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产权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4-06-01 05:43张军荣张钊赫
关键词:本科培养模式知识产权

张军荣 张钊赫

摘    要:我国对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在本科教育体系中设置知识产权专业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但如何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完成复合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我国大学教育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经过近十年的探索,我国高校虽然已经对培养知识产权本科人才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在知识产权本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中仍存在着学科定位模糊、教学方式固化、培养模式创新不足、本科培养难度大等问题,导致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供给存在结构性缺陷。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培养知识产权本科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总结了我国知识产权本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优势及不足,为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6-0049-04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了有关科技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体现了高等教育、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在我国现代化方面的重要地位,而党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新要求,也成为新时代我国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重要指南。

2017年,国家知识產权局发布《知识产权人才“十三五”规划》,特别强调了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此后我国高校对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已取得一定成效。面对新时代的变革,《知识产权人才“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指明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我国高校对知识产权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仍须完善。本文以市场人才需求现状为基础,深度解析了我国高校在培养知识产权本科复合型人才过程中的难点,指出了完善知识产权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重要意义,为高校科学调整与选择知识产权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合理建议。

一、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的供需情况

(一)我国国内知识产权人才需求现状

《2022中国知识产权年度调研报告》发布的数据表明,我国有近30%的企业在专利项目的利用当中获得了资产价值;约40%的企业有关于专利案件的涉讼,近五年涉诉金额达到了千万元级别,营收百亿以上的企业平均配置22名专业专利人员;近50%的企业专利和研发人员配比约1∶50[1]。很显然,在知识产权领域中专利产业占据了较大部分的市场,专利人才在全国各大企业供需紧张一定程度反映出市场经济对知识产权人才的急迫需求。而专利人才需求量的显著增加,愈加要求其与研发人员接驳融洽,能在企业专利研发与管理中形成更大效益的工作模式,这需要专利人才运用更多对应学科理论与实践来消除与研发型人才之间技术信息的隔阂。在这个要求下,可以推定知识产权未来的就业前景,把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这一点已经在社会市场中达成共识。这就要求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不止于法学理论与法律实务方面,而是法学、理学、工学、管理学与经济学等学科相融合的系统培养。

《2022年中国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市场全景评估与发展定位研究》中明确表示,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我国专利、版权、商标等授权数量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已成为了知识产权大国[2]。这样的美好发展前景下,我国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稳步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也呈现增长态势,为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能力提供了服务保障。目前,我国市场中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2015年,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3.7万家,截至2020年底,增长到7.3万家,数量增加了近一倍。从专利代理机构方面来看,2015年我国专利代理机构数量为1 256家,即使是在新冠感染疫情全球蔓延的2020年,我国专利代理机构的数量也达到了3 200多家。而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也从2015年的44.2万人增至2020年的86.5万人,行业在市场中变化巨大。在相关从业人员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高达75.4%,证明在知识产权服务行业招聘中企业更加倾向于高素质人才。

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专利代理机构的逐渐递增,代表着知识产权人才在经济领域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高校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也应当符合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知识产权服务行业中以专利代理机构为例,其中大部分职位对于法律实务要求并不是非常严格,但是要求员工至少是在理工科领域或是经管领域有着一定的理论实践或从业经验,这一点在招聘要求中尤为突出,表明了新时代各行各业对于知识产权人才的特殊需求。

(二)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现状

2021年,全国各地有100所高校设立了知识产权专业,同时建立起26个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与45所知识产权学院。到2022年,全国有105所大学设置知识产权本科专业[3]。具体数据分析表明,过去10年里我国高校对知识产权领域的人才培训规模逐步扩大,培训系统也迅速发展。

我国高校本科知识产权教育主要是以“2+2”的培养方案为主,理工科学习与法学理论学习各两年;或是采用“4+2”的培养体系,四年理工科学习加上两年第二学士学位的方案;也有少数学校采用“3+1”的知识产权与理工科结合培养模式。而在知识产权研究生人才培养中,还有其他的联合培养模式,其中与本科培养相连接的主要是以“法学+理工科”双学位为基础的知识产权硕士(“2+2+3”本硕连读)。国内也有许多以法学为优势学科的高校开设了硕博联合培养模式,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上述培养模式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制度的完善,但仍有局限性,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也不能给其他高校提供借鉴。而在诸多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中,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提出的“3+1+2+4”培养模式属于别具一格的存在。这是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对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创新探索。南京理工大学提出的创新培养模式基本上满足了国家、市场和企业在新时代对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复合型、跨学科、高层次、高质量、国际性的需求,开创了我国知识产权人才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先例,是值得在各高校进行学习借鉴的范本。

当前,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发急迫,同时对于招聘人才的要求也越发严格。知识产权人才在企业招聘中,要符合企业发展特点,企业需要的是不仅能处理法务工作,而且能处理管理、检索、代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卓越实践能力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同时,企业的日常工作更倾向于解决知识产权实务问题,而要厘清知识产权本身涉案问题与处理相应的实务问题就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不仅仅是法学,还需要理工类、经管类等学科方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与传统法学专业不同的是,其偏向于法学与其他交叉学科并重、互相交融,更符合现代知识产权市场的人才需求,接轨现代高层次、国际化知识产权市场,这也是由国际与国内发展的双重趋势所决定的。现代跨国公司与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从最开始的法律专业人才转变为具有个人专业技能、多类学科思维与能力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将新时代市场需求作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航标,引导我国高校培养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倾向于强化实务实践能力,强调多学科方向发展,接轨高层次、国际化市场,建立合理的知识产权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困境

经过多年探索,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本应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改良培养模式,但由于知识产权归属于法学学科的固有思维,限制了知识产权与其他学科的联合,毕业生的实务能力无法达到企业岗位对于人才的严格标准,导致当代高校知识产权本科人才无法满足市场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一)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的学科定位模糊

目前,高校的培养方案中,除法學专业对于知识产权设置了必修的培养要求外,知识产权课程在大多数高校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以通识选修课形式存在的知识产权课程,大多数占1~2个学分,一般是16或18个学时,并在一个学期内结束。部分高校的通识选修课是由教务处直接安排,即使学生对知识产权感兴趣也无法自主选修课程。而在理工类与经管类学科中,学生对于知识产权课程以及类似的法学课程完全不了解,也不会去选课学习。即使一个学期安排了8~9周进行知识产权课程的讲授,最多也只能涉及知识产权的框架与基础概念,很难将知识产权所涉及的法学理论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后续将不会接触到知识产权专业课程的相关内容,培养知识产权本科复合型人才也无从谈起。

知识产权在法学专业中是最特殊的存在,并不能单纯以民商法学科定义,而是需要结合大量理工类、经管类等学科的知识与实践,融入法学与对法律的研究,以此不断联系知识产权理论与实践的特殊交叉学科。知识产权实务不是简单地以法律来解决理工科与经管类的问题,它需要兼顾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主要体现为学术思想的交融和系统辩证思维的完善,是以知识产权专业为基础兼具两种甚至更多学科的特色学科。传统法学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对现代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受到传统思维、体制固化的影响,知识产权专业的跨学科研究与实践仅流于表面,教学培养仍然处于单一学科的边缘,更多是为了法学单一学科的项目研究,没有发挥出交叉学科的复合性与创新性特点。而知识产权学科的特殊性与国际市场对该领域人才的要求决定了需要以复合性的研究思维去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结合独特、创新的培养模式引领本科生合理规划学习生涯。传统法学学科定位模糊,课堂教学培养阻碍了知识产权学科与理工类以及经管类学科进行交叉相融,无法培养出现代社会经济市场所需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

(二)知识产权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固化

传统的培养模式将教育重心落在法学理论学习上,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向学生灌输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而并未将知识产权专业的实务与实践作为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给予同等重视。这种以讲授为主的培养模式更加适用于对传统法律实务人才的培养,一味地灌输法学知识将会抑制知识产权本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新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实践。

培养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不能单纯以课堂讲授为重心,也非学科间理论简单地相加,而是需要法学与其他交叉学科进行学科与学科之间、学科内部与外部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交融。传统的法学学科培养体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创新与突破,而学科间的壁垒使得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固化,交叉学科教育流于表面,资源无法互通,多学科的学习占据了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使其丢失主观能动性以及交叉学科学习的兴趣,导致无法达到学科交叉、文理相融的复合性要求。

(三)对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

当知识产权的实践与法学培养中的实习混为一谈时,学生就不自觉将自己带入法学实务人才的角度,而不是以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视角去处理实务。现代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中,更多的资源与设备被调配到研究与课堂教育领域,对于案例的分析与课外实践的投入远不如前者。结果导致学生更加趋向成为传统法律实务人才,只能以单纯的法律思维与法律理论来解决多学科问题,最终不免将法律职业资格作为就业的敲门砖,没有从根本上打破知识产权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局限。在知识产权专业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并不能胜任企业相关实务工作,实操技巧欠缺,不符合市场对于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思维与工作方式也显得僵化,并没有凸显出知识产权专业学科交叉、文理相融的特有思维方式,例如部分毕业生在工作时,会发觉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与知识产权检索的能力非常薄弱,无法胜任工作。在现代知识产权本科培养体系中,学生应拥有更多的实践时间、实习机会和实习基地,有计划地按照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前景的需要,分别进入相应企业的法务部门、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等知识产权服务行业,了解知识产权在实际实务中的运用,同时不断增加实践经验,使学生不仅是在律师事务所与法院,而是在更多的行业与岗位中得到锻炼,提升实务能力[4]。

(四)本科培养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难度大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亟须实现知识产权人才的专业化与精英化目标。在跨学科学习知识产权专业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庞杂理论知识时,学生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知识,还需要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与实践,一般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在两方面同时都做到尽善尽美,复合型培养的目标也就很难在本科达成。所以,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是在专业中表现优秀,且有兴趣也有余力去学习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学生。同时,高校师资水平也是影响知识产权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专业教师对于刚刚踏入知识产权领域本科学生的引导也极为重要,而高校的师资紧缺会导致学生因为缺乏知识产权交叉学科学习的专业引导而陷入迷茫,甚至丧失后续学习的兴趣,当代高校培养本科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应当从知识产权专业生源着手,精简知识产权专业招生,对学生进行专业化与精细化教学培养,增强与后续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对接,保证满足市场行业需求,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解决本科培养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难度大的问题。

三、我国知识产权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明确培养模式的定位

在学士学位新规下,高校实行辅修其他学科学士学位的举措对于知识产权人才本科阶段的培养来说是一个突破性的创新与发展。“知识产权+X辅修”的双学位培养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够有效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在行业领域中激励产业创新,同时引导创新方向,保护创新并在各领域中能发挥服务创新能力的人才[5]。

“X”主要是指向理學、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其中一个具体的专业领域或学科。辅修双学位的培养模式一般是在大学第二年根据学生申请,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为期五个学期的辅修学科学习,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周末与假期。辅修模式不仅满足了知识产权学科的复合型特点,并且能按照学生所感兴趣专业对于自身未来方向作出选择。对于知识产权专业方向的本科学生,辅修所学专业很好地弥补了交叉学科所需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形成文理相融的思维方式,且有针对性地对辅修学科与知识产权学科理论与实践上的对接,满足了知识产权本科复合型人才的知识与技能需求。

(二)加强核心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

我国知识产权相关课程设置中,仍需开拓创新,突破学科壁垒,在各类学科背景下,加强知识产权法与知识产权管理的通识教育与培养,并在适当的学科中开设相应二级学科,如管理学、经济学、情报学等,为未来知识产权人才选拔提供各类学科领域的人力资源储存[6]。

基于新文科建设的大环境变革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向。借此契机,各高校要结合新时期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各学科理论体系发展要求,将知识产权专业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助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改革,并优化知识产权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完备的师资队伍,构建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三)重视培养实践能力

校外导师资源引入,可增加学生本科阶段在各类企业、公司的实习机会,帮助学生了解知识产权专业在实务中的运用。知识产权专业以跨学科的理论学习为基础,辅以研究与实践,推进知识产权本科复合型人才多元化培养机制建设,形成“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双轨制教学。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辅以实务案例,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新能力,保证培养过程中学生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良性循环。

同时,应推动优秀的教育资源在高校间的循环交互,不宜过于藏私导致教育资源闭塞,应在高校的教育与科研间实现优势互补,推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各领域人才对于本科阶段知识产权教育的促进与引导作用。近年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组织领导下,我国已建立了以领军人才、百名高层次人才、千名骨干人才和万名专业人才为标杆的纵向格局,同时形成了以专利审查、中介服务业、企业、行政管理和执法、高校及科研院所等5类知识产权人才为代表的知识产权专业队伍的横向格局[7]。

(四)增强与研究生阶段学科的对接

在本科阶段,各高校应当精简知识产权专业的招生,做到对选择该培养模式的学生进行专业化与精细化的教学与培养,可以参考高考中的自选科目给优秀的本科生制定合适的培养方式,让他们有机会提前学习跨学科知识,以便后续有更多时间来应对知识产权交叉学科内容的学习。同时,各高校在本科阶段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合理的跨学科培养制度,让其在以后的工作或者研究生学习中能得心应手。

高校需要明确知识产权本科生后续学习或者研究发展的方向,明晰复合型学科类别,特别是针对后续要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深造的学生,要细化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与实务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迅速进入状态,强化自身专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出符合市场各行业需求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

四、结语

我国对知识产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已进行了诸多探索与实践,但高校在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人才培育中仍存在着学科定位模糊、教学方式固化、培养模式创新不足、本科培养难度大等问题,导致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供需不平衡。为解决这些问题,各高校应基于“十四五”规划以及新文科建设的良好时代背景,厘清存在培养困难的根本原因,总结我国知识产权本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不足,改革传统知识产权本科培养模式,在明确培养模式的定位,加强核心共同基础课程的建设,重视校外专业导师资源的引入,增强与研究生阶段学科的对接四个方面改良本科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筑起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平台,为培育知识产权领域人才提供可借鉴的合理方案,为知识产权在我国经济领域步入更为多元化、国际化的阶段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智慧芽.2022中国知识产权年度调研报告[EB/OL]. (2022-04-28)[2023-10-02].https://max.book118.com/ html/2022/0427/8056126051004075.shtm.

[2]  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市场全景评估与发展定位研究[EB/OL].(2022-06-16)[2023-10-02].https://www.sohu.com/a/557656504_121222943.

[3]  IPR DAILY中文网.最新!新增备案6所高校“知识产权”本科专业(附105所高校名单及新增名单)[EB/OL].(2022-02-28)[2023-10-02].http://www.iprdaily.cn/ar-ticle_30588.html.

[4]  孙山,王晓烁.新文科建设与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之反思[J].石家庄学院学报,2022(4).

[5]  贾小龙.学士学位新规背景下的知识产权本科人才培养[J].大学教育,2021(2).

[6]  刘夏,单晓光,王欣宇.国际组织视角下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J].科学管理研究,2022(1).

[7]  邱洪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的知识产权教育推进机制研究[J].知识产权,2016(10).

[责任编辑  韩晓雨]

收稿日期:2023-10-12

作者简介:张军荣,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中南民族大学教研项目“知识产权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JYZD22001);中央高校研究项目“基于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职务成果用语体系研究”(CSZ23014)

猜你喜欢
本科培养模式知识产权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浅谈表演本科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论中国画本科学习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慕课在高校的发展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