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李祖秀?郑华恒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江津,是古代重庆文化发源地之一,孕育了1800多年的厚重人文底蕴,历史源远流长,人文璀璨厚重,有着“千古风流地,人文荟萃城”的美誉。
近年来,重庆江津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指示,抢抓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机遇,以共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为契机,通过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引领,以课程建设、教学改进、评价改革为核心项目,在全区各校(园)展开对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打造了许多具有江津辨识度的教育成果,开创了江津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铸魂树人,凝聚校园文化的力量
青少年能否树立正确的信仰,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更关乎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校园文化是全校师生的价值追求和共同信仰,如何让校园文化从纸上、墙上走进师生心中,并体现在行为上?江津区带着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基于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的基线调研和专家论证,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区域课程改革的先手棋。以学校章程建设为基础,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引領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抓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等建设,积极探寻学校文化发展内涵,凝聚校园文化的力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育高水平发展。
基线调研让学校文化建设有章可循。2019年5月,江津区人民政府与课程教材研究所签约共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先后邀请课程教材研究所的专家团队,分学前教育、小学和中学三个组入校指导种子学校,对学校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把脉问诊,对构建中存在的困惑进行专业引领。
江津区教委印发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方案,指导全区学校厘清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方法及策略、阶段及步骤,全面提升区域育人质量。与此同时,现场观摩、学校文化建设“校长论坛”活动、兄弟学校讨论交流、外出观摩等活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通过种子学校的示范引领,带动了连片学校发展。
机制保障让学校文化建设有策可施。要让学校文化能够真正落地生根,成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机制保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江津区创新项目责任机制,组建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团队和项目团队,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由校长牵头主抓。创新专家指导机制,抓住共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大好机遇,大力引进学校文化建设高端人才,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专家指导队伍,定向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专业保障。创新经费保障机制,配备文化建设工作专项经费,区教委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经费保障。创新督导评估机制。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动态管理,以过程评估为重点,实施项目专项督导评估,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质量保障。
品牌打造让学校文化建设有美可展。品牌打造如同给学校文化建设披上了一件美丽的外衣,让它更加引人注目,也可以将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展现出来,让人们对学校有更深刻的印象。江津区各校紧紧围绕本土性、独特性、整体性、内化性,打造学校文化建设品牌。重庆聚奎中学依托遍布校园的名家诗刻、联刻,以及鹤年堂、川主庙等古建筑,历经百年积淀形成了厚重独特的文化氛围,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构建“崇德弘文”校园文化品牌。龙门中学探究乡土文化之源,凝练力争上游的学校精神,构建“鱼跃龙门”文化体系,兑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最好的发展”办学承诺。双福第二小学校将农耕文化与时代之需相结合,建成“一馆一园一吧”,让学生在农耕馆了解农耕文明,在种植园开展农耕实践,在生活吧以亲自种植收获的农产品为食材学做饭菜,品味美好生活。如今,和而不同的学校文化建设品牌如雨后春笋般遍布江津,晕染了江津教育的满园春色。
丰富内涵,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
不断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所在。江津区以国家课程的大概念为逻辑线索,打通书本知识与真实生活的壁垒,系统设计教室、校园、社会三个空间的课程内容,构建“大概念视角下的三空间活力课程”,为区域教育品质提升注入强劲动能。
坚持路径研究,让课程建设走向标准化。以“课程领导力”整体推进项目为研究路径,邀请专家团队担任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项目驻区专家,通过视频研讨、入区指导、专题讲座、“学校课程规划”沉浸式讨论等方式,引领全区各校展开升级课程架构、完善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改革的生动实践。区教委研制完成《学校课程建设标准》,开发了指向学校课程建设改进的10余个评价工具。建设了《实证历史》等重庆市精品课程16门,开发了《根在江津》等精品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近100门。
选准渠道推进,让课程建设走向区域化。坚持区域课程建设、区校双向共进和校本课程建设。明确学科教研员在国家课程本土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和学校学区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区域层面,由学科教研员领衔,组织学科名师、骨干教师,推进本学科国家课程区本化建设,为学校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作出示范。校际层面,以学区为单位,联合开展课程建设,建好一门,全学区共享;以项目为单位,同类课程的学校结成联盟,合作共建、资源共享、成果共享。
学校层面,结合本校学生发展需求的、既适合当下又面向未来的学校课程体系;种子学校先行,至少建成一门精品课程,以点带面,分步实施。
实施精准策略,让课程建设走向特色化。以“学校课程方案+校本课程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劳动课程方案”“1+3方案”的规范编制为抓手,构建各具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依托“骨干教师基地研修项目”,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理解力,同时,在全区范围内遴选课程建设项目示范校与先行校,结成课程建设联盟,同类课程校际结成联盟,合作共建、资源共享。
创新方法,加快教学改进的步伐
江津区委书记亲自部署,以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江津区基础教育品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到区级相关部门和各镇街,区教委同步转发到各基层单位。区教委变革课堂教学,发展核心素养,以江津区“大概念统领的活力课堂”为基础,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研究,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聚焦科研项目研究带动,构建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新样态。通过大概念统领的活力课堂研究与实践,构建具有江津辨识度的课堂教学基本范式。以大单元教学为大概念落地的主要途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赋予“活力课堂”以新时代本质内涵。以单元整体教学为学科素养落地的主要途径,各校创建校本教研新范式和素养导向的学科教学新样态。江津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案例入选全国教育局长高峰论坛“新时代十年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案例”。
聚焦教研科研团队示范,探索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新量表。分学段、分学科组建“1+1+1+N”学科核心团队:1名国家级专家(课程教材研究所聘请)、1名市级学科专家(重庆市教科院教研员)、1名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3—5名一线学科骨干。全面深入开展相应学段相应学科“大概念统领的活力课堂”研究与实践。鼓励各学科研训员从学生活动、教师行为、师生互动等维度开发具有学科特色的“大概念统领的活力课堂”观察量表,研训员带领教师从多角度、多维度观察课堂,评价课堂,全面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聚焦课堂大练兵活动,掀起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新改革。全区所有普通中小学各科教师参与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通过大讨论、大学习、大实践、大评比,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展现个人教学风采的机会,锻造一批课堂教学名师。强化“观课、磨课、督课、评课”的过程管理,按照问题诊断、优课观摩、学习讨论、课堂实践、研课磨课、课例展示、课例评价、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等流程组织课堂大练兵活动。
多元导向,推动评价改革的发展
教育评价改革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江津区“三个坚持”推动评价改革,建立贯通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在区域内形成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观。
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学校评价改革。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推进学校评价改革。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印发“五育”专项工作方案,健全学校考核评价机制,完成学校章程及内部管理制度的修订。同时,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专项督导机制,强化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结果运用,定期發布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等,构建内容丰富、目标分层、科学合理的学校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决策、执行、监督等内部权力运行机制,建立以提升学生发展质量为目标的内部考核评价制度,逐步构建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领域、全过程、个性化的育人质量管控体系。
坚持“师德为先”,落实教师评价改革。江津区落实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聚焦教师教育教学实绩、一线学生工作等,着力构建学生评价、督导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自评“四位一体”评价机制。积极推进“2+4+N”教师教育工作品牌(设立江津区教师进修学院、创建教师教育创新示范区;鼎山、白沙、油溪、四屏四个教师教育基地;N个教师教育现场教学点),已认定江津区教师教育现场教学点16个,开发教师教育人文课程10门,江津特有的教师教育格局基本形成。“江津区创新高层次人才评价制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案例获评全市第一批重庆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特等奖,秘书组获评“优秀组织奖”。
坚持“五育并举”,推进学生评价改革。坚持“五育并举”,推动学生评价改革。江津区围绕品德发展、创新精神、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等核心,构建起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本、美育为根、劳育为荣的五育并举评价体系。通过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平台、完善保障机制等举措,持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性。突出能力导向,强化过程评价,重视综合评价,使评价成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江津区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区域课程改革的先手棋,以学校章程建设为基础,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积极探寻学校文化发展内涵,促进教育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