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视野下的博物馆数字文创

2024-05-30 18:04:44赵希岗钱康怡
中国美术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创产业元宇宙博物馆

赵希岗 钱康怡

[摘要] 元宇宙作为一种利用新技术手段链接与创造事物的媒介,正逐渐对社会各行各业产生影响。博物馆文创是博物馆将文化资源转换为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某种产品或服务。目前,与元宇宙相关的技术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元宇宙的概念具有先进性和开创性,其未来的发展将会为大众带来更加多元及突破传统的体验。本文旨在通过解读元宇宙的发展现状,探讨当前博物馆文创的创新性探索与发展路径。

[关键词] 元宇宙 文创产业 博物馆 数字文创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元宇宙概念的兴起和“博物馆热”的出现,国内各博物馆正逐渐加大数字化建设的力度。如今,数字文创的开发探索在文博业形成了一股新浪潮,为博物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解读元宇宙的发展现状,对博物馆的文创发展情况、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可能进行的尝试展开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博物馆的数字文创奠定基础。

一、元宇宙的概况

元宇宙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数学家弗诺·文奇在1981年发表的小说《真名实姓》中提出。他构想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的虚拟世界,人们可以在其中获得感官体验。[1]2021年,随着美国某游戏公司撰写元宇宙招股书并成功上市,元宇宙这一概念在各大行业中受到广泛关注,并由此风靡全球。元宇宙本质上是多种信息技术整合下的一种新媒介。清华大学在《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中给其下的定义是:“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技术提供沉浸体验,基于数字孪生(Digital Twins)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2]元宇宙作为一种科技新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追捧。其不仅是多项科学技术的融合,而且是对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设想。虽然目前元宇宙产业发展的技术和内容都尚未成熟,还存在许多风险与不确定性因素,但其无疑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的方向。

二、博物馆文创产业现状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博物馆文创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博物馆在履行其对文物收藏与保护职能的同时,也在探索如何让馆藏文物和传统文化在数字化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

(一)博物馆数字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广泛应用,数字经济正渗透到社会各领域、各环节当中,成为加速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如今,数字技术和元宇宙媒介应用于文博界,打破了传统文创产品的设计形态和宣传模式。元宇宙概念的提出和后续技术的开发,大大推动了文博数字化事业的发展,为博物馆更好利用馆藏资源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博物馆文创产业存在的问题

1.文创产品同质化

在文创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創产品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同质化问题。同质化是指产品之间在视觉风格、文化内涵、营销手段等方面趋同,在功能和形式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当前,国内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很多都是对文物的生搬硬套和对当红产品的跟风。例如,2014年苏州博物馆根据其镇馆之宝秘色瓷莲花碗设计出“国宝味道之秘色瓷莲花碗曲奇”,此后各个博物馆纷纷开发同类文创产品,雪糕、饼干等文创食品在文创市场上呈现出千篇一律的态势。此外,国内大多数博物馆热衷于开发钥匙扣、书签、冰箱贴等日常用品,缺乏对产品品类的创新。这使得消费者逐渐对同类文创产品产生审美疲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创产业的健康发展。

2.缺乏文化内涵

文创产品是设计者创意的集中体现。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价值根植于馆藏文物中,设计核心在于博物馆对馆藏文物内涵的深度挖掘。目前,国内很多文创产品开发者对历史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对一些传统习俗、历史事件和传统价值观念等文化元素的界定不够清晰,无法在产品设计中充分融入这些文化元素。由于文创产品开发者对文化理解的不足,很多文创产品缺乏文化内涵,无法体现文物的文化底蕴,自然也无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缺乏美感

文创产品实际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一种有机融合。在竞争激烈且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文创环境中,一个好的文创产品不仅要具备实用性和功能性,还要注重美感与品质。目前,很多文创产品过度商业化,设计者和生产者只考虑产品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其美学价值。很多设计者一味迎合当下的流行趋势,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缺乏对美学的追求和探索,没有很好地平衡文创产品的商业利益和文化价值,导致设计出的产品缺乏美感,不具备独特性和艺术性,难以让消费者产生共鸣,更无法传递文物所蕴藏的精神内涵。

三、对博物馆数字文创的探索

2022年3月26日,来自全国50家博物馆和高校的60名馆长和学者联名发布《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呼吁博物馆应与时俱进地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积极主动参与建构元宇宙,探索博物馆领域元宇宙建设的标准与规范。[3]如今,博物馆文创产业步入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化的发展阶段,各大博物馆均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制作文创产品、扩大文创产业。元宇宙相关技术的发展为博物馆文创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元宇宙媒介与博物馆的融合,将促进博物馆文物资源的活化与利用,同时有利于数字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

(一)探索开发NFT产品

NFT是数字藏品的统称,即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唯一的数字凭证,并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4]每个NFT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可以用于证明数字资产的唯一性、可验性和真实性。NFT的出现为数字藏品的保护和交易提供了更加可靠和安全的方式,也为数字藏品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目前,NFT已经成为文博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和关注。

2022年5月,山西省永乐宫壁画艺术博物馆联合“百度百科博物馆计划”,发行了“永乐宫·八神朝元”系列数字藏品。该藏品原型是永乐宫壁画《朝元图》中“八大主神”的形象。在艺术设计和数字技术手段的打造下,“八大主神”的数字形象庄严肃穆、神秘典雅、颇具神韵。这一系列数字藏品的发行,不仅推广了壁画艺术,还让文物实现了活态传承,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数字文创收藏体验。

NFT的展示和传播打破了博物馆文创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的困局,为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全面、多样的文化资源,让公众更容易接触到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在数字藏品开发的道路上,如何牢牢把握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如何把控商业化与艺术化之间的平衡并实现数字藏品价值的最大化,将成为未来文博数字藏品开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打造博物馆虚拟IP

传统博物馆文创产品一般以实物方式展示,传播媒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打造的博物馆虚拟IP,相较传统文创产品更具灵活性与互动性,可以让文物数字化、拟人化、情感化、形象化,能为大众提供更优质的文博体验。2022年,由敦煌研究院和腾讯联手打造的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人物“伽瑶”首次亮相。她以直播虛拟展览、科普丝绸之路文化等方式为大众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其形象原型取自妙音鸟“迦陵频伽”,服饰配色来源于《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礼佛图》,配饰中项链的设定来自敦煌壁画中的“三兔共耳”图案,裙身花纹来自传统纹样中的叶形瓣纹。这一形象是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结合,是不同文化元素跨越时空的碰撞和融合。同年春节,“伽瑶”和舞蹈家华宵一共同演绎了节目《梦回敦煌》,带领观者领略了敦煌莫高窟的独特艺术魅力。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发者仍然在虚拟人物的功能设计方面继续深耕。总之,博物馆虚拟IP均是基于博物馆文化遗产元素打造而成的,以独特的形象和性格、生动鲜活的方式深度传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物的拟人化可以让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文物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三)文创跨界化

元宇宙媒介为大众提供了沉浸式的虚拟现实体验。数字文创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创新和跨界合作,为观众提供更加沉浸式和个性化的数字服务。故宫博物院曾与腾讯合作,推出了“古画会唱歌”音乐创新项目。这个项目是将故宫博物院的古画和音乐元素相结合,通过数字化技术创作出音乐和视觉艺术相融合的数字文创作品,以现代音乐活化传统文化。这些作品不仅可以在博物馆内展出,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和分享,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关注传统文化。未来,数字文创跨界合作将继续得到深化和发展,为文化产业注入更多的活力。

四、展望与总结

未来,博物馆文创会朝着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发展,数字化、智能化会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博物馆文创产业也将更加注重跨界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元宇宙相关技术的进步可以为博物馆的发展指明新方向。通过数字技术活化文物,将为博物馆文创产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创新机遇,拉近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注释

[1]顾振清,肖波,张小朋,等.“探索 思考 展望”:元宇宙与博物馆学人笔谈[J].东南文化,2022(3):134-192.

[2]同注[1]。

[3]曹慧,段晴仪,周梅.关于国内博物馆文创的现状及创新发展的思考[J].今古文创,2023(1):112-114.

[4]同注[1]。

猜你喜欢
文创产业元宇宙博物馆
元宇宙中的“孤儿们”?
“元宇宙”照出互联网浮躁(点评)
环球时报(2021-07-29)2021-07-29 05:18:14
博物馆
小太阳画报(2020年4期)2020-04-24 09:28:22
关于博物馆文创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和对策
科技传播(2017年11期)2017-06-27 09:10:24
基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例分析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
基于文创产业发展的设计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卷宗(2016年10期)2017-01-21 01:15:17
文创产品设计发展在生活语境中的价值体现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3:11:50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