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思维链条关联性的分析研究

2024-05-23 04:41徐小红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4年9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徐小红

【摘要】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思维链条教学研究,旨在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从问题情境导入、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归纳演绎和反思总结与拓展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及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瓶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教学评价和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为后續的教学设计和调整提供参考,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下,单元整体教学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将数学知识点进行整体的、系统的规划,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其数学应用能力.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数学思维链条的教学则成为重中之重.本文旨在探讨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思维链条的教学研究,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单元整体教学概述

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系统性的教学模式,它以教材中的知识点为基本单位,通过系统地整理和规划,形成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的单元,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对每个单元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难度.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和实践操作,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能力.总之,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系统性的、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推广.

2 初中数学思维链条教学模式

2.1 数学思维链条的内涵

数学思维链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连贯的思维环节,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并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形成清晰的数学思维路径,提升解题能力和数学素养.数学思维链条的构建需要教师根据数学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复杂的知识点拆分成一系列思维环节.这些思维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将原本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整合起来,达到知识迁移和灵活应用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地思考和分析.同时,教师还需通过评价与反馈来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综上所述,数学思维链条的内涵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连贯的思维环节,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并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这需要教师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问题解决策略,以及时评价与反馈教学效果.

2.2 数学思维链条的教学实践

2.2.1 设计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教学环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首先,问题情境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或兴趣爱好相关.

例如 在讲解“概率初步”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情境:(1)投掷一枚硬币,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概率分别是多少?(2)掷两个骰子,出现和为10的概率是多少?这两个问题都是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概率的概念和应用.

其次,问题情境应该具备挑战性和启发性.

例如 在讲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情境:(1)如何确定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大小?(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什么形状?这两个问题不仅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而且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和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最后,问题情境应该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

例如 在讲解“一次函数的图象”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情境:(1)如何绘制一次函数的图象?(2)一次函数的图象有什么特点?这两个问题不仅与教学目标相关,而且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象,深入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和应用.

总之,问题情境的设计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爱好,同时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和启发性,并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这样的设计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2.2 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人数根据班级人数而定.同时,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分组标准和规则,确保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以便于后续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引导学生围绕任务展开讨论和探究.

例如 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置以下任务:(1)什么是三角形全等?(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哪些?(3)如何用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探究,加深对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在明确了合作学习任务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

具体形式可以包括:第一是小组讨论:让小组内的成员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共同解决问题;第二是集体交流:让每个小组的代表上台发言,分享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和经验,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第三是分组竞赛:针对一些数学知识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竞赛,通过比赛的形式检验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总之,开展合作学习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构建合作小组、明确合作学习任务、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和评价与反馈等步骤,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智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及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瓶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3 注重归纳与演绎

注重归纳与演绎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思維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和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 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首先,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类型三角形全等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出全等三角形的特征和判定方法.如,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通过比较两条直角边和斜边的长度来判断它们是否全等;对于两个锐角三角形,可以通过比较三条边或者三个角的长度来判断它们是否全等,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演绎推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已知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3厘米,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6厘米,那么它们的斜边长应该相等.这是因为两个三角形全等,所以它们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因此可以得出斜边长相等;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归纳和演绎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对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认识.如,通过比较不同类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共同点和规律.同时,也可以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与其他数学知识点联系起来,例如与三角形的面积、周长等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总之,注重归纳与演绎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归纳和演绎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认识和理解.

2.2.4 进行反思总结

反思总结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发现自身问题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 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后,进行反思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解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提高解题效率.在反思总结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不同解法的优缺点是什么?(2)各种解法中哪种方法更加简便?(3)每种解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4)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错误?以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常见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为例,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直接开平方法是最简单的解法,适用于形如x2=p或(nx+m)2=p的方程.但当方程系数较大或较小,或者出现负数时,直接开平方法就会变得复杂,甚至无法解决.配方法虽然麻烦一些,但是适用范围更广.对于形如ax2+bx+c=0的方程,配方法都可以解决.但是配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错,因为涉及的计算比较繁琐,学生很容易在配平方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公式法是四种解法中最通用的一种,可以解决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但是公式法在解题过程中比较复杂,需要学生记忆公式并正确使用.同时,公式法在解决一些特殊方程时可能并不简便.因式分解法在解决某些特殊方程时非常简便,比如方程ax2+bx+c=0中,当a=1且b=c时,就可以通过因式分解法迅速得到答案.但是因式分解法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分解方程,否则就无法求解.

在反思总结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解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选择适合自己的解法.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发现自身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高解题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思维链条教学是一种系统性的、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组织合作学习、注重归纳与演绎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等.同时,教师需要及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瓶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教学评价和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调整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小林.数学作文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研究,2023(09):60-62.

[2]吴海珍.新课标视域下小初数学教学衔接策略探析——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3(28):20-22.

[3]王祎婕.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导向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刍议[J].教师教育论坛,2023,36(08):81-83.

[4]彭永江.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深度学习措施[J].亚太教育,2023(12):48-51.

[5]阮征,范青青.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内涵与策略[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3,43(03):7-11.

[6]高沛沛.合理运用“互联网+”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新通信,2023,25(09):188-190.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下学与教方式初探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