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

2024-05-21 14:45刁文瑞
广西教育·A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学困生小学数学

刁文瑞

摘 要: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样的,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有学校教师的因素,还有家庭教育的影响。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师和家长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采取相应的转化策略,通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适合的学习方法、加大家庭教育的支持力度等,切实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使他们能够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在数学上得到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家校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7-0109-04

数学学科的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使得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导致部分小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习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开展教学,没有采用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等教学方式方法,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厌烦课后作业,出现了学习积极性和行为习惯较差的小学数学学困生。小学数学学困生是指智力水平正常,但是数学学习成绩较差,学习效果不理想的那部分学生。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学校教师的因素、家庭教育的影响。学困生是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都必须面对的现实,教育转化学困生是学科教学的应有之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发展。因此,教师要深入分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具体成因,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采取相应的转化策略,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困难,促进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是造成数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数學知识的严密性、抽象性,使得一些学生觉得数学逻辑难以理解、数学学习枯燥乏味,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缺乏学习内驱力。数学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模糊,时间越长问题积累得越多,慢慢就成了班级的学困生。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无法明确教师的教学重点,课后没有积极进行复习,以至于很多数学知识和方法掌握不牢固,数学学习成绩自然不理想。除此之外,阅读理解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必备能力的欠缺,也是造成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因素。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欠缺,尤其是一些低年级学生,在阅读完题目之后对题意的理解不是很透彻。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目,忽视题目中的关键字眼、隐藏的信息,导致解答出现错误的情况[1]。

(二)学校教师的因素

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校和教师更关注学生的成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更多是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入手,片面地认为学困生影响学科平均分数,拖班级后腿。因此,教师对学困生不太关心,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学困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更加厌烦学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与学困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一些学困生遇到问题时不愿意求助教师,以至于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握知识点,造成恶性循环[2]。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部分教师一味地讲授课本内容,忽视教法学法的多样化,学生的好奇心﹑灵动性就会被压制,失去学习的兴趣。小学数学教师由于缺乏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缺乏与其他学校优秀教师的学习交流,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没有及时掌握,导致教学方法单一,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感觉数学学习毫无乐趣可言。

(三)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价值观。家长需要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活动中,做好孩子的学习指导工作。然而一些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比较落后,认为教育是学校和教师的职责,从而对教育漠不关心,导致孩子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一些家长本身的能力就比较差,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因此无法对孩子进行作业辅导[3]。学生在做数学家庭作业时得不到家长的指导,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除此之外,家校合作不够密切,家长缺乏与教师的有效沟通,没有将学生在家里的具体表现反馈给教师,这就导致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不能针对学困生制订相应的家校合作指导策略。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原则

(一)因材施教原则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需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学生彼此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在转化学困生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认知能力等,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因材施教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起点等,设计更有针对性、层次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二)协同育人原则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需要教师、家长及学生共同努力、密切合作,这样才能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保证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积极与学困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困生的具体需求,然后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学生需要将自身的需求及时反馈给教师,这样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家长需要增强家校合作意识,将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反馈给教师,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家庭教育指导意见。各个主体切实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三)“评—改—促”原则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需要遵循“评—改—促”原则。教师要定期对学困生转化的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效果评估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改进,有效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在进行效果评估时,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计划完成、学习成绩提高等情况,及时发现在转化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改进相应的教学活动,优化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三、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学习比较枯燥,很多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数学成绩的提高。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兴趣,才会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因此,转化数学学困生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数学学困生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以声形兼备的教学带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流程。例如,针对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爱表现的特点,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加入一些学生实践活动,如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賽一赛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不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造成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很多小学数学学困生都是因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当、在数学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而造成数学成绩不理想,进而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自卑和应付的心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以下四种方法。

一是时刻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4]。例如,学生在课堂中对教师的提问给出了正确的回答、在作业中能正确解答以前不会的题目等,教师应当及时进行表扬,给予鼓励与肯定。学困生的转化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即使没有及格,教师也要鼓励,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留意和关心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和方法,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例如,当学生遇到数学问题无法解答、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时,教师不是一味地指责学生,而是要耐心地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上的缺陷,寻找有针对性的策略,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成绩的目的。

三是善于挖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从自卑中走出来,扬长补短。“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一点缺点都没有的学生和一点优点都没有的学生都是不存在的。因此,教师要一分为二地对待数学学困生,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自觉发扬自身的优点、抑制和克服自身的缺点,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是借助班集体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感染和转化学困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手段,是教育的目的和对象。教师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要求个人,在教育集体的同时教育个人,可以对个人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一个具有明确学习目的和团结一致的学习集体,能有效约束学困生的不良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进而激发学困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有效转化学困生。

(三)夯实数学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绝大多数学困生并不存在智力上的不足,而是在学习习惯和方法上存在不足,造成学习基础薄弱。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环环相扣,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学习难度逐渐加大。如果学生的数学基础不牢固,则会在新知识的学习与旧知识的复习上“疲于奔命”。转化学困生,关键是要转变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小学数学教师要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必须对学生加强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适当调整教学速度,结合学生的数学知识接受能力、掌握能力来对教学层次进行合理划分,梳理数学知识脉络,尽量分散教学难点、降低学习坡度,适当在新知识点讲授的同时回顾学过的知识,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教师应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养成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课以及课后完成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前要做好相应的预习工作,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向教师求教,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课后要积极进行复习,通过复习查漏补缺,发现自身知识理解和掌握中的不足,并进行强化学习。

正确的学习方法离不开对数学学习规律的认识。学生只有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才能不断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找到相应的补救措施。学困生在学习数学时思维较为固化,因不能及时发现题目中的陷阱导致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屡屡发生。针对这一类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错题整理工作,记录错误出现的原因,并进行反思。教师还应针对学困生的特点,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例如,教师在教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设计了“1.2+8.8×1.25,1.6×0.9÷1.6×0.9”这种类型的计算题。一些学生往往会违背运算顺序,根据数的某些表面特征进行“简便”计算:1.2+8.8×1.25=10×1.25=12.5,1.6×0.9÷1.6×0.9=1÷1=1。教师设计这种有“陷阱”的计算题让学生计算、比较、反思,让学生从计算中找到错误原因,从而总结出正确的运算规律。

(四)家校协同育人,加大家庭教育的力度

家庭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端正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家长和教师都要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学习指导工作。家长要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让教师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的情况,有利于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促进学困生的有效转化[5]。

大多数学困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较为重视,但教育方法不当,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例如,一名数学学困生回家告诉家长:“我今天在数学课堂上举手发言得到老师的表扬了。”若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鼓励,这对孩子的学习心态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如果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微小进步都予以肯定和赞赏,孩子将会形成学习信心,在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中会更加努力。

家长除了做好心理辅导工作,还需要发挥自身的学习指导作用。学生在做家庭作业时,家长要做好辅导工作,对学生不理解的题目进行详细讲解。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的相关知识后,部分数学学困生对边长、表面积等知识的理解不够全面。家长可以就地取材,选择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物品,如不用的纸盒子,让孩子通过拆开、拼接纸盒子,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边长数量及表面积有更好的认识。家长通过日常生活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家庭娱乐游戏中,家长利用扑克牌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家长摆出4张扑克牌,让孩子运用加减乘除四种计算方法凑出24点。家长先让孩子独立思考,然后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再对孩子进行方法指导和总结,用“玩中学”的方式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转化学困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师和家长要结合学困生的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方法策略来开展转化工作,给予学困生更多的鼓励,帮助学困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倩.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帮扶策略探讨[J].华夏教师,2023(2):17-19.

[2]何辉玉.关于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思考[J].华夏教师,2022(17):12-14.

[3]张剑锋.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学困生教学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4):111-113.

[4]刘振国.如何激起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9):138-140.

[5]顾晓波.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7):124-125.

猜你喜欢
学困生小学数学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初中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思考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