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历史写作探究活动指导

2024-05-20 15:16曹小莉
甘肃教育 2024年8期
关键词:实践探究原则意义

曹小莉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有多种途径。文章以历史写作的实践探究活动为例,以主题的正确导向性、内容的真实性、思想的深刻性为原则,从紧扣新课改要求、巧设历史情境、创新多元化评价等角度出发,阐述历史写作实践探究的具体策略,以此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和实践探究能力,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写作;实践探究;意义;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8—0056—04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由过去关注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学生发展,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变为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就历史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是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筆者认为,指导学生有效进行历史写作实践探究是一种适应新要求的有效教学方式。为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兰州市近年来举办了多届青少年学生历史写作比赛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关注现实社会、关注家庭,促使学生搜集和运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开展社会调查,形成历史调查报告,书写身边的历史故事。笔者作为历史教师,长期指导学校学生参加历史写作比赛活动,深感历史实践研究活动是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基于此,笔者以相关历史写作探究活动为例,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指向核心素养培育历史写作探究活动意义

(一)跨学科实践探究可以拓宽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内容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板块中明确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历史学习的提升和拓展[1]。这样的历史写作主题实践探究,打破了历史教育教学的学科界限,可以融入语文、地理、道德与法治、美术等学科领域的主题学习知识。可以说,将资料研读与实地调研结合,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2],既是历史学习与写作的融合,也是校内学习与校外社会实践的结合,拓宽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二)历史写作实践探究活动使核心素养培育更有深度

写作实践探究活动使学生的学习从常规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在查阅相关历史资料,收集、整理资料,思考问题解决办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完成历史知识建构。也就是说,学生对实践探究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判断,将书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形成主题调查报告、论文、纪实文学、历史剧本等,通过实践活动使历史思维和视野得到拓展,强化知识应用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更有深度。

(三)历史写作实践探究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

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思路、情境素材和教学策略,教师需要聚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而历史写作实践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搜集相关资料的方法、技能,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最终形成的研究性成果——历史作文,则体现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有助于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形成,也是学生锻炼历史思维能力、提升历史学习能力的有效体现。

二、指向核心素养培育历史写作探究活动的实施原则

(一)注重主题的正确导向性

坚持主题的正确导向性是开展历史写作探究活动的首要原则。比如兰州市第四届历史作文竞赛的主题“探究身边历史,书写中国精神”明确体现了这一点。在具体的教学指导中,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历史作文,所确定的主题需要对社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结合相关主题要求,教师可以将主题与核心素养培育融合,引导学生重温红色记忆、书写时代楷模故事或记录历史变迁,有助于学生立报国志,以爱国心圆强国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主题的正确导向性,引导学生拓宽历史视野,结合具体的主题,选择合适的写作体裁,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内涵,体现历史主题的深度。

(二)注重内容的真实性

教师指导学生写作,需明确要求学生写作内容的真实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在尽可能还原史实的前提下,设计基于实际的生活化场景,完成历史剧本演绎;而对于调查报告、纪实文学等讲述历史事件和描述历史人物故事的内容,需要确保其内容的真实准确。同时,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注意内容的时代性,交代清楚时代背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人物的语言、行为、贡献以及所具备的精神品质,提升历史学习的深度和厚度。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能有效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三)注重思想的深刻性

在具体的历史写作中,教师应在学生掌握现有资料、肯定学生正确探究方向的前提下,指导学生深挖历史素材,为相关素材赋予新意,突出习作思想的深刻性,使作品有新意,也有深度内涵。比如在历史作文竞赛中,许多学生的参赛作品都讲述老兵的故事,千篇一律,没有体现出新意。获奖作文《一个老兵的记忆》从开篇就突出了独特内涵:“从我们记事的那天起,在我们的心中传承并根植着红色精神。红色烙印在我们的记忆里、融进我们的血液里、渗透在我们的灵魂里。这种红色我们称之为中国红……”一语双关,开门见山地突出了“红色记忆、红色精神”的主题,凸显了作品思想的深刻性。

三、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历史写作探究活动策略

(一)紧扣新课标要求,体现核心素养培育的指向性

1.整合新课标、课本、学情,明确主题和方向。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中专门增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确定了多个探究活动主题,明确了活动的原则、目标。而部编版教材每册最后一课都设置了活动课,其中七年级上册“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对身边的历史进行叙述和分析,以本地区的人物、事件、物品为研究对象,展现历史演变[4]。同时,以“感受和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初步认识学习历史对认识现实社会生活的意义”为活动目标[5]。八年级上册“考察近代历史遗迹”相关内容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近代留下的建筑,了解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事,对本地乃至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6],以调查研究的内容撰写报告,作为活动成果[7]。可以说,相关内容、目标要求,和历史写作实践探究的内容、目标一致。教师可以依托新课标、教材,根据学情,确定历史写作实践探究活动的思路和方向,明确实践探究范围、主题和任务,提升探究活动的效果。

比如围绕《爷爷的回忆——陇西路的故事》一文,学生以小切口书写,讲述从宋代开始陇西路的名称演变,涵盖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新中国成立、公私合营等历史事件。主题与新课标要求贴合,内容与教材知识、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如此,按照新课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求,展开各种形式的探究任务,体现了内容广度、时空跨度和研究深度。

2.优化活动设计,提升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按照新课标要求,活动设计方案要聚焦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需要制订详实的活动方案,使探究活动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明确、可完成的探究任务。

具体实施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依据兴趣、能力分成小组,每组选出负责人;各小组讨论确定选题,全面了解研究对象,做好任务分工。然后,带着不同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调查访谈、查阅资料,将相关素材按照图片、视频、文字、实物等归类,开展组内讨论,敲定细节,形成文字报告。最后,进行多种形式、多层次的评价及成果展示。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整体把控,指导各小组学生细化、优化活动,保证探究活动合理高效进行。通过完整的活动探究过程,使学生提升了历史写作能力,有效培育了学科核心素养。

3.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服务于学生实践探究活动。在实践探究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开发各种可用资源,包括校内外网络信息平台、专业历史教育网站、纪念馆、历史遗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线上和线下资源。教师还需要结合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展开实践探究,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可以说,丰富的历史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历史探究空间和更多的创作素材,能有效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为学生的历史写作创造更优的条件。

(二)巧设历史情境,拓宽核心素养培育视野

1.突出选材的典型性。历史写作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写人和事。在诸多写作材料中选取典型史实,创设历史情境,可以更好地讲述故事,塑造人物,建立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通过“现身说法”打动人。比如在学生参赛作文《一个老兵的记忆》中,作者用形象的文学语言,再现爷爷参加上甘岭战役的场景。然后叙述爷爷退役回乡,参与家乡通渭的梯田建设。将两个时间点的故事联系在一起,结合史实创设情境,对比当下的现实生活,对相关历史深入思考,深化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注重关注普通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探究的视角转移到身边普通人身上,从个人命运与时代、国家命运的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如在《我的姥爷是邮差》《党徽在心中——记我的祖父》《敬业奉献的公路人》等习作中,学生的探究对象是普通劳动者,他们是学生熟悉的“身边人”,也是祖国建设各领域的基础力量。从看得见、摸得到的身边普通人身上,学生可以发掘、研究、书写他们的历史,将教材知识生活化,构建有温度的历史知识体系,体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

3.注重内容的严谨性。历史写作不同于普通的文学创作,语言表达需要注重严谨性。学生在事件的叙述中,应体现历史思维,交代清楚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比如在《一个老兵的记忆》这篇历史作文中,所呈现的重要事件相关时间清晰明了,高度还原了历史事件和人物,体现了历史写作内容的严谨性。

(三)创新多元化评价,体现核心素养培育过程

当前,面对新课改要求,历史写作实践探究活动应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当然,由于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写作水平不同,教师不应将最终的历史作文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应重视实践探究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研究成果,设置多样化、多层次评价方式,有效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

1.做好过程性评价。学生策划、参与历史写作主题实践探究,进行项目式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过程性评价,可涉及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探究的积极性,这个过程中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有活动设计方案、探究过程的记录(文字、图片或视频)、搜集整理的资料,甚至活动中的花絮等。对此,教师可从策划、采访、编辑、合作等环节设置奖项,鼓励学生参与。换个角度来说,阶段性研究成果有实践探究体会、写作感悟等,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反思,总结不足,汲取经验。还可以引导学生评价作品,设立评委会,以“最佳故事”“最佳表现”“最具潜力”等奖项表彰优秀个人或小组,评选优秀作品。

2.做好多层次评价及展示。教师可以从班级、年级、学校等不同层面进行评价,评选出各等级的作品,可以利用学校橱窗、展板、电子屏幕、展览室等,展示学生实践探究的阶段性成果及作品。或通过主题班会、晨会、校广播站,公布或展示优秀作品。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学校公众号,发布优秀成果和作品。通过多种方式,广泛激励学生参与历史写作实践探究活动,有效提升全体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历史写作实践探究活动是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方式,这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拓展学科能力,用教育智慧引领学生,使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更多元化,更有效。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立足当下,在实践探究中用心感受历史,与现实对话,拓宽视野,提高历史认知、实践探究能力和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6][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編辑:彭雪亮

猜你喜欢
实践探究原则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以分层考核法为基础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