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护理风险评估及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效果

2024-05-17 08:38邓金川李济万家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8期
关键词:消化内镜护理人员

邓金川 李济 万家丽

近几年,伴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内的医疗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内镜检查不断完善的同时,也广泛应用到消化系统的诊疗中,进而受到了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1]。在实施内镜检查期间,该项操作具备一定的侵入性,加之患者本身缺乏对该检查的准确了解,使其极易出现焦虑、恐惧甚至是抵触等诸多不良情绪,从而增加检查风险的发生;所以,内镜检查实施期间,不仅要做好护理风险评估,还要对护理质量引起高度重视,进而确保检查顺利推进[2-3]。护理管理的高效且顺利推进在护理管理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不仅可减少甚至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同时,医疗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也随之递减[4]。PDCA循环属于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通过将护理管理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4个方面,利于改进和优化护理质量,这也成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水平的关键所在,但就该模式具体实施效果的报道较少。鉴于此,本研究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到了消化内镜护理风险评估中,并探讨其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收的126例消化内镜检查者。纳入标准:(1)均接受消化内镜检查,且并无检查禁忌;同时,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5]中的相关检查要求。(2)所有检查均由同一组检验科人员执行。(3)患者知情且同意。(4)2组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Ⅰ级或Ⅱ级。排除标准:(1)伴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2)消化内镜检查禁忌。(3)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类疾病。(4)中途退出。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3例。研究组男性37例,女性26例;年龄20~72岁,平均(45.1±4.1)岁;疾病类型:消化道出血30例,消化道息肉18例,肠道梗阻10例,其他5例;检查类型:胃镜27例,结肠镜17例,食管镜12例,其他7例。对照组男性39例,女性24例;年龄23~77岁,平均(45.4±4.3)岁;疾病类型:消化道出血32例,消化道息肉17例,肠道梗阻8例,其他6例;检查类型:胃镜29例,结肠镜18例,食管镜10例,其他6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护理风险评估

具体为:(1)护理人员方面,有的护理人员本身缺乏高度的责任心,加之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其实施消化内镜检查期间没有严格依照对应的消毒章程开展,造成患者感染,威胁其健康的同时甚至还会危及生命。另外,部分护理人员的理论基础不扎实,检查前没有对患者实施宣教,导致患者对实际操作和注意事项等并不了解。最后,受护理人员本身经验的局限性,造成操作中患者并不能做到有效配合,进而加重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2)患者方面,因患者自身认知的影响导致其心理水平较低,在病痛的长期折磨下,造成其治疗依从性的递减,护理期间无法给予有效配合,进而会有诸多安全隐患存在。(3)管制与环境方面,操作期间,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按流程执行,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并未引起重视,当突发事件发生后也不能及时处理。患者的分泌物或血渍等会对医疗器械或病房内的其他物品造成污染,但护理人员并未及时更换或清洗,这也会加剧医院感染的发生。结合上述评估发现,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期间其风险因素主要包含环境、护理人员和患者3个方面,而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缺乏高度重视、自身技能水平较低为主要风险因素;患者则是因缺乏了解,在内镜检查中有排斥,导致其依从性较低。

1.2.2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药物过敏史、麻醉史以及既往病史等均做到准确了解;就检查禁忌对患者予以讲解;针对病情严重者,在开展检查操作期间需对其生命体征密切关注,并告知其要进行流室观察。

1.2.3 研究组

实施PDCA循环护理。具体为:(1)P(计划)。在科室内成立对应的质控小组,并对科室内的护理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强化对其护理质量方面的管理。该小组内成员包含科室内的护士长、主管护师与护师。结合科室内的具体工作性质以及患者的切身需求对护理人员实施培训,并结合医院的质量管理考核标准以及工作准则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方案。组织科室内成员就护理风险的协调机制展开讨论,并对岗位职责与护理质量管理方案予以明确制定,质控小组定期根据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消毒护理、技能操作以及护理文书等多个方面对护理人员实施考核,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有效指导,做到相关问题及时发现、有效改正,做到严格要求自己。(2)D(实施)。首先,对科室内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强化其在专业技能水平方面的提高,使其在开展护理操作的时候能够做到得心应手。对护理人员的内镜清洗情况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其次,对管理予以完善,在质控小组的严密监督和组织下,护理人员需做到对各岗位职责的认真落实,使PDCA循环能够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同时,还要做到分工明确,各项操作均可规范化开展;环境管理,对患者实施消化内镜检查期间,尽量在操作室内使用一次性物品,最大程度地减少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并设立对应的警示标志,做到医疗和生活垃圾的有效区分;强化护患间的沟通和交流,使患者需求可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减少甚至避免其心理不良应激反应情况发生,确保检查能够顺利实施。(3)C(检查)。质控小组随时对科室内的护理质量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后要追究到个人,确保其能够积极、正确的改正,科室内定期开展理论与技能操作考核,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做到全面掌握,避免因专业知识不扎实而给患者带来护理风险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要对科室内人员实施全程考评,每次结束培训后,定期对有关人员实施综合评估,并将考评结果与绩效考核相挂钩,督促各岗位人员均能够严格、细致的执行相关操作。(4)A(处理)。质控小组给科室内的护理人员每人配备一个学习跟踪本,用以对考核当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记录,每月结合护理人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表现开展针对性教育,并组织成员召开护理质量讨论会,对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和潜在风险开展积极探讨,并进行积极改正,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1.3 观察指标

(1)记录比较2组护理投诉、护理差错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护理差错主要包含手术器械准备不完全、漏抄医嘱等;不良反应主要包含躁动、恶心呕吐和心率异常等方面。(2)评估比较2组护理质量。借助医院自制的护理问卷调查表开展基础与环境护理、护理安全、消毒隔离和仪器器械等评估,各项0~100分分值,与结果成正比。(3)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2组的护理态度、业务水平等实施情况予以判定,总分100分。其中,非常满意:总分>94分;基本满意:总分70~94分;不满意<7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护理投诉、护理差错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护理投诉发生率、护理差错总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投诉、护理差错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2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基础护理环境护理消毒隔离护理安全仪器器械对照组(n=63)79.0±1.077.2±1.278.4±2.082.9±1.285.1±2.3研究组(n=63)93.6±2.189.9±2.090.7±1.796.7±0.893.7±1.0 t值12.53613.21112.84513.54412.968 P值<0.05<0.05<0.05<0.05<0.05

2.3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3.1 研究背景

在对消化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期间,消化内镜的应用已成了主要方案之一,因其具有诊断准确性高、操作安全等诸多优势,从而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6]。但是,上述操作具备一定的侵入性,在将内镜置入患者体内时会造成一定不适,进而使其心理负担加重;同时,还会出现生理指标方面的波动,该项检查实施的风险性也会随之升高,与此同时,护理期间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也相对较多;以上诸多因素的存在,均会对检查的顺利进行以及结果的可靠性造成诸多不利影响[7]。鉴于上述情况的存在,在诊疗期间做好对消化内镜检查的使用管理以及风险评估,对诊疗效果的提升具有关键意义。

3.2 护理风险评估及PDCA循环在消化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之前,在对消化内镜检查实施护理管理期间主要以常规方案的开展为主,如健康宣教、注意事项讲解以及心理疏导等。上述方案的开展,虽可以使检查结果在准确性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针对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无法做到有效规避,不能兼顾所有环节的安全管理,以致在临床推广中存在诸多局限,需要进一步优化现有的管理措施[8]。随着医疗模式的改进和发展,临床护理观念也得到了较大转变,更加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在该背景下PDCA循环也得到了应用和普及[9]。在消化内镜护理管理中,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可就当前的护理问题与安全隐患予以分析,针对性制定符合护理管理的流程和相关规范,各项管理方案也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与贯彻,质量控制也会变得更加科学,护理环节也能够实现责任化与细节化,相关人员职责也会变得更加明确,更加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水平,风险控制意识也会同步提升[10]。本研究中,在对护理人员实施PDCA管理后,相关人员不管是在责任意识,还是风险意识方面均得到了不断强化,风险管控力度同步升高。在这当中,护理人员不仅是护理方案的管理者,也是其执行者,更是监督者,结合护理实践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或隐患,进而采取合理且有效的预防或解决方案。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护理投诉发生率、护理差错总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消化内镜护理风险评估及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整体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强化了护理人员的风险与责任意识,提高了他们对于风险的管控力度[11]。同时,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当问题发生后也能够做到积极应对,对护理各环节的开展状况也能够做到有效监督,从而形成了一个合理、科学且有效的良性循环[12-13]。消化内镜护理风险评估和PDCA循环模式的联合开展,通过对风险因素的合理分析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方案,护理人员在操作行为、工作责任感及专业度等方面均可得到显著改善,护理人员操作不当,与检查者配合不默契等情况也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风险管控意识和服务理念同步强化,整体风险事件发生率大幅度降低的同时,护理质量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另外,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消化内镜护理风险评估与PDCA循环的开展利于提高各项护理质量水平,患者总满意度较高。PDCA循环模式中,对护理人员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方面的培训更为关注,凭借实施定期考核,可促进其在操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方面的同步提高,减少甚至避免了护理人员因能力的局限性而导致的安全隐患,凭此可对相关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识别和处理,更加规范了相关护理行为,大幅度提高了对于护理管理的整体水平[14]。实施消化内镜检查期间,应当将清洗和消毒作为管理的关键与重点,该项工作的开展更是关乎院内感染的发生及预防,凭借消毒管理措施的改进与完善,器械消毒与灭菌的规范性也大幅度提高,避免了内镜操作期间感染风险的出现[15]。最后,通过成立专业化的护理管理小组,还能够强化对小组内成员的监督与管理,借助强化培训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并能够在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当中发挥较好的促进作用。

3.3 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实施期间,因受样本例数、研究时间等方面的限制,造成了判定结果的局限性,之后,还需通过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开展多中心研究等方式对该项内容加以补充和完善,确保其结果更为科学和有效。

综上所述,消化内镜检查期间,护理风险评估和PDCA循环模式的实施效果较好,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猜你喜欢
消化内镜护理人员
眼内镜的噱头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