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影响研究

2024-05-29 19:22义旭东吕琪琳许家玮
当代农村财经 2024年5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

义旭东 吕琪琳 许家玮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农业领域新发展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为进一步研究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效应,以2010—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熵值法测度出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方法,对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进行内生性检验与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同时,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新型城镇化对农业产业化具有积极影响,但随着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升,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降低。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且西部地区影响程度大于中部地区。

关键词:数字经济 农业产业化 新型城镇化

*基金项目: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澳新)研究院平台项目“中澳数字农业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课题编号:AXYJ2023-016),四川省重点社科基地-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项目“区块链溯源+质量保险:打造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创新模式”(课题编号:XCZX-006)。

一、引言

农业作为我国重要基础产业,传统粗放型生产方式易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资源要素配置不合理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抑制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且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农业的需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党中央认为要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推动了数字技术不断向农业领域渗透延伸,并为农业提供了新成长机遇与新发展方向。同时,学术界关于数字经济与农业的研究探讨,在理论观点的定性分析与机制路径的实证研究都已趋向成熟。在定性分析方面,数字经济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和产业链,通过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赋能”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郭朝先和苗雨菲,2023),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和“智慧产业集群”建设(范玉茹和刘金方,2023)。在实證研究方面,数字经济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大幅度提升(张红岩,2023),并通过提高农业发展规模与效率效益(陈毅辉和洪碧云,2022)、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鲁钊阳和杜雨潼,2022)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综上,尽管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已得到论证分析,但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机制路径仍有进一步扩展空间。因此,本文基于实证研究视角,深入探讨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与机制路径,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这将有助于丰富学术界关于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化的理论研究,并提供实证研究新思路。对于发展智慧农业、进一步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假设

(一)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化

数字经济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新动能。具体地,通过运用数字技术帮助农业进行生产精准定位、物流溯源跟踪,实现上游阶段生产数字化转型、中游阶段物流结构优化和下游阶段农产品数字化赋能。推动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业产业全链环节冗余成本减少,效率提升,实现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搭建电商平台,创造农业产业发展新机会,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乡村电商新业态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产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创新农业发展新模式。同时,通过拉动乡村经济增长,实现乡村治理能力提升。随着数字基础设施在乡村不断完善,要素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与利用,促进乡村地区经济效益提升。数字技术与乡村基层工作相结合,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建立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此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持。农业人才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传统农业角度,农业人才拥有农业生产知识储备,能够根据现阶段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种植计划和管理方案。基于现代农业角度,已有研究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供高素质人才赋能农业韧性(宋敏,2023),对农户人力资本投资间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王进,2023)。高素质的数字化农业人才具备接受和应用现代数字化技术的能力,能够对农业实现智能化管理水平,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推动力。

综上,提出假设H1: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二)新型城镇化的中介效应

数字经济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学术界已得到有效论证。数字经济能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高银静和胡时豪,2023),并能通过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公共资源和创新能力提升等路径实现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何育静和张臣臣,2023)。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信息获取和传播渠道扩宽,城乡居民为把握更加优质的资源,逐渐由乡村向城市、城市边缘向城市中心聚集,实现城乡间人才和资源要素之间的流动,有利于推动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发展。同时,城市优质资源涌入乡村,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实现融合发展,推动社会城镇化发展。此外,数字经济还可以改造传统污染产业,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推动新能源环保产业新发展,实现社会整体绿色可持续,促进环境城镇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方面,新型城镇化促进资源要素有效回流乡村,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管理技术和资金支持,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同时,带动乡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有效促进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使得乡村剩余劳动力减少,达到供需平衡状态,促进乡村劳动力资源配置优化,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综上,提出假设H2:新型城镇化在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化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三)新型城镇化的非线性影响

当新型城镇化处于较高水平时,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可能会逐渐减弱。随着新型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大量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农业生产劳动力出现供不应求现象,农业生产效率下降,不利于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同时,政策补贴、人才资源和要素资源逐渐向第二、三产业倾斜,推动一二三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成为趋势,使得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效应降低。

综上,提出假设H3:新型城镇化在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化之间具有非线性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构建

本文首先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如下:

在公式中,lngptit表示第i个省份在第t年的农业产业水平;digit表示数字经济综合水平;Controlsit表示一系列控制变量。α0为常数项,α1、αi为变量系数,ui为时间固定效应,δt为个体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

为了进一步分析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并验证假设H2。本文选取新型城镇化(ur-ban)作为中介变量进行机制检验,构建模型如下:

此外,为验证假设H3,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验证假设H2,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是否会随着新型城镇化水平的高低而变化。本文构建双重门槛回归模型:

其中,Pi为待估系数,M为待估门槛值;I(·)为指示函数,括号内门槛区间成立时,I取1,反之取0。

(二)样本选取

被解释变量:学术界关于农业产业化的研究既采用了单一指标,也构建了综合指标。但迄今为止,仍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标准。本文遵循通用性原则,将农林牧渔业产值取自然对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农业产业的代理变量。

核心解释变量: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栗智慧和周全林,2023、张嘉实,2023、张芬芬和邓博华,2023),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个层面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同时,为保证实证研究的便利性和可靠性,本文运用熵值法测算出二、三级指标权重,并对数字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作对数处理。

中介变量:基于上述研究假设H2分析,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又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因此,本文选取新型城镇化指标作为中介变量。同时,参考王际宇等(2015)、郭玲霞等(2023)、徐雪等(2023)、徐振华等(2023),以及王倩等(2023)、韩建雨等(2023)已有文献,从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城镇化四个层面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并同样运用熵值法测算出二、三级指标权重和综合评价水平。具体见表1。

控制变量:本文选取以下控制变量:农业生产效率(pro),选择粮食生产产量指标衡量,并作对数处理;农业生产规模(size),选择耕地灌溉面积指标衡量,并作对数处理;农村消费水平(spend),選择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指标衡量,并作对数处理;第二产业结构(second),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总产值比重;绝灾程度(dis),绝灾面积占受灾面积比重,并作对数处理。

(三)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0—2021年国内31个省份作为研究样本,共有372个观测值。为保证实证结果的可靠性,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皮皮侠》以及各省《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针对个别年份的数据缺失,本文运用Stata.14采取线性插值法补齐数据,并进行相关实证分析论证。

四、实证分析

(一)基准回归分析

本文运用双向固定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回归结果见表2:列(1)在未加入控制变量情况下,数字经济水平系数为0.8632,且在1%统计水平上正向显著。列(2)在加入一系列控制变量后,数字经济水平系数仍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假设H1得到验证,表明数字经济确实能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控制变量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规模、农村消费水平和第二产业结构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表明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农村消费水平的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同时,第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农业产业发展也具有积极影响。绝灾程度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农业生产中绝灾面积占受灾面积比重越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越低。

(二)稳健性检验

1.工具变量法。即使对影响农业产业化的多个变量进行控制,仍可能存在部分遗漏变量。同时,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化之间可能存在的反向因果关系。仍会产生内生性问题。而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呈现出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中心、向外围扩散的特征。因此,本文以各省份的省会城市到浙江省杭州市的距离(刘霞和李俊妍,2023)作为工具变量。同时,为了解决该工具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特性,以便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得到应用。本文将各省份省会城市到浙江省杭州市的距离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交互项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回归。Cragg-Donald Wald F统计数值分别为117.953,远大于统计经验值10,拒绝工具变量为弱工具变量原假设,说明了工具变量选取的有效性。列(3)结果显示:在工具变量法下,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化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验证了回归结果的可靠性。

2.替换被解释变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一产业的定义,将第一产业产值(onegdp)对数处理后作为农业产值的代理变量,并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列(4),数字经济的回归系数为0.5653,回归方向为正。与前文回归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回归结果具有稳健性。

(三)区域异质性检验

本文依照国家统计局的地理位置分布划分为对东、中、西部地区,并进行区域异质性影响检验。检验结果表1列(5)、(6)、(7)显示:列(5)东部地区在1%统计水平上正向顯著,影响系数为0.8654;相比于列(7)西部地区,列(6)中部地区的回归影响系数最小,为0.1667。该结果说明了: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影响效应最大,也最为显著;而对中、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影响效应最不显著,中部地区的影响系数最小。原因可能为:相比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数字技术支持与资金、人才资源更加丰富,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使得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的融合程度较低。

(四)新型城镇化的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

本文运用模型Ⅱ、Ⅲ验证假设H2。结果见表2列(8)、(9),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化具有正向影响。加入新型城镇化作为中介变量,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且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假设H2得到验证。

为进一步研究新型城镇化在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化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影响效应。本文选取新型城镇化作为门槛变量,构建模型Ⅳ,并选择300次“自助抽样法”进行抽样。检验结果:新型城镇化分别在10%和5%显著水平上通过双重门槛检验,门槛估计值分别为0.2833、0.4888。门槛回归结果见表3:当新型城镇化水平低于门槛值0.2833时,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系数为0.7120,且在1%统计水平上正向显著,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化具有促进作用;当高于0.2833且低于门槛值0.4888时,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化具有1%统计水平上的正向显著影响。但影响系数为0.6581,影响效应有所降低;当高于门槛值0.4888时,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仍在1%统计水平上正向显著,但影响系数下降为0.6142,影响效应继续降低。表明随着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效应逐渐降低。假设H3得到验证,新型城镇化在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化间具有非线性影响。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出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基准回归分析: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该结论也通过稳健性检验得到验证;其次,运用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进一步验证分析:随着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效应逐渐减弱;最后,经异质性检验,东部地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西部地区的影响效应大于中部地区。

(二)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乡村数字经济,建设农业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包括宽带网络、移动物联网等领域。以提高乡村数字信息化水平为目标,实现乡村基层互联网的全面有效覆盖。补齐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短板,实现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向现代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化的深度融合。同时,依托当地政府加强对乡村互联网人才培养和创新,以及制定政策机制、健全法律法规,为乡村农业发展与数字技术的结合运用提供人才和政策保障。此外,运用数字技术对农业生产等环节数据实现精准定位、数据分析和市场预测。并以此为基础,搭建农产品质量溯源大数据平台。将农业产业从生产、检验、运输到销售等每一环节的信息实现公开透明。以及联合当地政府与涉农企业为农产品提供质量保险、实现农产品评级检测。实现上游农户、第三方检测机构,到中游物流商、品牌商与零售商、下游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共享,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

2.普及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推动产业的相关技术发展。实现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发展。并以此为基础,帮助农户对农业生产实现有效监管与预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与现代化发展,推动农业产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同时,整合、应用新型城镇化发展各类相关数据资源,依托互联网数字技术具有缩小城乡信息不对等、加强城乡间资源要素流动的优势特征,为搭建乡村数字电商平台提供支撑。并从多维角度对市场需求与消费者行为进行深度分析,结合农户农业生产现状,实现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业生产结构优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然而,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乡村农业生存发展空间面临挤压效应。为缓解这一问题,乡村政府应完善农业生产数字基础设施,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并依托数字信息技术,构建医疗、教育公共服务数字平台,提高乡村居民生活水平,从而有效遏制乡村人才过度流失,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发展。

3.针对东、中、西部地区实施差异化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数字经济优势,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促进农业在国内各地区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应进一步优化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其地理位置带来的数字信息技术优势,帮助乡村居民实现农业生产科学化管理,以及为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此外,相关政府部门还应牵头搭建合作平台,帮助涉农企业、农业研究机构与当地农户实现深度实践合作,形成农业产业协调联动。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层次。虽然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已具备一定发展水平,但政府应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尤其是关于农业领域的数字化创新,比如农业生产远程数字监管系统、农产品质量溯源平台等。同时,政府应联合高校信息研究院与当地涉农企业,共同开展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并进一步实现友好交流合作,建立关于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长期合作机制,以此推动中部地区的农业数字化协调发展。而关于西部地区,基于数字基础设施不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发展现状,相关政府部门应将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将实现乡村地区互联网全面普及与运用作为发展目标。同时,组织开展数字信息技术系统培训,提升乡村居民的数字素养,以为西部地区培养数字化农业生产主体为目的,从而有效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朝先,苗雨菲.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机理与路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1):98-108

[2]范玉茹,刘金方.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2023(4):41-43

[3]张红岩,秦明康,李梦鑫.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化耦合协调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3(9):30-37

[4]陈毅辉,洪碧云.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2):105-109

[5]魯钊阳,杜雨潼.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22,36(11):3-14

[6]宋敏,刘欣雨.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韧性机制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23(1):103-112

[7]王进,岳昕妤,史明聪.数字经济驱动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23,50(2):156-168

[8]高银静,胡时豪.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研究[J].上海节能,2023(8):1071-1083.

[9]何育静,张臣臣.空间视角下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质量影响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23(3):53-63

[10]栗智慧,周全林.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效应——基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双重视角[J].北京社会科学,2023(4):94-107.

[11]张嘉实.数字经济驱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2023(9):44-51.

[12]张芬芬,邓博华.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J].金融与经济,2023(3):65-76.

[13]王际宇,易丹辉,郭丽环.中国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5,0(6): 64-66

[14]郭玲霞,刘宇峰,封建民.中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3,39(7):786-793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李政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化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苗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邛崃市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