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4-01-23
作者简介:郝丽丽,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宝鸡市新建路中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育、艺术课程与教学。
摘要:“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学科教学变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教育全面发展的目标和路径。融合五育的课堂教学不是五育的并列呈现,而是“以一育带全育”的有机融合。“五育融合”视域下以“美育带全育”的教学首先基于时代变迁和人才需求重审学科育人功能,其次针对学生的差异性,以学科基本素养、学科能力迁移和学科人才养成分层为出发点,设计教学目标和预期学习结果,最后通过融合学科知识领域和评估证据构建教学内容和过程方法。
关键词:五育融合;以美带全;学科融合;美育;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4)04-0014-06
202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其指导思想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强调“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古人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1],又云“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2]。自古以来,艺术就有着独特的育人功能。“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3]“心正而后身修”,修身而后立德,古人将端正内心作为修养德行的方法,使人达到内心的和谐,这便是艺术与美育、美育与德育永恒的“共生”之处。
一、五育融合视域下“以美育带全育”的教学设想
“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理念、育人思维,更是育人的路径和方式。比如:融合过程如何发生、如何推进、如何展开,融合目标需要经历哪些阶段、步骤和环节,诸如此类问题,无法通过思辨、想象而来,而需通过大量艰苦的具体融合实践来摸索成型[4]。
2023年6月,我們课题小组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艺术课标》)的课程理念进行了教学实践应用研究。经过多次教学实践,课题组发现围绕《2022艺术课标》课程理念展开的教学活动,处处体现着“五育融合”,且要想讲清楚某件艺术作品,必定要融合多学科的育人价值和知识领域才能使其以全貌的形式展现出来。换言之,脱离了“五育融合”讲艺术,就如同脱离了水而观赏水草一样,片面而失了精魂。
二、“以美育带全育”视角下的艺术教学设计流程
我们尝试以艺术的美育功能为切入点,以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估为教学重构的要素,通过提出问题、确定教学目标、预期学习结果、确定证据评估、设计过程方法、反思总结的流程重新构思教学(图1)。以“以美带全”的思路,通过课堂教学中五育的“互动关联”,探索创新“以美育带全育”的艺术课堂。
图1 “以美带全”的艺术教学设计流程
(一)提出问题,确定教学目标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在校生达2.91亿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人数为1.6亿人,高中阶段的学生人数为3976.4万人,相较于义务教育阶段人数明显减少,初中毕业是未成年人的第一次社会选择大分流。因此,义务教育应以培养社会合格公民为主要教育目的,使得初中毕业生要么为继续接受高中教育打好素质基础,要么成为具备良好精神风貌和人文素养的社会生产劳动力。
那么,致力于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义务教育,学校美育该做些什么?相关调查研究发现①:当下,休闲娱乐成为未成年人主要上网目的;网络视频类应用成为当下热门,超一半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互联网成为未成年人表达自我的重要窗口之一,网络内容生态影响未成年人认知发展;网络素养教育不容乐观,城乡未成年人接受网络素养教育比例均较低[5]。艺术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是视听文化的主要构成,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时代的变迁和需求,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可以改进网络素养教育?艺术何以填充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以往以画画、唱歌、手工为教学目标的艺术课何以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满足当代教育需求?“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6]所以,“五育融合”的落实是提升艺术教育质量的关键,艺术教育必须跳出以往的“舒适圈”,才能使结果发生质的改变。
综上所述,当代艺术教育需立足三个基本点:其一,作为培养艺术基本素养的通识教育,美育是艺术教育的首要目的,应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带全”,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其完整人格,塑造其美好心灵;其二,艺术的课程内容需顺应时代需求进行更新,充分发挥艺术的创造性、实践性和人文性等育人功能,将艺术给予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内化为青少年自我的一部分,从而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三,作为艺术人才养成的专业教育,艺术素养是理解性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前提条件,创新、创造更是艺术专业人才养成的基础条件。
基于这三个基本点思考设计艺术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可将艺术教育的具体教学目标划分为三个层次:艺术基本素养、艺术能力迁移和艺术人才培育。三个层级在专业能力需求上层层递进,在受众人群数量上层层递减。教学可基于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划分为学科基本素养培养、学科能力迁移提升和学科人才养成三个层次,根据教学需要精准确定教学目标后,可以紧接着预设学生的学习结果。
(二)以终为始,预期学习结果
以往的艺术教学通常会走入两个误区:第一,无法将美育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从而形成灌输式教学。比如讲某一幅画,自然会以作品的尺寸、内容、绘画技法作为教学目标,然后围绕绘画的技法进行示范和讲解,因此美术课就变成了“不会画画也无伤大雅”的“副科”。第二,以活动为导向设计教学,美育成了课堂的“挂饰”,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却缺了育人的本质目的。
因此,艺术教学首先应根据确定的目标预期学习结果,思考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可以实现教育目的。通过对本内容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什么?学生将会获得什么?他们最终能够做什么?[7]以及什么样的启发性问题能够促进探究、理解和学习迁移?通过何种方式可以挖掘潜在的艺术专业人才,并培养其独立的创作能力。具体而言,某一节课或某一单元首先要确定想要的“学习结果”,再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可融合其他学科的育人功能来服务“学习结果”,从而实现“五育融合”。如“楚辞之美”一课教师设计了如下的预期学习结果(见表1)。
实践证明,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设定,有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而且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达到甚至超出了预期的学习结果。比如本次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了解了艺术对修养品格和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还能够有意识地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美好;通过解读《天问》提出了自己困惑的当代“天问”,并进行了深度讨论;同时,热爱绘画的学生针对自己的“天问”或《离骚》的浪漫场景进行了艺术创作。学生们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发散了思维、拓宽了视野,而且能够深刻地品读、感知语文课文中描写的情境,无论是就文字内容的心灵体验,还是转为艺术再现的情感表达,都让他们拥有了自我表达的窗口。
(三)任务表现,确定评估证据
评估的证据和方法是预期学习结果之后紧接着就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设计表现性任务来确定评估的证据和方法,即“哪些表现性任务能够证明学生理解了所学知识”“评估内容是否必须是本学科的知识领域”“评估的时效该如何确定”,等等。这里有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用来评估的表现性任务必须是本学科的内容吗?比如本课的评估内容1为通过观察学生衣冠、课桌等整洁程度和迟到、随铃入座等纪律情况,评估“修美”的思想意识和实践情况。那么,该如何设定评估证据呢?其评估内容形式是美育,养成方式是劳育,而结果的形成条件却是五育的融合(见表2)。细思,“修美”确属美育的功能范畴,但是它更多的是一种修美意识、思维,最终的学习结果已融合成为了“五育之果”。因此,如果一味追求学科的专业性而限制了评估证据的内容,不利于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落实。
(四)融合五育,设计教学过程
融合五育的教学过程主要构成要素有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以一育带全育”的教学内容,首先需要依据目标检索教学内容,即根据教学现状、学生所需及时代变革确定了教学目标后,再基于目标检索可解决问题的内容。比如通過日常观察发现学生难以律己,经分析得知形成此现象之因是学生的“修美”意识薄弱,而屈子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等进修内美的高洁精神可建立学生“以美修身”的意识,从而延伸至“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之德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智育。因此,融合五育的教学,在选取内容上应不拘泥于某一学科,而对于“以美育带全育”的教学设计,必须对美育本身的含义有更宽、更深的理解。艺术教育在体现和实现美育中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但不是唯一或单独的教学体现。《楚辞》既是文学,又是美学,也可用于历史考证,如果在内容选取时单纯地将其归类为别学科范畴而不加以发掘应用,实为一大损失。
其次是教学环境,教学环境的选取与教学内容直接关联,以表1预期的学习结果为例,A、B、D、E四条学习结果更适用于校内大班教学,也就是偏重于以美育带德育、智育的艺术基本素养和艺术能力转化的通识教育,C条可结合家庭教育环境以实现“以美育带劳育”,而F条则需一定的基础设施,教学环境为专门的美术室、音乐室或校外艺术活动室更为合适。
最后是教学方式,教学目标、评估、内容、和环境均是基于“三个基本点”分层设定的,教学方式也不例外。分层教学法旨在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设计教学重点,以应对学生的差异性。比如将人人所需的“艺术基本素养”教学主题设定为“以美修身”,教学重、难点为表1中的A(以美带德)、D(以美带智),教学环境为校内大班教学,教学方法可以是讲授、辩论,学习成果则可是美化环境、文字表达等,如此既是“以美带全”的通识教育,也是分层教学法的第一层。第二层的艺术能力转化,是以《天问》为媒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从而锻造学生的创造思维。而第三层的艺术人才养成便需要学习专门的艺术创作语言,此层受众群体最少,加之艺术创作对基础设备和材料的特殊需求,可进行小班制教学,如此也可保障艺术学科对材料、设备、师生比的要求,从而提升专业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
三、以“美育带全育”视角下的艺术教学变革省思
(一)艺术教育应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有效落实学校美育
艺术的真正价值是由精神和物质两方面体现出来的。我国的艺术教育自古以来就有“艺”和“技”的区分,前者主要作为一种提升道德、陶冶性情的精神文化活动,后者的特性则更多体现为实用性和物质性。无疑美育属于前者的范畴。由于近代西方艺术思想和教育体制的“渗入”,在西方重实用科学的思想下,我国近代最早的学校美术教育便是以“图画”的形式出现,实为重“技”的教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王国维、蔡元培等的力行呼吁下,人们对美育的意识又见新局。直至20世纪末,我国艺术教育终于踏上了“大道”。与此同时,艺术教育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即数字媒体艺术。“于是教学的关注点从一般的技能训练和具体学科的专业化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8]人们开始宏观地思考艺术观念,并改变教学重点和教育观念。如此算来,从中小学艺术教育复苏至今,不足45年[9]。短短数十年一改重“技”的教育理念实为困难,但是必然。我国《2022艺术课标》更是直指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所以,面向未来,艺术教育要充分发挥美育的重要作用,联合各育全面培养时代人才。
(二)“五育融合”视域下的教学各要素都需要相互融合
知识本就是相通的,“五育”本就是“融合”的,而学生本就是集五育为一体的“人”。综合型人才是时代新需,《2022艺术课标》理念也强调“课程综合”,而“五育融合”又是全面发展的关键,所以如何“合”成了教育的焦点问题。要想达到“合”的效果,则需要有“大概念”的意识,即核心概念。美育的“合”的核心目的是“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以修身、修心、“立德”,将知识媒介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而留下重要的领悟。比如要讲一幅画,单从美术学科讲授必然要花大量的时间讲设色、构图、笔法,甚至还要临摹练习。但如果从“美育”着手而产生的教学内容和目的则是学习艺术家的高尚情操,净化心灵、陶冶性情,“以美带德”感悟作者的思想,如此就通过语文、历史等融合了学科,融合了各五育,引发出更为深刻的人生反思。所以“五育融合”不是要想办法将各育凑在一起,而是将目标致力于某一育或两育,然后结合各育的功能服务于目标,以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进一步优化数字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新的时代,学生喜欢什么?社会需要什么?这是教育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作为《2022艺术课标》“新三科”之一,其创作过程和成果形式无不体现着五育融合、学科融合。一部优秀的影视媒体作品,在内容素材、情境设计、拍摄剪辑、配音配乐等方面本就是融合学科领域的综合体现,学生从多方面赏析其成果或亲身体验创作时,就已经“以美带全”地融合了五育从而形成了全面发展教育。
面对卷席而来的视听文化,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不得不发生变化,而美育的观念也在随之改变,如同20世纪末的电脑美术、环境艺术、视觉传达等新学科的出现迫使艺术教育再反思一样。所以,当下系统、优质的数字教学资源成为艺术教学和时代美育的刚需。中小学生对视听资源非常喜爱。教学研究发现,教师口述讲授屈子的修美、探索、浪漫精神所产生的学习成果反馈不如结合动态可视化数字教育资源讲授的成果好。视听内容中图像与配乐的相互作用更能渲染主题情境,引发学生强烈的共鸣,学生获得的感触和记忆更加深刻,产生的课堂效果和学习成果更优质。动态可视化相较于静态可视化,整体上更具有优势效应,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且动态优势效应具有跨学科的稳定性。教学中应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动态可视化在各学科中的应用[10]。
进一步优化数字化教学资源,需从系统、质量和师资三个方面反思。第一是系统。即完整的、系列的配套数字资源,内容不仅包含课堂教学实拍、多媒体课件,还应有图片、3D模型、视听内容等,在内容设计安排上,需要有节次、单元、学期、学年、学段的环环相接,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第二是质量。研究发现,在当下多个版本的义务教育艺术教材配套数字教辅资料中,多媒体课件的布局设计、图片的分辨率和音视频的时效性均有优化的必要,整体版式、配色、字体以及图片的内容比较陈旧,尤其是作为艺术学科,在视听呈现方面应该更加考究,视听美也是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审美品位的一种方式。第三是师资。数字化教育对教师的数字素养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在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这类领域中,教师自身具备艺术核心素养和熟练应用数字技术是落实此学科素养的前提,如教师要明白鉴赏和创作影视作品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以及如何辨别网络视听内容的优劣等。数字化教育对教师能力和设备设施的高要求使得落实的难度增大,而优化或开发系统、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可以适当解决这一问题。在面向未来的“以美育带全育”的教学中,如果能有组织地邀请教育专家团队为课程的每一单元制作优质的数字教学资源,可进一步提升艺术教育的效果。
融合五育的教学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发展“人”的途径。义务教育的艺术教学应致力于“以美育人”,通过美感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丰富充实青少年的精神素养和全球意识,“以美育带全育”实现全面育人。
参考文献:
[1]四书五经(全本全注全译大字本)[M].郭丹,方勇,王世舜,等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1162.
[2]張彦远.历代名画记[M].朱和平,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1.
[4]李政涛,文娟.“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新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0(3):7-16.
[5]《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2)》在京发布[EB/OL].(2022-11-28)[2022-12-18].
https://www.cssn.cn/xwcbx/xwcbx_cmkx/202212/t20221226_5572799.shtml.
[6]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32.
[7]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3.
[8]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71.
[9]翁震宇.美术教育概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53.
[10]杜雪娇,闫志明,林洪新,等.动态可视化数字教育资源何以有效?——基于75项实验或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23(9):99-109.
责任编辑: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