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2024-05-26 19:13余一凡张乐娱
高校辅导员 2024年2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余一凡 张乐娱

摘 要: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并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基于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是时代需求。改革创新既是满足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课程定位、实现“顶天立地”教育效果目标的要求,也是推动高校思政课落实落地和应对互联网挑战的必然选择。高校思政课要重视从理论维度、历史维度、时代维度阐明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在授课主题和授课方式的择用上要坚持“学生为本”宗旨,在教学素材和教学空间的拓新上要坚持“大思政课”导向,同时要密切关注互联网这一关键场域,積极利用技术优势赋能高校思政课的网络传播。

关键词:个人与社会;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618(2024)02-0016-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计划项目“一核四驱: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三全育人体系”(项目编号:B231005523)阶段性成果。

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角度强调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1]高校思政课建设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在正确处理好个人同社会关系基础上主动投身到爱国奋斗之中。因此,从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视角去思考并探索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不仅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一、基于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是时代需求

人们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从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各类实践活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思想史上重要的研讨话题,也是当代大学生成长为时代新人所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也十分必要。

(一)从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角度来探讨改革创新符合高校思政课的功能和定位

高校思政课主要面向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其中既包括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包括以路线、方针、政策等形式呈现的中国发展战略和策略等。就个体而言,学习相关内容是其社会化的必要选择。“现实的个人”无论是为了生存还是发展,都必须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必须适应基本的社会规则,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这些规则自然包括政治规则。通过思政课教学,大学生能够习得当前社会运行的主要政治规则及其背后的底层逻辑,有助于其健康成长快速成才。从社会角度来讲,思政课明确体现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集中反映了党和国家意志。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是党和国家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工作。因此,高校开设思政课,既满足个人发展需要又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从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角度去探讨其改革创新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定位。

(二)从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角度来探讨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有利于达到“顶天立地”效果

在高校开设思政课,以专门的课程群集中直接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中国高校独特做法,是社会主义大学区别于资本主义大学的根本标志之一。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强调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指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校思政课所开展的意识形态教育,就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从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追求人的彻底解放的高度,面向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其主要内容涉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基本问题、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宏大主题。从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角度,这些主题所关涉到的基本道理不难讲清,但从接受教育的角度,学生究竟能在何种程度上接受并认同则是一个问题。从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角度去思考并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在讲述大道理的同时观照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思想实际,在充分尊重并从满足学生个人成长发展需要的角度阐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能够较好地解决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问题。

(三)从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角度来探讨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有助于思政课教育教学落实落地

“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2]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将个人之“小我”融入社会之“大我”之中,主动投身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面临着较大压力,在处理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法治等诸多问题时自然会考虑到这些现实因素,如果视野不够开阔、眼光不够长远,可能会做出看似务实、实则短视的选择。事实上,个人与社会之间并非简单对立,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之间既存在一定张力,又相互依存紧密联系。高校思政课在阐明个人与社会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上,能够引导学生着眼长远、着眼根本,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发展,将课堂讲述的道理转化为爱国奋斗的自觉行动,真正实现思政课教育教学目标。

(四)从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角度来探讨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便于解决学生思想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从历史发展规律上看,在前现代社会,受制于落后的生产力,社会个体作为“一定的狭隘人群的附属物”存在,[3]其个性需求被严重遮蔽。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个人的主体性被逐渐唤醒的过程,经济、政治以及科技的现代化推动着社会的流动性增强,个人对社会集体的情感依赖有所疏离,责任意识也逐渐淡漠。尤其在互联网技术加速迭代的当下,青睐甚至沉迷于互联网社交的大学生长期处于互联网技术所构筑的虚拟社会中,容易在一定程度上丧失对现实社会的真实感知,产生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错误认识,这种错误认识无疑会将在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推入价值迷茫的境地,个人“原子化生存”的趋势较为明显。在自媒体为争流量、博眼球而构造的“娱乐至死”虚妄幻象的诱惑下,一些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也被削弱,容易落入极端个人主义、精致利己主义的泥沼中。只有强调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才能够真正激发个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自觉肩负起大学生应有的时代使命。

二、高校思政课阐明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的三重维度

基于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关键,是要在结合教学总体目标和学生具体需求的前提下,围绕着理论维度、历史维度、时代维度向大学生阐明个体与社会辩证关系的具体所指,为此,高校思政课需要重点讲清楚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议题。

(一)从理论维度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下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对该问题的不同看法黏附着不同的意识形态色彩。由于受一些片面理论的影响,大学生在面临有关个体与社会关系的现实问题时常感到迷茫,他们极容易颠倒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价值地位,作出极端利己的选择,因此,高校思政课需要从一般原理的层面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理论观点。

一方面,我们要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个人离不开社会而孤立存在。同时,个人与社会互为因果,“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5]社会环境培养和塑造个人,个人又反过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影响社会未来发展的走向。利益归属是横亘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需要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社会利益应是个人利益的集中体现,应真正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也只有在社会不断进步中才能得到更好满足。每个个体都有自身独特的个人利益,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生活精彩纷呈的原因,而这种独特的个人利益诉求只有在与社会根本利益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尊重和满足,社会的发展进步为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本的前提和基础。

另一方面,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批判其他有关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错误观点。一直以来,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争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价值观层面的主要分歧。资本主义性质的个人主义固然有着对个人自主性、自由和尊严的进步性肯定,但很大程度上资本主义性质的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利益至上的本质使个人与社会逐渐割裂,个人心安理得地使用“我”作为核心尺度评判一切事物和行为的善恶与好坏,逐渐滑入精致利己主义的深渊,反对统一的社会价值标准,与追求维系稳定社会秩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则相背离。当前各大网络社交平台上充斥着众多精致利己主义言论,高校思政工作者要科学评判其中的潜在风险,强化对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原理的传授意识。为提升教学效果,思政课不仅要阐明马克思主义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而且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历史成就去证明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彰显其优越性,并揭示精致利己主义在理论逻辑上的不自洽,阻止精致利己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无序蔓延,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主义的理论认同。

(二)从历史维度阐述中国共产党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历史进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当前中国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深刻调整,受多元多样多变价值观的影响,集体主义原則所确立的价值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个人主义膨胀的风险依然存在。面对个人与社会疏离的风险,高校思政课应运用历史思维,在厘清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认识、实践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看清造成个人至上、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根源及危害并自觉抵制。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全体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大力实施集体主义教育,培育集体主义道德和精神,凝聚国民力量大力发展经济,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挥社会成员的集体智慧,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但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原则曾一度被极端化执行,要求个人无条件服从集体,甚至挤压了个人利益的表达空间,个人的一些合理诉求被压制或忽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个人并不具备独立性和主动性,而是依附于抽象的共同体而存在。在生产力水平仍不够发达、人们思想道德水平仍不足以彻底抛弃私欲的情况下,当时的社会体制对个人利益诉求的关注不够导致了改革开放后个人私欲一定程度的膨胀。高校思政课阐明改革开放前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具体呈现,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自觉反思,提高主观能动性,重视通过个人合法合理诉求的有序表达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改革开放重新调整计划与市场关系之后,个人的自主意识慢慢被唤醒,社会成员的活力被激发,在追求个人合法利益的同时,党领导人民掀起了改革开放的火热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与此同时,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逐渐被“物化”,“物质利益的交换成为人际交往的基础,乃至成为人际关系的核心”。[6]而互联网虚拟社交又为以个人为中心从事社会交往提供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个人至上”的利己主义心态,同时也无形之中消磨着个人对现实世界中社会集体事务的参与热情,其社会责任感、道德共情力甚至理想信念也都面临着危机。高校思政课要向大学生解释清楚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即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使利益主体逐渐分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不同利益主体的多样价值观念的传播,面对二者的共同作用,处理不当就会导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割裂,为此,大学生要保持清醒的认知,理性识别和批判一些话语背后隐藏的极端个人主义价值倾向,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三)从时代维度阐明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使命担当

按照马克思主义对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的解读,个人是社会的个人,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对社会成员尤其是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强调要引导个体认识集体的重要性,并积极融入社会、参与改造社会的活动。当前,越来越精细的社会分工、越来越多样的工作选择、越来越丰富的生活方式,使得大学生个体对社会集体事务的参与热情有所消退。高校思政课必须重视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式微的现象,加大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使他们明确自身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使命责任。

一方面,高校思政课要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以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向大学生讲明,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前辈的共同努力换来的,是他们用牺牲和奉献推动中国社会由动荡走向安定、由贫穷走向富强,进而号召新时代大学生承担起肩负的时代使命,接续努力,为未来社会发展、为下一代人的幸福生活准备条件。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是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共同谱写的,凝聚着无数英雄先烈为社会进步团结拼搏的感人事迹。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而言,继承前辈奋斗衣钵,接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力棒是时代赋予的使命。通过引述百年党史中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建设的生动事迹,高校思政课能更有力地鼓励大学生正视自己肩负的责任,正确处理个人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自觉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主动运用自身本领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

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通过宣传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教育大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激发大学生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在场主动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向全世界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高校思政课应着重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善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成就涵养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强调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为个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引导新时代大学生自觉将自我发展规划与社会未来走向紧密结合,确立与国家和集体同向同行的价值取向,增强对国家和集体事务的社会责任感。

三、基于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实施路径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解决“怎样讲”的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我们要立足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优化高校思政课的授课主题和授课方式,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利用互联网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

(一)坚持“学生为本”,立足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优化高校思政课的授课主题和授课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7]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应重点关注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以此为基础优化高校思政课的授课主题和授课方式。

首先,高校要基于大学生的现实境遇把握好宏大主题与生活化主题之间的张力。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着过度强调与国家发展相关的宏大主题而导致个体现实所需遭到忽视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存有漠视甚至抵触心理。高校思政课授课主题的优化当然不能模糊宏大主题在教学内容中的主导权,要保证其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教学深度和教学频率,但是思政课不能只见道理不见学生、只见社会不见个人,要避免因脱离大学生具体生活而失去吸引力的情况。同时,思政课教师要基于大学生的现实境遇选用生活化的授课主题,关注其具体生存困境,以理性平和的表达方式耐心地对大学生的具体生活难题给予理论回答,并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成宏大主题和生活化主题的统一,在帮助大学生跨越个人成长难关的同时唤起其对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高校要基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创新高校思政课的授课方式。大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受网络文化的影响,他们往往更容易被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所吸引。高校思政课要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设计,实时接收大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反馈,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同时,高校思政课应避免过度使用教条式、指令性的话语来阐释深刻理论,可借助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开展情境体验式教学,将理论内容具体化、情境化、可视化,提升思政课内容的“亲和力”,增强大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在情景交融中涵育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二)构建“大思政课”,在丰富高校思政课的社会元素的同时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

思政课教学如果只限于学校课堂场域又囿于理论形态,有可能会沦为枯燥死板的理論说教和单调乏味的政策传达,消弭思政课内容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甚至使思政课被贴上“无聊”的标签,严重消解其活力和生命力。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载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作为一门社会性、实践性很强的特殊课程,思政课必须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用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当前,高校思政课要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用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彰显新思想的真理魅力,而思政课教学的课堂“小形态”难以担负起思政课的社会“大使命”,亟待“由小及大”,向社会场域扩容、延展,构建“大思政课”。“大思政课”必须将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由课堂形态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将严肃的理论与鲜活的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和调动一切有育人功用的社会资源,借助全社会之力,使思政课的影响有机嵌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有关部门要规范社会元素转化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渠道和机制,按照思政课教学逻辑和要求,将鲜活生动的现实素材进行专门的课程资源转化,纳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素材库。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的重要论断。[8]这就要求我们要将现实的社会生活作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丰富源泉,深入挖掘生动实践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力量,进行思政课程体系化建设,善用“大思政课”,使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素材库内容跟进时代发展,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思政课教师要将精心筛选的社会生活素材及时有效地转化为高校思政课程素材,帮助大学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能够从大局观的角度理性思考社会问题,树立起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勇毅奋斗的目标,在积累充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投身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之中。

其次,我们要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使两大课堂优势互补、规避劣势,共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思政小课堂主要负责讲清党的思想理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通过学理分析为大学生答疑解惑。借助社会大课堂,我们可以弥补单纯的理论讲授过于抽象的劣势,带领学生走向社会,通过开展国情调研、红色研学、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了解国情中激发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将在思政小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社会大课堂中进行应用和检验,开拓学生洞察社会、感知世界的视野,使他们通过亲身感受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力量增强理论认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培养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9]

(三)關注新兴场域,利用互联网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

当前,精致利己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利用大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群体特性,在互联网平台有关大学生利益的话题上刻意引导、极力鼓吹、片面拔高个人价值的重要性,激化大学生对社会规则的不满情绪,诱导大学生推卸社会责任和反抗集体秩序。面对互联网平台上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泛滥,高校思政课必须关注互联网这一关键场域,利用网络新兴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基础数据库建设,着眼于整合各高校间思政课素材库、问题库、课程库,在此基础上打造思政课教学互动和主流价值观宣传两者合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实现全国范围内高校思政课案例资源的互联互通,筑牢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联网阵地。利用智能算法技术,提高高校思政课在互联网平台推送中的精准度,在遵守技术伦理的前提下对大学生用户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精准推送相应的高校思政课内容,并及时把握大学生用户的舆论动向和价值取向,把握大学生用户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和内化程度,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6,6-7.

[3]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4]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

[5]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1.

[6]李黎明,王惠.利己还是利他——转型期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再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2020,(06):144-150.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1.

[8]杜尚泽.“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003).

[9]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002).

(责任编辑:黄立清)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中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探析
十年磨一剑: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综述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经管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改革创新若干问题探讨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研究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