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目标由以往的“三维目标”逐渐转向“素养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倡导教师全面推进整本书阅读,同时构建体系化、深度化、课程化的教学形态,以满足新时代下学生不断增长的发展需求。结合整本书阅读中评价量表的应用意义,提出几项相关应用策略,包括阅读前量表、阅读中量表和阅读后量表等,旨在将阅读评价贯穿于整本书阅读的全过程,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实现以评促教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评价量表;应用实践
作者简介:杨红莲(1976—),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初级中学。
在现阶段,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依然采用课时化的教学模式,对整本书阅读的认知不够清晰,课堂实施缺乏章法,导致学生的阅读过程严重碎片化,难以发挥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在笔者看来,整本书阅读难以推进的原因在于缺乏系统化的评价体系。因此,为了保证整本书阅读的有效实施,教师需要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以评价量表为指引,将其融入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自上而下、由内而外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读的目标,使学生真正读有所获。
一、评价量表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意义
将评价量表应用到整本书阅读中,意在以量化的标准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借助多元化的量表内容和评价标准,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清晰地呈现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过程性评价,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评价量表有助于揭示学生的阅读行为和习惯,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促进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的提升[1]。评价量表的应用可以增強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不断的评价过程为师生交流提供机会,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价量表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评价量表的应用也为教师实施整本书阅读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提高了整本书阅读的生动性和灵活性,以促进学生阅读质量的提升,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此外,评价量表实现了随时、实时评价,提高了评价的实效性,同时也改进了以往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既可以成为评价主体,也可以作为评价对象,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更多、收获更多。
二、评价量表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实践探索
评价量表的应用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根据不同的阅读书目进行特殊定制。为了充分发挥评价量表的价值,教师可以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过程入手,分别设计评价量表,以满足以评促教的需求。为此,教师可以进行如下尝试。
(一)阅读前
阅读前评价量表主要用于整本书阅读教学之前,重点引导学生对整本书进行通读,了解学生对整本书的认知情况,同时在阅读前发现学生阅读习惯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早期的干预。为此,教师可以设计通读量表和调查量表[2]。
1.通读量表,明确阅读目标
通读量表,旨在对学生的通读能力进行评价。在大多数整本书阅读之前,教师都会先让学生对整本书进行通读,从书籍的封面、引言、作者简介、目录、章节等多个方面了解书籍的大致信息,做好阅读前置,同时可以借助情境创设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确阅读整本书的目标。因此,针对该教学过程,教师首先可以尝试借助通读量表对学生的通读过程进行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次序。例如,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如下通读量表(表1)。
通过这样的通读量表,让学生认识到在通读过程中,我们只需要了解书籍的大致情况,对各个章节做到简单的认识,并不进行深读。同时,采用自我评价的方式,也从侧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将该评价量表直接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量表中的评价类目完成通读过程,从而增强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的顺序意识,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2.调查量表,指正阅读习惯
调查量表主要用于对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水平的评价性调查,重点发现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和需求,同时结合学生实际的信息反馈对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调整。更为关键的是,教师可以通过该评价量表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如有的学生不能善始善终,读前不读后;有的学生走马观花,通读过后再无精读等。教师可以结合所读书目,就发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从而指正学生的阅读习惯,如表2。
通过这样的调查量表,提高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视,同时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并进行一定的教学优化。如结合学生喜欢的书籍类型和作家来确定更为合理的阅读书目,从而贴近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可以采用科学的引导方法帮助学生规避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阅读书籍所采用的方法来考量课堂阅读的教学方法,两者融合,互相渗透,既满足整本书的教学需求,同时也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二)阅读中
阅读中量表主要是将评价融入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次序完成阅读任务,另一方面可以辅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灵活教学和指导,并为学生设计合理的阅读任务,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所以,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借助步骤量表、反馈量表、任务量表三种评价量表来辅助阅读中的相关活动,进而推进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开展[3]。
1.步骤量表,指导阅读次序
步骤量表是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步骤的一种评价量表。有的学生阅读整本书时,难以掌握正确的阅读步骤,对作者以及书籍的创作背景都不了解,就直接读正文;有的学生只读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导致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云里雾里,难以产生深刻的阅读理解。因此,我们需要借助步骤量表,通过评价的过程,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次序,让学生有规划、有目的地阅读,以此实现理想的阅读效果。例如,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如下步骤量表(表3)。
这样的步骤量表,可以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阅读,第一项评价类目是对通读过程的反馈,要求学生能够再次对书籍的整体信息进行熟悉;第二、三、四项则指导学生在阅读每个章节时,按照“先整体后分布”的次序,对整本书的结构以及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阅读分析,形成正确的阅读逻辑;第五项则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体会作者的创作方法,从而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时,有读有思,丰富学生的阅读收获。同时,该量表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2.反馈量表,调整阅读方法
反馈量表的使用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在阅读中的实际表现,区别于步骤量表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反馈量表更多的是对教师的教学调整提供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实际信息,及时地发现阅读问题,同时调整阅读方法,以此满足学生不断变化、不断增加的学习需求。当然,在设计反馈量表时,教师要懂得合情合理,按照真实的阅读进程,引导学生进行周期性的反馈,以此充分体现反馈量表的应用价值[4]。例如,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如下反馈量表(表4)。
通过这样的反馈量表,能够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对所阅读的章节进行思考,启发学生主动陈述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使学生形成阅读期待,产生持续性的阅读兴趣。此外,该评价量表也能帮助教师更加清晰地掌握学生的阅读动态和心理变化,并对后续阅读方法进行灵活调整,从而提高整本书的阅读质量。
3.任务量表,推动阅读进程
任务量表是融入阅读过程中的,旨在通过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阅读活动,从而调节学生的阅读节奏,推动阅读进程。在任务量表的设计中,教师既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状况设计任务,也可以从书籍出发,结合阅读目标设计任务,从而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以此促进学生阅读效率的提升。例如,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如下任务量表(表5)。
通过这样的任务量表,学生开展了阅读探究活动,重点围绕书目中的“钢铁”进行学习和理解,并聯系实际,更进一步地了解书籍的中心思想以及人物的精神品格。在任务量表的引导下,能够看出学生对书籍的阅读兴趣更高,而且合作的过程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阅读过程,设计具有教育针对性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更加高效且深刻地参与到整本书阅读中。
(三)阅读后
阅读后量表主要针对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进行复盘和总结,评价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能力、阅读收获等,为后续阅读教学提供参考,同时也鼓励学生保持读书的好习惯,以此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可以尝试如下两种量表形式[5]。
1.整理量表,做出阅读评价
整理量表(表6)是对上述所有量表的总结,由教师进行填写,通过整体的分析和了解,对学生的阅读过程做出评价,一方面从整体上反馈学生实际的阅读水平,另一方面也考察了教师在阅读方法的选择上是否合理、是否有效。
2.对比量表,反馈阅读收获
对比量表(表7)重点对学生的阅读收获、阅读感悟进行评价和考察,引导学生通过读前和读后的对比,认识到个人思想认知、品德价值以及情感素养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从而充分发挥整本书阅读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应用评价量表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它不仅能够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过程,还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学生保持阅读热情,从而提高整本书阅读的质量。为此,教师要紧抓整本书阅读的各个环节,即读前、读中和读后,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评价量表,并将其巧妙地融入教学中,充分发挥评价量表的作用。同时,根据每种评价量表的评价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做到特殊问题特殊处理、统一问题统一处理,以此实现评价有反馈、反馈有反思、反思有行动,进而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沈军英.浅谈整本书阅读活动任务的设计与评价量表的开发[J].现代教学,2023(合刊3):140-141.
[2]苗婕.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阅读习惯评价量表的研制与应用研究[D].太原:太原师范学院,2023.
[3]钟文丹.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以王荣生“学的活动”教学观为参照[D].合肥:合肥师范学院,2023.
[4]陈书桂.整本书导读增值性评价输入评估路径:以《儒林外史》导读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22(17):62-65.
[5]胡宜海.评价项目有效性 促进读写再深入[J].新读写,2021(增刊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