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赛、评”一体化视角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探索

2024-05-17 14:25朱芳帅楚荣
体育教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专业成长体育教师策略

朱芳 帅楚荣

摘  要:基于“学、练、赛、评”一体化视角,提升体育教师自身核心素养,突破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学习收益不系统、学后无内化、操练流于形式、赛课缺少平台,难以获得多维度评价、职业发展没方向等难题。本文对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体育教师培养方式进行梳理总结,从多元培训、组内试练、校际联赛、多维评价的“学、练、赛、评”一体化视角下進行策略探索,为全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练赛评; 体育教师; 专业成长;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4-0044-03

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教学、专业训练、科研等综合能力。新课标的实施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由于各项体质测试、中考的成绩压力、各项学生赛事以及教师自身认知、能力等导致教师精力分散,发展方向出现偏差,教师难以获得专业发展。本文从“学、练、赛、评”一体化视角下梳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核心难题,并根据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体育教师培养方式以及我校体育教研组的实践总结,探索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策略。

一、“学、练、赛、评”一体化视角下教师专业成长问题现状

(一)学习碎片化,不系统

教研组织形式单一,常常是以某校承办公开课展示,专家点评完便无后续。教师工作量大,对于学校、区内组织的教研培训草草应付,教师们难以系统地进行学习。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教师难以获得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学习内容。

(二)练习走形式,缺勤练

学后无思考内化,无实践操练。再加上要应对区、市的体能检测和技能抽测,“考什么就学什么、测什么就练什么”,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都被各项测试内容练习填满,导致年轻教师对教学大纲缺乏系统深度的实践与思考,很难对某项技术的教学内容和课时比例进行横向与纵向的精巧设计。对大单元的概念理解不深刻,备课、上课、反思缺乏明确目标与方向。教师教学能力难以在重复单一的教学中获得全面提升,专业能力停滞不前。

(三)赛课机会少,无平台

学生赛事多,教师赛事少,教师缺乏能力“晾晒”机会,区级层面的赛课多年才举办一次且对教龄有限制,教师缺少展示平台。为了使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得更好成绩,在招聘体育教师时更倾向于退役专业运动员,导致很多体育教师只会训练不会上课,科研水平低,教师的综合专业能力难以获得提升。

(四)评价太单一,没方向

体育教师既要有专项个性发展,也要有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学、练、赛”过程中获得的评价形式过于单一,体育教师的自身成长陷入局限。教师全面发展需要吸收多维度评价箴言,找到自我发展方向,在不断实践、总结、改进过程中获得全面提升。因此,帮助培养全面发展的全能型体育专业教师势在必行。

二、“学、练、赛、评”一体化视角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探索

(一)多元培训,多点打通,有针对性习得

1.了解教师发展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

区内统筹,发放问卷收集五年内新教师对于学时培训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与建议,将区、片区、学校各类培训、教研打通,统筹整合,每月设置一次区集体教研、两次多形式教研,提前发布培训时间、地点、形式与内容,学员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进行自主选择。除正常每月学时培训外,各片区、校际、学校各层面也都积极申报组织多形式培训,如说课技巧培训,培养教师说课能力、教学内容设计能力;模拟上课技巧培训,提高教师的课堂展现能力;训练方法经验分享会,各校教师交流训练计划以及有效训练手段;体育学科论文、案例、课题撰写技能培训,培养体育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组内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分享展示,为新教师树立学习标杆,让新教师了解到什么样的备课是有效备课,怎样制定教学计划才能与大纲、学情同频(图1)。

2.搭建平台、树立标杆,丰富教研形式

举例而言,某区定期开展24和90学时、教学理论、单项运动技术教学设计等区内、外培训,教师可根据教龄与自身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为教师搭建多形式学习交流平台;每周三区域骨干教师送教,年轻教师有更多机会观摩优秀课展。

3.校际结对,帮扶交流、互通有无

鼓励部分学校进行小规模的校际培训,两校教研组通过各类形式的交流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强校带弱校、老校带新校,只有打破校与校、区与区之间的壁垒,开展教学发展切实亟需的培训,才能让教师真正有收获,实现专业进步(图2)。

(二)组内试练,实践操作、吸收内化,做到学以致用

仅仅靠培训式的观摩或影像记录会很快被淡忘,只有将培训中所学习到的知识技能进行思考整理并通过反复实践练习才能使习得内容吸收内化成自身适用的成果积累。

在一次《大概念统摄下体育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的24学时培训中,教师学员观摩了《篮球:运球+传球单元计划》的设计解读以及三节课的实践展示,这是大单元概念提出后的第一次观摩学习,在三节课的展示中了解到篮球大单元课时比例安排,以及篮球运球+传接球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设计。培训后如何在自己组内开展各教学内容的大单元设计?展示的篮球大单元和这三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适用于自己的授课班级?怎样将这一优质课成果转化成自己组内的材料积累?这就需要将本次培训的学习收获进行教研组集体讨论,根据本校学情重新调整单元计划和上课内容安排。再将调整后的单元和课时进行组内试教,反复打磨,最后形成自我积累。学以致用这一实践过程同样适用于任何知识技能学习后内化成自身的专业成长。因此,各校教研组每月都会进行校本教研,组内教师轮流进行课堂展示、经验分享、评课议课。此外,区级层面每月检查各校教研组校本教研的开展情况,督促、指导各校自主教研,多练多思多展示才能获得深层次的提升(图3)。

(三)校际联赛,博采众长、拓宽视野,升华专业技能

以赛促练,是提高巩固技术的重要手段,同样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常赛”。某区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每隔多年才举办一次,而且对教师的教龄有限制要求,很多教师要等很多年才能获得一次参加区级比赛机会。因此,片区、校际之间组织的赛事会给年轻教师提供更丰富的展示路径。教师的专业能力只有在比赛和展示的过程中才能找到差距,看到标杆,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各校定期举行案例分析赛、教学设计赛、课堂教学展示赛等多种形式的评比,旨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片区每年组织一次五年内新教师基本功比赛,表现优异者可直推区赛。有比赛经验的教师,可以组内老带新,帮助组内更多教师提高基本功能力。校际之间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体育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比赛,如同课异构展示赛、体操技术示范赛、球类友谊赛等。帮助教师走出本校,拓宽视野,向其他学校教师学习,相互切磋,博采众长,提升技能,促进专业成长。

(四)显性评价,多维诊断、优化方法,明确发展方向

及时有效多维度的评价反馈,能够让教师从不同角度认识到自身的亮点与欠缺。一次练习、活动、比赛的结束,需要有总结,有反思,有反馈,才能有改進,有收获,有价值。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自我反思,更需要获得专业的、多元的指导来帮助教师打开思维,树立改进目标,明确发展方向。

一次公开课展示后,执教教师需要获得各层面、各维度的意见反馈,问症把脉能够让教师可以获得多维度、多角度、多层面的高价值反馈,使努力更具意义。

1.同级别教师的组内互评,可以从同层次不同角度审视本节课的优缺点。

2.师傅、骨干专家的评价,让执教者获得高阶思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辽阔的风景。

3.学生的评价,让教师了解到学生的真正感受和需求,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4.其他学科教师的评价,学科的互通性能够让教师打破自身学科的局限性,获得学科融合的新思路。

5.全方位诊断引领:区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定期下校调研,针对学校体育教学计划及进展、教案设计、学生学业评价、常规课的实施、学生体质测试情况、校本教研、大课间开展情况、拓展性课程开发、学校运动会和小型多样比赛举办情况等进行多系列、全方位的评价反馈,并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欠缺进行指导帮助。这一全面诊断几乎涵盖了学校体育工作和教师教育教学情况的全部内容,学校能够通过调研发现问题,明确方向。

三、“学、练、赛、评”一体化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

“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双方面的有效提升,将“学、练、赛、评”一体化转变思路和实施途径,转向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上也会产生显著性效果。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薄弱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培训,再将习得的知识技能通过实践操作吸收内化,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平台的研赛展示,升华专业能力,参照多维度显性评价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再次根据所学、所思、所感进行二次试练成循环。真正做到有针对性地学、有收获性地练、有多形式地赛、有真价值地评,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形成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教师在“学、练、赛、评”这一整套培养模式中能够获得、巩固、提升、运用知识技能,从而获得全面发展(图4)。

笔者学校与某实验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联合教研,两校教研组围绕教师专业成长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如邀请专家讲座,讨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教学方法,帮助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能力;两校体育教师围绕单元设计进行公开课展示,并邀请区骨干名师评课议课,为三年内新教师提供展示平台;两校集体备课,在开学初,两校教师一起讨论教学计划与进度、教学内容设计和安排,提高新教师备课能力;组织体操技术组合示范赛,邀请专家评分指导,提高教师的教学示范水平;组内某专项教师进行技术培训,如某乒乓球专项教师给两校体育教师进行乒乓球教学方法和动作技术指导,帮助教师提升乒乓球技术教学水平,利用现有资源,发挥更大价值;组织篮球友谊赛,在相互技术切磋的过程中放松心情等。两校体育教师在一次次联合教研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升。

区、片区、学校进行“学、练、赛、评”一体化的体育教师培养模式,一定会让体育教师从中获益,快速全面成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各层面需要共同合力,鼓励、支持、帮衬教师不断地合理尝试与积极运用、不断地改进与创新,才能让这一模式发挥更高效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专业成长体育教师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Passage Four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