog的质量。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五批非遗传承人年龄分析可知非遗传承人60岁以上人数占比高达58.3%[15]。显然,让现有的非遗传承人学习掌握Vlog技能较难,所以各地需要加强非遗人才培育。年轻人在学习传统技艺的同时加强Vlog技能等新兴事物的学习,可以在传承传统非遗的基础上融入流行元素,为非遗传承注入生命力。年轻传承人创作的极具趣味性的专业化Vlog又能吸引新的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的队伍,形成良性循环。
针对年轻传承人培育问题要解决以下两个方面问题。1)现有传承人应打破固有的家族传承模式,树立良好的传承意识。非遗传承人只有一视同仁扩大传承范围,才能有效避免失传问题和非遗传承人老年化问题。如武汉纺织大学承办的民间绣活(阳新布贴)传承人培训班集合了非遗保护专家、阳新本地专家、阳新布贴传承人为学员授课,让更多人学习到非遗技艺,也为非遗传承人培育起到了积极作用。2)地方政府应加强文旅融合,实现非遗传承从业者的共同富裕。提升非遗传承从业者的收入,可以更好的激励更多年轻人从事非遗传承事业。现有的“非遗+体验”形式是染织类非遗文旅融合中的经典形式。苏州整体文旅融合较好,大部分旅游景区均有扎染蜡染体验、刺绣体验等非遗体验项目。非遗还可以与当下流行的VR体验、剧本杀等新形式融合,以此达到非遗传承从业者的共同富裕。
2.2 借助专业传承机构创作优秀染织类非遗Vlog作品
虽然内容提供上需要依靠专业的传承人,但是系统化的专业Vlog账号并非某一个染织类非遗传承人可以独立创建的,需要依托高校或专业机构进行创建。如高校可以建立非遗数据库发掘适合Vlog模式推广的非遗文化,也可以发挥多学科交流优势,将现代设计、新媒体技术、3D建模技术、动画制作等新技术融入染织类非遗Vlog中,增强专业化Vlog的趣味性与多样性[16]。自2013年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武汉纺织大学挂牌,武汉纺织大学就展开了对湖北省纺织非遗的各项保护和传承工作。在学术研究上,出版了《汉绣传奇》为该领域研究添砖加瓦;在服装服饰设计大赛上,将湖北纺织非遗融入设计,斩获各类大奖;在非遗产品创新上,开发了新的非遗衍生品,促进当地非遗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非遗保护机构与高校合作有利于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除此以外,传承人与专业机构,如专注于非遗文化的MCN合作也是当下的流行趋势。MCN可以说是Vlog创作者的工会和经纪公司,负责为创作者与各平台或广告商牵线搭桥,可以有效提高创作者的经济收入。奇人匠心和匠林风华正是这样的MCN,它们致力于非遗手工艺人的IP孵化。专注于非遗文化的MCN的盈利模式主要为首先打造极具个性的非遗手工艺人的IP,并进行推广,提升非遗手工艺人的知名度,再进行传播与销售渠道的寻找,最后与非遗手工艺人进行订单分成。在国家大力推广知识付费的方针之下,MCN还将进行付费直播授课、下线体验课等一系列新项目。“非遗传承人+专业机构”的方式将推动非遗产业的发展,并且Vlog与非遗的融合也可以有效提升非遗产品的流量资本和市场价值。
2.3 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染织类非遗动画原理展示
专业化染织类非遗Vlog与数字化媒体技术结合,可以清晰展现非遗技术和纺织工具的工作原理,方便观众理解。虽然数字媒体技术与Vlog融合较少,但是在博物馆中利用较多,除了常见的数字博物馆还有利用VR技术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如
泰勒艺术馆推出的《Modigliani VR》利用VR技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艺术家莫迪利亚尼的生活[17]。人们对于传统染织类非遗成品较为了解,但对于其技法和工具原理则了解较少。现有Vlog主要采用真人演示的方法,但受拍摄角度等局限往往无法窥见全貌,更难以明确其工作原理。而使用3D动画形式则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展示,易于观众了解其构造与原理(图2)。中国丝绸博物馆在展示中国古代纺织工艺时也是采用3D动画形式(图3),因为动画形式更生动有趣,适合各年龄层观众,有助于扩大受众面。
2.4 形成合理有效的染织类非遗Vlog创作机制
合理有效的染织类非遗Vlog创作机制可以提高传统染织类非遗Vlog作品的质量,并且可以最大程度保护创作者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该创作机制主要包含四点:1)创新机制。在内容上,加强非遗文化与时事热点的融合。在展现形式上,加强新兴技术的运用、融入染织类非遗符号、采用适合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含蓄与内敛的中式叙事风格[18];2)协作机制。由于染织类非遗通常同类别就横跨不同地区,传承非遗文化不能是闭门造车,应打破地域文化壁垒,加强传承人、专业传承机构和Vlog创作者的合作。如传承人和专业传承机构可以多开启专业教学课堂、科普讲座、咨询指导等分享活动。传统染织类非遗不是个人财产,而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只有广泛合作才
能有效避免染织类非遗失传;3)激励机制。激励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以传承人和专业传承机构为主的知识服务方,一方面是专业化染织类非遗Vlog的创作者。对于知识服务方,在Vlog上应注明知识服务方姓名和单位、适当支付费用、对其进行表彰和正向报道;对于创作方,相关部门可多举办染织类非遗Vlog大赛并提供奖金与学习或工作机会,视频平台可以多举办非遗宣传话题活动帮助创造者积累粉丝量,同时各级政府可以积极宣传优秀的专业染织类非遗Vlog作品以激发创作者积极性;4)監管机制。一是Vlog平台监管,国家发布了《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以防止短视频抄袭、庸俗化、蹭热点等问题[19],各平台以此细则保障创作者的权益和创作环境的健康;二是各级非遗部门监管,在视频审核上应确保知识的准确性;三是政府部门的联合监管,杜绝打着非遗传播为旗号的欺诈等犯罪行为。
2.5 以非遗Vlog促进非遗产品销售
非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资本,将其进行合理的转换有利于非遗的活态传承。非遗传承人制作的非遗产品可以利用Vlog进行宣传,而非遗传承人本身就是很好的非遗文化圈中的“意见领袖”,其自带的流量资本可以很好地促进Vlog的传播。消费者购买非遗产品的资金可以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这也就将非遗文化资本转换为经济资本。利用Vlog宣传的非遗文化产品主要有两种:一是“非遗+文旅”。通过Vlog让消费者体验到不同于城市快节奏生活之外的生活方式,使消费者产生治愈与憧憬的情绪,促进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二是“非遗+文创”。非遗传承人除了创作传统的非遗产品,还可以在热销产品上融合非遗文化符号,推出非遗笔记本、非遗元素服装、非遗盲盒等新的文创产品。消费者购买非遗文创产品可以展现个性与品位,也可以获得“非遗文化圈”的身份认同[20]。
3 Vlog平台下染织类非遗保护实践
2021年11月起武汉纺织大学“纺道服途”团队就以Vlog平台为媒介积极进行染织类非遗保护实践,现已发表相关Vlog上百支。
从内容生产角度来看,“纺道服途”优化Vlog内容,致力于提升视频含金量。如图4,该团队的Vlog主题主要分为纺织历史、纺织机器构造与工作原理、染织类非遗工艺介绍三大主题。纺织历史主题采用真人讲述、动画展示两种形式,主要包含
纺织起源与发展、名著中的纺织信息解读、电影中的纺织信息解读、神话传说中的纺织小故事。纺织机器构造与工作原理主题采用平面动画和3D动画形式展现,主要包含传统织机和纺纱工具的原理介绍、影视剧中纺织工具及工作原理介绍、少数民族纺织工具及工作原理介绍。染织类非遗工艺主题采用真人讲述与场景实拍相结合的方式和动画展示两种方式展现,包含湖北省染织类非遗工艺介绍和少数民族染织类非遗工艺介绍。“纺道服途”团队植根于高校和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两大专业平台,在染织类非遗知识获取和Vlog创新创作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保障了专业化染织类非遗Vlog的知识的准确性、展现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与时俱进性。从2021年11月6日发布第一支Vlog以来账号已积累粉丝710人,从图5可知账号粉丝量呈现持续增长状态,发展状态良好。并且,团队发布的Vlog在社会广泛传播,并得到了行业内专家学者的认可。
从视频传播角度来看,“纺道服途”突出团队特色,致力于提升Vlog辨识度。“纺道服途”团队是以高校教师和研究生组成的专业团队,旨在传播中国纺织服饰文化、保护和传承纺织类非遗。不同于娱乐向和商业性的Vlog创作团队,专业性强和创新性强是该团队的特色。“纺道服途”以Vlog的形式打破了中国纺织服饰文化传播以书籍和讲座为主的枯燥局面,将专业性极强的知识与极具趣味性的动画相融合,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在此基础上,“纺道服途”团队坚持绘画风格和视频风格统一,坚持专业化讲解,有效提高了Vlog辨识度。据微信公众号平台数据可知(图6),该团队Vlog受众广泛,且深受18岁至35岁的粉丝喜爱。粉丝群体的年轻化再次印证了“专业知识+动画”模式的成功,这一模式也有效提高了年轻人对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接受度。
从商业变现角度来看,“纺道服途”以非遗Vlog推广助力当地非遗产业发展为主要途径,并辅以知识付费途径。以非遗Vlog推广助力当地非遗产业发展是指采用Vlog形式介绍染织类非遗技艺原理与
发展过程,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展现当地独特的人文风光,让观众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去当地旅游体验和购买非遗产品的欲望;而知识付费是指将介绍织机原理的动画Vlog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图7),“Vlog+书籍”的方式在带给读者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现今“纺道服途”团队已出版了《中国古代纺织史话》《黄道文化的历史解构与当代建构》《中国古代纺织文化研究》等系列丛书。
4 结语
中国传统染织类非遗中所蕴含的“活”的文化与Vlog的生活化、个性化、完整故事性等创作要求相适应。据抖音平台《2022年非遗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抖音平台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播放量为3726亿,国家级非遗项目覆盖面高达99.74%,非遗老字号销量同比增长617%。综上所述,以Vlog的形式进行染织类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顺应了新时代的流行趋势,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简单快捷地了解染织类非遗文化,从而达到宣传和保护的作用。染织类非遗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生活生产方式、宝贵的染织技艺都将为Vlog视频领域带来極具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的新内容,打破以欧美夸张、紧凑、娱乐化
Vlog风格独占市场的局面。传承与创新是非遗传承永久的话题,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内核。近两年抖音平台统计的最受欢迎的非遗项目前五都未见染织类非遗项目,这直观的反映出染织类非遗专业化Vlog创作仍存在部分问题。但是只要坚持传统技艺的传承,并不断加强非遗人才培育、加强与专业传承机构协作、融合新媒体技术、建立合适的创作机制、以非遗Vlog促进非遗产品销售,就可以创作出优秀的染织类非遗Vlog,做到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
参考文献:
[1]张昕. Vlog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从视觉说服视角[J]. 青年记者, 2018(17): 98-99.
[2]李微, 余建荣.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策略[J]. 新闻知识, 2014(2): 48-50.
[3]冉红艳, 陈实. 全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J]. 中国出版, 2021(19): 55-57.
[4]冶进海. 移动短视频时代非遗影像传播的赋能与创新[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1(5): 132-137.
[5]吴婷茵, 邱小榕, 蔡丹敏, 等. 潮汕非遗文化的短视频传播研究:一个MCN机构运营的视角[J]. 传媒论坛, 2022, 5(18): 65-67.
[6]李嘉妮. 短视频背景下云南非遗现状思考[J]. 中国报业, 2020(14): 24-25.
[7]付红安, 张雪. 抖音平台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传播特点及发展策略:以“彭传明”非遗传承短视频为例[J]. 北京文化创意, 2023, 66(1): 79-84.
[8]徐孝娟, 赵泽瑞. 非遗短视频用户信息需求特征及其参与行为研究:以“黄梅戏”短视频在线评论为例[J]. 现代情报, 2022, 42(8): 74-84.
[9]陳晨, 沈文婷. 视频创推员实务:短视频策划与制作[M]. 福建:福建美术出版社, 2021: 13-16.
[10]谈国新, 孙传明. 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34(6): 179-184.
[11]樊淑琴, 黄蒙婷. 非遗题材短视频的传播样态分析:以“快手”为例[J]. 中国传媒科技, 2020(12): 107- 110.
[12]赖文蕾, 刘畅, 陈晓宇, 等. 中国国家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整理[J]. 服饰导刊, 2022, 11(3): 45-71.
[13]周武珍. 苏绣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J]. 艺术科技, 2014, 27(5): 207.
[14]叶冲. 头部视频平台Vlog同质化问题成因及对策[J].北方传媒研究, 2021(1): 23-25.
[15]吴扬红. 新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现状研究[J]. 商业文化, 2022(13): 142-144.
[16]李丹. 新媒体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开发研究:以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 2022(24): 122-124.
[17]童芳. 互动媒体设计[M].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19.
[18]薛可, 龙靖宜, 邓源. 基于“Vlog+”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路径研究[J]. 电视研究, 2021(11): 36-39.
[19]郑宁.《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的修订重点及合规建议[J]. 青年记者, 2022(3): 84-86.
[20]鲁雯, 陈雨霁. 网络场域中的非遗仪式化传播及其资本转换[J]. 传媒观察, 2021, 447(3): 48-52.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Dyeing and Weav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log
LI Jingping1a, SU Zihan1b, HU Huangjingling2, ZHAO Jinlong1c
(1a. School of Fashion Design; 1b. School of Media & Communication; 1c. Textile Culture Research Center,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2. School of Urban Services, Jinhua Open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2, China)
Abstract: Vlog is a popular trend in video creation. In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dyeing and weaving, new forms should be continuously integrated to inject new vitality into non-genetic inheritance. 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study, case study,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to explore the Vlog perspective of non-heritage of dyeing and weaving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method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①The status quo of dyeing and weav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under Vlog platform is concerning, which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the number of professional Vlog audiences is too small, the lack of certified professional Vlog accounts, the fragmentation of protection content, the homogenization of Vlog content, and the low degree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non-genetic inheritance. ②The protection of dyeing and weav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under Vlog platform can be started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alents, strengthening the cooperation with professional inheritance institutions, integrating new media technology, establishing the appropriate creation mechanism, and promoting the sal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ducts with the Vlog. ③Under the Vlog platform of Fangdao Futu team, the protection practice of dyeing and weav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well received,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Vlog; dyeing and weav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责任编辑: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