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军辉 邵妍丽
摘要:《森林环境》课程是林业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也是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通过对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在对学生进行认知能力培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生态价值观的培养,为我国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本文结合课程特点,从课程简介、课程建设路径等方面对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课堂实例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以期为《森林环境》课程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森林环境》;课程建设;教学初探
引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使各类专业技能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实践技能提升和职业素养培养高度融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森林环境》课程紧贴林业生态建设主战场和林业生产建设中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标准,以能力培养为主导,理论知识与实训项目相结合,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1]。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授和技能培养的同时,对他们进行社会道德感、生态平衡理念和职业素养养成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按照林业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结合课程特征,在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的同时,如何把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今后该课程更好地开展专业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森林环境》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
《森林环境》课程是林业技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林业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群平台课。该课程为理论实践性课程,以认知能力培养为主导,重点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林业类专业所覆盖的各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土壤、气象、森林生态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林业类专业各岗位对该类知识技能应用的职业基本能力[2]。培养学生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守护雪域生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课程地位
按照林业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森林环境》课程以前修课程《森林植物》、《森林调查技术》的知识与技能为基础,为后续核心课程《森林营造技术》、《森林经营技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等的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森林环境》课程为国土治理、环境保护、林业发展、农牧业生产、水利交通以及园林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为人类认识、预测、调控、管理、利用和保护森林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对林业相关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和明显促进作用;为渗透生态平衡理念、促进人类与森林环境协调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三)教学目标
林业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政治立场坚定,具有一定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林业行业的护林员、森林病虫害防治员、森林培育工程技术人员、森林采伐和运输工程技术人员、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工程技术人员、森林资源评估专业人员、林业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人员、森林保护工程技术人员、林木种苗工、造林更新工、抚育采伐工、营林试验工等职业群,能够从事苗木生产、造林工程、林业规划设计、林业生态工程等方面工作的立场稳、素质高、会思考、能实战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通过《森林环境》课程的学习,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知识和职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稳固的专业思想和求实创新精神;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实践动手能力;具备与人相处、与人沟通的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四)课程内容
《森林环境》课程体现了职业教育林业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理念,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化体系,以森林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生态平衡理念为主线设计教学单元,以强化职业基本能力培养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學习积极性,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训一体化。
二、课程建设路径分析
课程思政目的是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尤其是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之间实际存在的“两张皮”现象,其方式是开发利用相关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充分发挥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育人合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通过在各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教学环节,营造教育氛围,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将施教主体所认可、倡导的道德规范、思想认识和政治观念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并最终传递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主体,使后者成为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将专业必修课与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才能实现专业学习与品德修养共同提高的最终目的。
一方面,我区高职农林类专业学生主要来自农牧区,自身想通过学习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的同时,对农林类专业的印象停留在“脏”“累”“苦”上,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常感到迷茫,学习的热情低;另一方面,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高职农林类专业的教学虽然是面向我区学生今后从事的工作岗位,主要着眼点在于学生能够尽快适应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以培养学生在生产上的应用能力为目标,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融入了很多的“项目”“任务”“情境”。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缺乏有效的知识技能载体,欠缺说服力、感染力及有效性,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接收过程中没有强有力的“精神力量”作为依托,很难实现价值的升华,即使融入再多的“任务”“工作情境”“项目”等,学生专业学习的获得感仍然无法得到提升,由此造成学生“厌学”,今后走向相关工作岗位也无法获得从事林业事业的成就感、自豪感、使命感,越来越多地出现频繁“跳槽”“换工作”等现象。
因此,教师需要在“立德树人”职业使命的感召下,在进行课程专业教育的同时有效地实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农林类专业高职学生知农、爱农、服务农业事业的意识。通过思想意识的引导和价值观的培育,让农林专业学生真正爱上农林行业,喜欢自己的事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尤其是在我区的高职农林类专业中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课程思政路径,化解农林类专业高职学生对“三农”的排斥,培养学生 的专业情怀,使热爱林业、研究林业、服务林业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示范。为今后学生能够在相关工作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真正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发展农业的先进生产力,转化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具体实现途径。具体实现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1.结合林业技术专业的特点及西藏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围绕课程内容光、温、水、大气环境、地形、生物、土壤等与森林以及植被分布、群落、生态系统的关系等;为达到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职业能力和素质的教学目标,首先是要构建以“专业技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教学体系,使专业教育与职业能力和素质教育协同发展。
2.深挖课程中所包含的素质教育资源,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如将爱国主义融入理论教学当中,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特别是西藏的山山水水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将职业素养教育与职业习惯培养贯穿到整个实践教学当中,使爱林护林成为高尚职业情感最重要的一部分[3];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当中,可以适当设置一些小组任务等环节,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与专业素养;将生态文明融入教学,引导学生真正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关系,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人应和谐共生、全面发展,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从而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及工作学习中身体力行,为建设和谐中国,大美西藏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还可将社会公德教育融入教学,在进行野外调查或进行调研时,教师可身体力行引导学生爱护公物、遵守社会秩序、保护生态环境、履行社会职责等[4]。
3.教学方法的运用。可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教学中单纯的理论知识讲授与专项研讨、典型实例分析和信息化教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目标。可通过专题讨论的形式,针对我国目前森林环境危机现状和森林环境保护对策,以及国家在森林环境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展开,通过网络平台,大数据平台等多元的方式,结合我国在六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方面的典型案例,分析并讨论社会主义核心绿色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的有效传播策略。还可通过利用生态环保有关的案例、视频、文字、图片资源等进行生动讲授,从而让学生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
4.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相结合时,要更加注重时效性,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当中感受到思政课程的魅力,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产生行动的动力。
三、课程思政教学实例
(一)将思政内容的教学目标具体化
《森林环境》课程是林业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要以专业知识和实践内容的设计创新为基础框架,结合课程特点,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任课教师在讲授森林环境专业知识的同时,将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目标具体化,结合课程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例如,《森林环境》绪论部分主要讲解了森林环境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森林环境的功能和建设。有报告中将生态文明作为单篇进行论述,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5]。通过绪论部分的讲解,在对学生进行讲解我国森林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已经对森林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还的现象十分严峻,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美丽西藏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同时,结合我国森林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坚定理想信念,鼓励大学生抓住时代机遇,为祖国多做贡献。
(二)生態价值观和生态文明教育
《森林环境》其中一部分内容为森林生态系统,通过对专业知识的讲解,将生态价值观教育很好地融入课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文明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当前人们对生态环境效益的日益关注,其在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方面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得到凸显。因此,结合该部分专业内容,对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文明观教育,其涉及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及元素包括和谐共生的主体观教育、绿色发展观教育、绿色消费观教育、生态权利与义务观教育、生态审美观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通过讲解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利弊,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的深刻内涵,能够说出“两路精神”和“老西藏精神”内容[6]。
四、课程评价
将专业教育评价与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教育评价有机结合。打破以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技能提升的评价,而忽略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的课程考核模式。改革后的《森林环境》课程考核应注重平时成绩的考核,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任课老师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可考核化。而职业素养能力效果的评价则重点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爱国主义情怀、人文情怀等方面的考察。
五、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建议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提升育人能力
每一位教师除了教好书外,还要育好人。因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除了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多种学习、培训途径提升理论水平;掌握前沿的科技动态,熟知林业行业的规范和国家生态环境战略,还要学习课程思政的精髓,挖掘各类思政元素;只有自己成为“四有”好老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四个引路人”[7]。
(二)不断更新理念,与时俱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自己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才能做到感同身受,以身作则,真正承担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将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结合,使得学习不仅仅是知识掌握的过程,更是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过程,使“课程思政”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体验。
本文系1.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我区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及实施成效分析》;2.2023年西藏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一般项目《新农科背景下西藏高职院校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编号:JG2023-7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唐星华,钟光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实现路径——“四成”教育探析[C]//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学科·育人:高等教育现代化——201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2017:1.
[2]呂玉龙,屠君.基于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职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探究——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10):91-93.
[3]次白.加强西藏寺庙管理委员会党建工作几点思考[J].西藏发展论坛,2017(04):9-13.
[4]柏松,马文明,赵志刚.关于新时代开展环境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若干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02):52-53.
[5]赵蓓. 武陵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研究[D].吉首大学,2016..
[6]徐玲.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模式研究——以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为例[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6(06):38-42.
[7]谢敏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9,39(01):11-15.
(作者单位:西藏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