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本位的小学思政课体验式教学实践研究

2024-05-27 13:10梁月群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4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思政课核心素养

梁月群

摘 要:核心素养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研讨的主题词,并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位置。在思政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对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具有内在逻辑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向培育小学生思政课核心素养的实施策略为:对标而设,指向核心素养培育;境脉体验,促进学生情思共生;任务驱动,实现关键能力进阶;聚焦问题,拓展学生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政课;核心素养;体验式教学

中國基础教育改革正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地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指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而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是国家育人目标在课程中的具体表现,也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思政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实施中给出了很好的建议:要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要采取热点分析、角色扮演、情境体验、模拟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让学生认识社会。笔者坚持扎根于一线思政教学,从长期实践中探索培育思政核心素养的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一、对标而设,指向核心素养培育

我国进行课程改革以来,从“双基”“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是一个螺旋上升逐渐递进的过程,后者较之于前者,既有传承也有超越,是从学科知识本位到“以人为本”的核心素养提升的过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并将核心素养培育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采取体验式教学中,体验活动的设计应对照课程标准、着眼于大概念统领下的大单元教学目标而设计,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体验式教学才可操作、有实效、可测量。

以“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一课时为例,研制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的体验活动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学段目标、教材大单元内容,单元大概念定为“绿色生活”,结合具体学情,拟定了“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并对照目标一、二设计了相应的体验活动(见下页表1):

活动一、活动二的设计紧扣大单元大概念“绿色生活”,指向了核心素养中的道德修养与责任意识。聚焦课时目标,在环节体验活动中落实目标1、目标2,通过学习,学生能说出白色污染的概念,说出塑料制品的功与过,形成初步的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自我反思生活中塑料制品使用的存在问题,形成低碳生活、绿色生活的意识,构建了以大概念为核心的结构化知识体系。这样,对标而设的体验活动有效乃至高效,使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地生根。

二、境脉体验,促进学生情思共生

境脉是体验式教学得以进行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教学境脉,是指在有主题、有逻辑、有连续性的脉络化情境中展开的学与教的活动。境脉学习,则是从学生的内部世界出发,通过创设真实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并在问题情境的背景下,通过抓主线、理脉络、结构化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产生意义联结,促进学生情思共生,形成主动适应情境变迁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提升核心素养。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三课时环节四:国家形象,我维护。基于“维护国家形象”这一大情境,教师引入“境脉”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角色体验,一是情境体验:外国游客到沙湾古镇参观访问,作为古镇小小讲解员,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中国公民的言行来接待他们?二是反思体验:如果我们走出国门,在国外旅游居住的时候,还有哪些事情我们可以做到自觉维护国家的形象的?三是情境颂读:师生朗读《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在主题化、结构化、连续性的脉络情境学习场域中,学生展开学习、体验、活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智慧认知以浸润性、内生性的方式获得,增强了作为中国公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产生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声誉和形象。

引入“境脉”的教学,连续性脉络的情境体验活动需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用真实的问题驱动学生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产生意义关联,经由“外在”到“内在”的情思共生过程,以求内化情感到外化行为的进阶,引导学生追寻并达成有意义的目标。

三、任务驱动,实现关键能力进阶

世界著名心理学教授理查德·E.梅耶曾说,教育的核心使命是帮助人学习。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运用所学文化知识指导做人做事的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特指适应时代要求、支撑学生终身发展的至关重要、起关键作用的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之集合,是在基本技能 / 能力培养的基础上,由多种基本技能 / 能力进一步发展整合形成的综合、复杂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属于复杂的复合性技能,概括起来,包括学生获取新知识、构建新图式的习得性学习力、智能应用性学习力,促进思维思想力发展的拓展性学习力,以及综合运用智能价值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适应性学习力。在体验式教学中,可根据教学所需,设置阶梯型为特征的结构化学习任务群,构成完整的知行合一的学习进程,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受用的关键能力,铸就优秀品格。

以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为例,围绕“公民”这一大概念,设计了以下体验学习任务群(见下页表2):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体验教学学习任务群,学生从故事体验、案例判断、案例分析、情境体验中,在特定的与生活、经验紧密关联的情境里进行理解、分析、体验,与人物对话,与熟悉的情境对话,与自己对话,丰富了原有的知识与感受,学生在知行学程中能结合实际理解公民的含义,分析公民与国籍、国家的关系,增强对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实现了关键能力的进阶。

四、聚焦问题,拓展学生思维品质

素养为本的教学中,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问题”孤立起来,要把“问题”与课程核心素养连接起来,设计好具有生活性、真实性、开放性、复杂性、挑战性等“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促其核心素养养成。

以六年级上册“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二课时为例,本课教学目的不局限于认识身份证上都有哪些重要的信息这一浅表层面,最重要的核心观点则是正确理解身份证是保护公民广泛参与社會化活动的重要凭证,保护好身份证就是保护自己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不受侵害。因此,核心问题是如何保护身份证。围绕核心问题“如何保护身份证”设计了三个梯度的问题链(见表3):

以上三个梯度的问题链设计一方面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环境和个人经验,能产生亲和力,具有现实性;另一方面对学生有现实价值,特别是生活案例的运用,找到学生法治认知层面中容易忽略的盲点进行分析,能产生吸引力。第三方面具有挑战性,稍高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从而引发学生认知困惑,激发思维水平,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等特点。培养学生从“正确使用和保护身份证”到“保护合法权利不受侵害”的法治思维,具有进阶性。这些都有助于激发求知欲,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学习。

五、总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作为思政课主干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更应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必备品格和价值观的培育,以铸魂育人,启智增慧。在体验式教学中,不管是境脉创设、任务设计还是问题拟定,都要立足于课程目标和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正确的价值引领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1).

[3][美]理查德·E.梅耶.应用学习科学——心理学大师给教师的建议[M].盛群力,丁旭,钟丽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4]张云平.高中思想政治学业质量评价标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本论文为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022年度科研立项课题论文《基于培育思政课核心素养的体验式教学实施研究》(课题编号:2022szk03)、2024年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专项研究项目《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思政课核心素养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体验式教学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