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盲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设置的活动性栏目以多种形式呈现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内容。活动性栏目在激发视障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积累生活经验、关注社会发展、提高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他们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关键词】 活动性栏目;化学教科书;盲校;义务教育;融入社会
【中图分类号】 G761
【作者简介】 周业虹,编审,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100081)。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为贯彻落实有关部署,适应新时期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质量,2016年教育部发布实施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其课程目标在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充分发掘潜力,促进智能发展,提升生活实践能力,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自立自强、适应生活、服务社会的公民。《盲校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要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为实现这些目标,《盲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化学》不仅在正文中加强引导,同时还设置了“讨论”“资料卡片”“化学·技术·社会”“调查与研究”“课外实验”等多种活动性栏目,以多种形式呈现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内容,既活跃了版面,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熟知基本生活常识,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关注社会发展,为他们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本文以《盲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低视力版)为例,对其中典型活动性栏目的内容进行分析,并探讨活动性栏目的教学价值,以期为盲校化学教师提供参考。
二、活动性栏目的内容分析
(一)资料卡片栏目
教科书中资料卡片栏目的内容大多为与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关的背景、常识等拓展性资料,供教师教学和学生阅读,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了解生产、生活、国防、工业、农业等领域中的化学知识,初步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九年级下册中与此类内容有关的资料卡片栏目内容见下页表1。
在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教科书中的化学学科知识,将资料卡片栏目中的相关内容巧妙融合,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生活自信心。
例如,在讲到浓度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食醋、饮用酒、医用酒精、果汁、消毒液等溶液的商品说明,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关注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获得生活经验,借此带领学生学习溶质质量分数,再借助资料卡片“体积分数”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使其认识更多生活中的浓度表示方法并了解其意义。
再如,在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2中,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后,教师可安排如下教学活动:①阅读活动——阅读资料卡片“几种元素的主要食物来源”;②讨论活动——讨论获取哪些食物可以保证人体必需元素的每日摄取量;③设计活动——从六大营养素和人体必需化学元素的角度考虑,设计每日或每周食谱。由此,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该类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信心和生活能力。
(二)讨论栏目
教科书中讨论栏目的内容与正文内容紧密结合,或从实际问题引出学习内容,或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展开学习,或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景,使学生充分体会化学与社会生活之间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将讨论栏目的内容与正文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在有效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关注与化学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下面选取两个教学案例具体加以说明。
教学案例1: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本部分内容的设计思路如表2所示。
该教学设计中的环节三和环节四充分利用了教科书中的讨论栏目。环节三是利用讨论栏目中的问题1,对环节二中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提炼出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以此建构思维模型;环节四则是针对讨论栏目中的问题2,让学生利用建构的思维模型,解释生活中自行车各种构件的防锈措施,将所学习的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突出了化学的应用价值。这样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铁制品锈蚀的化学原理,掌握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基本方法,也能促進他们思维能力发展。
教学案例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科书中本部分内容以讨论栏目引入,直接提出以下两个问题供学生讨论。
1.以下是几种生活中常见的营养强化食品:碘盐、铁强化酱油、高钙奶粉、铁锌钙奶饼干。从化学的角度看,它们的名称有哪些共同之处?你还能列出哪些类似的食品?
2.人类为什么要生产营养强化食品?
这两个讨论题目开门见山,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核心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针对第一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食品名称中都出现了元素名称。据此,学生进一步列出他们接触到的类似的食品名称,并由此产生疑问:“为什么元素名称出现在食品名称中?它们有什么作用?”针对第二个问题,学生会关注这些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由此激发学习的兴趣,为拥有健康的体魄、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础。
(三)调查与研究栏目
调查与研究栏目指导学生开展一种简单的项目研究及实践活动,所涉及内容为教科书的拓展,具有以下特点:①选取的内容往往源于日常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②内容与所学化学知识相联系,能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③活动形式较开放,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能直接获得社会生活中的信息和资料;④学生分析获得的信息,归纳总结调查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⑤活动中学生要分工合作、查阅资料、调查访谈,可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锻炼交往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在开展调查与研究栏目的实践活动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活动前明确活动目的、活动中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活动后总结归纳,必要时应让学生提交研究报告或物化的研究成果。教师要全程参与指导,准确把握活动方向。
案例1:(第八单元)调查你家以及你生活的社区金属废弃物的主要品种、回收情况和回收价值等,对今后如何回收金属废弃物提出建议。
垃圾的分类及回收利用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国家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扬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规范公民的垃圾分类回收行为。金属是一种资源,金属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是垃圾分類回收必须关注的重要方面。该调查与研究活动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关注垃圾分类及回收利用问题,理解其意义,从自身做起,践行垃圾分类。在实施过程中,该活动可分解为如下步骤(见表3)。
表3 “金属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调查与研究活动设计
[步骤一 将学生分组,明确各组任务(分别调查学校、家庭、社区的金属废弃物品种及回收情况) 步骤二 在教师和家长指导下,各组学生开展调查活动(活动中注意自身和同伴安全) 步骤三 围绕调查的结果,进行分类整理,并上网查阅资料,了解这些金属废弃物的回收价值 步骤四 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将调查结果及查阅的资料制成小报,在班内展示、交流 ]
在调查与研究活动中,教师应适时指导每组学生,注意挖掘研究内容中涉及的化学学科知识,如废旧金属再利用过程中涉及的金属、金属氧化物等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金属的冶炼方法等,并根据具体情况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分析。在活动中,教师对学生产生的问题应及时给予解答,帮助学生克服视障带来的不便。
案例2:(第十单元)测定最近一段时间本地区雨水的pH并记录。根据雨水的pH及其变化情况,判断本地区是否已经或可能出现酸雨。如果已经或可能出现酸雨,请分析原因,并提出防治的合理建议。
这是一个动手类的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生活的环境,关注“蓝天、碧水、净土”等生态环境保护的硬指标。在活动中,学生需要对水样进行检测,并记录相关数据,一段时间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之后还要从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周边的厂矿企业、居民的燃料结构等各个方面开展调查并收集证据,对酸雨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的合理建议。这个活动既达到了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还引导学生调用跨学科知识,针对社会性科学议题尝试提出自己的见解,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为他们未来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四)课外实验栏目
低视力学生在教师或家长的帮助下,在课外时间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有助于其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在动手操作、记录并分析实验现象、获得实验结论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环境的关系。在九年级下册中,有两项课外实验内容。
1.自制白糖晶体
该课外实验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家中的白糖,通过观察白糖从溶解到结晶的过程,深入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溶解度的概念及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体会实际生产中白糖晶体的制作过程。在开展该活动时,教师或家长应根据低视力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安全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等方面对学生加强指导,以顺利完成实验。
2.塑料和纸埋入土壤
各种媒体都在宣传“为了保护环境,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提倡使用环保购物袋”,其原因是什么,学生可能并不十分清楚。为了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其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科书设计了“将一小块塑料和一片纸埋入潮湿的土壤内,两周后取出”的课外实验活动。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塑料和纸这两种材料的变化情况,以此认识白色污染的成因,进而理解材料合理使用的重要性,将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并及时向家长、朋友进行宣传。
三、活动性栏目的教学价值
教科书通过精心设计与正文内容紧密结合的活动性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同时,及时了解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内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重视活动性栏目,精心研究,合理使用,充分挖掘它们的价值。
(一)奠定学生融入社会的基础
教师应在认真研究教科书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活动性栏目的价值。在教学中,或与教科书正文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在课堂上完成栏目中的活动内容;或给学有余力的学生预留提升的空间,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并在课上进行展示;或设计为简单的项目学习或研究性学习活动,将学生分组后,指导他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引导低视力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使化学学习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也使学生切身体验到化学对社会、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为他们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围绕活动性栏目展开学习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感受其应用价值,也能够使他们紧跟时代步伐,及时了解社会发展情况,掌握一定的生活常识。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拓宽视野,积累生活经验,提高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生活自信心和成就感,这对于塑造他们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挫折的心理品质能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活动性栏目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经历科学探究、养成科学态度,其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责任编辑:黄春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