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中笑 魏 一 肖凤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地位。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提质增效、由高向强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破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题。如何从校外教育破题,要在大的政策环境中思考校外教育的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校外教育作为大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破解教育难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21年7月24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的发布,为校外教育发展带来了崭新的机遇和挑战[1][2]。“双减”政策并非一项孤立的改革举措,而是教育改革整体在战略中的一步,以期推动教育的整体性变革,完善以育人为核心的教育新生态。因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探讨校外教育发展,需要深刻理解政策导向下校外教育的定位,重新审视校外教育的价值,挖掘校外教育的独特优势,探索校外教育的发展路径,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在促进儿童全面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校外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1957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布了第一个关于校外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关于少年宫和少年之家工作的几项规定》,以少年宫和少年之家为主体的校外教育迎来了其发展的首个高潮[3]。1986年,国家教委、团中央、全国妇联召开的全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各地应该把校外教育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列入各地城镇建设规划”。跨入二十一世纪,校外活动阵地建设如火如荼。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把全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等机构都明确为校外教育机构,对中小学校师生有组织的参观活动实行免费[4]。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校外活动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5],校外教育从原来的学校教育的补充,逐步转变为学校教育的协同环节,成为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文件的出台,对校外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尽管有着政策的扶持和引导,校外教育机构也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校外活动场地发展很快,但校外教育机构普遍面临着生存压力大等问题,主要表现在机构职能定位模糊,缺少系统的顶层设计;缺乏资金支持的长效保障机制,经费严重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难以适应校外教育的转型升级;培训功能过于凸显,教育的公益性和育人功能被忽略等。随着市场机制逐渐介入其中,校外培训机构资本裹挟状况日益严重,单一的学科培训机构异军突起,导致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催生了短视化、功利性的社会风气。为治理乱象,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各地公办校外教育机构也逐步回归公益属性。近年来,随着以“双减”政策为代表的系列政策的出台,大力整治学科类校外培训,也推动了公办校外教育机构在校外教育中不断强化公益职能,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引导校外教育行业更加适应新时代育人的要求。截至2022年2月,校外培训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显著下降,从原12.4万个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9728个,压减率为92.14%;原263个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34个,压减率为87.07%;25家上市公司均已完成清理整治,不再从事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6]。2023年3—6月,中国儿童中心在全国东、中、西部11省12市开展了“双减”背景下儿童校外生活状况的调查[7]。调查发现,63.0%的家长表示学科类校外培训班数量呈减少趋势,35.6%的家长表示校外学科类培训班的收费价格比“双减”政策实施前有所下降。此外,调查还显示校外培训师资和内容得到了有效规范,家庭校外培训支出负担有所减轻。这些数据和趋势表明,“双减”政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对校外教育科学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校外教育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时代,经济、社会越发展,越需要高质量的校外教育。高质量的校外教育,首先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在遵循儿童身心发育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发挥教育涵养心智、促进发展、提升素养的“育人”功能。正如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所说,“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教育是让儿童拥有在未来生活中探索更多可能性的知识、自信和勇气。作为非正规教育,校外教育提供了更多元化、更灵活的教育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情感、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儿童在校外休闲时间是放松的,更容易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索欲,进而学会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理解生活和生命的意义,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校外教育还是个性化教育和全面教育,要促进儿童全面发展,首先要尊重个性。因为每个人全面发展的路径和策略各不相同,校外教育灵活和开放的教学方式更适应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质和发展需求,能提供更多个性化发展路径。最后,校外教育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内容涵盖德智体美劳方方面面,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16年,全国由政府投资兴建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共15337所[8]。除此之外,博物馆、文化馆、红色教育基地、主题公园等也是校外教育的重要资源,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示范,加强校外活动场所、社区儿童之家建设和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完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的目标任务。《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也提出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和儿童友好社区创建工作、加大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力度的策略,为高质量的校外教育发展提供了资源、创造了机会。
教育是事关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大计。“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9]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出现少子化趋势,必然要求人口发展由“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社会大众对于教育的要求也更高,期盼能够获得更优质的教育,因此,教育必须高质量发展。当下,仍存在一系列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题。例如,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落地,教育内卷与教育焦虑,校园霸凌和学生身心健康隐患,家校社协同共育界限不明、职责不清,等等。亟需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加快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构建教育生态,需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融入世界: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报告中提到,“到2050年,人类根植于生态系统之中的观念将深入人心”“所有课程和教学方法都牢固地建立在生态意识的基础上”。用生态意识来审视我们目前的教育生态,教育生态是土壤,良好的教育生态意味着要平衡好学校教育、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的关系,各类教育都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因此,构建教育生态要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关心儿童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和稳定的内在状态;关心儿童的理想信念,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关心协同育人机制,让各级各类教育在差异中融合,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服务。
校外教育具有实践性强、开放性强、包容性强、黏合性强等特点,在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破解教育高质量发展难题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实践性强,体现在活动育人、实践育人这一宗旨上,通过活动和实践让儿童亲自参与自我探索的过程,让他们自觉自愿地丰富自我、提高自我和完善自我;注重增加儿童各种直接体验和感受,让儿童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在真实情境和互动关系中得到成长。开放性强,是指校外教育门槛低,可进入性强,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儿童主观能动性强,教师更多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由儿童自主进行多样化选择,因此,他们未来的成长发展有无限的可能。包容性强,体现在校外教育主题包容广,涵盖艺术、科学、体育等各领域;培养儿童的多元思维和尊重差异的态度,让其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更具包容性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个儿童的想法和创造力,鼓励自由表达和探索,培养儿童独立、自主和自信的品质。黏合性强,是指校外教育紧密地贯穿于儿童成长周期的全过程,与儿童和家长的黏合度高,有利于提升教育的连贯性和有效性,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成长。
要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作用,还需要突破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高度融合,共同构建立德树人、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型教育生态,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的校外教育。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是推崇以德立人的民族,德育在教育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在新时代教育大格局中,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共同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需要。在德育方面,校外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校外教育通过活动育人,让儿童在实践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受到道德的熏陶。在教育大格局中推动校外教育的新发展,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将德育融入知识教育、实践教育全过程。要用好红色资源,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思想品德为重点开展主题活动,将知识学习、情感体验与价值引导融为一体,教育儿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培养儿童的好思想、好习惯和好品行,引导儿童成为有大爱、有大德、有大情怀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来讲,一是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让爱国主义在儿童心中牢牢扎根。用好英雄模范、革命文物、红色教育基地等道德教育的好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设计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红色主题活动。例如,组织开展讲述红色故事、创编传唱红色童谣等活动,引导儿童从小听党话、跟党走,树立红色理想,传承红色基因。二是要在活动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和影响儿童。价值观决定道德观,认同诚实有重要的价值,孩子就不会撒谎;认同尊重他人很重要,孩子就不会欺凌和歧视他人。要引导儿童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开始,通过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培养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三是要把立德树人融入各类实践活动中,使儿童全方位地浸润在德育的环境中,让儿童在各种关系中认识人、事、社会,进行道德判断,提高道德认识,形成道德行为。中国儿童中心聚焦打造“德润童心”教育实践基地,积极探索“活动润、兴趣润、文化润、环境润、协同润”的校外德育实施路径,发挥校外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
当代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因此,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儿童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大教育格局中推进校外教育新发展,要坚持以儿童为本,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创造有利的成长环境。
儿童的综合素质涉及多方面,其中两个方面尤为重要。一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儿童的兴趣,培养其强壮的体魄、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习惯,提高其自我服务和实践能力。2021年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的《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现象调研报告》显示,83%的家长明确表示孩子沉迷某款游戏[10]。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已经影响到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近视、肥胖、消瘦、颈椎腰椎等身体问题,还有抑郁、躁狂等精神问题,同时也扰乱了正常的学业,阻碍了同伴交往,加剧了亲子矛盾。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我们需要引导儿童在健康的环境中释放天性,体验积极情感,收获成长。要通过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和场所,将儿童从虚拟空间吸引到现实空间中来,引导孩子亲近自然,听鸟叫虫鸣,看绿水青山;引导孩子进行户外运动,参与体育锻炼,拥有健康体魄;引导孩子参与各种人际活动,在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互动中真正成长起来。最重要的一点是提高儿童自我服务和实践能力,引导儿童树立为自己负责的意识,培养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性,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要关注儿童生命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增强儿童的心理弹性。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挫折和逆境时所表现出的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学生因为被老师批评、被家长训斥或者因为成绩不好而焦虑进而造成自我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生活中难免遭遇挫折,因此,我们要培养儿童的心理弹性,即遭遇困难的抗挫性和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才能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长远。校外教育可以通过组织有挑战性的活动或比赛,例如各项体育运动、趣味比赛,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胜败;提供循序渐进、展开式的教育,例如掌握一门技能,儿童需要经历从不会到会的完整、系统的过程,在不断地尝试和实践中积累经验、增强自信;通过模拟情境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儿童学习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形态和方式也在不断演变。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教育融合性、无界性越来越强的时代。随着“双减”政策的持续推进,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已进入整体调整、重构状态,越来越多的校外教育机构开始参与到学校课后服务、中小学研学、家庭教育指导等活动中。教育改革越深入,越要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协同配合,校外教育机构服务的对象有学生、家长、老师,在学校、家庭、社会联动中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应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更好地衔接三者之间的联结和转化,真正实现“1+1+1≥3”的教育效果。
校外教育机构在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中要主动去发挥作用。一是要加强与学校的协同,实现“双向奔赴”。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所,但受制于时间、空间和资源。校外教育资源进学校,可以弥补学校时间紧,空间有限以及大班化教学对学生素质拓展的个性化不足等问题,通过课后服务、社团活动、专家指导等形式,例如,与高校、科研院所、校外科普机构合作,开展科学家进校园活动,让教育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有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二是要和家长紧密联系起来,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也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是儿童和社会联系的纽带,家长的教育理念和参与程度对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校外教育机构大多与家长、孩子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要了解家长的需求,指导家长的教育理念,促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另一方面要提升家长参与度,通过家长培训、家社合作等方式,鼓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例如,在促进儿童职业认知方面,可以招募家长志愿者参与到职业分享、家长讲坛等活动中,让学生深度了解不同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三是要统筹协调好社会资源,联合开发育人项目,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为强化实践育人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充分利用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场所开展文化传承、科学普及活动,不断拓展校外教育空间;依据不同的教育基地、教育营地资源情况,联合开展社会实践、劳动教育、安全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等活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全面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校外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独特价值和作用逐渐凸显。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阶段,“双减”政策给校外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校外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探索校外教育新的发展路径。要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在儿童成长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为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让校外教育的经历成为孩子的宝贵财富,要在教育大格局中推动校外教育的新发展,去探索校外教育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