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红色资源有效利用研究”(22MLB007);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专项课题“雨花英烈在南京党组织早期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YHT202203)。
[作者简介]张家芳,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研究员,210046。
[摘 要]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组织被迫转入秘密状态,而作为国民政府首都的南京白色恐怖更为严峻,共产党人凭着坚定信念与非凡勇气在此屡仆屡起、生生不息。这一阶段南京地下黨组织的不屈斗争是白区地下斗争的典型,也是全国革命道路探索的一个缩影,既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也反映了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之势。
[关键词]南京地下党组织;发展概况;革命斗争;历史贡献
[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071(2024)02-0065-07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组织转入秘密状态,成为地下党,这是被迫采取的生存策略,也是从挫败中积蓄力量以图发展的战略选择。南京是当时国民政府首都所在地,由于进步力量遭遇严密监视和残酷镇压,地下斗争变得更为艰苦复杂。这一阶段南京地方党组织的斗争是白区地下斗争的典型,也是全国革命道路探索的一个部分,为中国革命积累了宝贵经验教训,也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散见于一些人物传记、党史资料,以及少量研究文章与回忆录中,对一系列问题还缺乏全面深入的探讨,比如,南京地下党组织经历了怎样的重建过程?地下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主要在做哪些工作?为什么在一次次重大挫败后始终能够再度重建发展?在中国革命征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史料,努力对相关问题做进一步探析,以期深化对党的地下革命斗争的研究。
一、 组织概况:南京地下党的历史沿革与主要任务
(一) 历史沿革:屡仆屡起,折而不挠
1927—1934年,南京地下党组织遭受数十次破坏,其中毁灭性破坏就有八次,但南京党组织依然如原上之草,反复重建、顽强斗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为了组织的生存发展,1927年5月26日,中央政治局决定:“建立一个党的秘密机构,并且在进行公开活动的同时加紧进行秘密活动。”[1]140“八七会议”通过的《党的组织问题议决案》指出:“现时主要之组织上的任务,就是造成坚固的能奋斗的秘密机关,自上至下一切党部都应如此。”[1]303中央还对党的宣传、交通、上下级联络、会议、纪律等提出一系列适应秘密工作的要求。南京地下党组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发展起来的。这一时期南京地下党组织的历史沿革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1. 初建南京市委,促进组织发展(1927年10月—1930年7月)
1927年“四一〇”事件中,南京党组织遭受第一次重大破坏。10月初,江苏省委派吴雨铭组织南京市委。至1930年7月,吴雨铭、孙津川、游无魂、黄瑞生、王培槐、夏采晞、王文彬、王弼等先后任市委书记,党组织得以恢复和发展。党员人数多时发展到240人(1928年6月)[2]35,下辖的支部多时达19个(1929年2月)[2]36。在工人、学生、黄包车夫、农民,以及国民党军事系统中均建有党的支部。南京市委于1927年12月和1928年5月分别召开两次党代表大会。由于国民党的血腥压制,在此期间南京党组织又历经四次重大破坏,市委书记孙津川、黄瑞生等被捕牺牲。
2. 成立南京行委,执行立三路线(1930年7月—1930年10月)
为执行李立三“以南京暴动为中心”的工作指示,1930年7月,南京市委改组为南京市行动委员会。市行委下设“浦口、下关、南区、北区、东区五个区委和铁路、码头、市政三个委员会”,全市有“32个党支部,共有210多名党员”[2]40。7—10月,市行委被破坏,100多名党团员被捕,包括市行委书记李济平在内近百人牺牲,南京党组织遭受第六次严重破坏。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3. 改组为南京市委,推行王明路线(1930年11月—1932年4月)
六届三中全会后,中共江苏省总行动委员会改组为中共江南省委,南京市行委亦随即改组。11月初,恽雨棠受省委委派任南京市委书记,纠正“左”倾错误。恽雨棠在上海被捕牺牲后,李耘生等负责南京党的工作。至1931年11月,市委下辖9个支部,共有党员近200名[2]43,其中包括国民政府及其军、警、宪兵部队的工作人员。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受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影响,江苏省委指示南京等地组织兵变、暴动,进行游击战争。1932年三四月间,南京党组织遭受第七次重大破坏,损失惨重,“有300多人被捕”,李耘生等“100多名党员牺牲”[3]90。
4. 建立南京特支,组织艰难重生(1932年底—1934年初)
南京地下党组织遭受第七次重大破坏后,“只剩有七八个党员”[3]88。1932年11月,省委巡视员骆梦英被派往南京,建立中共南京特别支部,何治垓、顾衡先后任特支书记。“特支成立时有6名党员,1933年12月增加到10名”[2]4445。
5. 重建南京市委,再遭严重破坏(1934年初—1934年8月)
顾衡任特支书记后,南京党组织有了较快恢复。1934年初,中共南京特支改为中共南京市委,顾衡负责市委工作。“市委下辖中央大学、无线电台、宪兵司令部、陆军大学4个支部”“全市共有30多名党员”[2]45。七八月间,因江苏省委被破坏牵连到南京市委,南京党组织遭受第八次严重破坏,顾衡牺牲。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市委未能复建。
(二) 主要任务:争取群众,凝聚人心
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取决于当时的革命形势,取决于党的性质与初心使命。转入秘密状态后,党组织如何更好地生存发展以谋长远的革命胜利,考验着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1928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在白色恐怖下党组织的整顿、发展和秘密工作》强调:“秘密工作之意义不是缩小党的活动范围脱离群众去求党的安全隐密的政治主张,而是如何使党的政治主张更能普遍深入组织更能接近群众……运用公开机会去团结广大群众是白色恐怖下的党部最重要的任务。”[4]103党的六大明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秘密组织“如果与广大工农群众没有经常联系,则不是一个真正共产党的组织,也不会组织工农群众的胜利发动”[4]293。6月,江苏省委要求,“南京党最大的任务,就是要在每个政治问题上,领导群众揭开国民党的政治面具,打破民众对国民党的幻想并领导他们斗争”[5]208。根据中央和省委指示精神,南京市委的一系列工作报告也反复提出争取群众的重要性及其工作方法,“必须很耐心的深入群众中去,很细心的求了解群众日常生活的实际状况和要求,很精密的跟在无产阶级利益上找出抓住群众本身利益上的日常实际问题和要求,去发动群众小的零碎的斗争,去激发锻炼群众的斗争情绪和能力,在这些斗争中指导群众以无产阶级政党的最后的彻底解除痛苦的政治出路”[5]222。这一时期,南京地下党组织主要在做秘密的组织工作、秘密的群众工作和秘密的统战工作,领导工运、农运、学运、兵运、妇运等,在政治上争取群众争取人心,为迎接革命高潮做准备。
即便是准备暴动,其前提也仍然是争取群众。中央对此专门指出:“城市中的准备暴动工作,所以绝不是单在于准备武器,练习战术等(这些事固然是万分必要的),而主要的是在政治上准备工人群众以及贫民群众的革命认识,使广泛的群众感觉到:非自己起来取得政权不能得着解放,甚至于不能得到生活状况的丝毫改良。”[1]438应该说,当时秘密斗争“争取群众”的根本方向是正确的。南京地下党组织在遇险时,一般群众与兵士多次掩护党员干部撤退,在反复遭受破坏之后仍能不断重建与发展,也充分说明南京群众工作的显著成效,说明群众对共产党的信任和支持。正由于始终立足群众利益,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并不断积蓄发展革命力量,走出重重危机,最终走向胜利。
二、 革命活动:领导群众反抗内部压迫和外来侵略
(一) 宣传群众,启发群众阶级觉悟
组织领导群众运动的前提是宣传群众,中央指示,“只有说服群众,使他们相信党所提议的方法之正确,只有取得群众中之绝对的赞助和完全的信仰,才能指导运动”[4]45,“每个同志必需成为群众中的宣传鼓动家,尤须注意利用一切公开可能以发展党的宣传工作”[4]348。南京的党员亦深入各行各业开展宣传,晓庄支部的成员之一刘季平后来回忆:“各个支部的同志基本上都能经常团结和联系一两个或两三个较可信赖的党外群众。他们除有时参加我们一些进步活动外,有的还能在某些方面给我们一些或大或小的支持与帮助。”[6]11南京党组织在宣传群众方面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深入工厂农村学校,宣传革命道理,启发群众阶级觉悟。南京党组织在工人中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1927年3月,南京总工会即已成立,并成立两路(沪杭、沪宁)工会南京分会,共产党员文化震为总工会执行委员,沪宁路上建有党的支部。1928年初,南京市委在浦口创办工人夜校,刚一创办“报名的已达四十人”“大部分是非同志”[5]197。党组织结合工人实际利益,注重运用“部分问题、小的斗争”进行宣传引导,通过工会、兄弟团、俱乐部、行业协会等联系发动群众,发展斗争力量,觉悟了的南京各行业工人每年都开展多次斗争。南京以城市工作为主,但并未忽视农村。九洑洲农民支部经常召集贫苦农民开会,南京市委书记孙津川、团市委书记贺瑞麟等都先后到农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分析对比的方法来教育农民”,让他们认识到吃不饱穿不暖的根源“是因为政权在地主豪绅手里”,在他们的影响下,“当时有四五十个贫苦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了农民协会”[7]1718。学校是爱国青年聚集的地方,尤其需要引导青年在分析比较中做出正确选择。党团员们经常利用同乡会、研究会、读书小组等开展宣传工作。据刘季平回忆:“当我们利用壁报、会议及个别谈话等方式批驳国家主义派的谬论及杨效春的一些言行时,不仅获得不少同学的赞成,还得到了生活指导部另一负责人张宗麟先生的支持。”[6]8晓庄师范学校的党团组织也开办夜校,宣传革命思想,感召了一批青年学生。
印发传播宣传品,扩大政治影响,激發群众斗争热情。中央指示各级党部要特别注意“做传单,壁报,时事画,小报,小册子,标语,报告事实消息的小纸片……每天散发到每个工厂学校,农村,商店,兵营中去”[4]160。针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英日等帝国主义制造的系列惨案及侵略行径,南京党团组织发布《告市民书》《告工友书》《告同学书》等,党团员们到街头、车站、茶馆等地贴标语、发传单,还一度举行飞行集会,进行演讲鼓动,揭露反动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罪行。除了传播《共产党宣言》《布尔什维克》《先声周刊》《中国工人》《创造月刊》等进步书刊以外,南京市委编印的刊物《杠杆》、南京读书会在《新民报》开辟的“时代认识”副刊、进步中学生创办的《文艺之灯》等刊物也影响了一批学生和知识分子。
推动建立外围组织,密切联系群众,壮大革命力量。“党的秘密工作必须与公开工作联系起来,尽量利用一切公开及半公开的机会去团结工农群众”[4]106“不拘采用任何形式”[4]280。1927—1934年,南京党组织领导和影响下的群众组织除了工会、俱乐部、兄弟团、姊妹团、救济会之外,还有团市委在浦口浦镇地区建立的儿童组织、晓庄师范党团支部联合附近农民成立的“联村自卫团”、南京党组织建立的中国济难会南京总会(1929年改名互济会)、南京反帝大同盟、南京自由大同盟、左翼剧联南京分盟、南京妇女文化促进会,以及各抗日团体、各种协会和读书会、读书小组等。这些群众组织发挥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 围绕群众关切,组织领导群众运动
从历年中央文件可见,这段时间关于工运、农运、兵运、妇运以及青年问题,每一年均通过相关决议与指示进行工作部署。遵循中央和省委指示精神,南京地下党组织紧密围绕群众利益开展工作,群众运动成效显著。
工人运动主要围绕追讨欠薪、要求加薪、争取抚恤、反对苛捐杂税、反对不合理规定等展开。南京是当时中国的主要大城市之一,据统计资料显示,1928年6月,南京市在业人口职业构成中,工业、商业、学界分别为68737、80134和21089人;1930年交通运输从业者23710人[8]474-475。贫苦工人终日劳碌,依然穷困一生。江苏省委指示南京等城市党组织,“必须有专门负责职工运动的人”“铁路工人,各地的黄包车夫,各县的手工工人,是党的职工工作的主要对象”[9]136。部分党员被派入工会的领导机关开展工作。工人运动的主要方式有:请愿、怠工、罢工罢教、游行示威、责问、抗议,甚至破坏设备、进行卧轨斗争等。浦镇铁路工人、浦镇工厂工人、四十八所市立学校教员以及中央大学教授的索薪斗争取得部分成果;浦口工程处、龙潭水泥厂工人要求加薪,厂方答应大部分要求;兴华公共汽车公司工人、煤炭港装卸工人抗议减薪的斗争取得胜利。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也是南京工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帝国主义的暴行,南京工人阶级表现出强烈的愤怒和高涨的爱国热情。1930年2—4月,和记工厂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减少工时、改善恶劣生产条件,遭到英国厂方和国民党当局的镇压,酿成“四三惨案”,南京各高校和一些工厂纷纷声援,英国厂方被迫接受工人提出的条件,“斗争取得完全胜利”[3]72。针对日本侵华,南京工人不仅进行抗日宣传和游行示威,还踊跃捐助抗战。1931年7月,南京运输工人组织宣传队,揭露日本在长春制造的万宝山惨案。“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南京各界纷纷成立抗日救国团体,工人群众亦积极参加。1932年9月,和记工厂工会与南京运输公会、东北旅京同乡救国会等共同成立东北国民救国军首都后援会[3]92,工人们捐款捐物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为支援淞沪抗战,“津浦路全体职员每人捐两日薪,工人每月捐一日薪”[3]89。1933年1月,南京各行业工会召开代表大会,“讨论救国御辱办法,以南京12万工人的名义慰问抗日将士”[3]94。
这一时期南京的学生运动也卓有成效。1928年初,南京安徽公学学生掀起“反对校方剋扣伙食的斗争”[3]58,第四中山大学学生“取得减免部分学杂费的胜利”[3]59。1930年上半年,针对国民政府查封进步书刊、压制进步思想,南京学生积极开展争取言论、出版、结社、集会等自由的斗争。陈云在视察南京后对学生运动予以充分肯定,南京“争自由斗争的七个学校有了群众,其中以晓庄为最好”[3]70。而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步步深入,南京的学生运动从维护自身权益逐渐转向抗日斗争。“九一八”事变之前,主要针对日本制造的“济南惨案”,进行罢课声讨、组织日货清理委员会、抗日请愿、反日游行,运动主要限于南京本地学校的学生以及与南京市民的联络。“九一八”事变后,南京的学生运动呈现出与全国学生和社会各界大联合的局面。1931年9月下旬,南京工、农、商、学等各团体和市民20多万人举行反日救国大会,要求政府对日宣战;73所学校代表成立首都学生抗日救国会,各学校纷纷组织义勇军,准备对日宣战[3]83。中央大学党支部及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为中大抗日运动的核心[3]84。11月全国学联抗日救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为促蒋抗日,“南京和外地学生代表2万多人在公共体育场举行欢送蒋总司令北上讨日大会”[3]86。12月17日,学生集会示威,国民党军警重伤30多人、逮捕60多人,制造了珍珠桥惨案。随后国民政府通令全国禁止游行示威,一些学生被开除和逮捕。在“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高压之下,学生们并未放弃斗争,他们通过会议决议、发表通电等方式继续向政府请愿,并开展检查日货、开办民众学校、援助义勇军、举行纪念活动等,表达强烈的爱国热忱和坚定的抗日决心。
士兵运动的主要原则是“扩大士兵群众中的政治宣传,促进士兵的斗争及发展士兵群众中党的组织”[5]248,主要围绕发清欠饷、伤亡抚恤和发展组织。由于国军长官虐待兵士、克扣薪餉、屠杀工农,部分士兵也有革命要求。1928年初,市委设立反革命军队运动委员会,一些伤兵也加入了党组织。伤残士兵开展了向国民政府索要欠饷和抚恤金的斗争。1928年底到1930年11月,市委下辖的党组织中,国民党军事系统中建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支部及交通分支部、警察训练所支部、炮兵学校支部、教导一师通信营连支部[2]3738。1931年春到1932年9月,下辖组织中包括宪兵支部、孝陵卫工兵教导员支部等[2]4344。
农民运动主要是围绕反抗地主压迫、维护切身利益展开。1927年11月底,党在南京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支部——九洑洲支部。1928年春,反动地主黄二勾结帮会组织黄枪会,“欺骗农民说加入了黄枪会就可以刀枪不入”,要农民出一元大洋以上的会费,并勾结当局逮捕带头反抗人员,九洑洲支部发动农民赶走了黄枪会。在党员的影响发动之下,市郊农民还开展向政府索清征地地价、反对征收保卫团捐[3]67以及借粮抗捐的斗争[3]100。
妇女运动主要围绕争取妇女解放、妇儿权益和反对外敌侵略而展开。“四一〇”事件中,妇女运动的先驱张应春、陈君起被残忍杀害,江苏及南京的妇女运动遭遇重挫,而国民党官办的南京妇女会则极力鼓吹“妇女回家论”,但南京进步女性依然进行着不屈抗争。如共青团员姚爱兰、共产党员郭凤韶与晓庄学校其他进步学生通过剧社演出宣传妇女解放和反帝爱国思想。“一·二八”事变后,南京女性也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如曹孟君、谭惕吾等爱国妇女组织了“中华妇女救国救护队”,奔赴淞沪前线,服务负伤将士,鼓励同胞抗战。在共产党人的鼓励下,与顽固分子斗争的曹孟君进行了“力争妇女与男子在法律上平等的运动”[10]103,并于1933年冬组织南京妇女文化促进会,开办托儿所、妇女补习学校等,推进妇儿福利事业,还主编《新民报》副刊《新妇女》,宣传女性解放和抗日救国,团结了一批中间妇女。
(三) 组织兵变和武装暴动,试图打击甚至推翻反动政权
反动政权是民众受剥削受压迫的根源,党的一大纲领即已明确,“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11]3。党的二大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11]115也唯有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才能实现人民的彻底解放。但问题在于当时党的力量是否强大到足以推翻反动政权。遗憾的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错误估计了革命形势,致使党内发生三次“左”倾错误,南京地下革命斗争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1927—1932年,南京地下党组织每一年都在组织士兵哗变与武装暴动,试图将国民党军、警、宪兵中的进步人士拉出来,甚至准备夺取南京政权。多数暴动在准备阶段就已暴露,个别虽初期得以推进,最后也归于失败。南京地下党组织遭受的八次重大破坏中,第三到第七次大破坏都与暴动失利直接相关。
南京暴动还一度被视为是掀起全国革命高潮的突破口。由于李立三、王明都曾担任过江苏省委书记,导致江苏地区的“左”倾思想来得更早一些。1929年11月召开的中共江苏省委第二次党代会上,李立三作政治报告,确定江苏的总路线是“准备地方暴动”的“进攻策略,以促进全国革命高潮形势的到来”[3]67。省委督促南京等地“加紧组织兵变”[3]69。1930年3月底至4月初,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周恩来在了解南京兵力和敌我力量之后,坚决制止李立三盲目组织的南京暴动。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取得统治地位后,又再三要求组织南京兵士暴动。在中央临时政治局会议上,李立三作《关于南京问题与全国工作布置的报告》,指出:“南京问题,有决定全国胜负的意义的问题”[12]167“南京兵暴……意义是十百倍于一般的兵暴”“必然掀起全国数千万群众之兴起,而使统治阶级的崩溃”[12]159160。这时共产国际致电中共中央,认为“中国党的主观力量太弱,还没有夺取工人阶级的大多数,不同意布置武汉暴动、南京暴动和上海总同盟罢工”[13]265,以李立三为主导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未能接受,中央军委和省行委仍派干部前往南京指挥、督促武装暴动,市行委计划“分三路攻打国民党政府、银行、军事仓库”[3]75。由于暴动指挥机关被发现,南京暴动失败。至8月下旬,“中共中央总行委负责人李立三再次要求南京举行暴动,并派出中央总行委委员徐锡根到南京指挥。这次暴动也没有发动起来”[3]76。这一时期,为制止党的冒险行为,共产国际派周恩来、瞿秋白回国纠正李立三的错误。党的六届三中全会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江苏总行委随即撤销,成立中共江南省委(1931年1月恢复为江苏省委)。至年底,经过清算“左”倾错误、部分改造省委之后,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对江苏党组织的直接影响才告结束。受立三路线影响,1930年南京地下党组织遭受了两次重大破坏。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南京地下党组织再遭重创。1930年12月王明任中共江南省委书记,至1931年6月离开省委后,他的“左”倾路线仍在江苏贯彻执行。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逐渐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中断了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纠“左”进程。江苏省委要求南京市委“迅速大量发展党员,举行飞行集会,号召罢工、罢课,组织同盟罢工”[3]81,指示南京等地“进行游击战争,组织士兵哗变”[3]82,并因错误贯彻王明所谓“进攻路线”,1931年浦口暴动归于失败,1932年南京大暴动使党组织再遭重挫,“九一八”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南京地下党组织全被破坏,党员数量降至个位数,南京的革命运动在曲折中艰难前行。
三、 历史贡献:为革命提供道路奠基、经验教训与精神激励
(一) 为探索新的革命道路,做出了重要奠基
南京地下革命斗争是党领导下的革命道路探索的一个部分。南京城市暴动曾被作为全国样板来抓,周恩来与共产国际都制止过李立三布置的南京暴动。周恩来强调:“暴动不是儿戏!暴动不能儿戏!”[3]71共产国际指示停止武汉、南京暴动,中央回电指出,“反对武汉南京暴动是绝对正确的”“坚强红军、建立根据地与苏维埃政府是第一等工作。城市工作要有更实际的发动群众以代替空喊的冒险。”[12]266这是一次次血的教训换来的深刻反思。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些问题并非少数领导主观故意造成的,而是源于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源于幼年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特点和规律认识不足。如果没有经历这些曲折,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理论也就难以在遵义会议后成为全党共识。正如毛泽东所指出:“只有经过很多痛苦,才能取得经验。不要把错误认为单纯是一种耻辱,要看作同时是一种财产;不能说错误路线没有用处,它是有很大的教育意义的。”[14]“我们党的历史经验,也是在自己同各种错误路线作斗争的过程中使自己获得了锻炼,因此取得了伟大的革命胜利。”[15]19探索时期所经历的一系列挫折是党找到正确道路的重要奠基。
(二) 为正确开展地下斗争,提供了经验与鉴戒
面对强大残暴的敌人,不仅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从大革命失败到1931年6月,陈云一直在江苏地区坚持地下斗争,并曾担任江苏省委常委、組织部部长、省委书记,对于江苏包括南京的地下工作有深入了解和切身体会。1934年,领导白区工作部的陈云在《建立白区工作的几个重要问题》中提出一系列重要看法和思想,如“秘密工作最重要的条件是要深入群众”“党和群众组织的各个单位,在严重的白色恐怖的条件下,可以分别隔离”[16]28“一切工作方法,必须随着每个地方的不同情形来决定”[16]29等,这些看法和思想是“从实践中包括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17]153。1937年刘晓受中央委派赴上海重建党的组织,并于11月担任江苏省委书记。从延安动身出发前,毛泽东特意叮嘱:“要接受王明路线破坏党的经验教训。要注意组织的隐蔽,不要……随便举行游行示威。”[18]131132周恩来则要求“党员要严格审查,党员要少而精”[18]132。从“左”倾错误中党逐步摸索出应对强大敌人的地下斗争方法。
南京城里应外合式的解放,正是得益于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后党的正确领导。陈修良曾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南京地下市委书记,她在总结南京地下党组织遭受的八次毁灭性破坏时曾谈到:“从血的教训中,我们共产党人也逐步学会了怎样和残暴的敌人作斗争。”“在这个时期我们党接受了过去的教训,运用新的斗争策略,所以能够在白色恐怖严重的敌人心脏中坚持到南京解放。”[18](序二)陈修良在领导南京地下斗争时,模范执行了党的白区工作方针,坚持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严格分开;情报部与她单独联系,与各级组织不发生横向关系;市委极少开全体会议,开会只限三个人;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等,保证了南京党组织的高度团结统一。在解放军渡江之前,南京的中共地下党员已发展到约2000人,策动了国民党海陆空三军频频起义,并开展护厂护校斗争,协助人民解放军顺利解放南京,使古城南京完整回到人民手中。
(三) 彰显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激励后人不断开拓前行
南京地下党组织屡仆屡起的过程中,成千累万的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从党组织屡次重建的时间脉络中可以发现,常常是前一次大破坏尚未结束,国民党正在大肆搜捕之中,下一任党组织负责人已经赶赴南京。牺牲的七位地方党组织负责人中,从担任负责人到被捕,时间最短的仅有14天。他们英勇无畏、义无反顾。正如烈士生前所言:“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19]8英烈们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为民宗旨,用生命书写了共产党人的信仰、忠诚、责任、担当。2014年12月,谈到在南京雨花台牺牲的革命烈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党的光荣传统,也是党的制胜法宝。在尚且缺乏斗争经验的党的早期阶段,共产党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并在斗争中摸索成长,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敌人统治的心脏地区,南京地下党组织虽然一次次遭遇重大挫败,却始终忠实践行党的宗旨,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光辉典范。他们的革命精神光照千秋、彪炳史册,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奋勇前行。
参考文献:
[1]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2] 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南京市组织史资料[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
[3] 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中国共产党南京历史大事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4]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
[5] 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馆)编.民主革命时期南京党史文献[A].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6] 中共南京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委员会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南京党史资料:第二辑[A].1982.
[7] 中共南京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委员会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南京党史资料:第四辑[A].1983.
[8]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人口志[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9] 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中共江苏地方史:第一卷(1921-1949)[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10]中共南京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委员会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编.南京党史资料:第十六辑[A].
[1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1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六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传(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4]党的文献编辑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学习和总结历史的论语[J].党的文献,2007(5):12.
[15]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6]陈云文选(1926-194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7]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18]陈修良文集[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9.
[19]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编.雨花英烈家书[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金 陵)
(校 对:江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