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迪
[摘 要]作为推动工业现代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制造企业在社会经济增长和科学技术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人工、材料、物流等成本不断提高,制造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想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制造企业就要积极从内部挖潜增效。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应用较多的管理工具,是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是企业控制成本支出的有效路径,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简单阐述制造企业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结合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制造企业;必要性;优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对各类资源进行科学调配,是企业控制成本支出、防范风险问题的有效手段,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制造企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分析、考核等方面存在着各种问题,影响了全面预算管理优势的发挥,不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基于此,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实践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全面预算管理在制造企业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对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各个环节进行科学预测和全面管理的过程,主要目标是控制企业资源投入,降低成本支出,增加企业效益。从微观角度来说,企业需要结合内外部环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并以此为基础细化分解成预算目标,编制并执行预算计划,从而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提供指引。企业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实现战略规划的实际需求。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制造企业可以结合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设置预算目标,并将其细化分解为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和具体指标,对他们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激发所有员工参与战略规划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共同为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努力[1]。其次,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全面整合和科学配置。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可以对生产、销售、供应等各个环节进行整体规划,结合各个部门工作目标和发展需求进行资源调配,并在执行过程中利用完善的审批机制,对资源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控制,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范资源闲置或者浪费问题。第三,加强部门协作。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制造企业可以对各个部门分工进行细化,加强彼此的沟通与协作,加快数据传递和共享效率,科学地对人力资源进行调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最后,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水平。制造企业应用全面预算管理,不但可以事前对经济事项进行科学规范,还可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估,及时发现运营管理各个环节存在的不足,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从而促进企业整体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
2 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现状
2.1 预算组织保障不完善
科学高效的组织结构是预算管理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保障,但是一些制造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缺少预算决策、管理、执行机构,未能对各个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没有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影响了各项工作的高效落实。同时,企业未能对内部员工进行预算管理有关知识和操作技术的专项培训,没有结合不同层级员工进行培训方案的针对性设计,使得员工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参与预算管理积极性不高,不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2.2 预算编制有待优化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其质量对于后续执行具有直接影响,关系到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但是一些企业预算编制流程过于简单,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其他部门缺乏积极参与,业务和财务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基础数据不够全面,编制方法过于固化,编制流程不够科学,预算审批不够规范,编制出的预算缺乏可行性和科学性。
2.3 预算执行控制不到位
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对于预算管理效用的发挥具有决定性影响。但是一些制造企业缺少完善的预算执行管理机制,缺少单独的审计监督机构,无法对各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督,无法及时结合发现的问题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容易出现超预算或者无预算支出的问题,影响了预算目标的实现。
2.4 预算分析效果不佳
预算分析是提高预算管理执行质量的重要手段,但一些制造企业建立的预算管理体系缺少预算分析环节,未能定期对预算执行与既定指标的偏差进行分析,或者没有对偏差成因进行分析和纠正,不利于预算目标的实现。同时,一些制造企业将预算分析重点放在生产和销售环节,缺乏对生产成本的关注,忽略了对沟通、交易、机会等成本的预算分析,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无法为管理决策的调整提供依据。
2.5 预算考核缺乏有效性
一些制造企业缺乏对预算考核工作的重视,建立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够全面,将考核重点放在财务指标和短期指标方面,缺乏对非财务和长期指标的关注,未能结合各个预算项目的不同情况进行指标的差异化设计,影响了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企业缺少对考核结果的应用和反馈,未能根据考核结果对各个部门进行奖惩,未能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员工,未能指出和纠正他们在预算管理中的问题,也没有将结果与下一阶段的预算安排进行对接,影响了预算考核效用的发挥。
3 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用优化建议
3.1 完善预算组织保障机制
制造企业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组织保障机制,为预算管理的顺利应用奠定基础。首先,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制造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由企业总经理担任,成员包括各个部门负责人,主要职能是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下设预算管理办公室,配備具有较强预算管理理论知识储备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负责预算管理的具体安排,对预算草案进行审核,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反馈;各个部门作为预算执行机构,负责预算的编制和实施。其次,制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持续完善培训机制,选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或者业务人员作为培训讲师,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和形式,对不同层级员工进行差异化培训,例如,在对基层员工进行培训时,要重点关注预算编制方法、预算执行流程、预算分析方法、报表填报规则、数据统计反馈等内容;在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时,重点应当放在预算目标分解、预算执行监督、预算资源利用、预算绩效考核等方面;在对高层进行培训时,要重点关注预算管理体系框架设计、预算管理组织结构搭建、预算目标设置、预算资源配置等方面。通过专项培训,加强员工对预算管理内涵的了解,激发他们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2]。最后,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管理模式,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对流程、方法、规则进行持续优化,将思维模式、工作原理、预算流程等进行固化,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制造企业要对预算编制到预算考核的闭环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不断提高会计核算精度和准度,提高预算反馈的及时性和可用性,为企业预算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奠定基础。
3.2 优化预算编制工作
制造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控制机制,明确各个部门职责权限,共同为预算目标的实现而努力。首先,企业要组织预算管理委员会成员和各个部门负责人召开预算编制启动会议,详细介绍预算编制流程、方法、责任、要求,使单位所有人员深入了解预算编制的有关内容。其次,企业要以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为指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设计预算目标,并从横向和纵向角度进行分解,确定各个部门和不同岗位的职责,实现预算编制的全员参与。企业要采用滚动预算法对年度预算进行划分,确定每个月的工作方案,结合上一期的预算指标完成情况科学编制下一期预算方案,但是需要各个部门加强沟通与交流,深入了解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最后,企业要加强业务和财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根据预算项目标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第一,销售预算。企业要对长期战略规划和当前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确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指标[3]。第二,采购预算。主要包括采购业务预算和应付账款预算,通过销售预算确定产成品出入数量以后,要根据平均销售成本科学预测最终成本。第三,制造成本预算。如果选择的编制方法是变动预算方法,主要依據是企业的业务量;如果选择弹性预算编制方法,则需要区分固定和变动成本,分析其与利润的关联,结合实际关系进行预算编制。第四,期间费用预算。销售费用要以销售预算为依据进行编制;财务费用要以应付账款为依据,体现出利益和损失;各个部门费用要由其独立负责。第五,人员预算。主要是编制工资福利费用和培训费用。第六,固定资产预算。要对固定资产利用率和成本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对折旧费用进行合理编制,并结合投资规划进行资产投入费用编制。第七,现金预算。主要是对预算现金收入和支出进行预测,控制负债增加,获得更多收益。第八,财务预算。主要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预测企业的盈利情况。
3.3 加强预算执行控制
首先,制造企业管理层要定期召开预算管理专项会议,对业务部门提交的日报和季度总结进行讨论和分析,定期跟进各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及时结合问题进行纠偏,从而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其次,制造企业编制完成年度预算以后,要每个月对预算执行与既定目标进行比较,将偏差问题反馈给执行部门,要求他们结合成因提出改进意见,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第三,企业要将预算任务细化到各个部门和岗位,通过奖惩机制的应用,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员工结合自身工作计划和预算方案进行纠偏,从而高效完成预算方案[4]。第四,企业要加强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的结合,科学调配各类资源,确保预算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企业要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资产采购,定期安排人员进行资产清查和盘点,持续完善资产报废处置流程,从而避免出现资产流失或者浪费问题。最后,企业要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总结,对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分解的合理性、过程的科学性、管理的有效性进行判断,编制成改进意见书,为下一阶段预算管理办法的完善提供依据。
3.4 强化预算分析管理
制造企业要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预算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首先,制造企业要建立月度收入完成情况分析模式,每个月定期对各个部门的收入情况进行汇总,制定出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为运营策略的优化提供依据。其次,制造企业要完善重点支出分析模式,定期对重点项目支出、专项资金支出、重要部门支出等数据进行全面整合,了解超预算或者无预算支出问题的成因,对有关人员的责任进行追究,对支出分析结果进行通报,对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督,从而保证预算的刚性[5]。第三,制造企业要建立预算分析联合会议,定期组织各个部门对预算实际执行与既定目标的偏差进行分析,针对各项工作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从而强化预算执行效果。最后,预算分析是企业对当前预算执行情况的总结和分析,其内容设置应当科学全面,能够满足预算管理的实际需求,所以,制造企业要积极拓展预算分析内容,不但要对生产预算进行重点关注,也要全面分析财务预算、资本预算等的执行效果,将隐形成本纳入生产成本预算分析范围,从而得到更加全面、准确的预算分析结果,为预算执行工作调整决策提供依据。
3.5 规范预算考核控制
制造企业要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考核机制,结合企业业务特点和发展需求,坚持客观全面的原则,持续优化预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例如,企业可以从三个层级设计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可以设计产出、效益、满意度三个类别;二级指标可以设置数量、质量、时效等九个小的类别;三级指标可以结合不同预算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设置,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种。其中,共性指标主要包括各个部门的共性支出,涉及员工培训、大型会议、员工薪酬等;个性指标主要结合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设计,且要遵循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同时,企业要结合不同指标对预算管理目标实现程度的影响情况进行权重设计,计算得到客观公正的预算绩效考核结果[6]。此外,制造企业在完成预算考核以后,要对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了解员工对于结果存在的异议,通过深入交流,验证预算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企业要将预算绩效考核结果与奖惩机制进行对接,对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物质或精神激励,对于态度消极或结果较差的员工进行惩罚,在培训合格以后方可重新上岗,从而激发企业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为企业整体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
4 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的重要工具,主要目标是节约资源投入,降低成本支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面对日趋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制造企业要持续完善预算组织结构,优化预算编制工作,加强预算执行控制,强化预算分析管理,规范预算考核评价,从而建立科学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宋健. 全面预算管理在航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探究[J]. 市场周刊·理论版,2023(23):0130-0132.
[2]刘剑男. 全面预算在国有企业成本管控中的实践探究[J]. 首席财务官,2022(18):28-30.
[3]徐丽丽. 试析全面预算管理在食品制造企业中的有效实践应用[J]. 市场周刊,2021(13):10-11,14.
[4]雷勇军. 全面预算管理在制造企业中应用的困境及其应对策略探讨——以YL公司为例[J]. 今商圈,2022(21):0117-0120.
[5]殷正素.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与优化[J]. 上海轻工业,2024(2):90-92.
[6]张娟娟,王仕会,王琦. 基于信息系统的高校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探究——以S大学实践为例[J]. 教育财会研究,2022,33(1):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