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锡剧之花”在音乐的土壤中绽放

2024-05-29 05:22陆银冰
考试周刊 2024年21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课外活动

作者简介:陆银冰(1978~),女,汉族,江苏海安人,江阴市桐岐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

摘 要: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如何让锡剧普及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心灵深处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音乐课堂尤为重要。文章从强化师资队伍、夯实课堂阵地、丰富课外活动等方面探讨“锡剧进课堂”的相关策略,弘扬和传承锡剧传统文化。

关键词:锡剧传承;专业提升;音乐课堂;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1-0027-04

锡剧,苏锡常地区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是江苏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太湖一枝梅”。为进一步传承与弘扬锡剧,江阴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市广泛开展了“锡剧进校园”——“小锡班”教学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江阴教育工作的一大亮点与特色。如何让锡剧普及所有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所有学生,让全体学生热爱锡剧、会唱锡剧,自觉传承与弘扬锡剧,“锡剧进课堂”是最好的纽带。

一、 缘起:“锡剧进课堂”的现状——喜忧参半

笔者结合江阴市“锡剧进校园”及本校“锡剧进课堂”现状情况进行了调研,取得了相关调研结果。

(一)顶层设计,成效显著

为传承振兴锡剧,在江阴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江阴市教育局于2010年起启动“锡剧进校园”工作,开办了“小锡班”试点教学,市镇两级财镇直接投入,由锡剧团人员专业执教,各教学点管理制度完善,有分管领导、班主任和辅教老师,每年均有“小锡班”成果汇报展示。近十几年来,“小锡班”办班点几乎覆盖全市每一个乡镇,也有一大批优秀学员走向省戏校、走进央视戏曲栏目,全市传承振兴锡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全面普及,彰显特色

由于锡剧团专业人员数量及精力有限,“小锡班”教学不可能面向全市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学生,当前“小锡班”办班点基本集中在每一个乡镇的中心校,每一个办班点受益的只是那些具有锡剧学习天赋的几十名孩子。为全面普及锡剧教学,在江阴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江阴市教育局、锡剧团联合创编了《锡剧进课堂》《锡剧廉洁教育进课堂》两套实验教材,并在全市广泛推广与传唱,全市涌现了一大批“传承振兴锡剧示范学校”,锡剧进校园成为江阴教育亮丽的名片。

(三)地区差异,参差不齐

由于城乡师资、生源等差异,加上部分学校新市民子女人数较多,城乡之间锡剧进课堂成效差异很大,尤其在农村小学,锡剧的教学成效不太尽如人意。以笔者学校为例,本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其中新市民子女占比近70%,学校没有开设“小锡班”,为大力弘扬锡剧文化,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锡剧传唱活动,并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认可,获评江阴市“传承振兴锡剧示范学校”。然而,在一次学生锡剧学习成效调研中,调研结果却让笔者大为震惊,本次调研对象为五、六年级98名学生(其中含新市民子女72人),以下为部分调研结果呈现。

从调研结果来看,锡剧的传承和振兴,必须要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热爱,只有学生内心对锡剧有了亲近感,愿意去学习和欣赏锡剧,锡剧的传承和振兴才算真正落到实处,这一艰巨的任务要靠音乐课堂来实现。如何通过“锡剧进课堂”这一有效手段让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感受锡剧的魅力,促进音乐素养提升,从而让“锡剧之花”在音乐的土壤中尽情绽放,我们任重而道远。

二、 溯源:“锡剧进课堂”的意义——积极深远

“锡剧进课堂”让学生在学习锡剧中体会传统美德,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意义积极而深远。

(一)适应课程改革之需要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戏曲(含戏剧)纳入艺术教育艺术课程之中,并明确提出“感受和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目标,作为戏曲之一、无锡的地方戏——锡剧深入课堂适应了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有利于进一步达成学习目标。

(二)传承民族文化之需求

锡剧,在江阴源远流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许多传统戏剧一样得到了大力传承与保护。作为新时代的江阴少年,有责任、也有义务做传播锡剧传统文化的小使者,“锡剧进课堂”为江阴学子传承振兴锡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提升核心素養之载体

锡剧,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表演体系,无论从锡剧的音乐要素、表现形式,还是通过锡剧故事呈现的真善美内涵,都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 探路:“锡剧进课堂”的策略——百花齐放

如何让“锡剧之花”在课堂上尽情绽放,让锡剧传承和振兴真正落到实处?笔者以江阴市教育局、锡剧团联合创编的《锡剧进课堂》《锡剧廉洁教育进课堂》两套实验教材为例谈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让学生会唱锡剧、爱上锡剧,并积极传承锡剧。

(一)强化师资队伍,保障“锡剧之花”生根发芽

锡剧教学跟传统音乐课教学有所不同,在词曲、唱腔、身段等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教师作为学生锡剧学习的引路人,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精通教学方法,方能在锡剧课堂上更自信、更从容。

1. 加强培训,提升能力

江阴市教育局在每年的暑期音乐教师全员培训中都有一个固定的传统项目——锡剧技艺专题培训,邀请省、市锡剧团的优秀演员为全体教师展开培训。本校全体音乐教师每年都会积极参与培训,并参与汇报演出,在经典演唱与身段表演中教师们切身感受锡剧文化的魅力,坚定了传承优秀地方文化的自信。

2. 定期教研,促进成长

为进一步提升锡剧课堂质量,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至关重要。每学期开学初,音乐组会结合江阴市教育局创编的两套实验教材及省编音乐教材,对一学期“锡剧进课堂”曲目、授课时间及课后活动安排等方面精心策划;每学期,音乐组会开展一次锡剧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中,我们邀请市内“锡剧进课堂”教学大比武得奖的教师送课到校、校内教师与其他教师同课异构、观摩优质锡剧课录像,在多样化教研活动中研究锡剧教学策略,达成共识、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3. 专业支持,出谋划策

校内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经过系统的学习,但在锡剧演唱、表演等方面缺乏专业性。我们定期邀请锡剧团老师来校进行指导,为全体教师做讲座、指导音乐教师专业学唱、为学校“锡剧进课堂”实施情况把脉、出谋划策,全体教师对锡剧的学习兴趣大增,对“锡剧进课堂”给予大力支持。

(二)夯实课堂阵地,促进“锡剧之花”茁壮成长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传统的“口口相传、口传心授”锡剧传承模式对于小学生而言,非常单调和枯燥,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唱兴趣,因此教学方法最优化、课堂教学高效化显得尤为重要。

1. 听赏体验,感知唱段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聆听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无论是传统的音乐课堂还是锡剧课堂,都要让学生学会聆听。两套实验教材主要选取了拥有经典性、多样性、层次性、易学性等特点的经典唱段,结合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了通俗易懂的唱词,大多为男女唱段各四个乐句。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反复聆听:聆听锡剧团老师的专业范唱、聆听江阴市教育局组织学生录制的范唱、聆听课堂上教师的范唱……每一遍聆听都带着不同的要求去听,如“完整聆听,分析唱段有几个乐句?”“仔细聆听,唱腔有什么特点?”“再次聆听,唱段中出现了多少次过门?在哪些地方出现的?”等,在一遍遍聆听中学生对锡剧唱段有了初步感知,学唱兴趣油然而生。

2. 巧用方法,提升技能

锡剧的唱腔具有江南地区特有的婉转清丽,一字多音、过门及无锡方言演唱都是锡剧课堂中的重点与难点,一遍遍机械化的学唱索然无趣,必将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自信与兴趣,巧妙运用合适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快速学会演唱锡剧,掌握技能。为让学生掌握唱腔中的“一字多音”,笔者让学生运用常规音乐课堂上“画旋律线”的方式借助钢琴伴奏有效突破;在锡剧中,除了前奏,在一句句唱词之间也会有或短或长的“过门”,熟练掌握过门是学唱和唱好的基础,笔者巧妙运用双响筒等打击乐代替锡剧伴奏中的重要节奏型乐器“梆子”,在节奏练习中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过门;对于新市民子女而言,用无锡方言演唱锡剧是一大挑战,笔者让学生反复聆听专家录音,小结锡剧方言的发音和字音特点,并把一些平仄特点明显的字注上拼音,让学生在反复尝试模仿中感受锡剧方言的魅力……在“听、唱、演、动、奏”等音乐活动中,学生水到渠成地学会了演唱锡剧唱段,全方位感受锡剧艺术带来的多角度艺术感,并充分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

3. 多元融合,升华情感

锡剧唱段,都是通过一个个经典故事弘扬真善美,在两套实验教材中,所有曲目填词融合了诚信教育、劳动教育、革命教育、廉洁教育、爱国教育、理想教育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在一个个唱段学唱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理解。在锡剧教学中,笔者将锡剧与其他姊妹学科多元融合,进一步升华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如在二年级学唱《从小我要爱劳动》锡剧唱段时,笔者结合歌曲《快乐的小木匠》及绘本故事《小威利做家務》让学生表演绘本故事,创新加入歌曲演唱和锡剧演唱;在五年级学唱锡剧唱段时,笔者结合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京腔京韵》开展系列教学,学生在京剧、黄梅戏、豫剧等多剧种学习与欣赏中进一步感受我国戏曲艺术的瑰丽多姿,对不同地区、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传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三)丰富课外活动,助推“锡剧之花”枝繁叶茂

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锡剧情境以及积极参与、乐于交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分享、交流锡剧学习的体验和成果,增强学生学习锡剧的自信心、传承锡剧文化的决心。

1. 社团延伸,发展特长

音乐课堂上的集中学唱,让锡剧在学生中全面普及,激起了学生学习锡剧的兴趣,但远远无法满足那些喜欢锡剧、有表演特长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我们开设了锡剧社团,邀请锡剧团专业人士来校辅导,在社团中,学生演唱锡剧经典唱段、进行唱念做打专业训练,他们深层次感受到了锡剧的艺术美,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对锡剧的热爱之情发自肺腑、由内而外,变得更自信、更大方。

2. 搭建平台,展示风采

为让学生展示学习锡剧的成果,我们为学生搭建各类展示风采的舞台,引领学生实现追梦之旅。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定期开展锡剧唱段比赛,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真正让每个学生知晓锡剧、会唱锡剧、爱上锡剧;学校新市民子女较多,用无锡方言演唱锡剧难度较大,我们开展“锡剧方言小达人”挑战赛,学生在用方言诵读锡剧唱词、地方童谣中愈发提升对无锡方言的兴趣和认知,对无锡这个“第二故乡”也更加热爱;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展“锡剧小报”“锡剧艺术简报”“名家锡剧欣赏”等其他多彩活动,在活动中助力学生走近锡剧、传承锡剧。

3. 家校联动,播撒锡韵

随着流行文化的冲击,锡剧文化虽在江阴传承发展,但不少学生家长,尤其是一些新市民家长对锡剧的热爱与知晓程度不尽如人意、面临极大隐忧。为让锡剧在全社会深入普及、全面传承,我们鼓励学生将自己学到的锡剧带到家庭、带到社区,小手拉大手,让家庭和社区常有锡剧音韵传唱,在全社会播撒锡韵。

四、 结论

锡剧教育要从娃娃开始,看锡剧、爱锡剧、唱锡剧,锡剧走进了江阴千家万户,“锡剧进课堂”让学生在心灵深处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锡剧之花”在校园尽情绽放,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我们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课外活动
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课外活动类作文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巧用动画歌曲优化音乐课堂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巧用语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我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现状调查分析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