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耘华,韩再峰,高春燕
(佳木斯大学 人文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是顺应学生心智成长规律、适应素质教育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语文教学模式,也是近年来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大力推广、深受学生喜爱的语文教学模式。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落地实践以来,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因蕴含的教育理念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相契合而得到广泛应用。笔者主要就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体验式阅读教学的价值意蕴进行阐释。
学科核心素养集中体现“学科育人价值”,指向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有养成性和发展性,可以在相关学科的学习中逐步形成。语文核心素养指向“语言能力及其品质”,语文核心素养是学习主体在“积极的”语言运用中“积累与构建”,在“语文学习中”和“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获得或“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具体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1]4-5。语文核心素养具有主体性、建构性、体验性和价值属性。
当前,社会需求端追求个性化,这种需求决定了语文教育供给端也应以个性化培养模式回应学生需求的变化。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与这一要求相契合,即“以学生的主体体验为主”,让学习主体不仅“习得语文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还能“建构完满的个体精神世界”[2]。
体验式阅读教学的 “一体四面”是指体验式阅读教学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即生命语文教育、文学语文教育、美学语文教育和哲学语文教育[3]。生命语文教育“是为生命而为的教育, 也是用生命而为的教育”[3]。通过创设阅读体验情境,顺应学生个体的生命本质属性,激发学生进行生命体验,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和品位,以生命语文教育帮助学生提升主体认识并找回生命之根,也为语文教育找回生命之根;文学语文教育是以文学升华语文教育,以语文教育彰显文学之美,形成对文学的敏锐感受和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美学语文教育是以美学滋养语文教育,以语文教育发展审美,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诗意之美、情思之美;哲学语文教育是以哲学挖掘语文教育的理性深度,以哲学视角观照语文教育,指导学生语文学习,让语文教育具有哲理深度,上升到哲学境界。
体验式阅读教学通过“一体四面”,以学生主体的阅读体验实践丰富自己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不断追求生命的意义,从而使自己生命走向完满、人格渐趋完善,“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4]。体验式阅读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回归了教育本真,这是它的现实价值所在。
2.1.1 为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外在动力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育回应时代之变进行的变革。体验式阅读教学拓宽了对高中语文教育的认识,由语言语法、知识技能的工具性认识层次向工具性、人文性相统一的认识层次跃升。这对部分侧重应试教育的教师来说,原有的优势和经验发生了变化。体验式阅读教学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可能给高中语文教师带来一定的压力,促使教师更新语文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改革。这种压力可以转换成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外在动力。
2.1.2 语文教师需重新定位自身角色
体验式阅读教学促使语文教师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开辟专业化成长的新路径。在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应为体验式阅读的“研究者和创造者”[5]、学生的人生导师、对话式深度学习的发起人和参与者、跨学科跨文化的引领者、学生个性的张扬者、阅读体验的示范者、学生情感咨询师、课程架构师。
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思想的竞争,语文教师应该是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研究者和创造者,应以思想家的特质和战略家的眼光,研究体验式阅读教学的规律、原则、教法,以主体体验为本位,承担起“人生导师”的神圣职责。
深度语文教学是一场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与教材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现实对话、与自己心灵对话,教师应是对话的发起人、参与者、总结者。在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当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和多元文化底蕴,成为跨学科跨文化学习的引领者。这不仅是语文教师自身内在发展的主观需求,更是全球化趋势的时代呼唤。
语文教师应当是个性鲜明的教师,“唯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塑造性格”[6]189。有个性的教师才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唯有体验才能激发体验,唯有真实个性化体验才能唤醒学生主体个性化的真实体验,阅读教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具备丰富的人生体验,能够以自己丰富的思想体验、情感体验、实践体验引领学生进行深度个性化体验。有深刻体验的教学才会动人,有深刻体验的学习才能触及灵魂。
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又值青春叛逆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情绪波动大,情感多变。体验式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主体的真实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既包括积极情感又包括消极情感。语文教师应及时对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情感分析。
语文教育教学应当以内容为王,顺应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师应当有架构师的职能,统筹协调教育目标、语文教育理想和学生成长需要,充分整合教材、教育技术等教育资源,开发特色语文课程。
2.1.3 促使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转型升级
在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体验式阅读教学对高中语文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要从宏观视野把握教育教学。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学习语文教育教学理论、教法,更要研究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开阔视野,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给学生以更好的语文教育。语文教师要在教材的深度学习、阅读体验、师生关系构建等方面加强研究,有独特见解,才能发起语文教学对话,并能引领深度对话,进行有价值的评判总结。
其次,要优化知识结构。在全球专业分工更趋精细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互鉴将成为趋势和常态,语文教师需优化知识结构,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和多元文化的储备,从艺术、哲学、历史等广阔领域获得滋养。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学科知识背景和多元文化底蕴体验作品和思考问题的独特优势。当前是移动互联时代,也是学习碎片化时代,学习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教师要努力掌握线下与线上混合教育技能,掌握微课制作技能,让学生借助移动互联终端随时随地进行体验式阅读学习。随着人工智能不断迭代发展,其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将不限于教学辅助软件,可能成为“隐形教师”,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一样。高中语文教师应加强对虚拟世界的学习研究,学会与虚拟世界相处,争取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优势,做好语文教育教学工作。
最后,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人生规划和学习规划。语文教师要学习生涯规划课程,为学生提供指导。在承担“人生导师”角色方面,语文教师在专业性上还有提升的空间。教师需要掌握教育学,了解学生发展心理学,深入研究高中生的心智发展规律,把握社会发展潮流,分析青年学生的时尚追求,为学生提供私人订制式的语文教育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教师要发现、发展学生的个性,以自身的鲜明个性唤醒、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性格各异的学习者,并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创造性地整合、开发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规划学习,为学生提供适合的体验阅读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语文学习中,学生侧重于学法和技巧学习,教学内容基本相同,部分学生缺乏深刻体验,没有将新的内容与自己原有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心灵世界打通,未能建构新的意义,容易产生倦怠,甚至厌恶语文学习。
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文学习从以知识积累、技能训练为本位的学习,转变为以情思感受为本位的体验式学习。学生“围绕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展开探索”,在现实的情境或虚拟情境中深度体验,开展个性化学习、体验式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语文学习焕发应有的魅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学习也因此持续深度进行。
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载体将由平面媒体向平面媒体、新兴电子媒体融合的融媒体转变。学生借助融媒体可以创设个性化情境,下载或上传学习内容,进行体验阅读互动,分享体验、感悟,开展对话讨论。
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呈现多元化。随着移动互联和5G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语文学习将呈现泛在和融合的特点。语文学习泛在即学习无处不在,物理意义上的学校将变为没有围墙的虚拟学校。语文学习融合,即语文学习不一定只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可能与其他学习、生产、体育、艺术、旅行、娱乐等形式融合在一起,让语文学习成为隐性学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语文学习佳境。这意味着学生不仅要更新学习观念,还需要掌握新信息技术。在各种学习中渗透语文学习,旅行、社交、运动、艺术表演、娱乐、游戏等都可能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新方式。
此外,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学生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开展沉浸式体验式阅读。学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生成现实中不存在或难以用物理方法创设的真实情境,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可增强现实中某些细节或细微场景,产生震撼性效果。这些技术生成的情境让学生达到沉浸式阅读效果,让学生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虚拟中穿越,实现深度体验,丰富学生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升华精神世界。
在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开展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改革是对教育初心的回归,是对全球化、新信息技术革命的回应,也是高中语文教育破解自身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体验式阅读教学对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相关的语文教育教学理论也会因此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