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对辅导员工作的影响探析

2024-05-26 19:13吕丽
高校辅导员 2024年2期
关键词:智能+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吕丽

摘 要:随着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已步入了“智能+”时代。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着深刻变化。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必然要与时俱进。面对当前教育内容更具个性化、教育途径更具多样化、教育载体更具多样性的机遇以及大学生思想动态的不断变化,高校辅导员要不断优化角色定位,调整工作思维,提升自身素养,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与方式,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智能+”;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618(2024)02-0038-04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革命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进入“智能+”时代。大学生作为受新技术革命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在新场域作用下他们的思想、行为均发生了深刻变化。2022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互联网深刻塑造了青年,青年也深刻影响了互联网。”[1]面对数字化革命对教育的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2]“智能+”时代,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肩负着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等职责,其教育管理工作也必然进入新时期,而这对辅导员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智能+”时代大学生的新转变

“智能+”时代,大学生在思想以及行为等多方面均发生了较大转变,这些转变将深刻影响着高校辅导员的工作。

(一) 发展更具多样化,个性化成为可能

相较于以往,“智能+”时代赋予了人们更多的选择空间,因此,大学生也将有更多机会去追求个性化和多样化。他们将更加注重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掘与发展,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和多样化发展。首先,大学生可以运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智能技术为自己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完善的信息支持与系统的方案支持。其次,大学生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获取和信息传播,从而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技术支撑,构建适合自身的学习体系。不仅如此,一对一、一对多的线上互动模式更是从心理上满足了大学生“被看见”的教育需求,以多样的供给有效提高了教学的个性化,为“因材施教”创造了条件。

(二) 成长更具自主性,探索能力受激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3]在人工智能技术和智慧终端助力下,大学生可以自主探寻并接收外界信息,他们的学习认知过程也从传统的被动接收转变为自主获取。学生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线课程和自学平台自主地学习知识,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和教材的阅读。与传统通过课堂学习相比,学生利用智能技术主动学习可以提升其学习效果,同时也会显著增强个体体验感,使其进一步明晰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不仅如此,互联网以其特有的去中心化传播模式,为学生和老师搭建了轻松、平等的沟通平台,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参与的主動性、创造性。

(三) 学习更具时效性,信息交互途径广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师生间跨时空的双向互动,教师通过线上教学等新方式,大大提升了教育的时效性。得益于互联网信息交流快速、实时性强、互动性强的特点,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分享和传播信息,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改变自己的思想行为方式。“智能+”时代,大学生学习不仅可以在学校里面拿着纸质书定时定点等着老师来授课,而且可以在信息智能技术的支持下通过网络不受时空约束随时随地访问各类在线学习平台和阅读电子学习资源。可以说,“智能+”时代极大地加快了信息的更替速度,倒逼学生不断加强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信息储备。

二、“智能+”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智能+”时代,大学生群体的众多新变化,对高校辅导员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校辅导员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牢牢把握机遇,推动工作创新发展。

(一) “智能+ ”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机遇

1. 内容更具个性化

“智能+”时代,网络信息量迅速增长,这为高校辅导员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育人素材。在传统的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工作内容及工作过程往往面向全体学生,缺乏工作的针对性。而在“智能+”时代,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大数据更好地进行学生群像和个像刻画分析,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提供更加精准的教育引导,使工作内容更加个性化且更具对象性。例如,北京大学积极探索“智能+学生个性教育”新模式,借助新媒体技术全面建设网络教育阵地,主动加强同学生的网上互动交流,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掌握学生学习、就业、生活问题和困境,提供个性化帮扶渠道,助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高校辅导员运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并计算学生消费相关指标,不仅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进行有效核实,还能对其进行精准资助,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高校辅导员通过采集学生成绩信息,能够迅速锁定学业困难学生,更加精准地提供帮扶;高校辅导员通过统计学生就业信息,能够实时掌控学生的就业情况、需求及困境,从而更加有效地解决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

2. 途径更具多样化

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往往需要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以面对面的形式进行,在很大程度上会受限于时空等因素的制约,不仅降低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时效性,而且大大影响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效果,阻碍工作的有效开展。随着“智能+”时代新媒体的普及,高校辅导员的教育管理方式不再局限于线下的面对面交流,而是进一步拓宽至线上的即时沟通。高校辅导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诸如微信、微博等多种新媒体途径,与学生开展及时高效地沟通,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提升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时效性。面对高校学生心理压力大等问题,高校辅导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提供有效帮助。与此同时,对于一些不愿线下交流的学生,新媒体工具同样为高校辅导员了解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提供了多种路径,并在多种路径的支持下,创造交叉境遇,产生计划性偶发联结,拓展双方互动形式,增进双方情感温度,推动教育引导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3. 载体更具多样性

辅导员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定的载体。相比以班会、党团活动等为主的传统教育载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今的载体选择更加多样。自媒体不仅成为大学生自我拓展的学习渠道,同时也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获取平台。自2018年起,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纷纷入驻B站等视频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抖音、B站等实时浏览各种热点信息,获取海量知识,还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多样的教育载体不断拓宽学生的空间场域,使大學生将自身学习视野拓展至校园以外,也为高校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多样和更具灵活性的场域转换形式,成为传统教育载体的有力补充。

(二) “智能+ ”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

1. 新场域影响大学生思想动态的稳定性

恩格斯指出:“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4]在“智能+”时代,不同的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纷纭激荡,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辨识能力仍在形成与发展,易受大众文化中包含的某些低俗化、泛娱乐化信息的裹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为此,高校辅导员需要借助新型智能教育载体,用正确的信息为学生廓清思想迷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

2. 信息负载下大学生压力渐增

“智能+”时代,大学生面临着更加沉重的学业压力和社会竞争压力。近年来,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人工智能对传统类型工作岗位的影响,升学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大学生面临更大的学习和就业压力。除此之外,随着社交媒体的使用日益频繁,智能设备的高频提示、社交媒体的虚拟攀比、舆论场域的网络暴力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大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接触大量网络信息,会使其难以消化,并因此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智能+”时代所催生的新型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考验,使得大学生亟需增强在繁杂的网络世界中进行信息筛选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与精神定力。高校辅导员扮演着大学生引路人的角色,需要帮助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节奏与变化的环境形势,并且以合理的方式排解学生因学业、生活带来的压力。

3. 辅导员的综合能力提升面临挑战

“智能+”时代,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意志、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对高校辅导员的专业性以及全面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工作方法看,传统教育手段的局限性愈加明显,多媒体、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教学方式因其内容丰富、更新及时、形式新颖等特点而备受教师青睐,被广泛应用在教学实践中。高校辅导员若固守传统教育手段,排斥新兴媒介,将影响工作效率的提升,使教育管理工作落后于时代潮流。“智能+”时代下教育模式的迭代以及教育手段的丰富需要高校辅导员提高自身的新媒体素养,储备新媒体理论知识与技术,及时学习运用新型管理与交流工具,以辅导员工作技术含量的提升带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朝着针对性强、个性化培养的方向蝶变。从工作理念看,“智能+”时代对于优秀人才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以及工作能力,同时还包括更高层次的道德观念、人文素养、团队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在此背景下,高校教育理念已从以传授知识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素质教育为主。高校辅导员也应该顺应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4. 新媒体视域下舆情引导难度增大

“智能+”时代,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的言行活动日益频繁,舆情的传播力度更加迅猛。高校辅导员需要高度关注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极其可能引发的舆情风险。“智能+”时代,新媒体、新技术进一步拓宽了大学生在网络上表达观点和情感的渠道,导致舆情的形成与传播更为复杂化。高校辅导员需要同时关注多个平台上的信息,并理解不同平台之间信息传播的差异,从而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后真相”时代舆情往往呈现出“以情感价值高于事实真相为传播原则,隐蔽客观事物真理性,消解舆论受众的理性认识”等特点,[5]这使得高校辅导员在辨别真实情况和不实信息之间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避免舆论发酵与妥善解决问题,高校辅导员需要在处理学生舆情时保持客观公正,具体表现为不偏袒任何一方,确保对学生的处理是在全面了解和公正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由于信息的碎片化和传播的即时性,各方都容易出现对某一事件的片面理解和误解,这给高校辅导员开展舆情引导工作带来挑战。如何有效应对学生舆情危机,是“智能+”时代辅导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智能+”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路径优化

(一) 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角色定位

面对众多转变,传统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早已无法适应“智能+”时代的实际需求。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努力做到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自身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考虑到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高校辅导员应该从传统的管理角色转变为指引者与成长伙伴,主动改变以往指令、命令式的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服务型、引导型和陪伴型的互动式教育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为他们提供支持和指导,与学生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 调整工作思维,创新工作方式

得益于丰富的网络信息和便捷的网络平台,当代大学生在互联网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甚至将其作为生活的主要部分。“智能+”时代,高校辅导员可以改变以往单一的管理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工作媒介,将其融入“三全育人”总体布局。例如,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宣传思政内容,传播正能量;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另外,高校辅导员还可以搭建多种平台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取学习、就业等与其密切相关的各类实用信息,增加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网络可以提供各种快捷的信息,但同时还夹杂着低俗庸俗、网络谣言、封建迷信、谩骂恶搞、仇恨煽动等不良信息,这就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允许学生发表自身观点,同时还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

(三) 提升自身素养,提高工作实效

在“智能+”时代,辅导员除了利用好客观的条件之外,自身能力素养也至关重要。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持续优化知识结构,增强新媒体意识,并强化对其的应用能力,这也是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必然要求。借助智能化新技术,高校辅导员可以拓展教育的时空维度,促进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联动,实现对教育对象全过程覆盖。除此之外,高校辅导员要把握互联网信息的传播规律,坚持关注互联网内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能够借助互联网高效筛选、分析、传递优质信息,使学生在思想动态、心理健康等方面得到有益引导。同时,高校辅导员还需要定期参加各类培训交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总体而言,“智能+”时代为高校辅导员带来了丰富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高校辅导员需要保持清晰敏锐的洞察、精进学习的心态,从而更好地完成“智能+”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青年[EB/OL].(2022-04-21)[2024-03-12].http://www.scio. gov.cn/zfbps/zfbps_2279/202207/t20220704_130735.html.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人民日报,2023-05-30(001).

[3]习近平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贺信[EB/OL].(2019-05-16) [2024-04-03]. http://www. xinhuanet. com/politics/leaders/2019-05/16/c_1124502111.htm.

[4]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8.

[5]韩海涛.后真相舆论的本质、根源及抵制[J].人民论坛, 2022,(07):94-97.

(责任编辑:韩文彬)

猜你喜欢
智能+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腾讯云定义“智能+” 万物智联新时代即将开启
后互联网时代的引擎“智能+”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