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霞
[摘 要]国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社会发展、保障民生福祉等重要职责。国企人力资源工作是国企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国企的战略规划、组织建设、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绩效考核等。其中,社保管理是国企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企履行社会责任、保障员工权益、提高员工满意度的关键环节。社保管理的含义是指国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并为员工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和服务。本文阐述了国企人力资源工作中社保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意义,并根据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企;人力资源;社保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体之一。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有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多重压力,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社会保险管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在当前的社会保险制度下,国有企业承担着较高的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和缴费基数,这给国有企业增加了成本负担,影响了其效益和竞争力。因此,针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中的社保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国企人力资源工作中社保管理的基本原则
1.1 法制原则
国企人力资源工作中的社保管理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障经办条例》等,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参保、缴费、待遇领取等相关手续,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1]。例如,某国企在2019年发现其部分员工未参加医疗保险,便立即与当地社会保险机构联系,补缴了历史欠费,并为员工补办了医疗保险卡,确保员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1.2 公平原则
国企人力资源工作中社保管理应坚持平等对待所有职工,不得因为职工的性别、年龄、职务、收入等差异造成社会保险待遇的不公平。所有职工都应按照同一标准参加社会保险,享受同等水平的社会保险待遇,不得存在任何歧视或偏袒现象。例如,某国企在2020年进行了一次员工调岗,将部分高收入的员工调至低收入的岗位,但并没有因此降低他们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和待遇水平,而是继续按照原来的标准执行,体现了公平原则。
1.3 效益原则
国企人力资源工作中社保管理应充分考虑社会保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合理确定社会保险费率和待遇水平,既要满足职工的基本需求,又要符合国家的财政承受能力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对社会保险资金的监督管理,防止浪费和挪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例如,某国企在2021年进行了一次员工福利调整,将部分现金奖励转化为增加员工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储额度,既增加了员工的养老金待遇,又节约了企业的现金流出,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2 国企人力资源工作中社保管理的关键意义
2.1 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社保管理是员工最关心和最直接的福利问题,直接影响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感。如果国企能够做好社保管理工作,为员工提供合理、充分、及时的社保待遇,就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员工的流失率和离职率,稳定员工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例如,某国企在参加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的基础上,还为员工提供了商业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等多种商业保险,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和健康教育,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支持,从而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2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社保管理是员工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激励因素,直接影响员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如果国企能够做好社保管理工作,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有吸引力、有激励作用的社保待遇,就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员工的自我实现和职业发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加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创造价值,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2]。例如,某国企根据员工年龄、职级、绩效等因素,将养老保险分为基础养老和补充养老金两部分,并将补充养老金纳入年终奖金中发放,使得员工对个人账户有更多的支配权和自主选择权,从而激发了员工对个人账户的关注度和积极性。
2.3 塑造企業承担社会责任的形象
社保管理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树立形象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企业与政府、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的关系。如果国企能够做好社保管理工作,按时按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按规按法为员工提供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就能够展示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劳动者权益、关注社会公益、承担社会责任等良好形象,赢得政府部门的支持和信任,赢得社会各界的尊重和认可,赢得公众舆论的赞誉和好评。例如,某国企在做好自身社保管理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了地方政府推行的农民工社保补缴计划,为农民工缴纳了部分社保费用,帮助农民工解决了社保问题,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表彰和社会的赞扬。
2.4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社保管理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长远利益。如果国企能够做好社保管理工作,为员工提供符合市场需求、适应时代变化、有利于未来发展的社保待遇,就能够提高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竞争力,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培养和打造核心团队,形成和巩固核心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战略保障[3]。例如,某国企在做好社保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还为员工提供了个人养老规划、个人理财咨询、个人职业规划等多种社保补充服务,帮助员工规划好自己的未来生活和职业发展,使员工与企业的目标和利益更加一致,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国企人力资源工作中社保管理的不足之处
3.1 社保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些国企社保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社保管理目标、原则、范围、内容、流程、责任、监督等方面的明确规定,导致社保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社保管理制度也没有及时修订和完善,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导致社保管理工作缺乏灵活性、适应性、前瞻性。例如,某国企的社保管理制度沿用20世纪80年代的规定,没有考虑市场化改革、人才流动、社会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社保管理工作与时代脱节。
3.2 社保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一些国企没有建立健全的社保信息化平台,缺乏有效的社保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共享等功能,导致社保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准确性差。社保信息化平台也没有与国家和地方的社会保险机构进行有效对接,缺乏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导致社保管理工作难以及时查询和办理各項社保事务。同时,社保信息化平台也没有为员工提供便捷的服务渠道,缺乏员工对自己的社保缴费情况和待遇领取情况的了解和参与,导致社保管理工作缺乏透明度和互动性。例如,某国企的社保信息化平台使用过时的软件和硬件设备,经常出现故障和错误,无法满足社保管理工作的需求。
3.3 社保缴费结构不合理
一些国企没有合理确定各项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和基数,只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进行缴纳,导致员工的社保待遇水平低下、福利水平差异大。一些国企也没有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员工需求灵活调整各类人员的缴费结构,只是“一刀切”地进行统一缴纳,导致员工的个人账户比重小、支配权和选择权少[4]。这些都影响了员工对社保管理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降低了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例如,某国企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8%,而市场上一般为12%,导致员工的养老金水平远低于同行业、同地区。
3.4 社保补充内容不丰富
一些国企没有根据员工的实际需求和期望,为员工提供更多的社保补充内容,如商业保险、健康管理、养老规划等,导致员工的福利水平单一、幸福感低。一些国企与专业社保服务机构的合作不足,无法为员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全方位的社保补充服务,导致员工的福利水平低效、满足感差[5]。这些都影响了员工对社保管理工作的期待感和获得感,降低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某国企只为员工提供了最基本的商业医疗保险,而没有为员工提供意外伤害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等其他商业保险,导致员工在遇到意外或重病时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
3.5 社保管理监督不到位
一些国企社保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对社保管理工作的内部和外部监督,导致社保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公开性、透明性。一些国企没有定期对社保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和审计,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导致社保管理工作出现漏缴、错缴、少缴等问题。一些国企与国家和地方社会保险机构的沟通和协作不足,没有按时提交相关报告和资料配合做好社保管理工作的评估和考核,导致社保管理工作难以接受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此外,一些国企对员工的宣传教育不足,员工对社保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不足,员工缺少参与社保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导致社保管理工作缺乏参与度和互动度。例如,某国企由于社保管理监督不到位,被发现存在多年未缴纳农民工社保费用的问题,被国家和地方的社会保险机构处以重罚,并受到舆论的谴责。
4 国企人力资源工作中社保管理的优化策略
4.1 建立健全社保管理制度
国企应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制定符合自身特点和需求的社保管理制度,明确社保管理的目标、原则、范围、内容、流程、责任、监督等,形成一套完整、科学、规范的社保管理体系。社保管理制度应该定期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例如,某国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社会保险管理办法》,规定了参加社会保险的对象、种类、标准、缴费方式、待遇享受等,并设立了专门的社保管理部门,负责社保管理的具体实施和监督。
4.2 加强社保信息化建设
国企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社保信息化平台,实现社保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共享等功能,提高社保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社保信息化平台应该与国家和地方的社会保险机构进行对接,实现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便于及时查询和办理各项社保事务。同时,社保信息化平台也应该为员工提供便捷的服务渠道,让员工能够随时了解自己的社保缴费情况和待遇领取情况,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例如,某国企通过引进红海云HR系统,实现了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数据对接,为员工提供了网上查询、申报、变更等服务。
4.3 优化社保缴费结构
国企应该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员工需求,合理确定各项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和基数,既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又要考虑企业负担能力和员工福利水平。国企应该尽量提高员工个人账户的比重,增加员工对个人账户的支配权和自主选择权,激发员工对个人账户的关注度和积极性。同时,国企也应该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级、不同绩效等因素,灵活调整各类人员的缴费结构,体现差异化激励作用。例如,某国企根据员工年龄、职级、绩效等因素,将养老保险分为基础养老金和补充养老金两部分,并将补充养老金纳入年终奖金中发放。
4.4 拓展社保补充内容
国企应该在参加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的基础上,根据员工的实际需求和期望,为员工提供更多的社保补充内容,如商业保险、健康管理、养老规划等,提高员工的福利水平和幸福感。国企应该与专业的社保服务机构合作,为员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全方位的社保补充服务,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支持。同时,国企也应该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协商,了解员工对社保补充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改进社保补充内容。例如,某国企与某知名保险公司合作,为员工提供了商业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等多种商业保险,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和健康教育。
4.5 强化社保管理监督
国企应该建立健全社保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社保管理工作的内部和外部监督,确保社保管理工作的规范、公开、透明。国企应该定期对社保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防止出现漏缴、错缴、少缴等违规行为。同时,国企也应该接受国家和地方的社会保险机构的监督检查,按时提交相关报告和资料,配合做好社保管理工作的评估和考核。此外,国企还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宣传教育,增强员工对社保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鼓励员工参与社保管理工作的监督。例如,某国企每年都会组织专门的社保管理培训,向员工普及社保政策和制度,并邀请员工代表参与社保管理委员会,共同监督社保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5 结语
社保管理是国企人力资源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国企的发展和员工的福祉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国企应该高度重视社保管理,不断完善社保管理制度,加强社保管理实施,提高社保管理水平,从而为国企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幸福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兰云. 人力资源整合理论在国有企业重组中的应用对策探析[J]. 四川劳动保障,2023(7):19-20.
[2]高璐. “互联网+”时代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优化策略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3(13):79-81.
[3]隋春梅. 国企改革进程中的劳动关系风险及其防控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3(9):82-84.
[4]郑银彩. 信息化背景下文化类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J].财讯,2023(7):166-168.
[5]周宇. 绩效管理在国企人事机制改革中的推动影响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3(6):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