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园园
摘要:近年来,学术界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概念、特征、构成要素、生成逻辑及提升路径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然而学术界对其研究多为学理探讨,存在跨学科研究不足和实证研究匮乏等问题。因此,加强概念特征研究、夯实理论基石,在拓展研究对象基础上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开展多学科联动的跨学科研究和实证研究,既是未来研究重点,也是未来研究难点。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研究综述
引言
作为一种正向情感体验,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评价思政课开展时效性的重要标准,又是思政课开展的最终目标[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贯彻大政方针的重要阵地,更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坚定政治立场、提高自身抗挫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如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下文简称“思政课获得感”)不仅是政府和高校极度重视的问题,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紧要议题。
目前学术界主要围绕思政课获得感概念、特征、构成要素、生成逻辑以及提升路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本文试图通过归纳众多学者研究成果并结合自身思考,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文献综述,为研究相关问题提供些许新的思路。
一、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研究内容
(一)思政课获得感概念问题研究
清晰界定研究对象的概念是研究得以深入的重要理论前提。不同学者从论述重点、研究领域和获得主体这三方面对概念进行了界定。
1.论述重点各异
现有学者从重“获得”和重“感受”角度出发对思政课获得感概念进行了界定。如陈娟,王立仁从重“获得”出发,强调物质获得,认为思政课获得感是教育对象基于满足自身需求的实际获得而产生的积极感受[2]。付安玲则从重“感受”出发,认为获得感是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各种积极情感的有效组合。
2.研究视域多元
王帅从供给侧出发,提出思政课获得感是教育对象在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收获体验、得到认同并产生的一种满足感[3]。韩一凡则从日常生活出发并强调思政课获得感是教育对象在意识形态上的积极获得[4]。刘梅敬以教学内容为重点,指出教育对象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评价、判断和选择的方法将所得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后产生的积极情感,就是思政课获得感[5]。
3.获得主体多样
部分学者将获得主体定义为教学参与者,如张业振提出:思政课获得感是教育参与者在切实获得后产生的持续正向的主观体验[6]。另一部分学者并未提及教育者是否有获得感,而是将教育对象作为主体进行研究,如王易,茹奕蓓提出:思政课获得感是教育对象基于收获而产生的正向情感。
(二)思政课获得感内在特征问题研究
学术界对于思政课获得感内在特征研究多以其形成过程、获取内容和获得主体这三方面,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
现有研究程仕波以获取形式出发,提出高校思政课获得感在获取形式上具有三种特性,即在获取过程中相互依赖、获取方式上回溯分析、获取结果上人人共享,是教学参与者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双边互动对所获内容进行回溯分析,从而共同享有的积极情感[7]。张业振则以获得内容进行探讨,提出思政课获得感的内容要具有能动性、持续性、真实性和正向性。与此同时,还得出获得感的生成是由教学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创生且拥有的实际收获和主观情感所组成,具有意义共享特质,即师生共得性。
(三)思政课获得感构成要素问题研究
对于思政课获得感构成要素的研究,学术界以获得感的实际获取、获取形式以及思想品德构成要素为依据进行了深入研究。
韩一凡以日常生活中实际获得为依据,提出:思政课获得感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获得。王习胜则从内容的获取形式上提出思政课获得感是教学参与者通过所学知识对自身进行正面引导与“教化”,并解决自身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困扰而得到“点化”的情感生成过程。黄冬霞,吴满意以教育对象的德行構成要素为依据,将其划分为心理、思想和行为层面的获得感。在此基础之上吴满意又从知情意行展开分析,得出思政课获得感包含认知、情感、意志以及实践这四个要素。
(四)思政课获得感生成逻辑问题研究
对于思政课获得感生成逻辑问题研究学界已达成共识,即先有“获得”,才有实“感”。根据这一共识,不同学者又将生成的逻辑过程划分为了以下几个阶段。
1.二阶段论
黄冬霞,吴满意立足于二阶段论,认为思政课获得感是内生与外生机制联合推动并深度融合后的产物,内生机制是其生成主观动因,遵循“期望—参与—满足—认同”的生成路线。外生机制是其生成外源动力,遵循“期望—整合—优化—共建”的促生路线。两种机制在形式和方法上互相补充、各有侧重,共同推动获得感生成[8]。
2.三阶段论
程仕波、熊建生得出思政课获得感生成包含“获得—映射—行动”三个环节,是受教育者将实际获得与自身心理预期对接后产生的行为冲动付诸实践进行契合与检验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9]。陈娟,王立仁在“行动”环节上增添了心理升华,以萌生、形成和升华三阶段与心理预期到有效参与、客观获得主体认同以及实践转化到自我实现这三个形成过程相对应。
3.四阶段论
刘梅敬认为思政课获得感是经过“理论—认知—判断—选择—实践”的过程,也是“真知—信念(信仰)—理想—实践”的过程。教育者通过把握受教者需要,选择有实际价值的知识,对受教者进行心理接受和价值判断的引导,帮助受教者将内在自我意识自觉外化为积极行为的过程。
4.五阶段论
王帅从教育者设计教学活动层面出发,提出思政课获得感遵循“组织—深化—整合—优化—共建”的规律,是从生理体验、心理获得、思想满足、行动固化再到示范升华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五)思政课获得感提升路径问题研究
对于思政课获得感提升路径的研究,学术界从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学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提出了优化路径。
1.教育方法
程仕波从供需出发提出提升思政课获得感首先要做到供求合理,严格遵循供给与学生实际需求相依存法则,实现优质对接。王帅从育人方式出发,提出教育者要转变策略,做到参与式互动、分别性引导和潜隐式宣传。张业振提出当前应注重技术开发,开设线上线下结合式教育。程刚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对话交流法、情感育人法等新的创新方法以期增强获得感。
2.教育内容
张业振提出教育内容既要强调政治性、科学性和逻辑性,又要不断增强其层次性、针对性和联动性。程刚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提出教育者要提供具有思想深度、人文溫度、战略高度特征的优质内容[10]。孔祥慧提出要选择红色文化,不断发挥其思政引领作用[11]。王再军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政课的精神引领,提出教育者要不断挖掘内在品质,与时俱进,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12]。
3.教学环境
程仕波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提出要打造纵向统筹和横向联合的教学环境,做到构建系统“大思政”育人格局、整合思政教育内部力量和不断汲取优质资源并驱。程仕波、熊建生提出良好环境营造要做到久久为功与机制托底的刚柔并济。刘经纬、郝佳婧则从力量构建角度出发,提出协同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做到加强领导力量、整合社会力量、利用网络力量,共同促进良好环境的营造[13]。
二、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研究展望
总体而言,学术界对思政课获得感的探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这一问题研究还在起步阶段,相关理论研究尚未体系化,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些许不足。首先,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学术界对思政课获得感尚未进行操作化定义。其次,现有研究成果多为重复性研究,创新性低,诸多内容还有待挖掘。再次,现有研究多为学理层面的研究,实证研究缺乏。最后,多学科、跨学科研究不足,研究视域狭隘。
(一)厘清概念特征,夯实理论基石
思政课获得感作为一个极富中国特色的概念,在新时代背景下厘清其基本内涵是深入推进思政课获得感研究的基本前提。
现有研究中,对于思政课获得感所涉及的一些重要理论命题还有待进一步澄清。对其概念界定虽具有共性特征,但仍旧存在获得主体多样、论述重点各异、研究视域多元的细微差别。这就要求我们要综合分析,厘清思政课获得感与其相近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此外还要尊重其地域性特点,对其概念、特征等问题的剖析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背景相联系,进行多方位、全方面、深层次研究。
(二)拓展研究对象,加强差异互补
教学参与者作为思政课获得感的获得对象,理性分析教学参与者获得感的影响因素是提升其获得感的必要手段。
作为教学参与者,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共同构成了思政课获得感的完整内涵。然而以往研究多以教育对象为主体,很少探讨教育者的获得感,造成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获得感之间的研究断层。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注重对双主体获得感进行研究,遵循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推进”的原则,既要研究教育对象获得感产生的逻辑关系,又要关注教育者对教育对象获得感的推动作用,不断积极探索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获得感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提升获得感。
(三)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实证研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明晰思政课获得感的获得现状,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其获得感提升的关键一环。
众多研究成果都是从学理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鲜少有对大学生获得感现状的调查研究,实证研究较为缺乏。其次,部分实证研究虽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但问卷形式老旧、问题设计针对性不够,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思政课获得感的现状。实践出真知,只有立足现实,才能发现并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出可行的优化路径。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不仅要进行学理层面的分析探讨,更要重视实证研究,以调查来反映现状、以数据来支撑论点、以实践来检验理论。做到将学理探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从现实入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加强学科联动,跨学科多向研究
思政课获得感不仅仅是一种客观获得,更是一种实实在在能够感受到的情绪和感觉,多学科、跨学科联合推动是其获得感提升的重中之重。
现有研究中大多将思政课获得感局限为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的获得感,然而随着“课程思政”走进课堂,如何上好专业课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已成为众多学科的教学目标。因此,对于思政课获得感的研究不能单单局限于本门学科之中,而是要从多学科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厘清不同学科对提升思政课获得感的潜在推动作用。其次,获得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是获得对象自身所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仅凭理论无法阐释清楚,这就要求我们要跨学科研究,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把握获得对象的心理变化特点和规律,为提出可行性提升路径打下坚实基础。
结语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提高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既是高校思政工作者的价值追求,更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既要不断把握形势、提高认识,更要以饱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真正做到讓学生学有所获,自觉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本文系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党建专项项目《高职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生成机理及提升策略研究》(编号:2022YKZX-01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易,茹奕蓓.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及其提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3):107-112.
[2]陈娟,王立仁.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及其提升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4):73-77.
[3]王帅.供给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缘起、逻辑生成与构筑[J].江苏高教,2018(07):83-86.
[4]韩一凡.日常生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3):42-45.
[5]刘梅敬.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逻辑[J].社会科学战线,2019(07):244-248.
[6]张业振.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内涵、逻辑及其实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6):67-71.
程仕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基本特征与提升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12):57-62.
[8]黄冬霞,吴满意.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内涵、构成和形成机理[J].思想教育研究,2017(06):28-32.
[9]程仕波,熊建生.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J].思想教育研究,2017(07):22-26.
[10]程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21):65-67.
[11]孔祥慧.用红色文化引领大学生思政工作[J].人民论坛,2019(07):128-129.
[12]王再军.思政教育何以让学生更有获得感[J].人民论坛,2019(05):118-119.
[13]刘经纬,郝佳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探赜[J].思想教育研究,2018(04):23-27.
(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