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棵树

2024-05-16 09:55杨九俊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于漪

摘要:“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好大一棵树”!其根,是爱祖国、爱学生、爱自己的大爱之情。其干,是为师之道,经历了入门、成熟、风格、境界的成长道路;阐说着“教文”与“育人”的统一、立体化与贯通性的统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做”与“学做”统一的教学之道。其枝,是其作为语文教学名师,作为班主任,作为校长,担任人大常委会委员,成为课标和教材的审查专家,广有涉猎,皆有建树。其叶,华滋焕发,生活和教学的细节闪耀着思想和情感的光泽。其荫,是其“撒给大地多少绿荫”,福泽后学。

关键词:于漪;人民教育家;“好大一棵树”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4)02-0044-06

李清照写银杏树,用“风韵雍容”形容。第一次碰到这个词,不知怎么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于漪老师的形象。于漪,1929年2月7日生于江苏镇江,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从此开始书写教育人生的华彩篇章,2019年获得国家“人民教育家”称号。如果允许以树做意象,于漪老师就是“好大一棵树”。一棵挺拔俊秀、风韵雍容的大树。

一、根:大爱之情

“好大一棵树,深情藏沃土。”于漪这棵大树的力量之源就是她的大爱之情。

爱祖国。于漪爱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她出生在旧社会,那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父亲年仅30多岁就因肺结核病去世,母亲半文盲,姐弟五人,于漪最长。要生活,要求学,要躲避敌寇侵扰,艰难困苦可想而知。血浓于水,于漪爱自己苦难深重的祖国。老师教《苏武牧羊》《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使“祖国”“家乡”“气节”这些大字眼闯入她心间。母校镇江中学“一切为民族”的校训,照亮了她人生的未来。用于漪老师自己的话说:“这五个大字掷地铿锵,镌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铸造师魂的基因。”[1]14于漪爱“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新中国。全国解放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乌云散去,阳光明媚,可以想象于漪“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激动与感恩。她谈及这种心情时,习惯用“如果……那么……”的假设复句来表达。于漪爱“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改革开放的祖国,是改革开放的春风给祖国带来新的希望。于漪老师说她是改革开放“极大的受益者”,她从此舒畅身心,扬眉吐气,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躬耕杏坛,化育桃李。于漪爱走向伟大复兴的祖国。进入新时代,年事已高的于漪老师仍然弦歌不绝,建言献策,“传经布道”。她的人生步履依然和着伟大祖国现代化大业前行的音程。

爱学生。于漪经常讲,爱祖国不只是一腔热情,而是要落下来,落到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上,落到自己站立的课堂上,更要落到自己教的学生身上,因为,于漪老师认识到教育“一肩担着学生的现在,一肩担着祖国的未来”。于漪老师爱学生,发乎内心。“教育者的职业活动无疑最近似母亲的工作……其工作动力源于对人的爱,而被爱的人是她的亲骨肉。”[2]于漪爱生如子,有不少故事是讲述她帮助一些暂时落后的学生,或者是遇到某种困难的学生,都是因为师情浓郁而具有感人的力量。于漪老师爱学生,朝向未来。她谈到过“新人”的意蕴,她爱学生,不仅引导学生向着真善美成长,而且朝向未来,成为时代新人。于漪老师爱学生,当严则严。她从来不姑息学生,有问题,有毛病,决不放过,只是用尽可能恰当的方式引导这些学生改正缺点,体现出教育方式的“成人之美”。于漪老师爱学生,叩响心弦。她有文章题目就是《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以情激情,同频共振,在课堂奏响和美的乐章。

爱自己。王安石有言:“愛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3]在一定意义上,爱国家,爱事业,爱学生,是通过爱自己实现的。于漪老师的名言“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其实也闪亮着自爱的光泽。“学做”,“学不可以已”,是在追求人生意义的不断超越,成为品性高尚的人。“学做”,是在“学然后知不足”的心理观照下,通过锲而不舍的读书不断充实自己,以至如她自己所说,力求做到“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不断丰富自己的智力生活。“学做”,在于漪老师就是自觉地“照镜子”,她说自己有两把尺子,一把量别人的优点,一把量自己的不足,正是不断修炼,不断磨砺,使自己进入“表里俱澄澈”的佳境,而成为一个伟大的教师。

二、干:为师之道

于漪“一辈子做老师”,即便以其他身份“出场”,她依然代表老师。所以,这棵树的树干,就是为师之道。我在讨论名师成长之道时,曾从道路、道说、道理三个方面展开。在于漪,无论课堂实践,还是发表的文字,都是发出的一种声音,都是道说。这种道说对于我们,如同郑敏诗句:像我从树的姿态里,所感受的那么深。一者是其道路,二者则是道理。

道路。于漪作为一名伟大教师,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入门阶段。于漪开始上语文课,因为并非科班出身,又没有老教师指导,只是一味把工夫花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上。谁知教研组长徐老师听课以后当头棒喝:“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儿,你还不知道。”于是,于漪老师开始了艰难的寻觅。她到记忆中搜索,回到自己做学生学习语文的现场,感悟当时老师教学的精妙之处;她从比较中学习,以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进行比较,从语文教学不同的意见中进行比较,将流行教法与自己形成的见解进行比较;她到语文教育论述中学习,认真阅读名家高论,逐一品味推敲,终于拾级而上,登堂入室。第二阶段,成熟阶段。一名教师进入成熟阶段,大抵有三个标志。一是能较好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最基本的关系,教师要目中有人,对学生有全面、具体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要唤醒、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于漪老师在这方面达到较高的层次,其重要的表征是“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组成了学习共同体。二是能较好地把课程知识转化为教学知识。这就要在研究学生、把握学习起点的基础上,在个人意义上深刻地理解课程知识。在语文教学中,这种课程知识常常是以经典文本为载体的,而这些经典文本如艾略特所言,往往体现文明的、心智的、语言的成熟。教者从这三个维度吃透教材,才有可能借以把课程知识转化为教学知识。于漪老师在这方面尤见功力,她常常能较好把握文章基调,其实是从作者的心智表达方面触摸到文本的肌理。三是能较好地掌握学科教学知识,在“怎样教”上达到轻松驾驭的水平。于漪老师在课堂实践中已经逐步进入生产学科教学知识的阶段,比如,她每每能用语言“粘”住学生。以上所说这三个方面,就是师者对学生、对知识、对自身三个方面在学理上说得清楚,做得到位。这也是我们评判于漪老师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进入成熟阶段的重要依据。第三阶段,风格阶段,如果说,成熟阶段主要是“我们”,风格阶段则已经从“我们”走向“我”,有了鲜明的教学个性。于漪老师从20世纪60年代前中期到评上特级教师的一段时间,其重要标志在于,她对语文教学已经形成独特的见解。机缘凑巧的是,她有了在座谈会上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这使她引起了市教研员杨质彬老师的关注。她的课已经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老舍先生说:“风格是心灵的音乐。”别林斯基说,作品是镌刻作者性格的徽章。于漪老师的课,“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有了鲜明的风格。正如她的爱人夸赞她的公开课:“你是用生命在歌唱。”她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力,评上特级教师,几乎每堂课都有人听,多则一二百人,想象那种胜景,仍然令人心潮澎湃。她有了自己的专著,不断有文章见诸报刊,已经是“天下谁人不识君”。第四阶段,境界阶段。胡治华先生曾有文讨论于漪老师的教学境界,我深表赞赏。从时间上说,20世纪90年代以后,宽泛言之,也包括风格阶段的一部分时间,于漪老师的课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甚至渐臻化境。其重要的标志包括,“横看成岭侧成峰”,教学方法与知识呈现特点高度匹配;“夜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文本的内部世界,学习者与知识,了无遮隔,具有通透感;“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于漪语),审美的高潮在课堂中“合于必然的‘发展规律,则是欣赏者在作整体的深层次的理解”[4],余音袅袅,悠远绵长。

道理。于漪老师无论是课堂还是文章的“道说”,都反映了深刻的教育教学规律。在我看来,主要是四个“统一”。第一是“教文”与“育人”的统一。于漪老师在1978年就提出“教文育人”的教育主张。在1995年,发表《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的反思》,产生重大影响。于漪老师对语文学科本质有着深刻认识。笔者见过于老师审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稿的意见,其中有一段:“语文是直接指向人的,语言文字是人独有的,语文是研究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正因为要研究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就不得不研究与语言文字密不可分的人的思维、情感、品质、能力等。语文就是人生,伴随人一辈子。语言文字这个工具与人是一体的。”①这些观点是相当有见地的。“人”在哪里呢?人生活在、成长在积极的语文实践中的,因此要在“教文”中“育人”,是通过“教文”化育生命,升华情感。第二是立体化与贯通性的统一。很多论者注意到于漪老师课堂教学的立体化,所谓立体化主要指师生之间纵向交流和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交织起来,组成网络结构,使信息交流呈现立体交叉传递方式,这是“目中有人”视角下的课堂空间结构。在于漪,与之交融的还有前后贯通的时间结构。于漪老师对课堂的所有教学环节都下过水磨一样的功夫,这也是她的课具有“一清如水”的美感的重要原因。如看于漪老师讨论教学节奏的安排,分别讲“起始阶段的吸引力”,“有起有伏,有疏有密”,高潮的掀起,课已尽而意无穷。时空交织,融为一体,于漪老师的课堂形成境界。第三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于漪老师的课堂实践总是努力尊重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她自己说自己从事教育教学改革,都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我们还注意到,于漪老师对教育教学中的“钟摆”现象持有高度的敏感。比如,在上面提及的信中,于漪老师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转变教学方式,为了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基础打得更扎实,更宽广。”①以“人文派”著称于学界的于漪老师,发表这样的意见,意味深长,人们从中可以看出对时弊的针砭和批判。于漪是大家公认的语文教学的艺术大师。她的语文教学艺术以学生发展为第一价值追求,恰如乌申斯基所说,“教育学当然就成了最高级的一种艺术,因为它力求满足人类最伟大的要求——人的本性的完善。”[5]她的语文教学艺术体现在对教育规律的灵活运用。教学中的创造,可能因文而生,可能因人而异,可能因教学情境的变化而起,都是努力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使“科学与实践相结合”,“把科学的原理变成我们的创造性劳动的活的经验”。她的语文教学艺术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特别是以情感作为审美的内核方面,开发情感信息的资源,引向情感体验的高潮,优化情感色彩的选择等,创造了许多生动的范例[6]。可以说,于漪老师的课堂实践生动地阐说了教育的一体两面,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第四是“做”与“学做”的统一。于漪老师说自己“是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她在这里深刻地揭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奥秘,就是以专业实践的改进作为教师发展的基本途径。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且看看于漪老师的读书,都是围绕教学内容往外打开的,都是围绕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聚焦点的,而她的教学反思更是教案的有机组成,促使自己“日日新,苟日新”。正是这样,于漪老师的从教生涯不断拾级而上,以至几乎达到“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林则徐诗句)的境界。

三、枝:多重作为之领域

“好大一棵树”,总是枝繁叶茂的。沿着“为师之道”这根主干,于漪这棵大树生长出三个向度的枝干,亦即在三个领域的具体工作中,她都有所作为,作出突出的贡献。

第一个向度,是语文教学的各个领域。于漪老师的阅读教学思想理论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教科书意义,这里暂且不论。她对写作教学也多有探索,成绩斐然。在我看来,一是读写的高度融合,于漪老师总是抓住课文提供的训练窗口,引导学生不失时机进行仿写,实现知识迁移。更重要的是,她在阅读教学中总是能抓住课文的独特之处,启发学生品味体悟。作为教材的文本,作者在写作时,如海明威所说,“寻找自己的句子”,总是为“怎样写”创造了生动的范例。于漪启发学生从陌生感角度把握文本,其实包含了对学生写作的指导,这种日复一日、不着痕迹的指导,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意义深远的。二是于漪老师的写作教学是高质量的课程创生。她的写作教学不只是教材“制度性”的安排,而且是一种体验性、建构性课程,在过程中逐步生成的。且看她的作文讲评,如写《夏日的夜空》,讲评的课题是《让思想长上翅膀飞翔——谈开展联想和想象》,这个讲评课题大概相当于我们今天讨论的大观念,而教学资源则是师生在过程中共同生成的。综观她的写作教学体系,是由写作观念、写作内容、写作方法、写作过程、写作评价完整构成的,而师生深度参与了写作课程的建构。三是于漪老师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写作。她创设活动,丰富学生生活经验;她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生活,学会选材;她组织学生从审题到修改,经历写作全过程,而在其过程中,师者不失时机地进行指导。这样的作文,体现了“写文”与“育人”的深度融合。

第二个向度,是学校工作的其他方面,主要是做班主任,做校长。于漪老师做班主任,不断“拷问感情与责任”。一是公平地爱学生,从有个人偏好的爱到热爱每一个;二是深情地爱学生,克服自己和家庭的困难,把学生真正放在心上;三是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打开发展的积极可能性,引导学生努力上进,“深入了解他们的知识世界、生活世界、心灵世界,在关键处引导”。于是,才有了人生幸福的感慨:“长相忆,我那些个性迥异、充满活力的学生!”[1]80于漪做过多年上海第二师范学校的校长。当校长,她的志向是“校长应努力成为教育家”。一是明确历史方位,提出办学的三个制高点,“即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战略的制高点上,以及与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上”[1]143。二是用先进的思想观念凝聚人心,聚焦培养什么样的人,提倡“两代师表”一起抓。三是以制度管人,树立良好的教風、学风、校风。四是把课堂教学质量当作学校质量的生命线。在百废待兴的境况下,旗帜鲜明、扎扎实实抓教学质量。五是让教师成为学校变革的核心力量,用于漪老师的话说,就是“以任务团结教师,培养教师”。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而且是能担当重任的主人。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因此迅速崛起,受到国家教委的表彰。

第三个向度,是成为参政议政者。一是以人大常委的身份,“人民代表为人民”,积极推动上海基础教育有关法规条例的研制,大声疾呼全社会努力,解决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二是以专家身份参与审查教材、审查课标,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参政议政”。于漪老师由内而外的真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卓见,总是具有抵达人心的力量,受到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她的不少建议都已经转化成政策文本的某种表达。

四、叶:华滋焕发之细节

《古诗十九首》有句:“绿叶发华滋。”惠特曼有诗,写一棵橡树“一生发出欢乐的叶子”。林庚教授有名篇《说“木叶”》。于漪这棵大树之绿叶,也是很值得“说”的。

一是繁茂。名师的人生高度是由一节一节高质量的课垫就的。于漪成名是因为课,于漪成名后几乎所有的課都是公开课。她又有公开发表的800多篇文章。现在有21卷本《于漪文集》,更有未曾发表的更多的课例,有未曾形成文字的许多生活故事,即是孤陋寡闻的笔者,亲历的或听说的,也都有温暖人心的力量。这些造就了这棵大树的郁郁葱葱,蔚为大观。

二是光泽。于漪的许多生活细节、教学细节,都闪烁着思想的光泽、情感的光泽。如果细细品味于漪老师的教学实录,细细品味于漪老师文章中讲到的那些故事,都会知道我此言不虚。这里还是讲一件我亲历的事情,有一次在南京东郊宾馆的一间小会议室里,十多位学者正在讨论语文教学的问题。说到学科育人,于漪老师说:“语文老师有一个使命,就是在教学中,要创造机会,把学生的心灵引向辉煌。”有不少同志听我讲过这个故事,也听我描述“听君一席话”的感受,“我真的感到小会议室一下子明亮了!”于老师所说的,应该看作是最高境界的学科育人吧!

五、荫:福泽后学之影响力

荀子《劝学》有句:“树木成荫而众鸟息焉。”名谚有:“大树底下好乘凉。”《好大一棵树》歌词有“撒给大地多少绿荫”。于漪这棵大树浓荫遮蔽,具有福泽后学的绵绵之力。

于漪带过很多学生,带过很多青年教师,但我认为这不是她福泽后学的全部,甚至不是福泽后学的主要部分。于漪作为中国基础教育界标杆性人物,她的思想、她的风采已经深深影响了无数的老师们、一代又一代的老师们。以我自己为例,最多是一名私淑弟子,但都深受于漪老师的影响。故事是有力量的,还是讲几个自己经历的故事。其一,1991年于漪从教40周年庆典,我有幸接到邀请。此前于漪老师也曾到我工作的江苏省泰州师范学校指导,我当时就戏称“光辉照耀”。到上海后,我和一位同事专门到于漪老师家里小坐,当时她的先生、孙女都在,就是聊家常,具体说什么我都忘了。但那种如坐春风的感觉仍然历久难忘。后来我读诺丁斯《幸福的教育》,诺丁斯说幸福的教师“具有令人惬意的品质”。我当然地想起于漪老师,对啊!她就具有这样的品质。我也曾和一些老师讨论过这个话题:我们怎么如诺丁斯所说,于漪老师所做,令人惬意呢?其二,我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主要根据自己的从教经验,写了一本《语文教学艺术论》,修订后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在书中我引用最多的是于漪老师的观点和案例。这本书出版后已数次重印,可见还是有读者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引用的如于漪老师“用心灵唱出”的思想和实例,对老师们是具有启迪意义的。其三,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出版后,作为分册主编之一,我组织原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的核心成员和参加统编版教材编写的部分同志,共同编写一套高质量的学习设计,为师生使用新教材提供支持。我们是用研磨教材的功夫做这件事的。这套《名师教语文——深度解读与学习设计》书稿交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社先后传来两次话,第一次是刚刚收到书稿,捎话来说,“这样的书稿久违了,谢谢!”第二次是正式出版后,又捎话来,说于漪老师托人要这套书。我也未曾考证真假。但听说于漪老师很关注,确实使我们受到很大鼓舞,也坚定了我们在这套书中表达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思路。试想,如我这样,在于漪老师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深受她的影响,在教师队伍中,何止成千上万!

“风是你的歌,云是你脚步,无论白天和黑夜,都为人类造福,好大一棵树。”(《好大一棵树》歌词)于漪是“好大一棵树”,是语文教学之幸、教育之幸、祖国之幸。深深感谢于漪老师!深深祝福于漪老师!

参考文献:

[1]于漪.于漪全集·教育人生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2]凯兴斯泰纳.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M].郑慧卿,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34.

[3]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229.

[4]高楠.艺术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03.

[5]尼阿德米特里耶娃.审美教育问题[M].冯湘一,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83:44-45.

[6]杨九俊.语文教学艺术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23.

责任编辑:颜莹

收稿日期:2023-12-11

作者简介: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于漪
学习研究于漪的几点思考
于漪:一辈子学做老师
话剧《师者之路》编剧手记
“人民教育家”于漪学生就是我的天下
『人民教育家』于漪:学生就是我的天下
“人民教育家”于漪:坚守三尺讲台,胸怀江河世界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人民教育家”于漪:坚守三尺讲台,胸怀江河世界
“伟大”与“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