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颖 韦庆波 徐勰 吴云川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与酒精摄入无关的肝病,它涵盖了一系列肝脏问题,从最初的肝脏脂肪沉积到更严重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甚者可逐渐进化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许多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最常见的为容易疲劳、右上腹不适或轻微疼痛,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黄疸、水肿等显著症状。超重、久坐、高血脂、高血糖等与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的病理状态均为该病的易感因素,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可以显著改善肝脂肪沉积,研究表明,长期规律习练健身气功可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脂代谢水平,恢复肝脏功能状态。中医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以补虚泄实为治疗原则,临床上根据以下辨证分型进行治疗。
1.肝郁气滞证
临床表现:胸胁刺痛或胀闷,走窜疼痛,心情抑郁不舒,胁下痞块,舌暗见瘀斑,脉涩。
干预原则:疏肝理气。
2.肝郁脾虚证
临床表现:右侧胁肋部胀满或走窜作痛,常常因为情绪原因导致症状反复或加重,腹部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腹痛欲泻,泻后痛减,神疲乏力,喜欢叹气,胸闷不舒,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腻,脉弦或弦细。
干預原则:疏肝健脾。
3.湿热蕴结证
临床表现:右侧胁肋部胀痛,胸腹胀满,口苦口臭口粘,恶心呕吐,或眼睛、皮肤发黄,身体困重感,食欲不振,大便黏腻不爽或肛门灼热感,小便黄而浑浊,或小便灼热感,舌质红,苔黄腻厚,脉濡数或滑数。
干预原则:清热祛湿。
4.痰瘀互结证
临床表现:右侧胁肋部刺痛或右上腹有肿块,胸腹胀满,面色晦暗,食欲不振,或身体疼痛,舌质暗有瘀斑或瘀点,脉弦滑或涩。
干预原则:活血化瘀,祛痰散结。
5.脾肾两虚证
临床表现:右上腹隐痛,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起夜频繁,大便稀溏或有未消化食物,食欲不振,舌质淡或淡胖,苔白,脉沉弱
干预原则:补益脾肾。
本处方由健身气功功法动作和推拿法组成。健身气功处方反复操作10~20分钟,每日2次,早晚分开练习为宜。每次锻炼前应进行不低于10分钟的热身活动,每日锻炼总时长应不低于30分钟。如果为急性脂肪肝或脂肪性肝炎活动期,或伴有肝肾心功能不全等情况时,应适当控制和减少锻炼量,以休息为主。锻炼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健康饮食。
(一)健身气功功法动作
1.肝郁气滞证
(1)嘘字诀
动作说明:并步站立,左脚开步,与肩同宽,目视前方;屈膝下蹲,掌心朝内,捧于腹前,身体中正,目视前方。直膝起身,两手上提,掌心向上,小指轻贴腰际,向后收到腰间;目视前下方。两脚不动,身体左转90°;同时,右掌由腰间缓缓向左侧穿出,约与肩同高,并配合口吐“嘘”字音;两目渐渐圆睁,目视右掌伸出方向。右掌沿原路收回腰间;同时身体转回正前方;目视前下方。身体右转90°;同时,左掌由腰间缓缓向右侧穿出,约与肩同高,并口吐“嘘”字音;两目渐渐圆睁,目视左掌伸出方向。左掌沿原路收回腰间,同时,身体转回正前方;目视前下方。本势一左一右穿掌为1遍。共做6遍,吐“嘘”字音12次。
功理作用:嘘字诀与肝相应,能够泻出肝之浊气,疏肝理气,畅通全身气机。“肝开窍于目”穿掌时配合两目圆睁,还起到明目的效果。掌心向上从腰间向对侧穿出,一左一右,交替练习,外导内行,使肝气升发,气血调和。身体的左右旋转能使人体的带脉得到疏通与调节,全身气机得以顺利升降。
(2)青龙探爪
动作说明:并步站立,左脚开步,与肩同宽,目视前方;两手握固,两臂屈肘内收至腰间,拳轮贴于章门穴,拳心向上;目视前下方。然后右拳变掌,右臂伸直,经下向右侧外展,略低于肩,掌心向上;目随手动。右臂屈肘、屈腕,右掌变“龙爪”,指尖向左,经下颏向身体左侧水平伸出,目随手动;躯干随之向左转约90°;目视右掌指所指方向。“右爪”变掌,随之身体左前屈,掌心向下按至左脚外侧;目视下方。躯干由左前屈转至右前屈,并带动右手经左膝或左脚前划弧至右膝或右脚外侧,手臂外旋,掌心向前,握固;目随手动视下方。上体抬起,直立;右拳随上体抬起收于章门穴,拳心向上;目视前下方。右青龙探爪势,与左青龙探爪势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一左一右为1遍,反复做6遍。
功理作用:两胁属肝,肝主疏泄,喜调达而恶抑郁。肝的疏泄功能反应了肝为刚脏,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重要环节。肝经循行分布于两胁下,通过转身、左右探爪及身体前屈,可使两胁交替松紧开合,达到疏肝理气、调畅情志的功效。同时,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青龙探爪势的出爪与肝相对应,对于肝气疏泄具有针对性作用。
2.肝郁脾虚证
(1)攒拳怒目增气力
动作说明:两掌分别由两侧下落,按于胯旁10厘米处;目视前方。两腿徐缓挺膝伸直;两肩下沉,两臂伸直,掌心朝后,指尖朝斜下伸出;上动不停,两臂外旋,掌心朝斜后上方;同时,头向左后方转动,展肩扩胸;动作略停(约三息时间),保持抻拉;目视左斜后方。松腰沉髖,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腿膝关节弯曲;同时,头转正,两臂内旋,屈肘,两掌按于胯旁,掌心朝下,指尖朝前;目视前方。右式动作同左式,唯左右相反。本式一左一右为1遍,共做6遍。第6遍最后一动时,两腿膝关节弯曲;同时,头向前转正,两臂内旋,屈肘,两掌捧于小腹前,掌心朝内,指尖相对;目视前方。成抱球桩势。
功理作用:“肝为罢极之本 ”,肝主管筋的活动,能够耐受疲劳,是运动机能的根本。通过怒目圆睁、摩运两胁、强力抓握等动作,使全身肌肉、筋脉受到静力牵拉,刺了手三阴、三阳经的原穴和足三阴、三阳经的井穴,加强了肝的藏血、疏泄功能,具有强筋壮骨、疏肝解郁的作用。同时,“脾主肌肉”,肌肉的强健和充实有助于脾脏生理功能的改善和协调。
(2)熊戏
动作说明:1.熊运:并步站立,左脚开步,与肩同宽,目视前方;屈膝下蹲,掌心朝内,捧于腹前,身体中正,目视前方。两手呈熊掌,置于腹下,上体前腑,身体顺时针划弧,向右、向上、向左、向下,重复3遍;再逆时针划弧,向左、向上、向右、向下,重复3遍。2.熊晃:提髋带动左腿,向左前方落步,左肩前靠,屈右腿,后坐,左肩回收,右臂稍向前摆;重心前移,左腿屈曲,右腿伸直,左手臂再向前靠,上下肢动作要配合协调;换右式,提右髋,向右前落步,右肩前靠;屈左腿,后坐,右肩回收,左臂稍向前摆;重心前移,右腿屈曲,左腿伸直,右手臂再向前靠。本势动作一左一右为1遍,重复做3遍。
功理作用:五禽戏中“熊戏”对应脾,熊运、熊晃都是通过腰腹运动,挤压腹腔脏器,增强消化功能,同时牵动肝、脾二经,引导内气运行,提升脾胃运化和肝气疏泄能力。
3.湿热蕴结证
(1)龙登
动作说明:并步站立;两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外展成八字步;双掌缓缓提至腰侧,掌心斜向上,目视前方。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向斜前方下插,意想浊气下
降;全蹲时转掌心向上,在胸前呈莲花状,目视双掌。起身直立,两掌缓缓上举,伸展于头顶上方,目视前上方。两掌以手腕为轴外展,指尖朝外;同时,脚跟缓缓提起,目视前下方。两脚跟下落,两掌内合于胸前下按,指尖相对,随后两臂外旋翻掌;两肩外展,中指点按大包穴;目视前方。一下一上为1遍,反复做6遍。
功理作用:中医认为,“三焦”为人体的水道,龙登动作通过两臂撑展,可通畅“三焦”,促进水液运化,清利内热。肝胆属于中焦范畴,三焦的通畅有助于肝经对湿热内蕴的疏泄,清热利湿。
(2)摩肋势
动作说明:并步站立,左脚开步,与肩同宽,目视前方。两臂侧起,配合吸气,目视前方。左脚内扣,身体右转,右脚外展翘起,两臂立方体抡臂,俯身,左掌尖贴右脚尖,右臂至后上举,配合呼气,目视前下方。右掌收至腋下,掌根沿腋中线推摩,划弧上摆前伸,左掌弧线上提至腋下,同时,右脚后退成左虚步,身体左旋,配合呼气,目视右手方向。左脚后退,身体右旋,左掌推摩前伸,右掌上提至右腋下,退四步。第四次退步、摩肋结束时,右脚翘起,身体前倾,左掌下按右脚尖,右臂至后上举。起身,右脚内扣,左脚外展翘起,身体左转,带动两臂立体抡臂。俯身,右掌心贴左脚尖,左臂至后上举,配合呼气,目视前下方。本势左边退四步,右边退四步,动作相同,方向相反,摩肋4次为1遍,左右各做3遍。最后一动时,左脚内扣,右脚跟内敛,起身转正,带动两臂平伸,然后向上环抱,配合吸气,屈膝、两掌下按,与肚脐同高,配合呼气,目视前下方。
功理作用:本式通过两手对两胁、大包穴的按摩及脊柱左右拧转,可促进肝的疏泄和脾的运化功能,帮助清利湿热,改善水液运化。
4.痰瘀互结证
(1)双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说明:首先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插,掌心向上,目视前方;两掌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于胸前,随后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两掌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颌内收,动作稍停,目视前方;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全部动作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六次。
功理作用:中医认为,脐以下为下焦,胸膈至脐为中焦,胸膈以上为上焦。双手托天理三焦通过两手交插上举,缓慢用力,可对躯干四肢肌肉进行拉伸刺激,同时通畅三焦,使脏腑气血调和,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2)倒拽九牛尾势
动作说明:右脚跟内转使右脚掌与正前方约成45度角,接着双膝微屈,身体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后方约45度撤步;右脚屈膝成右弓步,同时左手内旋,向前、向下划弧后伸,掌心斜向上;右手向前上方划弧,当伸至与肩平时,两臂与身约成直线,两掌心斜向上;接着从两手小指到拇指逐个相握成拳,拳心向上,前手稍高于肩,目视右拳。左右动作次数相同,唯方向相反。
功理作用:此功通过腰的扭动带动肩胛活动,可刺激背部夹脊、肺俞、心俞等穴,同时,腰的左右旋转对腹部内脏器官及髋关节也产生一种内按摩的功效,可促进相关经络和带脉的畅通,以增强心之行血功能和肺之治节功能来推动血行,活血化瘀。
5.脾肾两虚证
(1)两手攀足固肾腰
动作说明:两腿缓缓挺膝伸直;同时,两掌随身而起上托至胸前,指尖相对,掌心朝上,目视前方;两臂外旋,两掌心朝上,掌指内旋,经腋下向后反插;上动不停,两掌心贴背,沿脊柱两侧向下摩运至臀部;上体前俯,两掌继续沿腿后向下摩运至脚踝,再贴两脚外侧移至小脚趾处,随之旋腕扶于脚面,掌指朝前;目视下方,上动不停,屈膝,重心后坐,微抬头,上身缓缓直起;同时,以身带臂,两掌掌面沿小腿前缘摩运至膝;继续起身,转掌向上,捧于腹前;目视前下方;回到站桩姿势,略停3秒,继续上述操作。
功理作用:运腰攀足势通过脊柱的前屈与背伸运动,加上两掌摩运与俯身攀足,可循经按摩、牵拉膀胱经,刺激督脉和命门、肾上腺、肾俞等穴,振奋肾气。
(2)鹿奔
动作说明:并步站立,左脚开步,与肩同宽,身体中正,目视前方。左势:左脚向前迈步,两臂前伸,收腹拱背,重心前移(注意腕部动作,兩手握空拳向前划弧,最后屈腕。);重心后坐时手变鹿角,内旋前伸,手背相对,含胸低头,使肩背部形成横弓。同时尾闾前扣,收腹,腰背部开成竖弓;重心前移,成弓步;两手下落,收左脚。换右势,注意小换步(换右脚,在五禽戏的左右式动作中,只有鹿奔才有个小步)。收左脚,脚掌着地时右脚跟提起,向前迈步,重心后坐再前移同左势。
功理作用:鹿奔可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腰为肾之府,腰脊拧转侧屈,交替挤压,促使腰部气血运行旺盛,可运转肾气,起到强腰补肾的作用。向前落步时,气充丹田,拉伸的动作对调节肝脾有较好的效果,
(二)自我推拿法
1.揉肝炎穴:位于小腿远端胫侧,内踝上缘上1.5寸或内踝尖上2寸。拇指伸直,其余四指紧握踝部助力,拇指指腹于与肝炎穴处进行圆形揉动,持续5分钟,使局部有酸重感为宜。
2.推按太冲:位于足底部的第一、二跖骨之间的凹陷处。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按压该穴并前后推按,力度均匀轻柔,每次推按5分钟左右,按摩前温水泡脚效果更佳。
3.揉足三里: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每次按压 2~3 分钟,每分钟按压 15~20 次,注意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4.揉内、外关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外关穴在手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和桡骨的间隙中点。以一手拇、食指相对分别按压内关、外关穴位,用力均匀,持续5分钟,使局部有酸重感,有时可向指端放射。
5.疏肋间:坐位,两手掌横置腋下,手指张开,指距与肋骨的间隙等宽,先用右掌向左分推至胸骨,再用左掌向右分推至胸骨,由上而下,交替分推至脐水平线,重复10次。注意手指应紧贴肋间,用力宜均匀,以胸肋有温热感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