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类期刊插图编辑中易忽视的问题分析

2024-05-18 12:59:45周立君
传播与版权 2024年8期
关键词:图面图例图层

周立君

[摘要]插图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插图的出版质量是编辑应关注的重要出版内容。地学类期刊中的插图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示各种地学现象和研究数据等,其特点为数量多、内容复杂、色彩丰富。文章主要总结了编辑运用相关制图软件对插图的图层、图例和色彩进行编辑时容易忽视的问题。编辑进行复杂地质图的图层编辑后要检查图面内容是否完整显示;进行图面尺寸修改之后应检查图例和表达的图面内容是否一致,地质图图例要按照规范的顺序编排;应注重颜色管理,在选择或修改插图要素颜色的时候,要考虑到网络版、纸质版文章的色彩呈现效果,通过应用相关配色方案提高插图的审美水平。

[关键词]地学类期刊;图层;图例;颜色管理

科技期刊插图作为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用于展示科学思想和研究成果。每一篇科技论文都有其创新的内容,其创新的内容就是这篇论文的质,而科技论文的创新点往往反映在配合正文表达的插图上。插图可以被看作是论文的眼睛,相较文字来说,人对图像的敏感度更高。因此,编辑通过制作高质量的插图来清楚传达科学思想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直观的插图,读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论文内容,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在网络传播时代,随着XML排版形式的出现,插图随期刊论文在各种媒介上广泛传播,读者对插图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编辑应当注重提升插图出版质量。

地球科学是系统研究地球物质的组成、运动、内部结构、时空演化和动力学过程的复杂学科[1],地学类期刊是地球科学研究成果展示和推广的平台。为了更形象直观地展示各种地学现象和研究数据,地学类期刊论文会使用大量的插图。插图也是地学类期刊论文必不可少的辅助表达手段,具有自明性和可读性的特点,能够替代冗长的文字叙述。插图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使某些表述更加简洁、准确和清晰,而且可以以图释文,因此插图在地学类期刊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前,已有众多学者针对地学类期刊插图的特点[2-4]以及插图编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对策进行研究[5-6],但鲜有对地学类期刊编辑在工作中遇到的有关插图的学术及出版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2019年7月1日实施的《学术出版规范 插图(CY/T171-2019)》[7]虽然对插图的设计出版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编辑面对的实际问题差异很大。因此,文章根据地球科学的学科特点,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对作者和编辑在使用常用的制图软件编辑插图时容易忽视的学术及出版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地学类期刊插图的特点及常用制图软件

地学类期刊论文涉及的学科主要有大气科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五个分支学科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地球系统科学。由于研究内容具有多学科性,再加上学者处理数据的方法各不相同,使得地学类期刊论文插图类型多样,所包含内容繁琐,图件复杂程度高,插图的编校工作难度大,这对期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插图本质上是点、线、面的组合,按图件格式分为像素图和矢量图,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两点。第一,矢量图不受分辨率影响,在无限放大后仍然能够保持清晰,而像素图放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清晰。第二,矢量图可被编辑修改,而像素图的线条难以修改。因此,矢量图是期刊出版的首选类型,编辑应用矢量图能够提高排版质量和工作效率。地学类期刊的插图类型主要为图片(包括显微照片、开源数据库中的地理和地形数据图)、地质图、数据图等。地球科学涉及学科众多,不同学者根据自身的专业需要,对专业数据的处理一般采用特定的数据处理软件。通常情况下,科技期刊论文的作者大多使用Origin、Grapher、Surfer、Excel、ArcGIS、GMT等数据分析软件,而普遍应用的制图软件是CorelDRAW和Adobe Illustrator,二者都是非常优秀的矢量圖制作软件,具有可编辑性和兼容性突出等特点。其中,由于CorelDRAW的学习成本较低,科技期刊论文的作者多采用该软件制作论文插图,而Adobe Illustrator因其出色的色彩管理和高分辨率输出能力,一般被用于图书出版。这两款软件虽然并不支持地学数据生成图像,但是可以对专业作图软件生成的图件进行最后的修饰,是目前地学科研人员广泛使用的绘图工具,也是编辑在工作中使用最多的制图软件。

二、矢量图编校中易忽视的问题分析

目前,已有不少文献总结了CorelDRAW(以下简称“CDR”)或Adobe Illustrator(以下简称“AI”)软件在处理科技期刊矢量图方面的优势[8-10],以及对其他格式矢量图导入这两款软件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11],但是都局限于编辑技术方面,没有针对矢量图编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学术及出版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这里文章对这两款软件的详细使用方法不做介绍,读者可以参考有关文献[12-13]。文章主要对地学类期刊插图编辑中最常见的图层编辑(以构造地质图为例)、图例编辑、图像的色彩模式转换可能导致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图层编辑中易忽视的问题

构造地质图是地学科研人员展现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主要用于描述地质背景、地层、岩性或构造特征等内容,其中地学类期刊出现频率很高的构造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区域或构造单元的构造特征和构造发展历史的地质图件。文章以最为复杂的平面构造图为例进行说明。

平面构造图通常包含地质地形底图、多级构造区域边界、多级断层构造线、井位、比例尺、指北针、插图说明材料(文字或箭头等)和图例等图件要素,地学科研人员作图时为了便于对不同要素进行编辑,通常需要运用制图软件的图层管理功能。CDR和AI软件支持多层结构,编辑应用CDR和AI软件将不同的要素分别放在不同的图层中进行编辑,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在处理作者提供的构造地质图时,编辑需要对解锁的图层进行修改,这容易导致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在图比较复杂或图件要素互相遮挡覆盖的情形下,编辑通常需要调整图层的前后顺序或隐藏某些图层和内容,但是由于事项太多,编辑完成之后容易忘记恢复,导致内容显示不完整。二是在底图为位图时,如果存在多余的与文章研究无关的内容或者不符合出版规范需要修改的内容,编辑会先对其进行遮盖,之后再在上面添加新的内容,但在此过程中图层的移动可能会显示原来需要遮挡的内容,抑或是隐藏了需要显示的内容。因此,对此类复杂的图件,编辑在处理前应先对照原图仔细查看内容,对所有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对图面做好详细的内容分类,编辑完成之后再逐一核对,做到插图的图面内容不遗漏,不多余。

(二)图例编校中易忽视的问题

图例是表达插图内容的基本形式,使用简洁的图案或符号来表示指定的信息,用于解释和说明插图上的符号、颜色、线型等的含义,是插图解读的关键要素之一。可以说,图例是读者读图的“钥匙”。地学研究论文涉及的插图图例的类型相比其他学科更为繁杂,尤其是地质类插图,其图例涉及地形、地质构造、地质体接触界限、岩石特征成分、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花纹、常用岩石名称符号等。这些图例符号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需要作者使用规范的表示方法对图中各种符号、代号、花纹、线条及颜色等进行说明。在处理复杂的图形时,图例的随图编辑可能因人为疏忽而产生错误,且这些错误在编辑过程中不易被察觉,从而导致最终的插图出现错误。

在对作者提供的插图进行编辑时,当插图尺寸过大或者过小而导致图面和整体图例的视觉比例不协调时,编辑需要整体缩放图面内容,此时其往往易忽视检查图例和表达的图面内容是否一致,尤其是线条的粗细(如各级断裂线)、圈或点的大小(如沉积物粒径)等,这些易忽视的地方极易导致插图出现差错。

当受图例的摆放位置的影响导致插图的尺寸不符合版心要求时,编辑通常需要调整插图的横纵比例,在重新调整图例位置的过程中,编辑也会因疏忽而导致图例的编排顺序不合理。因此,在重新排列图例的时候编辑要按照规范的编排顺序,如地层年代图例由新到老排列,岩石花纹图例顺序为沉积岩、喷出岩、变质岩等,断裂线图例的级别由大到小、由粗到细排列。

(三)颜色管理中易忽视的问题

在数字图像处理中,颜色模式是用于描述图像颜色的方式,最常见的颜色模式是RGB和CMYK。RGB颜色模式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通过对红、绿、蓝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色,适用于电视、电脑屏幕等;CMYK颜色模式是一种专门用于印刷的颜色模式。在RGB颜色模式与CMYK颜色模式互相转换时,颜色往往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它们的色彩空间不同,在表达颜色的范围和方式上有着显著的差异。CMYK颜色模式的色彩空间比RGB颜色模式的小,因此在颜色模式改变后,颜色往往会发生显著变化。目前,大部分科技期刊为了照顾不同的读者群体,通常采用电子出版和印刷出版两种方式,因此编辑应适当注重颜色管理,确保在两种出版方式下处理的插图在颜色上都能得到合理的展现。地学类期刊插图通常包括多种色彩的线条或色块,插图配色在地学类期刊插图编辑中也很重要,是编辑在工作中可能会忽视的地方。

1.颜色模式转换可能导致的问题

作者在用相关软件生成数据图的时候,由于不熟悉排版印刷的颜色模式,有时会选择CMYK颜色模式,有时也会选择RGB颜色模式,数据图在两种颜色模式的转换中产生的色差取决于原图配色。当数据图原图是RGB颜色模式时,其颜色信息更加丰富,编辑将原图导入CorelDRAW或Adobe Illustrator软件编辑制作符合出版要求的插图时,由于颜色模式为CMYK,可能会导致色彩信息受损。因此,编辑要随时应用CMYK颜色模式检查颜色差异情况,必要时调整颜色,以确保印刷版与网络版之间的色彩差异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例如,当同一颜色的过渡色块连续出现时(如从深绿到浅绿),编辑使用CMYK颜色模式时可能会使原有色彩区块的颜色区别度降低,而不能充分表达插图原本的含义;如果原图是CMYK颜色模式,编辑将原图导入CorelDRAW或Adobe Illustrator软件之后需要注意屏幕显示是否会出现饱和度太高的颜色,如高亮度的荧光绿、亮黄色、亮蓝色等,这些色块大面积的出现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此外,作者在提交的文稿正文或圖注中,有的时候已经对有关要素进行了色彩描述,当颜色模式转换或编辑需要调整插图的颜色使其更适合屏幕阅读时,编辑还要注意正文和图注中对颜色的描述是否和插图相符,防止印刷版或电子版的正文和图注的颜色描述出现差错。另外,要想获得良好的期刊出版效果,编辑在文章上网和印刷之前需要了解与印刷相关的基本知识,这样在工作过程中对版面的安排、颜色的管理和后期制作等都会得心应手。

2.插图配色优化提高审美水平

进入21世纪以来,大部分科技期刊论文的插图都以彩色图为主,图是数据的表达,颜色主要服务于数据逻辑关系的呈现。因此,插图合理的配色不仅可以更直观地展现论文的关键数据和逻辑思路,清晰地传递数据信息,还可以提高期刊的审美高度。目前,地学类期刊论文中大量出现的地质图、地理底图大多是作者应用地质、地理信息系统类软件生成的图片或在专业地图网站下载的图片,数据图也是由各种数据分析软件生成的图片。大多数作者因没有经过系统的美学训练,不注重颜色选择,导致有的插图配色缺乏一定的美感,尽管学术界对科技期刊插图的美观程度不做要求,但是编辑有责任提高期刊的整体视觉效果,让插图更好地被读者所接受。

插图配色在制图过程中和编辑工作中往往容易被作者和编辑所忽视,但实际上,恰当的配色对插图至关重要。插图配色的价值在于提升内容的直观性和可读性,区分不同类别的数据信息,并强调重要信息,使内容更具层次感和视觉吸引力。编辑在工作中通常遇到的插图配色问题为:一幅插图中同时出现红色和绿色。由于红和绿是互补色,它们并列时相互排斥、对比强烈。这种红配绿的组合虽然能使读者获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是也可能对红绿色盲读者群体的阅读造成困扰。因此,在配色时编辑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这两种颜色,其可以考虑采用红蓝色或红黄色的搭配方案,以优化插图的视觉效果并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在插图要素的色彩选择上,编辑应避免其与插图背景形成大的反差,其应尽量使用柔和的颜色,少用高饱和度的色彩组合。同时,插图的色彩组合全文要保持一致,插图的颜色要与地学领域内事物的规律相符,如暖色代表高温、高数值,冷色代表低温、低数值等,恰当的插图配色能够显著提升信息的传递效率,使内容更易于被读者理解和接收。

三、结语

插图是一种形象的语言,具有科学性、自明性和规范性,好的插图可以将研究结果迅速准确地传递给读者。插图也是一篇论文内容的核心部分,其编辑质量直接影响期刊的学术价值和出版水平。编辑应积极解决插图编校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关注图层内容是否完整显示;图面修改之后应重新检查图例,确保图例和图面内容一致,地质图图例的编排顺序需要符合行业规范;重视颜色管理,在选择插图颜色的时候,要考虑到网络版、纸质版的色彩呈现效果,也要考虑到读者对插图的审美需求。因此在工作中,编辑需要严谨对待论文中的每个细节,不断提高期刊的出版质量。

[参考文献]

[1]汪新文.地球科学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2]热孜万古力·艾买提,李胜年,布艾杰尔.地学类科技期刊插图的绘制特点[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06):710-713.

[3]刘瑷瑄,王传泰.地质科技期刊论文插图编绘规范化探讨[J].地质找矿论丛,2016(04):616-622.

[4]赵东芝.谈地学期刊插图的图面设计[J].山西地震,2008(04):41-43.

[5]宋换新,舒干,黄鹂,等.地学类稿件插图常见问题及编辑对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04):812-814.

[6]孙晓红,张改侠,闫立娟,等.地质科技论文中图件常见问题与处理技巧:以《地球学报》为例[J].科技传播,2022(18):46-49.

[7]学术出版规范 插图:CY/T 171-2019[S].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9.

[8]姚戈,王淑华.CorelDRAW绘图软件在地学科技期刊中应用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04):499-501.

[9]蔡田田.CorelDRAW编辑地质学论文插图应用技巧[J].绥化学院学报,2020(03):148-151.

[10]韩丽,胡克兴.用Illustrator结合Photoshop制作科技期刊插图[J].编辑学报,2013(05):481-483.

[11]李凯明.地学类书稿中图件的提取与转换[J].科技与出版,2018(07):74-80.

[12]耿雪莉,刘菲菲.CorelDRAW2019中文版标准教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

[13]王琦.中文版Illustrator2020基础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

猜你喜欢
图面图例图层
带状地形图断面数据采集的程序化实现
找拼图
基于生产实践若干需求完善大比例尺地形图图面表达方式的探讨
犬狗的画法(六)
老年教育(2018年6期)2018-07-06 08:03:18
巧用混合图层 制作抽象动感森林
如何让学生巧用图例解决数学问题
专题地图图面要素自动配置方法的研究
测绘工程(2017年10期)2017-08-31 14:32:01
可爱的小鸟
图层法在地理区域图读图中的应用
地理教学(2015年18期)2016-01-06 12:00:38
浅析“递层优化法”在矿井制图中的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6期)2014-04-04 08: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