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幼儿游戏》专业课程中的现状与路径研究

2024-05-22 08:55:11胡韶荣石媛媛刘喜龙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4年2期
关键词:幼儿游戏课程思政高校

胡韶荣 石媛媛 刘喜龙

【摘要】“育人”先“育德”,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幼儿游戏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其中融入课程思政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而目前高校课程思政融入幼儿游戏专业课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可通过加强学校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完善《幼儿游戏》课程思政建设的集体备课制度、建设《幼儿游戏》课程思政案例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融入课程思政、完善《幼儿游戏》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制五方面来加强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幼儿游戏|高校

2016年12月7日至8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知识教育与思政元素结合的实践创新,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已经成了势不可挡的趋势。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某所高校學前教育专业上过《幼儿游戏》的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从而发现课程思政在融入《幼儿游戏》专业课程中的现实困境。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主要应用于研究当下课程思政在融入《幼儿游戏》专业课程中的现实困境分析,提出课程思政在融入《幼儿游戏》专业课程中的对策建议。根据调查的目的和研究需要,本人在借鉴他人问卷的基础上自编教师和学生《幼儿游戏课程思政开展现状调查研究》,并通过电子问卷的形式向教师及学生发放问卷。通过向已经上过《幼儿游戏》课程的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发放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438份,向带过《幼儿游戏》课程的12名教师发放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2份。

2.个案研究法

以山西省太原市某所高校为研究对象,进入到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游戏》课程中,观察感受教师上课过程中课程思政的融入方式、融入时间、融入效果以及学生对待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反应情况,以此数据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

二、课程思政融入《幼儿游戏》专业课程中的现状

(一)学校层面

1.学校保障体系不健全

在问卷调查中问到:“您参加过多少次校级以上相关的课程思政培训?”2位老师选择的4次及以上,8位老师选择的2~3 次,2位老师选择的只参加过1次;问到:“您参加过多少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有4位老师参加过1次,8位老师没有参加过,可见,教师在参加相关培训及比赛等方面的经验还是较为缺乏的。课程思政的挖掘与融入需要教师吸收、借鉴别人的经验,再举一反三运用到自己的课程中来,教师学习的内容不足,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把握不够,自然就很难融入到课堂中来。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上层建筑的支持与引导,只有学校层面加强重视,才能够加大对课程思政培训等方面的基金投入,教师才能够打开视野,从中获益。

2.学校教学任务重,教师精力不足

关于问卷调查中的问题:“您未能高质量参与课程思政科研工作的原因有哪些?”有83.33%的教师选择了“教学任务过重,精力不足”。教师每天在校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在这有限的时间之内,教师要备课、上课、写教案、做课件、辅导答疑、学业导师、指导论文与实习、批作业、监考、参加教研活动、部门会议、校级会议及培训、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等等各项事务,在应对完这些事务之后,很难再有精力和时间去深入钻研如何在自己的课程中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尽管教师认为在《幼儿游戏》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是非常重要的,却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教师层面

1.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两张皮”

在《幼儿游戏》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需要将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融汇贯通,能够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融入课程思政而融入,导致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使得课堂教学也变得十分生硬。对于问题:“您在《幼儿游戏》课堂教学中是否融入了课程思政内容?”33.33%的教师选择了“基本融入”,66.67%的教师选择“融入一些”,而没有每章都融入的原因在于大部分教师对于《幼儿游戏》中融入课程思政较为容易的章节,都会自然而然地穿插在自己的教学内容中,而对于有难度的章节,老师们表示不会刻意地去挖掘,否则反而会适得其反。

2.思政融入方式单一

在调查“《幼儿游戏》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方式”中,有83.33%的教师选择了“多媒体宣讲”,分别有75%的教师选择“讲授”和“分组讨论”,50%的教师选择“转播专家讲座或相关视频学习资料”,没有教师在“其他”里面填写自己的融入方式,而根据在校期间对教师上课过程的观察,大部分教师都采用的是讲授、播放视频及分组讨论,没有更加新颖的方式。老师们表示,自己参加的线上线下的相关培训虽然对课程思政讲的很详细、透彻,但是内容偏向于了解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理念、基本意义等等,很难把专家们讲的内容迁移到自己的课程中来,并没有针对某个专业或某个课程思政融入的方式进行讲解,导致教师在自己课堂中仍以传统的方式融入课程思政。

(三)学生层面

1.学生缺乏课程思政课堂主体意识

在学生的观念中,老师是课堂的主体,课堂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自己只需要配合教师,倾听课堂内容就行。在《幼儿游戏》的课堂中也不例外,对于课程思政的内容,也只是教师讲一点,学生学一点,很少有学生主动思考本节课或者本章节能够挖掘哪些课程思政元素。如在讲授《角色游戏》这一章节中,对于“幼儿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能挖掘哪些思政元素?”大部分学生回答的都是教师平时上课过程中提到的“游戏观”“游戏规则”“同伴关系”等,很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2.学生思政效果评价缺失

在问卷中问到:“您觉得《幼儿游戏》课堂上思政内容的引入可以发挥什么作用?”79.22%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三观”,73.74%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升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60.63%的学生选择“有助于增强职业信心”,48.46%的學生认为“有助于培养哲学思维”,可见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有助于自身素养的提高,但是由于《幼儿游戏》课程思政仍在建设阶段,各方面评价机制尚不完善,而且课程思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效果体现在学生的言行举止及思想认识之中,这些内容具有隐蔽性,因此,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对于课程思政的吸收效果难以量化,教师也难以收到在课堂上不同教学方式、言语表达对学生思政效果的反馈。

三、课程思政融入《幼儿游戏》专业课程中的路径

(一)加强学校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

首先,要加强课程思政顶层设计,成立课程思政领导工作小组,领导带头统筹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由二级学院及职能部门协调推进,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游戏》课程思政建设的资金投入,设立课程思政专项经费,配置支持课程思政建设的资源;其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组织专业教师参加省市等组织的《幼儿游戏》专业课程思政相关讲座,或是请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示范学校带头人等教师到我校为教师解答疑惑,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专业素养;最后,举办《幼儿游戏》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以竞赛为突破口,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完善《幼儿游戏》课程思政建设的集体备课制度

教师集体备课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又提高了备课时效。《幼儿游戏》课程组应当建立正确的集体备课思想,明确课前备课的宗旨和精神内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观念,加强课前备课的思政元素准备,能够把握课程教学中思政内容的重点。应当由课程组组长组织并开展实施,采取一人主讲大家讨论的办法,每次确定一位主备人,主备教师要熟悉教材,准确把握本堂课的思政目标及内容,其他教师要结合课堂实际,共同探讨,相互补充,提出自己的见解,使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

(三)建设《幼儿游戏》课程思政案例库

《幼儿游戏》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建设要紧贴时代,要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从实际问题出发,从中提炼思政元素,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对于《幼儿游戏》专业课课程,可以通过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等具体的游戏内容,涉及到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幼儿园案例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如角色游戏不仅可以让幼儿树立正确的游戏观,还能够让幼儿在扮演各种职业的时候体会到角色的艰辛,从而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融入课程思政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中得知,学生更倾向于在课堂中结合专业课具体知识点或案例穿插性地讲授思政内容,从在《幼儿游戏》课程中的融入形式来看,学生更喜欢以短视频、动画、课件等形式润物细无声,结合专业课特点自然融入,同时可以引入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因此,教师在《幼儿游戏》的课堂上要避免形式主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融入课程思政。首先,教师要善于将社会热点引入到课堂中来,通过精心选择与《幼儿游戏》相关的案例,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融入更多学生感兴趣的思政内容,如国家政策文件和领导重要讲话、历史典故、传统文化等,让思政内容不再局限于学前教育领域;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启发式、讨论式、问题探究式等多种方式,将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融入,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讲课程思政,让学生主动实践课程思政。

(五)完善《幼儿游戏》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制

对《幼儿游戏》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不单单需要评教师,更需要评学生。对于教师,不仅要看教师在《幼儿游戏》的课堂中“有没有”开展课程思政,还要看教师开展的课程思政质量“高不高”,可以根据需求设计《幼儿游戏》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表,从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融入、教学的策略、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情况等方面开展,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过程的不足,不断改进完善;对于学生,要针对《幼儿游戏》课程思政上课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调查,主要从对《幼儿游戏》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幼儿游戏》课程思政内容的学习与掌握情况、《幼儿游戏》课程思政学习的参与感、成就感、《幼儿游戏》课程思政的实践运用能力等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也能让教师得到相关反馈。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王清梅,钱俊伟.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价值、困境与优化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3(06):97-103.

[2]田爱香,徐兴民.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育德素养提升路径探索[J].菏泽学院学报,2023,45(03):44-50.

[3]李秋丽,毕新颖,石鑫玉.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存在的问题及路径分析[J].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2023,35(02):107-112.

[4]张猛,郭钟慧,贾倩.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39(06):22-24.

[5]李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与改善策略[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39(03):121-128.

[6]庄振民,管旭,黄敬如等.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3(20):176-179.

[7]张蕾.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融入路径研究——基于幼儿美术与手工课程改革[J].河北开放大学学报,2023,28(02):60-63.

[8]周丹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3(02):26-29.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幼儿游戏》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J20221366)】

(作者简介:胡韶荣,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石媛媛,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刘喜龙,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在读,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

猜你喜欢
幼儿游戏课程思政高校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分析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2:38:20
论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干预与干涉
小班游戏活动观察和评价的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