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牢牢把握其中所蕴含的坚持守正与勇于创新、使命引领与问题倒逼、勇攀政治高线与恪守政治底线、消除政治隐患与防范政治风险、讲政治与抓业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强化制度保障作用、政党领导作用与人民主体作用、抓住“关键少数”与管好“绝大多数”、突出重点与把握整体、党的政治建设与国家政治建设这十大关系。深刻理解并辩证处理好这十大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工作的开展,充分释放党的政治建设效能,进而以党的政治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党的整体建设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习近平;政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4)02-0093-14
〔基金项目〕2023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党的自我革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现机制研究”(23CKS019)
〔作者〕丁新改,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江苏徐州221116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新征程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①。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在诸多重要场合的讲话中论及党的政治建设,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对于“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②的重要性。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是对新时代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总结和管党治党的规律揭示,也是党始终坚持政治导向、着重解决政治问题、消除严重政治隐患并同自身肌体存在的病症作坚决斗争的实践升华。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必须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牢牢把握党的政治建设场域中的十大关系。
一、坚持守正与勇于创新的辩证统一
注重党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以贯之的政治要求和独特标识。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欧洲工人阶级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中就专门针对无产阶级政党“ 为什么要从事政治”“ 应该从事什么样的政治” 以及“ 如何从事政治” 这些重大问题作出科学阐释。针对无产阶级政党为什么要从事政治,恩格斯从工人阶级从事政治的自身合法性、正当性以及逻辑必然性向度来揭示“绝对放弃政治是不可能的”①,且“向工人鼓吹放弃政治,就等于把他们推入资产阶级政治的怀抱”②,这无疑会给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带来致命性打击;针对无产阶级政党应当从事什么样的政治,他们旗帜鲜明地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应当从事的政治是工人的政治;工人的政党不应当成为某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尾巴,而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它有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政治”③;针对无产阶级政党如何从事政治,马克思、恩格斯也给予了明确答案,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要有准备革命和教育工人进行革命的手段,即政治行动”④。显然,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讲政治既是无产阶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本质性规定,也是其增强党员和群众阶级意识、政治觉悟的政治要求。列宁在承继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础上, 拓展了政治的内涵和外延。首先, 明确政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问题导向性, 因所处“ 时”“ 空” 不同, 政治的内涵也会有所不同, 故而“ 要是用旧观点来理解政治,就要犯很大的严重的错误”⑤;其次,明确了“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⑥的战略地位;此外,他还强调要善于培养无产阶级的政治家,以便共产党能够“迅速而正确地解决各种复杂的政治问题”⑦。
中国共产党把讲政治贯穿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注重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针对党内、军队里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明确提出要加强官兵的政治教育,“提高党内政治水平”①。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高、饶的反党分裂活动进行了深刻揭露和严厉批判,指出:“我们是共产党人,更不待说是党的高级干部,在政治上都要光明磊落,应该随时公开说出自己的政治见解,对于每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表示自己或者赞成或者反对的态度,而绝对不可以学高岗、饶漱石那样玩弄阴谋手段。”②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③,“党内无论如何不能形成小派、小圈子”④。江泽民指出:“坚持讲政治,是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⑤ 胡锦涛也指出:“领导干部讲政治,这是首要的一条。”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从马克思主义政黨视角出发,进一步坚定了无产阶级政党讲政治的立场,延续了中国共产党讲政治的历史传统。他强调:“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 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⑦,“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⑧,因而党员干部“既要大胆讲政治,又要善于讲政治”⑨,要把“讲政治、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排在首要位置”⑩。同时,习近平进一步结合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要求,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的重点、要求、任务、目的作出详细论述。党的十九大更是在此基础上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首次提出党的政治建设的新概念,明确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地位、功能、首要任务、主要内容。随后,习近平又在诸多重要讲话中对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系统、科学的论述,为提高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质量提供了基本遵循。因此,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继续坚持守正和勇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通过守正把握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的本质规定性,又要结合新的时代诉求、现实需要进行创新实践,更好地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使命引领与问题倒逼的辩证统一
中国共产党是典型的使命型、责任型政党,其政治身份是建构于伟大的历史使命与政治责任之上的。纵观党的百余年建设史,可以清晰厘定和佐证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己任,且具有以大无畏的担当精神不断践行初心和使命的鲜明特质。对使命型、责任型政党而言,形势的复杂严峻与使命任务的宏大艰巨对党的自身建设质量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同时也意味着在实现使命这一伟大实践中遇到的风险与挑战、问题与矛盾会更加突出,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解决党内各种问题的治本之策”①。由此可见,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既是对党所面临的复杂而又突出的问题所作的积极应答,也是新时代境遇下党领导人民践行初心使命的强烈呼唤。而无论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动力驱动还是解决突出问题的倒逼机制,其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进而以强党引领强国建设,造福于人民。
使命因崇高而催人奋起,因宏大而任务艰巨。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自建党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这一崇高的历史使命而不畏艰难困苦,奋勇向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充分彰显了党的卓越领导能力。但同时我们必須清醒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③。换言之,中国共产党倘若不能够通过强化自身建设来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就难以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为此,践行伟大的历史使命,必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通过将把准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恪守政治原则等政治要求融入使命型政党的建设中来,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提供最根本的政治保障与最稳定的政治环境。
如果说使命引领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正向驱动,那么党内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则是中国共产党必须进行政治建设的负向驱动。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党内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都与政治问题密切相关,根子上都是党内存在的“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④问题在党的建设各个领域的投射和表征。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无疑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大力度狠抓党的政治建设,“形成了鲜明的政治导向,消除了党内严重政治隐患,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①。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党内“仍有一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政治敏锐性不高,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对‘国之大者不关心,对政治要求、政治规矩、政治纪律不上心,对各种问题的政治危害性不走心,对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不用心”②等严重问题,而要“切实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③。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又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扫除障碍。因此,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需要进一步把握好使命引领与问题倒逼的辩证统一关系。
三、勇攀政治高线与恪守政治底线的辩证统一
政治高线具有现实性与超越性合二为一的典型特征,既对现实的政治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又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激励党员干部奋进前行。而较之政治高线的激励、导向柔性作用,政治底线更具强制性,是党员干部不可逾越的政治红线、警戒线,要求其必须严格恪守。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性作用内在地规定必须适时根据时代发展变化提出政治高线,为党员干部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以充分发挥政治建设所具有的政治指南针作用;而政治建设的根本性地位必须建立在党员干部对政治底线的恪守之上,要求他们始终保持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政治本色不褪。故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既要充分发挥好政治高线的引领性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好政治底线的规制性作用。正如习近平所说,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坚持明确标准,既提出政治高线,激励党员干部向往践行,又划出政治底线,防止党员干部逾矩失范”④。
政治属性是政党的根本属性,“任何政党都有政治属性,都有自己的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追求”⑤。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作为自己的政治追求与奋斗目标。而政治高线则是党在深刻把握不同时期“时”“空”变化的基础上,依据自身发展状况在政治建设方面所提出的最高要求,是党的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追求的具象化。通过激励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政治信仰,坚定“四个自信”,践行政治高线,不断推进为崇高政治理想而奋斗的伟大实践。而当前在党内仍有一些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真理信金钱,蜕变为党的政治蛀虫;更有甚者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严重破坏党的政治形象、消解党的政治威信。这意味着必须继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适时提出政治高线,以充分“发挥政治指南针作用,引导全党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廓清思想迷雾,澄清模糊认识,排除各种干扰,把全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①。
如果说激励党员干部践行政治高线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努力要实现的高阶标准,那么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守住政治底线则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政治纪律,是政党自我管控能力、规制能力在政治方面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政治底线是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对党员干部提出的严格标准,能否守住政治底线不仅关涉党的政治建设的质量,更是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要事。习近平明确指出:“对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危害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危害国家制度和法治、损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反对,不能让其以多样性的名义大行其道。这是政治底线,不能动摇。”② 因此,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既要划出政治高线,激励全体党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奋勇拼搏;又要强化党员干部的政治底线意识,使其严格恪守政治底线以消除政治隐患、防范重大政治风险。
四、消除政治隐患与防范政治风险的辩证统一
政治隐患是当下存在的潜在政治危险,是破坏党的肌体健康的危险因子。消除政治隐患是中国共产党存续与发展的重大政治命题。而政治风险是指将来有可能发生的政治危险,包括党遭受损失、伤害甚至巨大冲击的可能性。倘若对政治隐患置之不理,对政治风险预测、防范、监控、处理不当,极可能引发政治动荡,阻碍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亡党亡国。苏共灭亡、苏联解体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纵观党的百余年建设史,不难发现,始终注重消除政治隐患、防范政治风险是解锁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由弱变强的政治密钥。习近平指出:“在党的政治建设方面,要确保党的集中统一,促进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净化政治生态,及时清除两面人等政治隐患,防范和化解政治风险。”③ 这内在地要求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做到消除政治隐患和防范政治风险的辩证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消除政治隐患对维护党的肌体健康的重要性, 聚焦党内突出的政治问题,“ 消除了党内严重政治隐患”④。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心态,因为党内存在的政治隐患并未从根源上被祛除, 如隐藏在党内的政治野心家、阴谋家,“ 伪忠诚”,政治上的“两面人”等政治蛀虫,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威胁党的执政安全。为此,应牢牢把握好以下两点:一是决不能回避政治问题,且要从政治高度认识政治隐患;二是“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敏感因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及时消除各种政治隐患”①。
同时,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也唯有在消除政治隐患的基础上,才能有效防范政治风险,确保政治安全。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任务繁重,风险叠加,更需要加强从政治上防范风险。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② 这内在地要求“ 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风险意识, 提高防范政治风险能力”③。较之一般风险,政治风险本身所具有的隐秘性、多源性、耦合性、传导性与致命性,内在地要求必须把防范政治风险放在风险治理的首位。为此,我们既要强化政治意识,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以政党政治能力的提升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又要“高度重视并及时阻断不同领域风险的转化通道,避免各领域风险产生交叉感染,防止非公共性风险扩大为公共性风险、非政治性风险蔓延为政治风险”④。
因此,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深刻把握消除政治隐患和防范政治风险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旦放松对政治隐患的警惕,任由其繁衍、发展,耦合其他病症产生叠加效应,必定会引发政治风险,威胁党和国家的政治安全。
五、讲政治与抓业务的辩证统一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或阶层) 利益,为控制或影响国家权力而组织起来的政治组织,讲政治是其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的核心标识。同时,政党又为实现自身特定的政治目的服务,有自己的业务与中心工作。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根本要求,且党的建设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展开,这双重规定内在地要求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实现讲政治与抓业务的高度融合统一。为此,势必“要把党的政治建设融入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制定和落实全过程,做到党的政治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特别是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⑤。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尤为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明确提出对于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来说“讲政治是第一位的”①,要求他们必须“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②,这就对新时代“关键少数”提出了严格的政治要求。习近平指出:“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③ 这一表述既明确了讲政治对于党的建设质量的保障作用,又指出了其作为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的根本路径所具有的对于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净化作用。此外,要推动党的事业蓬勃发展,也必须“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日常工作生活全过程、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④,以保障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健康,这意味着旗帜鲜明讲政治不仅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本质规定,也是进一步推进党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证。
讲政治不是政治清谈,“要落实在行动上,要贯彻到各行各业和各项工作中去,不能只喊空头口号”⑤。也就是说,要将“讲政治”同“抓业务”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这是“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展开”在政治建设场域中的映射和运用。一方面,讲政治绝不会影响到业务工作尤其是经济工作的开展,更不存在以抓政治工作去代替抓业务。恰恰相反,讲政治是为更好地抓业务创造更加充分的政治条件和提供更有力的政治保证,且讲政治的成效也要靠抓业务的效果来检验。另一方面,在做业务工作的时候也要看政治态度,政治工作也要结合业务工作来完成。只抓业务,不讲政治,业务工作难以取得长久的成效和进展;而离开业务工作的载体支撑,讲政治就会沦为空头政治、政治清谈。为此,“国家机关履行职责、开展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注重政治效果,考虑政治影响,坚决防止和纠正把政治与业务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和做法,确保政治和业务融为一体、高度统一”⑥。
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强化制度保障作用的辩证统一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又是新时代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⑦ 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理应既要靠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也要靠坚强制度的保障作用,两者相互依靠、相辅相成。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内在柔性约束,是促进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觉悟、永葆政治忠诚的关键性举措,而政治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对规范化、长效化、科学化的政治规范体系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加之“党内存在的政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问题比较突出”①,进一步提升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完善制度保障体系统筹协调的现实必要性。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中之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柔性规约,更加注重对党员干部在政治意识、政治觉悟、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理想、政治追求等方面问题的解决,这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在思想层面的政治要求。回顾党的百余年建设史,我们党历来注重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强化思想教育、理论武装来统一全党的思想、行动,以应对党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② 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查处的各种腐败案件,皆与理想信念动摇、政治信仰丢失、宗旨意识淡薄、党性缺失有关。当前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任务之繁重,挑战之严峻,风险之巨大,前所未有,更需要全党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此外, 抓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搞空对空, 必须“ 结合落实制度规定来进行”③以不断提高思想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除了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外,还应强化制度规约,从制度上推动党的政治建设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建设。习近平高度重视政治规范体系的建设,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把建章立制贯穿全过程各方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系统完备、有效管用的政治规范体系,真正实现党的政治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④。然而,“以为定了制度、有了规章就万事大吉了”⑤,那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制度保障作用的充分发挥要以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為先决条件和必要基础。一方面,制度的创设需要科学理论指导,为其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另一方面,制度的执行必须建立在党员干部对制度认同的基础之上。为此,要在解决思想政治方面问题的同时更好地推动制度规约效能的释放,通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⑥。不言而喻,新时代新征程要进一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势必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制度保障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强化融合互动,探寻两者的协调推进机制,既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合到政治规范体系的建构中以更好地提高制度执行效力,又要用制度规约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七、政党领导作用与人民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既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又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①,这是一个根本性、政治性、原则性问题,必须始终秉持、恪守。历史业已证明,正因为党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实践中能够始终坚持政党领导作用与人民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政治原则,故而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党派纷争、利益集团偏私、少数政治‘精英操弄等现象,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②。
党的领导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和政治前提。正如习近平所说:“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党内存在的党的领导弱化、虚化问题进行靶向治疗,针对如何强化党的领导、提高党的领导质量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促进了党的领导效能的充分释放。特别是新时代颁布的《中国共产党重大请示报告条例》《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等党内法规,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在政治实践中仍有一些突出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譬如坚持“两个维护”不彻底,对党中央阳奉阴违做两面人、搞两面派、搞“伪忠诚”;领导体制不健全、领导方式存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问题,这势必阻碍党的政治建设工作的开展。对此,党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路径:一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完善党的领导体制;三是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赢得民心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要义。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至上理念,实现人民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生态权益质的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有效提升,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习近平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① 这既是维护党的政治本质、践行党的宗旨和使命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本身所具有的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有力彰显。为此,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牢牢把握好三点要求:一是党的政治建设工作的开展必须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把“紧扣民心”这个最根本的政治要求贯穿于党的政治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三是把人民群众作为党的政治建设成效评价的最高主体,把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最高评价标准。
总之,党的政治建设既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之下进行,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原则。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充分发挥政党主导作用与人民主体作用,“ 要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高度统一起来,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从人民利益出发,崇尚实干、勤政为民,把精力和心思用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②。
八、抓住“关键少数”与管好“绝大多数”的辩证统一
全体党员是党的政治建设的主体,其政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党的政治建设这一复杂政治工程的建设质量。注重党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传统与优势。纵观党史,党的百余年建设史亦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动党的政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奋斗史,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书写好这一伟大历史篇章作出了卓越贡献。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辉煌篇章也势必要由“全党一起动手”共同擘画、共同撰写。也就是说,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是全党上下团结一致共同推进的政治实践,既要抓住“关键少数”,又要管好“绝大多数”。
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充分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这是由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在党的组织架构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所肩负的特殊责任与政治使命决定的。“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一级看一级”,而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对党员的影响既包括正向示范引领也包括负面效仿。一旦“关键少数”没有抓好,在政治方面出了问题,对党的危害非同小可,不仅会“带坏了队伍,带坏了风气”③,还会“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④。故而,“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深刻认识自己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中的特殊重要性和肩负的重大责任,职位越高越要自觉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增进政治智慧,做到信念如磐、意志如铁,政治坚定、绝对忠诚,清正廉洁、担当负责,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①。
同时,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还必须管好“绝大多数”。因为“党的政治建设说到底是人的建设。政治信仰、政治领导、政治能力、政治生态,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一个党员身上”②。能否管好“绝大多数”直接影响到党的政治建设的效果,而管好“绝大多数”一方面要深化全党上下对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学习, 使党员干部认识到党的政治建设之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增强他们参与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每一位党员均成为党的政治建设的主体,这是确保这一复杂政治工程建设质量的政治要求和组织保障;另一方面, 要抓住重点, 实施“ 一把手” 政治能力提升计划, 以更好地发挥“ 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的示范引领作用。总之,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坚持抓住“关键少数”和管好“绝大多数”相结合,聚合全黨之力推动党的政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九、突出重点与把握整体的辩证统一
新时代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要“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③。这句话中蕴含双重规定:其一,明确了党的政治建设在党建总布局中的首要地位、统领作用;其二,党的建设质量的提高不仅仅取决于党的政治建设质量,还依赖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故而,新时代“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④,必须把“突出重点”与“把握整体”有机结合起来,方能更好地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促进强党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党的政治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布局,提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等重大科学论断,充分彰显了党的政治建设之于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性。习近平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⑤ 要实现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首先党在政治建设方面要过硬,才能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为党的其他建设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坚定的政治立场、提供坚强的政治领导、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就是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始终,以政治上的加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领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①。唯有如此,才能充分释放党的政治建设的效能,实现以党的政治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党的建设质量的提高。
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作为一项新的伟大工程,由许多“子工程”构成,其中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工程群”中的牛鼻子,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不等于可以放松党的其他建设,因为他们同属于整体中的一部分,在黨建布局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作用,不能相互替代、抵消。其中,党的政治建设在党建布局中居于首要位置,起着统领作用;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具有统一全党思想、凝聚起全党磅礴伟力的功能;党的组织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党的纪律建设、党的制度建设都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建布局中分别发挥着保障、塑造、约束、规范作用。因此,党的其他建设应与党的政治建设协同推进。质言之,党的政治建设与党的建设所具有的“关键部分”与“整体”的辩证互动关系,内在地要求我们在新时代必须清楚认识和正确把握党的政治建设与党的其他建设在党建总布局中的方位关系,发挥好党的政治建设与党的其他建设的协调作用,实现党的建设整体高质量发展。
十、党的政治建设与国家政治建设的辩证统一
尽管党的政治建设与国家政治建设在生成机制、建设主体、运行逻辑、实践理路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者和执政党的双重身份内在地决定党的政治建设与国家政治建设具有逻辑关联性,是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在政治建设领域的折射和表征。总的来说,两者主旨相通、制度衔接、功能融合、目标一致,辩证互动、相得益彰。纵观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充分释放党的政治建设效能,以政党意识形态引领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以党内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带动良好政风、社风、家风的形成与发展,以党内民主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质量发展,以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建构与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与弘扬,必然也能够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优化党的政治建设的外部环境,进而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故而,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必然与国家政治建设协同推进。
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深入推进国家政治建设的逻辑必然。“中国国家的建设和成长完全依赖于政党的领导与支撑作用,政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决定力量。”① 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所起的领导性和决定性作用,内在地规定党的政治建设引领并决定国家政治建设。一方面,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政治建设,显然从属于国家治理范畴。新时代强化党的政治建设也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倒逼政党治理能力的客观需要,希冀政党治理效能能够溢出自身建设场域,以政党治理现代化能力的提升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这实质上也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外溢功能。另一方面,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强化党的政治领导,不断提高党的政治领导能力和长期执政能力,而这为推动国家政治建设提供最根本的政治保障。
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又需要国家政治建设为其注入动能。国家政治建设在总体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政党执政绩效、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保障、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用的发挥、依法治国实践的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而正是因为国家政治建设任务的繁重性以及外在形势的复杂性对政党治理制度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中国共产党将外在压力转化为前进动力。从这一维度来看,“就要不断提高政治治理的制度化水平,将党的政治建设的价值原则加以制度化和程序化,进而映射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健全党的领导机制。这一过程反过来又强化了党的政治建设,使得党的政治建设的外部环境不断优化”②。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强化自身政治建设的过程中推动国家政治建设,同时国家政治建设新问题映射到党的政治建设中又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质言之,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与国家政治建设协同推进,唯有正确把握好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责任编辑 付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