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栋
摘要:小学中段是培養学生计算能力与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开始接触复杂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如加减乘除、分数和小数,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绩,而且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和生活应用也有一定的影响。文章探讨了如何在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与习惯,并提出了几点培养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学中段数学;计算能力与习惯;培养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习惯。计算能力作为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如何在小学中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与习惯,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一方面,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备的技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是为了日常生活和学习需要,而且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小学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如准确、迅速、规范的计算能力,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高效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而良好的计算习惯也会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1 计算能力与习惯概述
在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与习惯尤为重要。计算能力是指学生在掌握算术知识的基础上,能准确、迅速计算数值的一种能力,是在学生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技能。良好的计算习惯则是指学生在计算时形成的稳定行为倾向,如审题习惯、书写习惯、验算习惯等,这些习惯将影响学生的计算效率和准确度。
计算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便捷度,而且是他们进一步学习高级数学概念和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基础。教师需要通过系统训练和科学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扎实的计算基础,培养他们快速而准确的计算能力。另外,良好的计算习惯能帮助学生形成规范的数学思维方式,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通过日常教学中的点滴渗透和持续强化,能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计算的好习惯。
2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与习惯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石,它不仅关系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而且是他们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小学中段学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此时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能够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练习,学生能逐渐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法则,形成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能帮助他们轻松应对数学题目,而且能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2.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除了计算能力外,计算习惯也是学生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审题仔细、步骤清晰、验算严谨等,这些习惯不仅能帮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减少错误,提高计算准确度,而且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学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计算习惯后,他们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时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析,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而良好的计算习惯还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3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培养计算能力和习惯不仅是技能训练,而且是数学思维形成的过程。在计算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分析、比较和归纳,这些思维活动有助于他们形成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计算练习,学生能逐渐掌握数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形成数学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仅能帮助他们解决数学问题,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与习惯的策略
3.1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理解算法
小学中段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与习惯的关键时期,为了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引导他们理解算法。
第一,运用生活实例,形象化理解算法。小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和算法难以理解时,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算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能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加减法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这有助于他们直观理解算法的原理和步骤。
第二,设计实践活动,增强计算体验。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提升计算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小组竞赛,通过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评出优胜者,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计算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帮助父母计算购物清单的总价、记录家庭的收支情况,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又能让他们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第三,注重算法讲解,激活逻辑思维。在引导学生理解算法的过程中,教师的讲解至关重要,教师应注重算法的清晰度和条理性,让学生明确每一步的计算过程和依据。同时,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分析算法中的内在规律,帮助他们建立系统的计算模式。通过练习,学生的计算能力将得到提升,同时会形成规范的计算习惯。
3.2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中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与习惯,优化教学模式尤为重要。
首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在小学中段,部分学生对计算缺乏足够的兴趣,传统教学方法容易使他们感到枯燥,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情景模拟、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计算游戏,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计算能力;通过创设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计算情境,学生能在解决问题中感受计算的应用价值。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而且能使他们在参与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其次,注重计算基础训练,培养计算能力。培养计算能力离不开基础训练,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计算基础训练,如口算、笔算、估算等。通过大量的基础练习,学生能熟练掌握计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计算的准确度和速度。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计算规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如定期举行计算比赛或者设置计算挑战任务,能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努力提升计算能力。
最后,培養学习习惯,提高计算效率。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审题习惯、检查习惯、反思习惯等。通过反复强调和示范,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避免在计算中出现理解错误;教师还要教会他们使用检查方法,如逆推法、代入法等,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通过对计算过程进行回顾,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
3.3结合计算经验,指导学生感悟算法
在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与习惯至关重要。为了指导学生感悟算法,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计算经验进行教学,提升学生计算的准确度与速度以及培养计算思维与习惯。
首先,强化对基础算法的理解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石。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生动、有趣的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加、减、乘、除基本算法的原理和运算规则。如通过物品买卖的模拟游戏,让学生体验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其次,提升计算的准确度与速度。教师可以组织计算竞赛、开展计算速度训练活动,让学生在紧张、有趣的氛围中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实用的计算技巧和方法,如乘法分配律、加法交换律,帮助学生快速找到计算的捷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我检查计算结果,及时纠正错误,培养他们的自我纠正能力。
最后,培养计算思维与习惯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面对复杂计算问题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3.4设计趣味实践,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中段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为了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趣味实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设计教学活动。
首先,设计生活趣味实践,将数学计算融入学生熟悉的场景中。教师可以组织“购物小达人”活动,模拟真实的购物环境,让学生扮演买家和卖家,通过计算商品价格、折扣和总价,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而且能通过角色扮演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其次,利用游戏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趣味氛围中提升计算能力。教师可以设计数学计算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口算、笔算。这种游戏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在竞赛中提高计算的准确度和速度,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最后,拓展实践应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计算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3.5传授计算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实施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教师应教授学生计算技巧,如乘法分配律、加减法的凑整法、速算口诀等,这些技巧能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完成计算。教师也可以通过实例演示、分组合作、引导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计算比赛、设立奖励机制的方式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探索计算技巧。
综上所述,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他们的计算准确度和效率也能得到提高。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小组合作等,能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提升他们的计算技能。此外,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如审题细心、步骤清晰、验算自觉等,对提升其计算能力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展望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融入创新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当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提升计算能力,并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秋爽.“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优化路径[J].中国新通信,2023,25(22):182-184.
[2]王程功.“化错教学”提升小学数学中段运算能力的实践策略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3(9):92-94.
[3]陈香花.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准确率的提高研究[J].亚太教育,2022(11):154-156.
[4]高侠.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探究[J].华夏教师,2022(12):15-17.
[5]孙彦彩.浅议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22(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