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象特点、实践不足与优化路径

2024-05-26 19:13:05郑敬斌聂广壮
高校辅导员 2024年2期
关键词:亲和力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

郑敬斌 聂广壮

摘 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是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当代大学生具有因依赖算法推荐机制而认知片面化、因积极建构“人设”而表达主体化、因扩大文化认同而社交圈群化的特点。以此为依照,在新时代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限制因素则集中表现为教学内容缺乏比较视野、教学语言缺乏吸引力、教学考核缺乏连贯性。因此,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高校需要拓展教学内容视野的广阔性,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的衔接设计,需要提升教学话语的吸引力,整合青年教师与资深教师授课的亲和优势,需要加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连通紧密性,落实隐性考核与学生兴趣文化的对应关系,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实效。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亲和力;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618(2024)02-0011-05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就如何办好思政课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在我国思政课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树立起一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里程碑。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优化课程设计,回应学生对思政课的期许,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针对教育对象的变化进行改革创新是实现思政课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2023年以来,思政课的教学对象开始进入以“05后”为主体的阶段,这一代大学生具有诸多突出的新特点。因此,新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考量当代大学生的群像特征,不断提升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这对落实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育人实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象特点

教育对象的特点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加深对当代大学生(“05后”大学生)全面、准确的认识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备课、备教、备研过程中难以避开的逻辑起点。由是观之,思政课教师要躬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在信息获取方式、个性表达意愿、价值认同影响三方面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思政课育人实效性的影响,从而在教育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一) 算法推荐:当代大学生认知选择依赖化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与互联网发展进程高度重合,他们能够熟练地在网络场域中学习和分享文化知识,有着“网络原住民”“数字原住民”的特质。当代大学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具有基于数字赋能的三个常态环节。一是推送化获取信息。当代大学生主要通过使用智能应用程序获得日常信息和文化知识,这些智能产品使其沉浸在由智能算法推荐建构的虚拟环境中。二是碎片化读取信息。通过读取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即时性的“快文章”“短视频”来增长认知和娱乐消遣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三是分享式检验信息。当代大学生是网络新潮文化的受众,他们以亲身实际体验作为检验信息真伪、评价好坏的方式,并通过自媒体将这种尝新的体验以“打卡”和“种草”的方式分享给其他受众,进而在分享体验的过程中形成对某一事物的“口碑”。综合来看,尽管数字赋能使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更加便捷了,但是他们长期依赖算法推荐、分享体验而获取信息可能导致其局限于熟悉的认知之中,从而不加判断地接受错误或片面的信息。同时,大量碎片化、同质化的信息也容易导致学生仅仅满足于对事物的浅层、片面认识,从而影响其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言之,学生长期以推荐内容作为自己认知和实践的对象,会缺少与广泛实践活动的横向对比,导致其不仅容易强化片面的认识,而且容易理想化对待具体实践问题,不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二) 建构“人设”:当代大学生个性表达主体化

新时代,坚实的物质基础不仅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关注个人价值的契机,也让他们在生活方式的选择方面更倾向于把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作为生活目的,重视生活质量、自我实现以及公共参与等非物质因素。因此,他们在语言表達方面表现为积极表现真实的自我个性,致力于实现个人目标以及强化自我需求为中心的价值认同。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更加追求对自身独特“人设”的积极建设,敢于对问题表达质疑和诉求,积极主动地培养兴趣爱好、彰显兴趣标签、寻找兴趣伙伴。另一方面,他们更加广泛地使用娱乐化的“暗语”和“梗”,有意识地关注流行文化的最新潮流,以此来提升自身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的被关注度。这两个方面充分反映了学生掌握文化表达话语权的意愿。在这种目的驱使下,他们会利用自媒体的开放性、包容性、透明性、传播性进行故事分享、诉求表达和意见发表,形成具有一定群体特色的话语体系,逐渐确证网络文化创造者的身份。当代大学生会创造一些既能引起同辈群体认同又能避免被其长辈理解的表达形式,造“梗”、玩“梗”、传“梗”成为大部分学生突显个性、展现兴趣的日常习惯,这些抽象表达和“话语狂欢”反映了其矛盾复杂的情感以及波动起伏的心态。一方面,为了突显新生群体的不同,学生们“另类”的表达难以被老师、父母等长辈理解;另一方面,他们又希冀被长辈关注、理解,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具有被倾听的渴望。这种矛盾表达常常受到一些教师的批评,而教师的不理解和过度批评则不利于共建亲近的师生关系。

(三) 扩大认同:当代大学生社交方式圈群化

当代大学生将网络作为依据不同兴趣进行分享和交往的主要空间,他们能够把线上流行文化转移到线下,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一定的实体,呈现圈群化的特征。例如“三坑文化”“推理文化”“二次元文化”等圈群,它们具有趣缘化、多样化的网络社交特点,并且饱含着文化消费的持续活力。这些活跃的圈群具有三方面的属性:一是不同兴趣爱好者可以形成互不影响的圈群,满足了兴趣多样化和谐发展的需要。二是圈群弱化了上下级结构的社交模式,建立了以兴趣为共同点并趋于扁平化的交往模式。三是圈群对于身处其中的受众来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约束力、规训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向内的规定性也是一种封闭、排外的表现。可以看到,部分学生会为了自己热爱的圈群自觉遵循其中的价值约束,并且将这种价值约束作为自己的精神指引,他们不仅尊重不同圈群的价值差异,而且倡导平等交流。但是,也有学生容易陷入狂热的执念中,向外扩张价值认同,极力维护“出圈”,甚至引发不同圈群之间“党同伐异”的极端做法。综合来看,圈群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具有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的隐性教育意义,另一方面这种隐性的文化影响也具有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潜在危害。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有针对性地克服当代大学生在认知选择依赖化、个性表达主体化、社交方式圈群化过程中的弊端,就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考核三方面分别克服视野不广阔、话语不亲近、连通不紧密的问题。

(一) 教学内容缺乏类比性,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视野不广阔

通过算法推荐获取理论知识以及依据网络经验分享选择实践体验的对象都具有片面性。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一方面需要保持课程中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即引导学生利用理论解决相应的问题,把理论和生活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需要帮助受教育者克服单一认知的片面性,不仅讲解智能推送的原理和局限,而且帮助其运用比较的方法,拓宽认知的视野。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当算法推荐的影响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导向一致时,可以强化教育的有效性,反之则弱化教育的有效性。这意味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比讲解学生获取的推荐内容,消除其中的不良影响。毋庸置疑,“思政课的本質是讲道理”。[2]讲道理的核心是理性、全面地比较不同事物。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进行唯物主义教育,教学内容不能仅限于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的阐释,还应当对宗教学以及某些宗教思想进行专门化的讲解、辨析。然而,多数思政课教师往往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性,忽视了教育的批判性,缺少系统化类比、差异化分析,没有将比较的方法贯穿到理论课教学的方方面面。另外,思政课应当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这意味着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都要坚持广阔的比较视野。然而,思政课的实践课程多突出在正向教育环境中进行实践活动,缺少对错误实践活动的批判。

(二) 教学语言缺乏吸引力,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话语不亲近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主体,二者的相互关系的有效性依赖于关系的亲切程度。从教育实效性的角度来看,学生作为教育价值的呈现者具有突出的主体地位。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构建亲近的关系。亲近的师生关系离不开亲近话语的运用,教师主动适应当代大学生复杂、多变的语言表达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要想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实效,教师就需要把教材的理论语言转化成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学生语言”。这种语言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一方面来源于教师对学生常用话语表达的掌握和使用,另一方面来源于教师对学生迫切问题的关切和指导。如前所述,当代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获取大量信息并自主求证学习生活中的疑惑,但同时,习惯于扁平化交往的他们强烈抵触“权威式”的说教。如果教育者一味地按照自身习惯灌输知识,忽视学生作为表达主体的平等地位,那么将使其与学生之间产生疏离感,并导致教育内容流于表面、教育实效大打折扣。当前,部分教师依然不能将教学语言转化成能拉近与学生距离的“学生语言”,倾向于从自身过去的生活经验中寻找评价当代大学生的标准,用自己的习惯作为与学生沟通的方法,缺少对新时代特殊性的客观认识和对学生特殊问题的关注和鼓励。

(三) 教学考核缺乏连贯性,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连通不紧密

因趣缘而生的圈群对当代大学生具有不稳定的隐性教育作用,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应当克服这种不稳定性,一方面将课堂的显性教育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内容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在课下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其圈群动向,预防青年亚文化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从全过程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现教育的实效性仅仅通过显性教育是不够的,显性教育需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带来的正向引导(隐性教育)产生接力效应。然而,当前这种正向的接力效应连通得并不紧密,究其原因是教育实效性的考核机制连通得不紧密。教育的内容决定了考核的内容,即“考什么”来源于“教什么”,这是以考核获知教育过程实效性的一般原则。显性教育在全过程视域下主要是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考核便以掌握课堂所授知识为本。隐性教育则在更长久、持续的课间、课后,在复杂多样的实践过程中考核学生的实践素质。由于教师难以保持对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实践过程持续在场,因此难以获知学生完整的实践表现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有效评价。由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显性过程,通过考核的方式比较容易量化”,[3]且“思索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隐性的过程,形成这种能力与素质的过程很漫长,对学生这种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与否的考核很难通过具体问题来检验”,[4]因此,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强调知识点而忽视能力和素质的“隐性”考核。概言之,由于实践过程难以量化评价,因此思政课的评价考核方式多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核,而缺少对学生实践表现的系统考核。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化路径

基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当前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不足,我们可以梳理出优化教学实践过程的实践进路:一是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系统加强多维比较的“讲道理”思路;二是发挥青年教师和资深教师的不同教学优势,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针对性;三是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系统全面地强化对学生实践素养的考核,贯通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价值导向。

(一) 拓展视野广阔性,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衔接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逼近问题的实质,坚持由此及彼,知己知彼的全面认识路线,使其意识到推送信息的片面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拓展多维的比较,需要坚持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的方法,比较式地讲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高校要积极开展具有正确导向性的理论讲座和辩论活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辨性、交流性。一是侧重对历史的比较,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二是侧重对逻辑的比较,探讨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三是侧重对文化的比较,揭示民族的不同特点;四是侧重对价值的比较,厘清实然与应然的关系。另外,为了避免学生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由于片面认识导致处理问题的方法脱离实际,理论课程需要和实践课程紧密结合。首先,在课时安排方面,学校及学院教务处可以通过化零为整的思路将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内容集中为一门综合性、专题化的实践课程,由此实践课程能够获得充裕的课时以完成多样化的教学计划。其次,在方法运用方面,教师要注重案例教学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衔接作用,要全面把握案例教学中的理论内容与实践范例两大组成部分,编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库和实践教学指南,有针对性地辨析大是大非。再者,在场地建设方面,学校各级领导要大力创建能够衔接生产和交往并满足实践活动条件的空间、场所、环境,通过校际合作、校馆合作、校地合作等形式共同构建实践教学基地,实现对正向实践与错误实践场所的对比式开发和利用,构建学校思政、社会思政、网络思政的“大思政”格局。

(二) 提升话语吸引力,整合青年教师与资深教师授课的亲和优势

“师生互动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互动,它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作为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载体以及师生双方互动沟通的语言工具,话语亲和力的提升无疑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重要突破口。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亲和力的强弱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包括话语内容、话语主体、话语风格以及话语形态等。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话语风格是教师自身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确定的。一般而言,生活年代相近、年龄相仿的人在话语风格的表达上相近。“因年龄相仿、阅历相近,思政课青年教师在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当代大学生具有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更容易与大学生产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这种朋辈教育的方式也更容易被大学生所认同和接受,自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6]当然,这不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年龄相差较大就在亲和力方面缺乏优势。随着学生对理论认识的不断加深,年长的资深教师将在授课中发挥出经验优势。一项教师影响力的调查分析证明,“青年教师在大一学生中影响力更加明显,有近70%的大一新生喜欢青年教师,随着年级的增高,喜欢老教师的比例逐渐上升。青年教师的影响力也在专业上存在差异性,理科、工科学生比文科、艺术类学生更喜欢青年教师”。[7]不难看出,学生对话语风格的倾向会随着学习、成长而发生变化,青年教师与资深教师在教学亲和力方面各有优势。因此,创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要充分利用青年教师在交流互动方面的优势。教务部门应当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专业中的不同偏好来安排教师的授课内容。教师们应灵活运用“学生语言”及时回应学生关切的问题,以清晰的逻辑把理论知识和价值观念讲到学生心里去。

(三) 加強连通紧密度,落实隐性考核与学生文化兴趣的对应关系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多侧重对显性教育实效性的考核,而对隐性教育过程的考核缺乏连贯性。首先,学生自主的文化生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导向具有契合与不契合的两面性,如何保证教师在学生的文化生活中持续在场,并且对学生的文化生活进行价值引领,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连通的关键。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持续出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落实全过程育人,连通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育人空间,延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的时间。但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考核机制缺乏连贯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行为对价值观念的外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而检验学生行为是否符合教育内容也应当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当前,我们越来越强调对实践过程的考核,但是考核的形式多是对学生行为表现的“样品检测”。学生用最优的行为来应对隐性考核,就会导致学生为应付思想政治素质考核而将实践过程作为一种“表演”。综合来看,落实隐性考核与学生文化兴趣的对应关系,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分化出专门考查学生行为的职能主体,应当与学生充分互动,成为学生生活的朋友,及时引导学生文化兴趣带来的价值影响,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实践报告予以持续、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教师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与学生的交流、交往中,由“经师”转化为“人师”,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以可信、可敬、敢做、乐为的形象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关键。依循当代大学生的群像特点,切实加强教学内容的类比性,教学语言的吸引力,教学考核的连贯性,不断推进教学理念的改进、课程衔接的完善、教师队伍的扩充、实践资源的丰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进学生生活、进学生语言、进学生头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0.

[2]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001).

[3][4]刘重霄.中国教育考核规则僵化性研究——基于国家文化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2011,(6):41-47.

[5][7]邵明英.增强师生互动 提升青年教师影响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6,(18):41-42.

[6]于安龙.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逻辑依据、现实挑战与实践进路[J].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3,(4):138-146.

(责任编辑:黄立清)

猜你喜欢
亲和力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新闻传播(2018年11期)2018-08-29 08:15:30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
新闻传播(2018年13期)2018-08-29 01:06:5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35:46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8:49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03:44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