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 王长海
摘 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大国复兴的底气,更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内外重大场合中提到振兴中华传统文化,向世界人民讲好中国故事。作为大学生思想建设的重要阵地,创新和优化思政教育已然成为必行之事。文章立足于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一目标,将文化自信融入思政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育人新机制三者有机统一,从而助力实现文化育人,教育兴国。
关键词:文化自信;大学生思政教育;逻辑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052(2024)04-0025-03
作者简介:吴 琼(1986.07— ),女,汉族,吉林省长春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王长海(1965.10— ),男,汉族,山东沂水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精专群体,拥有最前沿的技术与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中坚力量。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意识缺乏、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低、文化自信心不强等问题已经十分突显[1],需要全新的思政教育观改进纠正。当务之急应是从大学生思想建设入手,究其现状,治其弊病,用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全新理念,推进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
一、相关概念厘定
(一)全新的大思政教育观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大思政”这一概念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多种功能有机联合的整体描述,是对“碎片化”的思政教学的科学完善和补充[2]。新时代的思政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讲理明意,更深层的是要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高度谈起,善用思政理论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旧式说教式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节奏和需求,那么新的思政教育观就会取而代之,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是对新时期思政教育观的全新解读。
(二)文化自信的传续
中华优秀文化历经千百年的流传,早已深深刻入每个中国人的基因当中,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文化自信”是实现其他自信的根本,要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大学生作为“文化自信”精神的接续者,既是文化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唯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久地传续下去,才能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传续下去。
(三)文化自信与思政教育的关联性
文化自信和思政教育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受益。一方面文化自信是思政教育的深刻内涵,它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容,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趣味性和说服力,为思政教育注入精神力量。新时期的思政教育要一改以往空洞的高尚论、英雄论风格,寻找生活中更接地气的事例,以小见大,与学生产生共鸣,让大学生自觉肩负起文化使者的重任。同时,思政教育是文化自信的载体和实现途径,为文化自信之花的孕育提供了养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打好组合拳,才能讲好思政课”阐述的就是这个意思[3]。文化自信不能单纯依赖于党史、革命史的文化学习,还要融入民族发展史、传统文化发展史等多重脉络的文化体系,使文化教育更加立体丰盈。
二、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文化自信培育的现存问题
(一)文化意识淡薄
提起文化自信,很多大学生知其名,但若问其为何,很多大学生就不明其意了。传统高等教育中,重理轻文的现象比较突出,思政教育很多时候是作为辅助力量参与其中,因此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虽然课改之后,课程当中也融入了大量的文史因素,授课手段和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很多教师仅仅将思政教育中的文化培育当作一项教学任务来完成,对传达的内容和形式未做深入研究挖掘,也就很难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只停留在文字表层,未做深层的情感链接,长此以往就导致了大学生文化意识淡薄。
(二)文化认知能力不足
当代大学生是一步步通过中考、高考筛选进来的,只追求分数的狭隘行为在他们之中并不鲜见。随机抽取一部分大学生,不难发现他们现在普遍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对革命文化的了解不深,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钻研不透。中国经历改革开放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社会多领域迎来了重大转变,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就业困难、食品安全、能源危机、教育公平等一系列问题引起热议,这对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是一次不小的思想冲击,如果没有对中华文化深厚的认知,很难深处复杂之中不改初心,很容易丧失文化自信。
(三)文化立场不坚定
伴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国之间的文化往来也高于空前。中华文化极具包容性,对于优秀的外来文化我们自然是鼓掌欢迎,但也要时刻警惕一些功利主义、自私主义的投机意识。部分大学生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不具备理性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很容易成为其牵线木偶[4]。例如大学生就业问题,很多大学生寒窗苦读只为毕业之后能够谋得高薪职位,过上富翁生活,有甚者不想努力就做起各种留学梦,企图投机取巧换取功名利禄。此时的他们已经忘记革命先辈是如何打下江山、如何舍生取义的。这一系列思想变动都源自大学生不坚定的文化立场。
三、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文化自信缺失的成因分析
(一)文化自觉意识的缺失
在中国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民对于中华文化也逐渐失去了坚守,反倒是在西方快餐文化、自由主义的思潮洗礼中迷失了自己。网络的快速发展为碎片化的娱乐提供了土壤,而内涵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革命文化、中华民族发展史文化渐渐地消失在大众的视野里。这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是非常不利的,也导致了一部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扭曲[5]。文化自觉意识的缺失就是文化自信缺失的根源,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青年大学生,对党和国家长期以来执政精神和经验认同的缺失是十分危险的事情,直接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如何唤起文化自觉意识成为当前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務和课题。
(二)文化求知程度不足
尽管近些年来思政教育中融入了文化教育,但多数还只是停留文学故事、服装设计、民风习俗等表层,大学师生很少有人愿意追本溯源深入研究其究竟,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只讲其一不讲其二,学生在接受过程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文化的认知认同程度上都不够深入,不能习得其精髓,也就很难转化为自身的认知能力。这种文化培育方式直接导致学生对文化知识掌握不牢固,内涵参悟不透彻,面对其他文化冲击时就会弱不禁风。
四、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
(一)构建文化自信培育体系,唤起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
从观念层面上,思政教育者要清醒地看到教育环境已然发生巨大改变,教育观念必须随之调整,新时期的思政教育要立足马列主义,但不能局限于马列主义。要重视文化自信培育对思政教育的影响力,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史学文化、民族发展文化、文化发展文化,打破思政课程边界,使大思政思想渗入各个学科当中,唤起学生文化自觉意识,这不仅是思政教师的事,更是全体高校教师的使命。从执行层面上,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说道,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教师要调整授课方式,授课场地甚至是授课主体,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灵活考核,追求能力提升为本位,从而使得学生主动唤起文化意识。从环境层面上,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除了增加校园文化因素外,还要设置社会文化实践课程,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体会文化带来的精神力量,这种教育说服力远远超过课上的讲授。从主体层面上,思政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同样文化自信培育的主体也要是教师与学生,二者缺一不可。以往容易忽视教师一方而单纯地追求学生的文化自信,这是本末倒置的一种做法。如果说学生是树枝,那么树叶是否茂密除了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根系就是最终决定者了,那么教师的角色就如同根系。唯有根系发达、营养丰富,小树才能枝繁叶茂、粗壮有力。因此,思政教育改革要更关注思政教师业务知识的补充,教学能力的提升,品德修养的塑造。
(二)发挥传统文化的根基作用,提升大学生文化认知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提升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6]。近年来国学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还在咿呀学语的小娃娃都可以出口成章,熟练背诵四书五经,不得不感叹文化复兴之成就。虽然大学生也开始热衷于学习传统文化,但真正能参悟其精髓,运用于生活的毕竟在少数。在思政教育领域若想有效发挥传统文化根基作用,首先要学会甄别传统文化中的真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一些内容已经不适用当今的时代环境,我们在接受或者传播时要学会对其“加工”,使其旧貌换新颜。思政教师要特别注意不仅教授学生文化内容,还要教授学生领悟文化内涵的方法以及对当今工作生活引发的思考,这才是帮助学生提升文化认知能力的关键所在。其次,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要注意形式创新,万不可坐在课堂里背古文,或者让学生一遍遍抄写之乎者也,这种方式极不可取。当代大学生思维空前活跃,他们渴望从课堂上获取有趣的知识。思政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把课堂搬移到任何地方,例如室外、网络,可以让学生穿越古今,从参与者和旁观者两个角度去辨析历史事件,从而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精要理解,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提升文化认知能力和文化运用能力。最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要注重实践性,也就是学生的运用能力。加强与校外文化场馆、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拓展学习渠道。高校定期可以组织以文化自信为主题的写作比赛、讲故事大赛、工艺品制作大赛等校内活动[7],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也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认知。
(三)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文化学习力
如今面对多元性发展的社会,大学生信息获取渠道众多,当不同的声音出现在他们耳畔的时候,填鸭式的灌输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思政教育的负效应。在新时期的思政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多元的,课堂上思政教师就是主导者,要把控授课节奏和授课内容方向,相对于以往单纯的文字图片,教师可以融入更多活跃课堂的元素,例如纪录片、小视频、网络电影等,动静结合间方显示文化的魅力。另外,思政教师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提升自身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把握能力,不断拓展对文化领域知识的认知边界,并将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会贯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思路,要将时政热点与文化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所学内容的实效性和实用性,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仅有课程教学是不够的,思政教师还要积极拓展其他教学模式,例如学习小组模式。定期以不同主题为学生划分组别,让其主动参与的学习实践之中,教师此刻要退出舞台保持一个旁观者的状态,将学习的主动权充分归还给学生,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深度,又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坚定大学生文化立场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处理一切国家事务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各国之间的文化融合和斗争日益激烈。在吸收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也受到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这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如何帮助大学生在社会转型中保持理性认知,保持坚定的社会主义思想立场是当代思政教育者最根本的任务所在。认知和认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文化认知可以使学生做到知道、了解,但内心未必服从。追根溯源,这就是学生的文化立场不够坚定的体现,就是文化认同感的缺失。如果学生不具备足够的文化认同,那么也就谈不上文化自信的建立。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造成不同的认知,只有将不同层次的文化置于对比之中,才能彰显中华文化的优点。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比开展教学活动,或者设置论辩环节,让学生自主发现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走向真理,实现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
结语
基于全球化视野考量,西方文化阵营正在以其绝对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文化扩张战略,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大战已然悄悄打响。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国在世界文明新秩序建设中肩负重任。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我们能够积极吸收其他的优秀文明融入我们的文化建设当中,但是面对不友好的文化霸权,捍卫国家文化主权也是不容商议的。作为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新时期的大学生不仅是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更是文化的捍卫者、建设者。在高校的思政课堂深耕文化自信精神,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既是对“文化全球化”的积极回应,也是对马克思主義文化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更是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星星.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策略[J].文教资料,2021(5):101-102,48.
[2]刘兴平.高校“大思政”格局的理论定位与实践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04-108.
[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4]宁宇涵.朱宗友.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3(5):53-57.
[5]李华婷.基于实践育人的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调研及培养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9(1):184-185
[6]吉菲.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J].农家参谋,2019(20):247-248.
[7]柳杨.高校思政教育中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9):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