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娇
摘要: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作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较之以往有了很大不同,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愈发凸显。为了更好地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试图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价值观教育3个方面分析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培养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随着近年来教育部门对高校思政课重视程度加深,思政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成为每一位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探索的课题。知识传授与观念灌输之间的平衡、老师授课式教学与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之间的让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等一系列问题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只有解决这一类根本问题,才能更好地在高校进行思政课教学活动[1]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在实践与考核方面。根据2020年中宣部、教育部制定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相关规定,大学阶段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在本科课程设置中,除“形势与政策”课程为2学分,其余思政课程均为3学分(包含实践学分)。方案中还规定各高校要规范实践教学,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切实提高实践教学实效。这表明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的必要性在制度层面得以进一步明确。作为当代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思政课教学大多采取合班上课、系统讲授的方式,考核方式则为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实践教学活动理应作为过程性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具体设置中,教师选择的过程性考核形式多为出勤、期中考试、课后作业、开放式网络课程学习等。因为实践教学活动面临缺乏可操作性的实际困难,同时也存在管理困难、监督困难和考核困难等情况[2]。
其次,在教材与教学方面。思政课教材是学理化阐释、学科化呈现、体系化传授创新理论成果的主要载体,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时代性,不仅对加强思政课建设具有基础性、牵引性作用,而且也是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的龙头和标杆,因而必须紧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步伐,及时体现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为此,高校思政课教材基本每三年改版一次,近年来更是出现了连续修订的情况,2020版、2021版以及2023版相继出版。思政课程的各门教材在编写时为保证其知识体系和架构的完整性,不可避免会出现内容的重复。比如,在“原理课”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和“概论课”中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合的。再比如,“纲要课”与“概论课”的授课内容之间也存在一定联系,“纲要课”的学习是以事实为说服力,为理论学习提供一个坚实基础;而“概论课”虽以思想内容本身、理论核心为其学习侧重点,但也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讲解这些理论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些思想理论体系在当时的条件下产生了什么样的实际效果。因为理论既是实践经验的升华,又必须置身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才能显现出其威力、成效。这也导致了两门课程之间内容出现交叉和重复的情况。而在实际教学中,各个思政课教研室往往各自为战,甚至在同一教研室中的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致使各门思政课程的具体教学情况并不透明。如果思政课教师不能从整体上高屋建瓴地把握自己所教课程的内容,针对课程的侧重点和重难点制定合理的内容安排,而是一味根据教材,试图将教学内容做到面面俱到,反而不利于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总之,国家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使得高校思政课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新契机,相关文件的出台和改革创新的实施也为思政课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基础保证。但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新思想、新要求、新任务,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成为刻不容缓的首要工作。
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突出问题
制约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层面因素,也有学生层面因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综合考量思政课程体系,把握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就成为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思政课程体系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以课堂为主要场所,以教师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式,目的是通过教师对各部分内容和知识点的系统讲解,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从情感层面真正意义地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理论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对教材的把握。思政课由于其时代性特点,教材的每次修订都会对原有内容进行调整,需要教师从整体逻辑框架和正文内容细节两个方面去把握最新教材,及时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但部分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还停留在老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老旧内容,甚至是已经从教材中删减的内容,教学资源(如音频、视频、课件)和教学案例也未能及时更新,致使学生无法将思政课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使命担当的目标也就沦为空谈,严重降低了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除此之外,各门思政课程教材内容交叉重复的情况给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教学重难点,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安排教学内容,导致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时有发生。无效的教学重复也是阻碍教学实效性提高的重要因素。
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的开展形式更具多樣性,但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却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就课内实践教学而言,上百人的教学班使得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难度大大增加,即使组织了也难以针对每位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专门指导。就社会实践教学而言,其开展面临的困境更多,难度更大。虽然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在长期探索中已趋于成熟,主要包括参观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等,但实际上社会实践教学难以真正成为基本教学活动。究其原因,在主观层面上是教师重视程度的不足以及实践指导经验的缺乏。多数思政课教师虽然肯定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仍以理论知识传授作为自己教学的主要内容,将大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理论知识研究上,在授课过程中强调的是观念的灌输,加上追求稳妥、害怕麻烦的心理,以及出于学生安全等问题的考量,不愿组织社会实践教学活动。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有推动社会实践教学开展的意向,但并没有接受过专业化培训,自身教育经历中的相关经验也比较少,所以很多社会实践教学的想法无法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则是客观层面存在的问题,即完善健全的保障机制的缺失。社会实践教学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它的开展不仅需要思政课各部门和教师的组织,还需要学校、学院以及社会各单位的通力配合。但在各高校中没有专门负责指导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常设机构,学校也没有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实践教学基地等打通沟通渠道,导致社会实践教学难以规范有序地开展。大多高校还缺少相关经费的投入和支持,这也大大增加了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难度。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相关对策
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分层递进和有机统一。相对应地,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可以从知识传授的实际效果、能力培养的实际效果,以及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3个方面去入手。
(一) 提高知识传授的实际效果
知识传授是实现思政课教学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前提条件。思政课程的知识传授过程经常与观念的灌输联系在一起。虽然国内外学界对灌输教育争议不断,但从现实角度出发,思想政治灌输式教育是实现思政课程立德树人任务的基本方法。对于教师来说,一方面要发挥灌输教育在理论知识传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警惕灌输教育所造成的主客体之间不平等以及授课内容的空洞、不贴近实际生活等问题。灌输教育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强制性,如果教师对教材照本宣科、不重視新鲜案例的选取使用,必然造成学生对思政课程内容产生排斥和逆反心理。所以想要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对授课内容的平铺直叙,而是在把握教材、掌握重点的基础上尽可能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讲授课程,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将抽象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教师还需要关注学情,做到精准施教,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学习过程,防止填鸭式教育局面的出现。
(二)提高能力培养的实际效果
就思政课程教学目标而言,学生能够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能够进行辩证思考,并以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具现实意义。所以不能将思政课简单地视作一整套知识体系和现成理论成果来传授和灌输,教学也不应该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采取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课内实践教学活动是实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途径。针对百人的教学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灵活组织学生,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拓展性问题的讨论,也可以组织学生就某一争议问题展开辩论赛。这类问题没有固定答案,教师需要在传授正确的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思维发散和辩证思考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教学,鼓励学生以重大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作为主题,合作进行资料搜集和学习研究,然后向全班同学进行公开展示。通过这种形式既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作为“课堂主人翁”的地位,提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能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自己运用理论解释现实的能力。
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相较于课堂讨论之类的课内实践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认可程度以及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社会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既需要学校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要求完善保障机制并制定实施方案,也需要教师拓宽实践渠道。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时代下丰富便捷的网络资源,带领学生探索通过虚拟现实体验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以及考察革命圣地的可能;学生也可以自主创新,运用新媒体技术制作和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开展社会实践教学需要与时代同步,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巩固和内化课堂知识,进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
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通过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是思政课教学的最终目标。但价值观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通常需要一段时间的生活实践才能显现其成效。所以,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真知、真信、真行”,就不仅需要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关键作用,还需要其他课程教育的通力配合,大力发展课程思政,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教师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教师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想要达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协同育人的效果,一方面需要发挥思政课教师在价值观教育的根本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专业课教师承担起建设课程思政的责任。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本专业课程的学科特点深入发掘思政要素,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3]。此外,教师群体间的沟通交流也必不可少。增强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就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具体内容、最终效果的沟通交流,促进不同学科教师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从而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形成合力,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结语
总之,高校思政课作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需要根据国家、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强课程建设。当前我国正处于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西方国家强势的思想文化冲击,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阚欣宇.立德树人视域下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与实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4,40(02):19-21.
[2]孟宪生.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21(06):12-18.
[3]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2):50-58.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