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核心能力构建的新工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24-06-01 16:12张蓉
关键词:新工科人才培养

摘    要:文章阐述了工程管理专业改革的必要性,围绕新工科内涵,分析了新工科理念在专业升级改造中的优势,在知识、能力、素质框架下,提出了“三链一能力”专业课程体系、“强技术、精管理、懂智能”专业核心能力以及“一体两翼三平台”专业特色的实现路径,全面深化专业改革,实现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升级,为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工科;课程体系优化;专业核心能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6-0056-03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落实,我国进入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2020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26.3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1%[1]。同时,建筑业从业人数5 366万人,在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作用不断增强。行业工程规模大、涉及范围广、牵涉领域多、系统影响大,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工科的提出为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如何根据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挖掘行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在新工科背景下进行专业升级改造迫在眉睫。

一、工程管理专业升级改造的必要性

截至2020年,我国开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454所,是土建大类本科专业中仅次于土木工程专业的第二大专业。自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我国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已经形成相对成熟和完善的专业评估(认证)标准,但专业人才核心能力不突出、系统思维能力不足、专业特色不明显、行业契合度不够等问题,依然凸出。

(一)第三次信息化浪潮推动

2016年住建部印发的《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正式开启国内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新

局面。BIM(建筑信息模型)作为贯穿建设项目全寿命期,并可实现海量数据积累、共享的技术,在保证项目质量、加快项目进度、优化成本构成等方面均可以发挥巨大价值。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加快推进BIM技术在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的集成应用,健全数据交互和安全标准,强化设计、生产、施工各环节数字化协同,推动工程建设全过程数字化成果交付和应用。到2025年,基本形成BIM技术框架和标准体系[1]。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体系构成提出了新要求。

(二)行业发展的新需求

现阶段,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并没有达到市场要求,尤其是毕业生实践能力偏弱,岗位适应慢,缺乏系统思维能力、团队合作以及敬业精神,与行业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国家人才战略规划对未来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作出了调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规划》。《规划》提出:(1)培育智能建造产业基地,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同时,积极引导培育一批

BIM软件开发骨干企业和专业人才,保障信息安全。(2)加快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签订双边工程建设合作备忘录,加强政府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拓展青年人才交流合作渠道,加快培养熟悉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提升提出了新要求。

(三)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建筑业总体仍将保持较大的产业规模,是新型基础设施和传统基础设施转型衔接、融合发展的加速期[1]。2020年,江苏省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5 251.64亿元,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13.36%,建筑业从业人数为855万人,建筑企业数量达1.1万个,均位居全国榜首[2]。江苏省作为建筑大省,建筑行业仍将发挥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根据自身特色,从行业需求的角度,由傳统的“专业知识+职(执)业能力”培养,进一步向“个人素质养成”升华,对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二、新工科的优势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BIM等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广,装配式、绿色建筑、智慧与智能建造等新型建筑的出现,促使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重心,特别是应用型高校从培养传统的知识能力型人才转变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新工科蕴含的“新理念、新结构、新质量”基本特征,符合建筑产业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需求,可有效解决目前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解决《高等学校工程管理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与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人才知识要求的矛盾问题

工程管理专业是在教指委的《高等学校工程管理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下,按规定的学分要求开设相应课程,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除规定的必修知识外,各高校能够自主安排的课程较少,导致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自主权限狭窄,人才培养过程中较难体现差异化,办学定位和特色不明显。工程管理专业涉及领域的扩大和跨学科发展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所依托的背景也从土建扩展到航空航天、海洋、港航、水利等,学科内容已从过去的单个项目逐步发展到企业甚至行业涉及的方方面面。用新工科的“教育新理念”引导工程管理专业升级改造,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在相对宽松的专业实践类模块上,进行个性化设置,既能满足《规范》的知识要求,又能兼顾工程教育改革要求,不仅牢固了学科基础,又凸显了专业特色和能力。

(二)解决如何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贯彻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问题

传统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科知识结构由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四大模块组成,2015年教指委发布的《规范》在原有的四个模块课程基础上增加了第五个模块——“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模块。因信息化元素的加入,各高校在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的安排中,常出现课程间的机械组合,导致课程间某些知识点的重复和脱节,造成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清晰不顺畅。什么是专业核心能力,如何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贯彻培养,一直是专业人才培养中值得探索的问题。新工科的“学科专业新结构”,促使高校在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上,打破学科边界,促进不同学科相互渗透,以信息化模块为切入点,将其余四个模块的知识有机融合,注重学生工程科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专业人才核心能力的重中之重。

(三)解决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专业普及的障碍问题

目前,高校探讨更多的是如何为行业提供专业的BIM人才,较少考虑对BIM理念的理解和应用。在课程设置上,很多高校也仅将BIM简单地作为一门信息技术课程,不能与其他模块课程有机融合。而现代工程体量大,涉及专业多,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不适合单纯从技术角度入手,需要从系统角度来探讨技术手段变化后,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式的影响。新工科的“教育教学新质量”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强调系统性而不单纯是BIM的信息技术属性,明确了不仅要利用信息的技术属性,更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发力点,培养专业人才的整体观、系统观,实现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工程素质有机整合。

三、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优化内容和实施路径

(一)基于培养目标和能力达成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依据《规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

国家标准》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等文件要求,参考格兰特提出的课程体系“逆向设计”[3-5],结合母体学校专业优势、学院发展定位和生源特点,通过技术、经济、管理、法规和信息技术五个知识模块组建工程管理专业“三链一能力”专业课程体系[6-7]。优化后的课程体系,总学分由原来的196分压缩到175分,但实践实训环节占比由原来的24.8%提高到25.7%。通过加强实践实训链,连通课程教学链和创新训练链,实现“三融合”——多学科课程间相融合,专业系统教育与职(执)业资格培训相融合,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相融合,凸显专业核心能力,将知识、能力、素质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符合现代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培养掌握工程管理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能从事土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施工、管理、造价、监理等生产一线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根据优化后的课程体系,形成课程模块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矩阵,按照课程教学目标,梳理教学内容,更新课程教学大纲,落实能力达成度。在教学大纲中,明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另外,设计考核方法,验证课程对毕业要求和能力达成的实际贡献。注重专业必备知识的相对完整,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划分学业能力、职(执)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三个层次,突出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明确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能力

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和能力达成度,以“学科知识+应用能力”为基础,以“理论导能—实践强能—课外拓能”为主线,坚持体系完善、协调发展、素养优先、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为“基础实践层、实践应用层、应用创新层”三个层次,明确提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达到“强技术,精管理,懂智能”专业核心能力要求,如图2示。

“强技术”按照“识图—绘图—测量—施工—运维”思路,夯实基础实践能力。课程体系优化后适度增加技术类课程的实训实习课时,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主要核心课程均设置嵌入式实践环节,培养“能绘能算”动手能力。

“精管理”按照“施工—造价—监理……”环节,淬炼实践应用能力。完善课程设计、实践实训、实习评价标准,尝试小组、团队化教学、项目式考核等教学综合改革,落实学生全过程学习产出和效果。依托船舶与建筑工程(以下简称船建)学院仿真实践实训平台,开展项目式、案例式、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在学中做,做中学,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系统观,具备更好的专业方向感。

“懂智能”按照“单体工程—现代工程—复杂工程—系统工程”路径,提升应用创新能力。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建造等信息化背景下,以BIM技术为切入点,融入信息化理念,使学生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并进行职(执)业能力训练,让学生有兴趣、有实践、有研究,逐步地、系统地由实践应用能力向应用创新能力升级。

(三)基于“一体两翼三平台”的人才培养特色凝练

江苏科技大学船建学院地处江苏苏州张家港,属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根据学校船海特色和办学定位,秉承“志道 据德 筑梦 远航”院训,按照“面向江苏,辐射长三角,为工程建设类企事业单位服务”专业定位,培养面向土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生产一线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既考虑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层次学生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更考虑到学院生源特点,聚焦行业和企业等相关领域紧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培养。自办学以来,有近90%的毕业生在江苏和东部沿海地区工程建设行业就业,就业地域特色非常鲜明。

船建学院下设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四个专业,吸收母体学校优势资源和经验,发挥相关学科优势,打破学科界限,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据、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不断改造、升级、调整和完善,凝练“一体两翼三平台”人才培养特色。即以专业核心能力为主体,将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与多学科(土木、船海、造价、软件工程、系统工程等专业)交叉融合,形成“多学科交叉+信息化智能化”两翼,依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专业技能实践实训平台、工信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专业技能实训平台三大部委级实践实训平台,彰显独有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出基础扎实、工程能力卓越、特色鲜明,适应行业需要,有较强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四、结语

地方工科院校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和国家工程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用新工科教育理念引导专业改革,完成传统工程管理专业向科学的新工程管理专业升级,不仅能帮助工程管理专业实现内涵式发展,也能解决现行毕业生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向新工科的地方工科院校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优化实践,是对新工科教育理念的有益探索,为新经济、新业态下我国地方工科院校的特色化工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借鉴,有利于推进地方工程教育发展,进而为区域经济培养出具有现实竞争力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S].2022.

[2] 中国建设报社.2020年建筑行业大数据分析报告[J].中国建设报社,2021(4).

[3]  WIGGINS G,MCTIGHE J.Understanding by Design[M].Pearson Education,Inc.2006:214.

[4]  傅旭东,司马军,刘芙蓉,等.新工科背景下土力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21(6).

[5]  “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

[6]  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S].2018.

[7]  SEILER B J.On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M].SanFrancisco:Jossey-Bass,1982:96-116.

[责任编辑  韩晓雨]

收稿日期:2023-09-28

作者简介:张蓉,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升级改造研究”(202002256002);江苏科技大学教改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升级改造路径研究”(2020年)

猜你喜欢
新工科人才培养
“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工程技术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考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