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师实训指导能力提升的研究

2024-05-19 15:03黄维鸽
科技风 2024年12期
关键词:解决措施高职院校教师

摘 要: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新形势下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振兴职教,教师先行。教师实训指导能力的提升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教师提高实训指导能力的意义及现有问题,并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实训指导能力;解决措施

1 概述

伴随我国工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产业更新换代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迅速上升,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为解决长久以来职业教育存在的高级人才紧缺和社会认可度低的问题,教育部于2022年4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进行了修订。一方面,首次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平等化,并以法律形式做出明确规定,在建立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方面出台相关规定,提出了学习成果融通和互认的政策,使得职业院校学生的发展通道在法律层面上有了保障。另一方面,从政策上和制度上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让真正有技术、懂需求的教师走入职校、进入课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既保障了职业学校学生未来的提升空间,又使得我国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路径更加明晰。2022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以中等职业学校为基础、高职专科为主体、职业本科为牵引,建设一批符合现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为学生成长成才拓宽通道,旨在通过职业教育满足各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2 教师实训指导能力提升的意义

2.1 适应职业学校教师发展的需要

教师职业发展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学科视域、教学基本功、实践指导技能等,彼此之间是有机统一的,具有补充和促进的关系[1]。教师自身实践技能和实践指导教学能力的提升,能帮助教师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特别是对工科类院校教师学科视野的开拓和专业能力素养的提升有很大帮助。伴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下,教育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对高校教师,特别是对职业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将这一能力作为职校教师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因此,高职教师,要想在自身职业发展中有竞争力,就必须在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方面不断努力。

2.2 学生专业素养要求和就业压力提升的必然要求

一是就业人数的急剧增长使得就业压力迅速提升;二是伴隨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业布局也在不断优化,使得企业对学生专业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从国家、社会到用人单位,都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了更深、更广的要求,在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更注重学生在专业素养和实践方面的能力。可以说,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其在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这一市场要求倒逼高校教师必须将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当成首要任务,从而达到更好的有效指导学生提升实践操作能力的目标。职业学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要完成实践学习目标,在自身努力的前提下,离不开教师在日常实践教学中的正确指导,如教师对理论知识的清晰讲解、对操作步骤的规范示范、合理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良好的师生互动等。因此,专业知识基础扎实、专业视野开阔、关注学科发展、紧跟学科新知识新技能的教师和采用积极教学法、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更有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

2.3 学校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产学研”一体化,即产、学、研合作,指产业、学校及科研机构等结合自身优势相互配合,在科研、教育和生产等各自社会分工和流程上将自身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合力实现经济发展的推动、人才培养及教育效果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创新。随着技术发展和创新形态演变,职业学校的职能之一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通过科学研究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因此,职业学校成了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作为实施教学、科研的主力军,其实践教学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速度和高校教学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成效。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具有开放性的创新思维,还要具备能将创新理念转化为成果输出的科研能力,这些都是基于教师本身的理论基础是否夯实、实践操作能力是否娴熟、教育教学能力是否扎实。同时,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横向科研课题及教师在参与企业攻关项目时,科研成果在生产中的验证效果及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要的融合深度,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的高低。因此,通过校企合作,既使得高校教师接收了行业产业最新实践知识,也促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达到提高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目标,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满意度的提升,推动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3 教师实训指导能力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对“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有了明确的要求,并规定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时长每年不得低于1个月,5年完成一周期的全员轮训[2]。各职业院校贯彻落实相关要求,通过企业实践、师资培训、聘请企业导师等方式,加快师资培养,教师实训指导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但仍有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实践能力不强,无法指导学生实训实践,影响职业教育质量,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教师招聘制度的限制

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充实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在目前招聘制度下,大多数职业院校教师是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后就直接走上职业院校的讲台。很多高职教师虽然学历很高,但在实践教学能力方面没有受过系统的培养,也没有深入社会或企业一线进行锻炼,这使得教师实践能力相对较低,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质量。

3.2 教师实训指导能力的培养不足

目前,职业院校教学压力普遍较大,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校往往疲于完成教学工作,而疏忽对教师在实践方面的培养。对于新入职的教师,要承担与“老”教师几乎一样的教学任务,使其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完成各种教学文件的撰写和学习适应课堂教学上,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和锻炼实践操作技能及实训指导能力。加之学校在工作绩效评估方面,并未对新教师和“老”教师加以区分。这使得新教师特别是从校园到职业院校讲台的新教师,对职业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产生不适和困扰,或对实训指导相关工作表现出排斥、厌烦的心理。此外,职业院校对新入职教师的培养模式,长久以来都是以传统的“导师带徒”形式为主,即由学校根据专业指派一位“老”教师在教学文件撰写规范、撰写方法,教育教学方法等教学基本功方面和实训指导能力方面提供经验,从而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岗位,掌握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技巧。但这种培养模式,同时也会将“老”教师固化的教学模式或落后的实践能力无形中被新教师传承和应用到自身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使其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认知和理解形成思维定式,导致新教师对专业实训指导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其实训指导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3.3 教师实训指导能力的评价制度不完善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教师的评优评先评价已变成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进行教育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之所以进行教师评价考核,其初衷就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适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需要。最近几年,职业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大多数职业院校已建立基于本校实际的评价制度和岗位聘任制度,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大大促进了职业院校发展和教师成长。教师的实训指导能力应是职业院校教师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但多数职业院校仍然存在“重数量、科研,轻质量、实践”的问题。从表面看,科研和实训指导能力貌似重视程度一样,但在指标设定上,仍然倾向于科研,更有部分院校将科研的数量和取得的业绩与教师切身经济利益相挂钩,把科研业绩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而对实训指导能力的考核只是基本需求,无硬性指标,这就使得部分教师重科研而轻实训,使得实践教学效果差。

综上所述,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多数职业院校已经意识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而提高质量的前提之一是教师实训指导能力的提升,但在配套制度和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4 教师实训指导能力提升的措施

职业院校要把提高教师实训指導能力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应在制度方面给予足够的保障,从人才引进、师资培养、评价激励等方面不断提高教师实训指导能力,提升教师素质,打造一支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3]。

4.1 修订教师招聘制度,引进实践型人才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2]。职业院校应落实政策要求,对于实践经验丰富、实训指导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放宽限制条件,优先录用;也可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外聘教师,通过“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校内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与实训指导能力,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充实实践教学队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2 加强教师素质培训,提高实训技能

职业院校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职业素质和实训指导能力,必须注重职业培训。针对当前职业院校教师存在的问题,如技术知识不足、教育教学方法陈旧、专业素质不够、实训指导能力较弱等,需要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

在职业道德方面,要意识到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提升职业素质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具备良好教育职业道德,要强化职业操守,切实从教育教学一线角度出发,保证教学质量,更好地推进学生成长成才,只有教师道德高尚,才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实训指导能力方面,可以通过邀请行业专家讲学、组织教育学研讨会、安排教师下企业实践、开发实训学习资源等形式的培训,帮助实训教师加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训指导能力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是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首要保证。为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我们需要加强教师的职业培训、职业道德建设和工作评估机制,从根本上提升实训教师的职业素质和实训指导能力,建设真正适应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教育体系。

4.3 营造实践教学环境,加强实训指导

职业院校要大力弘扬尊重技能的职业文化内涵,营造崇尚技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要举行学生的技能竞赛,也可举行教师的技能观摩活动。实践性教学施行的成功与否应是检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现代职业教育的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如面向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现代学徒制、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等,都是围绕如何组织实践性教学来设计、服务的。因此,学校要通过提高实践课时占比,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细化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等措施进行教学改革,将实践教学和实训指导地位提到更高的地位。一是要在改善实验实训条件上下功夫,新建(改造)学校实训室、实训基地,为开展实施专业实践教学和教师研发能力锻炼提供硬件保障;二是要在加强校企合作方面下功夫,建立稳定的与专业对口的校外实习基地,为专业教师夯实生产实践技能、提升实训指导能力、发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能力提供基于真实生产的锻炼平台;三是实行师生同实习制度,指派专业教师和学生同企业、同岗位实施实践教学,为教师与学生创造实时的生产实践场所、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社会性实践经历和劳动体验[4]。

4.4 优化教师评价体系,加大实践能力考核

在保留传统考核评价体系中,除了对教师教学工作效果和专业知识水平的考核评价,对教师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科研能力以及实训指导能力等也实施考核。其中,科研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方面,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的考核倾向要有所差异。高职院校应将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考核比例加大,在教师科研能力的考核方面比例适当降低,形成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全面的考核评价方式,激发职业院校教师主动提升实践技能的积极性,进而实现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技能的目的,并以此来带动教师在工作基础能力、自身业务水平、实训指导能力方面的同步提升,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还能使教师人格品质、政治素养等得到锻炼提升[5]。

此外,还需通过有效应用民主集中制,实施集体综合分析研究;及时公开考核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程序,保证评价结果公平、公正;合理有效应用考核评价结果,尤其体现实践能力考核的内容和意义,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制度体系,积极引导和激励能效等措施。改变教师在实训指导能力方面存在的不主动、不积极现状,促使教师主动、积极地参与实践能力提升,实训指导能力提升类学习、锻炼,既解决了目前职业教师实践能力弱的问题,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结语

实训指导能力提升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职业院校既要依托教学优势走出去,也要吸纳企业技能人才引进来。“双师型”教师培养能否良好实施运行,不仅依托于职业教育政策体系的自身完备,更要求我们始终要以整体和全局的战略眼光不断创新提升教师实训指导能力的培养机制和运行环境,才能实现职业院校教师成长、团队建设、教育教学水平的可持续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静,承小贤.高职院校“三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3,9(12):114117.

[2]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Z].2019.

[3]李晓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依赖及破解[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2,21(06):4552.

[4]易峰.高職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青年,2023(05):121123.

[5]叶盛楠,张天雪.职业院校教师评价研究综述:现状特征、焦点问题与发展进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06)712.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批高职骨干专业群建设项目;新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项目

作者简介:黄维鸽(1988— ),女,汉族,陕西咸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材料工程。

猜你喜欢
解决措施高职院校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