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的乡村教师队伍

2024-05-26 13:19:39李桂蓉
教育家 2024年17期
关键词:师德教师队伍学校

李桂蓉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乡村振兴,教育是基础;发展乡村教育,教师队伍是关键。潮州市共有乡村学校468所,教职工7134名。乡村教师数量偏少,整体素质不高,缺乏稳定性。如何打造一支热爱乡村教育、愿意任教乡村学校、自觉融入乡村社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对此,潮州市教育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大力实施教育人才强基行动,突出抓好乡村教师“思政、结构、能力、保障”四个关键环节,推行一系列组合措施,全力打造一支“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的乡村教师队伍。

聚焦思政铸魂,下好乡村教师师德建设“先手棋”

坚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健全三项制度,推动乡村教师师德建设先行,从思想上筑牢乡村教师扎根基层、不畏艰辛、尚教乐教的担当意识和精神追求。

健全思政教育制度。持续推进乡村教师师德教育活动,开展师德报告会、教师“开学思政课”、师德主题征文、微视频征集等活动;坚持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各类教师培训必要内容;实施开学教师集体宣誓机制、践行师德师风承诺机制、新教师入职谈心谈话机制,推动师德学习宣传教育入心入脑。

健全荣誉表彰制度。坚持教育各类评先评优向乡村教师倾斜,将对乡村教育做出贡献作为评选的重要考虑因素,举办“尊师重教”系列活动,表彰“最美教师”和优秀校长、教师、班主任,并在各乡村学校评选教学示范岗、教书育人先进典型等,促进乡村教师队伍提升荣誉感和归属感。

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作为乡村教师评价首要指标,坚持每学期进行一次师德考核,对师德不良者或失范者“零容忍”。同时,聚焦师德考评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推进师德师风自查整改工作,公布师德问题举报渠道、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制度,推动乡村教师师德师风长效建设。

聚焦优化结构,打好乡村教师资源配置“攻坚战”

针对乡村学校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部分学科教师不充分的现实情况,潮州市教育局积极探索创新,实施五项措施,努力攻克乡村教师队伍结构难点问题。

实施一站式“直聘”引才。潮州市教育局全面摸查建立县(区)乡村紧缺教师台账,精准对照需求,采取集中招聘、公开招聘等方式招聘教师。其中,着重优化紧缺教师招聘流程,创新实施优秀人才直接考核引进的“直聘”模式,配套完善招聘地“面试—复审—签约—体检”一站式快捷服务,提高乡村紧缺教师引进效率。2021年以来全市共招聘乡村教师434名。

实施“点对点”定向培养。针对我市农村学校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以及艺术教育学科教师紧缺情况,积极对接有关高校,落实定向培养措施,有效补充乡村教师队伍。2021年以来,定向培养的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教师共90名走上乡村学校讲台。

实施“一对一”校际帮扶。开展校际“结对帮扶”活动,多方位宣传鼓励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子,组织城区优质学校教师与乡村薄弱学校教师相互交流学习,并依托网络技术,构建远程“同步课堂”,让优质学校教师远程带领乡村教师教授学生。同时,推动各镇中心小学与村小学实行教师资源共享互通,根据需要统筹调配,缩小城乡学校间师资配置的差异。

实施“纵横融通”交流轮岗。深入推进县域内交流轮岗制度,坚持“纵横融通”,打破不同区域、层级学校壁垒,每年遴选5%以上的专任教师(含校长、中层干部),实施城乡学校间、高低学段间等的交流任职。

实施“请进来”志愿支教。服务于乡村振兴,落实“三支一扶”“美丽中国”等支教项目,我市共有21名“美丽中国”志愿者和35名乡村振兴志愿者参与乡村教学工作,有效补充了乡村教育力量,助推乡村教育发展。

聚焦提升能力,练好乡村教师培训培养“组合拳”

针对乡村教师能力素质不高的关键问题,以省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完善与韩山师范学院、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州软件学院等的交流帮扶机制,借力优质资源,组合开展四项培养工程,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

“青蓝”育才工程。聚焦培育乡村新教师,依托县(區)名师工作室等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骨干教师与新入职乡村教师“传帮带”活动,重点“带课题、带教学、带管理”。同时,紧抓新入职教师前3年的黄金学习期,开展乡村新教师代培代训工作,将新引进的乡村教师安排在镇级中心学校学习,3年后再分配到各乡村学校任教,着力帮助新人快速成长。

名师培养工程。大力培养乡村“三名”教师,在推荐市“十百千”人才培养对象,遴选市、县级“三名”工作室学员时,明确向乡村教师倾斜,逐年扩大乡村学校学员占比。

骨干储备工程。逐年开展乡村教师专项轮训的基础上,开展“种子校长、种子教师”培养工程,组织优秀乡村教师到中山、佛山、深圳等地高中学校开展跟岗锻炼,提升个人综合素养。2023年以来,共选派190名乡村校长、教师外出跟岗学习。

学历提升工程。实施教师学历提升两轮五年方案,出台覆盖全学段学校和教研机构的学历提升补助政策,建立在职读研考前综合培训机制,并与韩山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学历提升培养计划。2018年以来,共推动4798名乡村教师参与学历提升。

聚焦待遇保障,筑好乡村教师安心从教“基础桩”

针对乡村教师流动较快、稳定性差的情况,我市着力从待遇保障上下功夫,积极统筹资金资源,推动乡村教师待遇优于城区教师,努力让乡村教师留得住。

资源投入上优。充分利用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分院的优质资源,专门搭建乡村教师培训培养平台,为乡村校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协调各县(区)切实保障乡村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落实;深入落实“县管校聘”管理机制改革,编制配备适当向农村学校倾斜,对年级学生数达不到标准班额的乡村小学、教学点,按1:2.4的班师比核编,着重保障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积极宣传发动社会公益组织和热心人士关注乡村教育、乡村教师,对经济困难的乡村教师,开展系列捐资助教活动。

薪酬待遇上优。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面落实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现乡村教师待遇高于城区教师。2021年以来,受益农村学校411所,受益乡村教师共14331名。同时,积极落实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保障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安心从教。

职业成长上优。完善中小学教职员岗位设置管理,积极落实“调整分配学校专业技术岗位时向农村、偏远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政策,在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的过程中,对课题、论文等不作刚性要求,推动乡村教师积极竞聘高一级岗位,实现职业发展。

接下来,潮州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上级部署要求,围绕促进城乡一体、加强区域协同,坚持破瓶颈、强弱项,大力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高效率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全力建设一支作风正、技能强、业务精、素质高的乡村教师队伍,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师德教师队伍学校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1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奇妙学校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
中国火炬(2013年6期)2013-07-24 14: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