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爱斌
【摘 要】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一直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小学古诗词教学亟须优化与改进。同时,将小学古诗词教学与核心素养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也应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教育;古诗词教学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教育目标也在不断地调整与更新。传统的知识传授已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核心素养教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核心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合作精神和跨文化交流等综合素质,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不仅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更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过于强调诵读与背诵,缺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更好地适应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理念,本文旨在探讨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通过对现有教学模式的分析、相关理论的探讨以及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一套符合核心素养教育要求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为小学古诗词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智慧和美学价值。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能够领略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境界,进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古诗词作为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形式,承载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还能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继承,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自信心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古诗词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作为一种高度压缩的语言艺术形式,古诗词要求学生在短短几句诗句中捕捉到作者的情感和意境,体会其中的美感和韵律。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知能力,培养对美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有利于提高语言能力
古诗词以其精炼、优美的语言形式成为语言学习的宝贵资源。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还能够感受到古诗词语言表达的高度艺术性和形象化特点。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丰富的词汇和短语,同时感受到诗词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这种艺术性的语言表达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审美能力。古诗词的阅读理解需要学生对诗句进行深入思考和解读。通过分析诗句中的意象、修辞和情感表达,学生可以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同时,古诗词教学还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古代诗人的写作风格和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可以借鉴古诗词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三)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
古诗词作为文学的经典之作,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背景。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不同的时代和文化。古诗词常常描绘了古代社会的景象和人物,通过阅读和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不同的地域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特色。通过古诗词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到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另外,古诗词还可以拓宽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他们的情感共鸣和表达能力。作为文人情感抒发和思想表达的重要载体,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情绪。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二、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核心素养培育
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和记忆,导致学生只是机械地背诵古诗词的文字,而未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点。在古诗词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特点,往往将所有学生都纳入统一的教学模式。
另外,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古诗词的学习,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古诗词教学可以与历史、地理、社会等学科相结合,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方式,丰富古诗词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升學生的综合素养。
(二)考试功利化为主导
在应试导向的教学环境下,古诗词教学往往只关注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教师和学生都被迫关注考试成绩,忽视对古诗词的深入理解和体验,这也限制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教材内容的单一、乏味,也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背诵古诗词,而非真正理解和欣赏其中的美妙之处。
此外,考试功利化的教学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在应试导向的环境下,只关注正确答案,而不敢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才能深入了解学科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一些小学教师可能缺乏充分的古诗词知识和教学技能,对古诗词的背景知识、韵律、修辞手法等了解不够深入。这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无法有效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内涵,也无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此外,部分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缺乏创新思维和教学设计能力,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材,缺乏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学策略。这种情况下,教师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造力,从而影响了古诗词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也面临着专业发展机会和支持的不足。他们可能没有时间和机会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无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古诗词教学水平。
(四)学生诗词功底薄弱
许多学生在进入小学阶段时对古诗词的了解非常有限,对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了解不足,缺乏对古诗词基本知识的掌握,比如古代字词的意义、古体诗的特点等。由于古诗词教学过于单一和枯燥,学生往往对古诗词缺乏兴趣和热情,认为古诗词与现代生活脱节,难以理解和欣赏,从而导致对学习的消极态度。同时,古诗词的学习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掌握,还需要通过实践加以运用。然而,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缺乏实际应用古诗词的机会,无法真正体验到古诗词的魅力和价值。
此外,古诗词功底的培养需要一个系统的训练过程,包括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背诵和创作等方面的综合训练。然而,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古诗词的背诵和理解,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的训练方法。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注重学习基础,强化诵读识记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一些经典的古文诗词。通过大量阅读,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为此,可以选择一些简短的古诗词,让学生逐步读懂并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此外,教师还应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古诗词的创作和演绎中。例如,让学生模仿古诗词的格律和韵脚,自己创作一些简单的古诗词。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比赛,提供展示的机会,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
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古诗词的内容和技巧,还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思考和探讨。例如,在学习一首古诗词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作者的用意、诗词中表达的情感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此外,除了传统的诵读和默写,还可以结合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进行多样化的古诗词教学。
(二)关注教师发展,助力教师成长
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成长,有助于提高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校和教育机构应组织教师参加古诗词教学的专业培训,让他们了解最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掌握相关的教学技巧和策略,以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自信心。同时,学校应提供丰富的古诗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辅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课堂教学。
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多组织教师间的交流会议、研讨会和教研活动,让教师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共同成长。学校领导和专业教研团队也应定期对教师的古诗词教学进行观摩和评估,并提供具体的反馈和指导,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古诗词教学水平,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开展多元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开展多元化评价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依赖传统的笔试形式进行评价,而应采用口头表达、创作作品、诗词朗诵等形式进行评价,以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力,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个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的兴趣、能力和表现都各有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例如,对善于创作的学生,可以重点评价其创作能力;对擅长朗诵的学生,则可以注重评价其朗诵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能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提高。
(四)创设教学情境,重视情感构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与古诗词相关的故事情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例如,可以讲述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故事,或者講述古人创作诗词的背景故事。这样做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此外,还可以通过模拟古代场景或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文人的生活和创作环境。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古装角色扮演,或者带领学生参观古代文人的故居、文化遗址等,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增强他们对古诗词的感受和理解。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立情感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之间分享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例如,组织诗词朗诵比赛、诗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并与他人交流和互动,从而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学习共鸣。
(五)借助信息技术,感受诗词意境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古诗词教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提供的各种在线资源,如古诗词网站、诗词APP等,让学生通过电子设备浏览、阅读和欣赏古诗词,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诗词阅读,扩大诗词的阅读范围。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古诗词作品,还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互动体验。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电子创作工具,如电子书写板、诗词创作软件等,进行古诗词的创作,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借助电子工具的辅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此外,还可以利用虚拟实境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文化背景和诗词创作场景。通过虚拟实境体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增强对古诗词的体验和理解。
四、结语
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和批判思维,以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潜力。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找到适合现代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爱华.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重构[J]. 新教师,2023(10):33-35.
[2] 林凤. 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J]. 天津教育,2023(24):49-51.
[3] 宋丽华. 品韵律文化,提升小学古诗词教学实效[J]. 山西教育:教学,2023(06):8-9.
*河北省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的重点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2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