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贺
摘 要:文章基于对生活中趣味实验现象的观察,隐藏在烧杯底部的硬币在加水后出现在视野之中,引导学生将真实情境模型化,融合课后习题模型,利用实验室的常规器材设计实验。通过建立几何光学模型,应用比较简单的实验原理,较为精确地测得了水的折射率。在总结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在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物理模型建构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加丰富、更为清晰的物理观念。
关键词:物理模型;水光的折射;折射率
一、实验设计分析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既是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科学思维培养的过程。物理模型是学生建立科学思维方法的良好载体。《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关于光的折射部分要求是:通过实验,理解光的折射定律。会测量材料的折射率。根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对应“关键能力”的要求是通过模型建构、实验探究、实验创新等方式达成对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
在“光的折射”教学实验准备过程中,笔者发现将趣味现象观察通过建立模型和数学分析测得水的折射率。实验中可以调动学生的思考,在课堂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和重复性,效果良好。
二、基于实际问题的模型化教学设计
(一)实验器材
电子白板、多媒体手机投屏软件、手机或摄像机、手机支架(三脚架)、水、烧杯(可多规格)、硬币(可多规格)、镊子、玻璃棒、量角器、三角函数表(或提供计算器、Excel表格等运算工具)、游标卡尺、毫米刻度尺。
(二)观察现象
利用三脚架通过手机摄像头或者摄影机镜头观察桌面上的一个烧杯,调整合适位置,学生观察电子白板投影,视线通过边缘恰好能观察到对面底部,但恰好看不到隐藏在烧杯底部紧贴杯壁放置的一枚硬币(如图1所示BC)。在烧杯中加入水的深度为h时恰好能观察到一枚硬币的完整轮廓。
(三)构建模型
引导学生画出光路图。加入适量的水以后,视野范围扩大了硬币的直径d。首先将烧杯模型转化成平面图形,如图1中的矩形,MN为烧杯的深度。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得知,原来未加水时沿着直线AB方向的最边缘光线,在加水发生偏折后恰好沿着入射点O到达C点(如图2)。
(1)画光路图:根据光学知识,做出法线交杯底于O′,找到相应的入射角i和折射角γ。
(2)找幾何关系:学生做了多角度的思考,比如用量角器测量烧杯内光线的角度难以操作。最方便的操作方案是测量各种长度和深度关系。这样求解的角度正弦值方法如下:
如图2所示,设烧杯直径BN=D、深度MN=H,设硬币直径BC=d,烧杯侧壁边缘与法线交点的长度BO′=x。利用数学知识可得:
入射角正弦值
通过③式发现,各表达式中未知量x均可以通过加入水的深度h来表示。
(3)总结该模型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
(四)分小组实验及结果呈现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适当指导并示范游标卡尺的使用(内外测量爪、深度尺等),及时协助解决问题,在学生的运算过程中可以提供数据计算的Excel公式表格等辅助工具。(如下表)
(五)数据分析
对比教材提供的几种介质在黄光下(λ=589.3nm,t=20℃)的折射率,大部分学生利用简单的数据较为精确地测得了水的折射率。
(六)误差分析
A同学:测量的时候发现烧杯底部与杯壁并不完全垂直,测量深度要注意稍微向内移动至烧杯底部平整处;另外,测量烧杯直径应该用内径。
B同学:实验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不容易保持视线的稳定。
与同学商讨解决方案:一是要两个同学配合——一位同学负责加水,另外一位同学负责观察。最好能够用上摄像机或者手机三脚架观察。
这个方案很好,教师给予肯定,同学们给予鼓励。
C同学:加水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硬币被水流扰动移位。相应的改进方案是加水的时候要用玻璃棒抵住硬币保持不动。
三、实验的反思和改进
通过师生讨论交流认为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视线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手机支架来改进。二是烧杯的几何形状不够规则,在学生和教师共同寻找和改进的实验方案中,学生发现可以用简易花瓶,形状是比较标准的圆柱体,顶部和底部也更为平整,便于数据的测量。最后我们利用有机玻璃自制类似的教具,该装置可以用来代替烧杯做实验,减小实验误差,效果更好。
四、形成性评价
1. 利用多媒体投屏展示实验现象,非常直观且清晰,便于全体学生观察。
2. 器材容易准备,便于分小组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参与度很高,小组内合作解决了实际应用问题,也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
3. 通过物理模型建构,将观察到的现象转化为几何光路图,符合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这一实验现象所反映的物理问题,加强了学生的物理观念。
4. 在模型教学法中,重点是引导学生参与模型的构建和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本课中创设的物理情境,由学生获取折射率的推导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中间计算过程较为繁琐的部分作为次要问题,教师可以提供设置好的Excel电子表格来突破。
5. 在人教版教材的课后习题检测中,测油的折射率这一模型的习题(如下例题)与本实验模型非常相似,学生的完成度非常好,合格率达到了100%。达成了教师设计实验之初的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妙。
(1)在图(b)中画出入射光线CO的折射光线;
(2)油的折射率。
6. 在模型建构和实验过程中的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总结、分析误差来源,并能够提出相应减小误差的方案。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很有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