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浩章 杨寒 翟佩龙
[摘要] 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迅猛发展,动态插画在各类数字平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旨在探讨动态插画在数字时代的演化及其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厘清动态插画在数字时代的发展轨迹,特别是如何通过技术进步来扩展创意边界和提升视觉表达的力度。通过案例分析,本文揭示了动态插画在广告、网页设计、虚拟现实等多个领域的创新应用,展现了其在现代视觉传达中的核心作用。
[关键词] 插画 动态插画 人工智能 数字时代
(一)动态插画的发展概况
动态插画是一种基于二度创作的全新艺术形式。与静态插画相比,动态插画提高了画面的观赏性,在视觉上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在情绪表达上更具优势,造型、色彩、情节等元素更丰富,更具趣味性、更符合大众审美、更能引起大众共鸣。[1]其核心技术主要依赖于数字绘图技术,包括二维和三维图形处理技术、动画制作技术、交互设计技术和音效设计技术等。动态插画的发展表现为创作工具的不断完善、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应用领域的扩展。这些技术的发展为动态插画的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推动了动态插画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二维和三维图形处理技术使动态插画具有了基本的视觉表现力,动画制作技术提升了动态插画的表现力,交互设计技术使动态插画具有了与观众互动的可能,音效设计技术为动态插画增加了音频的艺术表现。对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动态插画成为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形式和高互动性的现代艺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动态插画相关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例如,实时渲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使动态插画的表现力和互动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随着创作工具的不断完善,动态插画也呈现出了多元的发展趋势。从最初的动画制作工具,到现在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的专业动态插画创作软件,如ProcreateDreams、Adobe Animate、Toonly等,这些制作工具和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动画制作功能和交互设计功能,使动态插画的创作变得更为简便,同时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意空间。动态插画的应用领域也随着技术的发展,从最初的电影和电视动画,到现在的网络动画、游戏设计、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应用等领域开始逐渐扩展。同时,动态插画也逐渐成为商业广告、品牌推广和教育培训等领域的重要视觉表现形式。其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体现了自身的商业价值,也为自身的艺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数字技术对动态插画表达方式的推动
与传统静态插画相比,动态插画在有限的篇幅内呈现了更多内容,可以引导观众去获取其中的文字、图像信息等,同时也能将枯燥无味的文字内容变成更具观赏性的动态画面,从而提高观者的阅读兴趣。交互技术与动态插画的结合不仅标志着动态插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为数字媒体的表现和交互提供了新的可能。这种结合使动态插画不再是简单的视觉表现,而是成为能够与观众产生交互和沟通的数字媒体内容。具体来看,交互技术对动态插画产生了以下两个方面的重要影响。
第一,交互技术使动态插画具有实时反馈能力,能够为不同观众提供个性化体验。观众可以通过点击、拖动等操作来改变动态插画的展现,使其能够根据观众的操作产生不同的反应和变化。这种实时反馈增加了动态插画的参与度和吸引力,使观众能够更为深刻地体验和理解插画的内容和意义。通过交互设计,动态插画可以根据观众的喜好和选择来展现不同的内容和效果,满足现代观众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动态插画还具有丰富的颜色和动态效果,能够吸引观众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通过动态效果,动态插画能够更为直观和生动地传递信息和故事,有效地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
第二,交互技术的运用为动态插画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创意空间。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通过交互设计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为动态插画的艺术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关于动态插画的“动”,鲁道夫·阿恩海姆曾这样描述道:“运动是引起强烈视觉注意的最有力的现象,人类的眼睛同样受到动的事物的吸引。”[2]
动态的视觉表现手法在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赋予了静态作品鲜活的生命力。交互技术与动态插画的结合为动态插画的创作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可能性,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数字媒体用户的需求,同时也为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意空间和展示平台。
(一)动态插画在数字广告与品牌传播中的应用
动态插画传达信息的方式也不受媒体的限制,方式更多样,力度更大。[3]动态插画的应用在商业廣告中是多维度的,融合了创意、艺术和技术,实现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捕获消费者注意力的目的。以某运动品牌的广告为例,其融合了三维建模技术和动画设计技术,整体呈现出立体的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了动态的视觉体验。在这条广告中,精心设计的三维元素不仅突破了传统平面广告的局限,还通过精确的图形渲染和动态效果的实现,创造了一个仿佛能够与消费者互动的广告空间。这种视觉层面的互动行为通过模拟产品的动态特征,如鞋带的波动和鞋盒的开合,有效地传递了品牌的活力和创新精神。
在视觉叙事方面,动态插画使广告内容不再是静态图像,而是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故事。这种故事能够传达复杂的情感和信息,如新产品发布的激动情绪、品牌所追求的卓越力等。这些情感和信息通过动态插画的视觉叙事得以加强。可见,动态插画提供了一种比文字更直观的交流方式。在品牌传播的过程中,这样的视觉叙事能够更直接地与消费者产生共鸣,从而使品牌形象得以在消费者心中建立。
此外,动态插画在商业广告中的应用也促进了社交媒体的发展。通过将社交媒体标签融入广告设计,品牌能够激励消费者在其个人账号中分享广告内容,从而实现广告的扩散与传播。在数字时代,这种传播方式极为重要,因为它可以极大地增加广告的可见度,同时也能够增强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互动性和情感联系。通过集成三维建模、动画设计、图形渲染以及社交媒体互动等多种技术手段,动态插画已不仅是一种广告艺术,还代表了广告技术前沿的发展状态。这种技术不仅增加了广告的艺术价值和吸引力,也提升了品牌故事的传播力和消费者的参与度。因此,动态插画为商业广告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品牌确立独特的市场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動态插画在网页交互中的应用
动态插画作为一种丰富用户体验的元素,在网页设计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统静态插画受技术水平的限制而无法满足实时互动的需求,只能单向输出。[4]动态插画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网页设计枯燥、单调的布局,为用户提供了更为生动和富有创意的浏览体验。传统静态网页设计往往受限于静态图像和文本的表达方式,容易导致用户产生乏味感。如今,大多数数字艺术家使用After Effects软件。这一软件采用“基于层”的工作方式,使艺术家可以很方便地对软件图层中的图形、图像进行数字化控制(按:包括关键帧、路径、表达式、滤镜、插件等)。[5]通过对动态插画的巧妙运用,网页设计师得以在页面上引入流动的元素,以此打破静态感,增强用户对页面内容的关注度。以某网页为例(按:一款面向Web3.0的内容分发协议/应用),当用户访问页面时,右侧的动态插图会以上下浮动的微动效方式吸引用户的关注,旁边点缀的标识及线条在网页中扮演润滑剂的角色,赋予网页活力,从而增加用户在页面上的停留时间。平面设计师使用Adobe Illustrator技术软件制作,通过动效突出重要信息、创造层次感,使得标识元素在整体网页交互中得到了平衡运用且兼具美感。
动态插画的引入不仅使网页更具视觉吸引力,也为网页交互设计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段。动态插画具有时序性和连续性,其通过时间轴的展示方式,使信息更为生动、形象,有效避免了传统网页设计在传递信息时受限。这种生动感的注入为用户提供了更具沉浸感的浏览体验,使其更容易与页面内容产生情感共鸣。动态插画的运用不仅仅停留在美学层面,更在用户体验和互动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巧妙的设计,动态插画可以引导用户的目光,促使用户更积极地与页面互动,提高页面的互动性和用户参与度。这种引导和激发用户主动性的设计手法为用户提供了更深层次的体验。
因此,动态插画展示的引入不仅是对传统网页设计形式的一种有益拓展,更是一种创新的设计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视觉与感知体验。这一设计趋势的兴起为网页设计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设计师更加注重创意表达和用户体验的提升,既有助于推动网页设计的创新,又有助于提升用户对网站的满意度和留存率。
(一)深度生成技术
深度学习技术在动态插画创作中的应用标志着数字艺术领域完成了一次变革。这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生成模型,为艺术家提供了全新的创作工具和技术模式。它不仅增强了动态插画的表现力,还使艺术品变得更加复杂和富有表现力。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艺术创作领域,尤其是动态插画方面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艺术家和技术专家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创作出的作品,展现出了深度学习技术在提升创作效率和艺术表现力方面的巨大潜力。在沉浸式的环境中,深度学习技术不仅能创造出逼真的虚拟世界,还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和艺术享受,而且帮助艺术家打开了新的创作空间。[6]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提升视觉效果的质量,还包括实现了实时动态渲染。借助强大的算法,艺术家现在能够即时转换和调整图像,以此展现更加流畅和生动的动态插画效果。此外,深度学习技术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中的应用将进一步延展动态插画的创新边界。
变分自编码器(VAEs)通过分析静态图像的关键特征,可以将静态图像转换为动态效果,以此赋予作品生命力。这一过程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视觉吸引力,还为静态图像注入了动态元素,拓宽了创作的边界。在动态插画创作中,变分自编码器能够理解并模拟静态图像中的关键视觉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转化为动态效果。[7]在动态插画领域,进化算法的应用代表了生物学原理与数字艺术创作相结合的一项创新探索。这些算法借鉴自然选择和遗传进化机制,致力于提升动态插画作品的整体质量和审美价值。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这种算法框架能够自主生成一系列插画变体,并依据既定的评估标准,如根据视觉吸引力、创意原创性以及受众反馈,对这些变体进行迭代优化。在色彩配置、形态变化和动态表现等多个维度,进化算法能生成多种创意方案,进而筛选出最符合艺术创作者意图的设计方案。
(二)文本描述到动态插画的转换技术
文本描述在转化成动态插画的过程中,涉及一系列复杂的计算过程,其核心建立在自然语言处理(NLP)、深度学习技术以及图像生成算法之上。在初始阶段,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语义分析,识别并提取关键信息元素。随后,深度学习模型,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CNN)被应用于学习文本特征至视觉表示之间的映射关系中。在此过程中,生成对抗网络(GANs)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生成器组件负责映射生成初始静态图像,判别器组件则负责评估图像的真实性和符合度。在最终阶段,高级算法要将动态元素,如运动轨迹和变化模式整合至静态图像中,完成由文本描述至动态插画的转换。
例如,描述“一只棕色的兔子在森林中”会被分解为“棕色”“兔子”和“森林”,这些元素随后会指导生成器创建出相应的图像。这个生成过程可能需要多次迭代和优化,以确保图像的真实感和描述的忠实度。用户的反馈可以用于微调模型,以此获得更准确的输出。动态图像生成的过程中还可能会利用额外的技术来增加画面的运动感和生命感。例如,使兔子耳朵轻轻摆动或是鼻子微微颤动不仅需要大量计算资源,还需要精细的调整和专业知识,只有运用多种技术和知识才能生成高质量的视觉内容。最终图像的质量还取决于输入到人工智能系统中的文本描述的质量。通过这种方式,人工智能成为艺术创作和视觉设计的一个强大工具,能够将简单的文本描述转化为具体且引人入胜的视觉作品。
通过对数字时代动态插画的探究,本文旨在展现动态插画技术与应用的多维度价值及其在未来数字媒体发展中的潜在贡献。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前文展现了动态插画在交互设计和多元媒体应用中的实际效果与价值。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探索了动态插画在数字时代的发展轨迹,发现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为动态插画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增强了作品的视觉表现力,拓展了创意边界。通过对动态插画技术实践的综合分析,本文亦指出了我們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对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不仅为动态插画在数字时代的运用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未来数字媒介创新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注释
[1]陈志莹,杨月.基于数字媒体传播的插画动态化的趣味性探索[J].包装工程,2017,38(8):218-222.
[2]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俞璐.动态插画对插画设计领域的创新与拓展[J].湖南包装,2023,38(4):133-136.
[4]朱音洁.基于数字媒体传播的动态插画情绪表达研究[J].工业设计,2022(12):61-63.
[5]范姁晗.编程技术在动态插画艺术制作中的应用[J].影视制作,2021,27(5):75-78.
[6]张显飞.从计算到创造——AI技术在重大题材绘画中的角色与创新[J].美术研究,2023(5):124-129.
[7]孙辉.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修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