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给科技期刊出版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2024-05-18 12:59:45陈鹏陈晓宇刘定坤黄廷锋廖常莉
传播与版权 2024年8期
关键词:编辑出版人工智能技术应对措施

陈鹏 陈晓宇 刘定坤 黄廷锋 廖常莉

[摘要]目前,人工智能技术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也给科技期刊出版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技术为科技期刊的审稿、编辑排版以及网络传播提供了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推动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带来的伦理规则、虚假信息、隐私问题、开放获取等挑战也制约着科技期刊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从建立法律法规,规范应用体系;培养编辑人才,适应技术发展;参与合作监管,共建行业平台;拓展盈利途径,适应发展趋势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旨在为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编辑出版;科技期刊;应对措施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和《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为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期刊出版领域的应用指明了方向。作为一项已经渗透科技创新、生产和生活等各个社会领域的新兴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1],科技期刊出版行业也不例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内容生成、论文审稿、版权保护和信息可信性等方面的应用,未来科技期刊出版流程将更加高效智能化[2]。然而,当前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期刊编辑和出版方面的应用仍然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3]。文章旨在通过讨论人工智能技术为科技期刊出版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为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人工智能技术给科技期刊出版带来的挑战

(一)伦理规则制约科技期刊出版自动化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给科技期刊出版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还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其中之一便是人工智能技术所引发的伦理挑战。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在不经审查的情况下对稿件进行审阅和编辑,可能引发主观偏见、信息不完整或者出现误导性结果等问题。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缺乏道德判断能力,难以准确识别剽窃或伪造数据的情况。如何在伦理规范引导下合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是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虚假信息影响科技期刊信息可信性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生成新闻或研究摘要,容易引发信息可信性问题[4]。在内容生成方面,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尚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推理,但是其通过预训练模型可以生成表面上看似合理的内容,且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逻辑包装下,虚假信息更加难以被人们分辨[5]。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会给科技期刊出版带来技术方面的问题,如文本数据抓取不够精准以及智能算法逻辑不够完善等[6]。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技期刊出版机构需要加强内容的可信性验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所发布的信息的准确性,使读者免受不实信息的影响。

(三)隐私问题遏制科技期刊出版开放化

随着科技期刊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开放审稿制度,即公开审稿过程或向公众展示审稿结果,使得隐私问题愈发凸显。在科技期刊实际运营中,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会访问、存储和处理审稿人的个人信息,若这些信息未获得有效保护,可能会存在较高的泄露风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和数据供应商应当提高隐私保护意识,建立健全数据保护机制。同时,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应当向审稿人清晰地说明他们的个人隐私数据将如何被使用和保护。

(四)开放获取对出版伦理的挑战

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指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免费、立即和永久地供大众获取和使用的出版模式。开放获取使得学术论文更容易被广泛传播,这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资源,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然而,这也带来一些问题。例如,OA期刊的稿源渠道被拓宽,导致稿源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导致学术不端行为频发。

二、人工智能技术为科技期刊出版带来的机遇

(一)人工智能技术助力编辑出版效率提升

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了科技期刊编辑和审校等多个环节,它能替代编辑和审校人员完成大量常规性的工作以及自动检测论文的重复率、检查引用格式等,从而提升编辑出版效率[7]。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供客观的稿件质量评价,帮助编辑人员快速对来稿进行定位和把关筛选[8]。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更快速、更有针对性地选出优秀且具有话题性的论文,并根据论文内容智能化推荐审稿人,从而大幅提高科技期刊的生产效率。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处理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爱思唯尔旗下的同行评审管理系统Aries Systems采用了一款名为StatReviewer的软件,用于检查来稿中的统计数据和方法是否真实可信[9];UNSILO平台人工智能搜索引擎的格式检查、文章原创性检索等功能都体现了智能自动化人机协作在科技期刊选题策划方面的优越性[10]。分工合作成为科技期刊出版行业发展的趋势,人工智能技术与编辑人员相互协作有望促进科技期刊出版的现代化良性发展[11]。

(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个体服务个性化

科技期刊作为传播科学研究成果的载体,肩负着满足读者需求和提升读者满意度方面的重要使命。科技期刊出版机构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准确地绘制读者画像,了解读者的兴趣和偏好,从而制订更精细的出版策略和广告推广计划,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国际学术出版推广工具Trend MD不仅能够提高期刊的可见度,还能够精准地定位目标读者群体,实现论文在不同平台上的自动化推荐[12]。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根据读者的兴趣和需求推荐相关内容,能够使信息推送更全面、数据更准确、范围更广泛、读者群体更多元,有助于提升科技期刊读者的满意度以及参与度。

(三)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数据洞察力

传统纸质期刊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读者获取知识的需求。科技期刊出版机构需要适应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传统的编辑模式,拓宽出版形式,如音频和视频等形式,从而推出新的出版产品[13]。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可以更好地分析大数据,梳理和发现相关领域的研究趋势以及其中的新机会,从技术变革的角度为科技期刊注入发展新动力,实现期刊从生产、出版到营销模式方面的巨大变革[14]。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读者个体的需求,根据他们的偏好,有针对性地向其推荐论文。例如,Nature设立Audio & Video栏目,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扩展了专业学术论文的呈现方式,为读者带来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术信息的传播效率[15]。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则通过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平台,将科学研究以读者更易理解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以扩大学术论文的读者群体[16]。科技期刊出版機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出版内容的创新表达,这种创新有助于科技期刊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四)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数字化传播

科技期刊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实现学术科研信息的广泛传播,但是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时代面临信息传播方式滞后的问题,多数科技期刊出版机构仍然局限于传统的印刷出版和单一的网站传播方式。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传统媒体已无法完全满足新时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因此,科技期刊出版机构需要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变革,采用多样化、创新性的传播方式,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包括利用社交媒体、移动应用、多媒体内容(如音频和视频)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拓展信息传播渠道,提高期刊的可及性和吸引力。

三、科技期刊应对挑战的方法

(一)建立法律法规,规范应用体系

在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迅猛的背景下,作为新兴技术的人工智能技术,亟须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和管理。然而,当前国内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立法尚显不足,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10]。2023年7月1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七部门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但是该办法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条文较少且缺乏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特性的相关规定,如何在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同时兼顾个人信息的保护,是目前相关司法部门亟须解决的问题[5]。相关司法部门应在现有支持和重视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持续跟进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期刊出版行业的应用现状,加强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的顶层设计以推动出台适宜科技期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细分监管条例[11]。同时,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应该制订明确的人工智能技术使用伦理指南,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会违背科技期刊的伦理标准。

(二)培养编辑人才,适应技术发展

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关系更加紧密,人工智能技术对编辑人员的角色定位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科技期刊出版机构激发和增强青年编辑的创新意识,有助于其能力的提升。科技期刊出版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标准规范的更新也要求编辑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编辑业务知识,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素养和适应新技术的能力。同时,编辑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应局限于传统编辑加工业务和基本学科知识,还需要提高在智能技术时代获取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导致了传统编辑岗位需求量的降低[17],这迫使科技期刊编辑出版部门进行转型升级,要求编辑人员具备更高水平和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11]。因此,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编辑培训制度,对编辑人员展开各方面的培训,使他们更好地应对科技期刊出版行业的变化。

(三)参与合作监管,共建行业平台

尽管人工智能技术正迅速发展,但在科技期刊出版行业,它仍然是作为辅助编辑和出版的技术工具,尚未发展到能完全替代人类智力的程度[6]。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期刊出版行业的应用尚未成熟,因此,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可以考虑与人工智能技术供应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探讨合规的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方案,并积极参与政府的监管工作。科技期刊出版机构通过调整优化内部编校岗位设置以及职能分配,与各大数据平台联合,集中优势资源共同发展,能够创造更多价值[18]。

(四)拓展盈利途径,适应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科技期刊的盈利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纸质刊物的传统发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期刊的发展需求。因此,科技期刊出版机构需要积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可以考虑将重点放在为读者提供知识以及信息服务上,建立运行数字化出版平台,开发数字化产品,并积极开拓新的盈利渠道。通过这些方式,科技期刊可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创造更多价值,同时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期刊出版行业的应用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巨大,与科技期刊出版的融合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这种融合也带来了诸多挑战。科技期刊出版机构需要谨慎应对伦理挑战,积极探寻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科技期刊内容质量的可行路径。此外,编辑人员也需要积极提升个人素养,以适应科技期刊出版领域的智能化转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出版效率和内容质量。总之,只有在伦理和技术的双重考虑下,科技期刊出版行业才能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变革,确保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凯华,裴瑞敏,隆云滔,等.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国家治理:新机遇与新挑战[J].国家治理,2023(13):13-17.

[2]王亚辉,王晶.人工智能之于科技期刊出版业态的变革及启示[J].中国传媒科技,2023(01):52-55.

[3]武菲菲.人工智能技术与出版行业的融合应用[J].出版广角,2018(01):26-28.

[4]LUND B D,WANG TING,MANNURU N R,et al.ChatGPT and a New Academic Reality:Artificial Intelligence-Written Research Papers and the Ethics of the Large Language Models in Scholarly Publishing[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3(05):570-581.

[5]朱榮荣.类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挑战及应对[J/OL].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4[2024-02-2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023.C.20230921.1151.002.html.

[6]刘平,杨志辉.人工智能构建科技期刊智慧出版模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05):462-468.

[7]王永超.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推进科技期刊发展研究[J].天津科技,2022(11):100-104.

[8]黄志红.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编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401-403.

[9]代妮,步召德.人工智能对科技期刊出版的影响[J].出版广角,2021(11):46-48.

[10]蒋学东,涂鹏,阳丽霞.数据挖掘与智能筛选视角下的科技期刊选题策划[J].出版科学,2020(01):36-41.

[11]张以芳,张宁.全媒体时代人工智能对医学类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2020(09):11-15.

[12]李媛.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术期刊数字化传播[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11):1183-1190.

[13]严秀丽.科技期刊编辑素质培养及路径浅析[J].传播与版权,2018(06):60-61.

[14]王燕,张莉,谢暄,等.中国高校科技期刊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文献梳理的SWOT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11):1383-1389.

[15]张新玲,谢永生.国外顶级学术期刊《Nature》新媒体应用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7(04):75-76.

[16]金鑫,闫群.《美国科学院院刊》办刊特点及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启示[J].科技与出版,2021(10):88-94.

[17]KAEBNICK G E,MAGNUS D C,KAO A,et al.EditorsStatement on the Responsible Use of Generative AI Technologies in Scholarly Journal Publishing[J].Ethics & Human Research,2023(05):39-43.

[18]劉银娣.学术出版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现状、挑战与应对[J].科技与出版,2019(01):64-68.

猜你喜欢
编辑出版人工智能技术应对措施
新媒体时代编辑出版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02
编辑出版本科教育的四大难点与对策
新闻传播(2018年4期)2018-12-07 01:09:16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新闻传播(2018年9期)2018-08-01 06:37:14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3:20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7:14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闻传播(2016年19期)2016-07-19 10:12:07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29期)2016-05-28 09:54:07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路
科技视界(2016年10期)2016-04-26 1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