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瑀桐 林璐静 王明一
摘要:目的 探讨小针刀配合康复手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膝關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小针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僵硬、功能以及WOMAC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0 d、治疗3周后,观察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最大伸直角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小针刀联合康复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膝关节功能,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平衡能力,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小针刀;康复手法;疼痛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中老年女性群体中多发,该病会导致患者发生关节肿胀、疼痛、畸形等情况,引起功能障碍,并可能致残,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1]。西医治疗该病的方法较多,如药物治疗、关节内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且易出现不良反应,而手术治疗存在一定创伤性。近年来,中医治疗该病具有明显优势。小针刀技术可对局部穴位进行刺激,促进气血疏通[2]。康复手法能恢复患者的膝关节正常受力线,有助于膝关节内部平衡的改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针刀配合康复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患者疼痛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6.42±3.71)岁;病程3~22个月,平均病程(13.42±3.20)个月;发病部位:左侧28例,右侧22例;病情分级:Ⅰ级18例,Ⅱ级26例,Ⅲ级6例。观察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44~71岁,平均年龄(56.54±3.83)岁;病程4~24个月,平均病程(13.50±3.24)个月;发病部位:左侧30例,右侧20例;病情分级:Ⅰ级17例,Ⅱ级25例,Ⅲ级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X线检查证实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精神情况良好,认知与沟通能力正常;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正常;入组前1个月未进行过其他治疗。
排除标准:严重胃肠道疾病、代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癌症;其他膝部病变;严重造血系统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小针刀治疗
患者在仰卧位下保持膝关节屈曲,将软枕放置在腘窝处。在髌周、内外侧韧带等位置一次性选取4~6个压痛点,用龙胆紫进行标记。对上述压痛点的皮肤进行消毒,将适量利多卡因在每一个压痛点皮下注射。应用4号针刀顺着肌纤维、血管与神经平行刺入,再进行横向、纵向剥离,松解膝关节内外侧、胫侧副韧带、腓侧副韧带、腓肠肌内侧头等处,在出现松动感后撤出针刀。应用棉签对针眼处按压3~5 min,再将创可贴贴在针眼处。注意操作过程中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原则。叮嘱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禁止剧烈运动,若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小针刀治疗1次/周,共计治疗3周。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手法
小针刀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康复手法包括以下两点。(1)拔伸法:患者保持仰卧位,膝关节屈曲90°,固定患者大腿,进行对抗牵引治疗。在治疗时,将患者的踝关节握住并旋转2~3次,最大程度屈曲膝关节后再进行牵引治疗,共计6次。(2)松懈法:患者保持俯卧位或仰卧位,伸直膝关节,按压三阴交、殷门、伏兔等压痛点,每个部位按压时间均为20~30 s。之后对上述穴位进行弹拨,每个穴位5~6次。康复手法30 min/次,于小针刀治疗结束后进行,共治疗3次。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在入组时、治疗结束后,采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分评估两组患者膝关节结构和功能,包括疼痛、僵硬、功能3个方面,得分越低提示膝关节功能越好。(2)比较两组疼痛程度: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估,分数越高患者疼痛感越强烈。(3)比较两组膝关节活动度。(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5)比较两组平衡能力: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包括平衡站立、立坐转移、站立转身等项目,共有14项内容,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总分0~56分,得分越高患者平衡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僵硬、功能以及WOMAC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10 d、治疗3周后,观察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最大伸直角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平衡能力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中医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归为“骨痹”范畴,认为该病的病机主要在于先天禀赋不足、肝肾精血亏虚、关节缺乏濡养等,加上风寒湿邪入侵,导致气血瘀滞、脉络痹阻[3~4]。小针刀技术属于闭合性松解术,将中医经筋理论“以痛为腧”作为治疗原则,利用小针刀反复松解膝盖、膝关节压痛处的肌肉组织、棘间韧带,可使关节局部组织经筋异常而增加张力,发挥减张效果,能够促使经络阻滞得到缓解,恢复膝关节周围经筋气血运行;同时,还有助于关节内正常应力的恢复,缓解患者膝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5~6]。
本研究数据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僵硬、功能以及WOMAC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10 d、治疗3周后,观察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最大伸直角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小針刀与康复手法联合应用效果显著。小针刀能够对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进行松解,有助于膝关节力学平衡的恢复。康复手法能够促进膝关节周围血液循环的改善,并且能增加膝关节活动范围,促使肌肉紧张、痉挛等症状得到改善。二者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且两种方法的安全性均较高。
综上所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小针刀联合康复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术后恢复快,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王应旭.温针灸结合小针刀及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38(5):725-727.
[2]应建伟,田小军,洪英,等.小针刀配合中药超声透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22,57(11):839-840.
[3]陈宇,邓小磊,王有雪.穴位贴敷联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对患者骨代谢炎症因子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2,43(3):363-366.
[4]廖超.臭氧注射、小针刀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在膝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3,14(8):38-41.
[5]陈土均,涂明中,李海涛,等.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对患者TNF-α、MMMs水平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31):60-62.
[6]李福勇,任吉香.小针刀松解配合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8):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