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美育的价值审视与逻辑建构

2024-05-16 08:48马维林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

摘要:课程美育体现全学科、全过程、全生活的课程实施思维,通过构建大美育课程体系实现美育对学校教育生活的重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课程美育是落实党和国家美育方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需要。立德树人需要美学观照,学科课程具有丰富的美育价值,艺术之美是人对自由的追求,这是课程美育得以建构的美学逻辑,也是课程美育实施的学理依据。

关键词:课程美育;美学逻辑;立德树人;美育浸润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4)02-0009-06

美育作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承载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涵养学生精神品格、培育青年一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有着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和功能。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美育工作,把美育工作作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潤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做好美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通知》要求:“构建完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协同推进的美育课程体系,遵循美育特点,突出价值塑造。充分发挥艺术课程在学校美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各学科蕴含的美育价值与功能,强化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美育功能”。文件在充分肯定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的同时,也提出要发挥各学科的美育功能,把“课程美育”提上重要日程。这是对美育方法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新时代把美育工作不断推向深入的重要举措。本文“课程美育”的概念是借鉴“课程思政”这一教育概念的表达方式,意在强调美育的实施需要树立全学科、全过程、全生活的课程思维,构建大美育课程体系,进而实现以美育重构学校教育生活,让学校教育走向美学境界的教育理想。因此,“课程美育”可以界定为以提高学生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校课程为实施载体,充分发挥各学科课程的美育价值,全面落实美育要求的思想或方法。为了更好地开展课程美育,有必要对课程美育的时代价值、美学逻辑和实施方法进行讨论与澄明。

一、课程美育的时代价值审视

新时代美育受到空前重视,做好美育工作,必须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时代气息,从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出发,从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接班人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美育的时代价值,从而增强落实美育工作的行动自觉。

(一)课程美育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

党和国家站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美育工作进行部署。2011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在一系列的批示、回信和讲话中强调美育工作的重要性。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提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1],从立德树人的高度对美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美育已经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战略。美育关系到青年一代的核心价值观与创造力培养,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有着内在关联性,从重视美育工作到对美育实施提出明确要求,再到《通知》进一步提出美育渗透到所有学科,体现了党和国家美育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课程美育是促进人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刻改变了教育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数字化的生产生活环境在重塑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也对人的本质、人的主体地位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给人的主体性带来全新的挑战。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一股悲观的情绪在悄然蔓延。人类愈发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驾驭看起来似乎正在失控的技术力量[2]。碎片化、浅表化和所谓的效率至上侵蚀着教育本应有的人文性、深刻性和情感性特质。当人的情感遭到漠视,符号、程序和机械的指令消弭了精神、情感、道德的力量时,人的主体精神和创造力就会被压抑,人的全面发展受到挑战。数字化时代教育必须直面人的主体性危机,呼唤人的主体意识,维护人的尊严,让人的精神在数字化时代依然能够挺立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化时代的教育特别需要美育的浸润与滋养,消除数字化带来的冰冷,呼唤教育的情感关怀和价值观照。教育需要将美育渗透到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以课程美育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三)课程美育是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需要

党的二十大对教育做出全面部署,把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需要探索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提高国家人才的自主培养质量。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受到高度重视,但也面临着突出的困境与挑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学校教育将美育窄化为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异化为技能培训教育,美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双减”的全面落实需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训练和机械学习,这就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按照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组织教育活动。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教人辨美丑、知善恶、明是非,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激发创新活力[3]。美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自由和解放,以平衡人的感性和理性,激发人的积极情感。美育具有唤醒人的主体性、解放人的深层心理压抑、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功能。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必须改变当前的样态,以课程美育理念和方法促进教学转型,激发创造活力。

二、课程美育的美学逻辑建构

课程美育建构的前提是学校全部课程的审美化,这就要对学校课程的美学逻辑进行阐发,揭示教育与美学的内在关联,建立学校课程与美学的理论解释。这种解释必须回答学校全部课程具有美育价值且需要审美化发掘。如此,课程美育的存在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彰显,其不仅仅在于课程审美对美育的贡献,更在于学校全部课程审美化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远意义。本文从立德树人的美学特质、学科课程的美学特质、艺术审美的育人价值三个维度进行课程美育的逻辑建构。

(一)课程美育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内在一致性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凸显课程的育人价值和学科的育人功能,课程美育发挥着独特的育人价值。从学校教育来说,就是要克服过度功利的教育倾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追求,把促进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价值。

首先,立德树人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教育作为人类传承文明与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审美世界”[4]。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张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和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美育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个体感性情感进行规范的教育,其目标指向个体道德和人格养成。”[5]54应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在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中进行美育渗透。

其次,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需要审美参与。家国情怀建立在对祖国自然文化之美的热爱、对社会文化之美的认同和对民族艺术之美的欣赏的基础上。在教育强国背景下,要以美学精神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心”,“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6]。文化自信源于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刻认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的美学精神内涵。

最后,美育在五育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是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美育会增加德育的高尚之美,增加智育的理性之美,增加体育的雄壮之美,增加劳动教育的创造和灵巧之美。美育在整个教育中,不但实现着真善美的有机结合,而且完善了知情意和谐人格的发展[7]。以审美精神优化五育,培养人理性和感性的和諧,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面向。

(二)课程美育的实施基于学科课程的审美性

美学家叶朗认为审美领域包含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和技术美[8]。因此,从美学的视角来看,各学科课程本身就是世界之美的反映。世界之美又分客观之美和主观之美。自然之美如宇宙的运行规律之美、山川的震撼新奇之美、沧海桑田的变迁之美。社会美体现为人类社会正义之美、价值之美和人的精神之美,是人尊重自然规律,运用规律对自然改造的结果。如自然科学的原理实质上反映了人类对无机世界认识的成果。无论是牛顿的经典力学还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抑或是达尔文的进化论,都是人类改造世界获得的科学认识。在这里,不仅仅人类改造社会的成果体现出美的规律,人类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规律,战胜困难,让人类在不断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人的本质,不断获得自由和解放。与自然之美密切相关的中国传统美学内涵十分丰富,如人对自然的敬畏产生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人类尊重自然形成的“敬天保民”的思想等。上述人类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认识的过程都是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美,各学科所体现出来的美便在学科之中得到了彰显,这就为学科课程美育提供了依据和可能。

(三)课程美育需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

充分发挥艺术的育人功能是美育浸润的重要途径。发挥艺术的美育浸润功能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对艺术之美形式的欣赏上,更要透过艺术的本质看到艺术所蕴含的人的精神之美。人类历史的发展以美为向度,受美牵引,艺术是人类对美好生活向往通过审美形式进行表达的作品。艺术反映了人类的生产活动,而人的生活体现了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创造,寄托着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艺术是时代的反映,在艺术中我们看到的正是人类不断克服外在束缚,争取自由和解放的历史。艺术是历史的产物,同时艺术也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从而让历史进程受美的牵引。对此,刘纲纪教授认为: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广阔视野来看,艺术所能产生的一切作用,归根到底在于要把人类的生活作为人类自身自由创造的过程和结果,感性具体地显示给人看,把真理的认识和道德的实现从外在的、强制性的东西提升为人的内在的、自由的追求,并使人的个性和才能获得超出满足生存需要的全面发展[9]。刘纲纪教授的论述充分体现了艺术对人类追求自由的心灵和精神的审美价值,要充分发挥艺术的美育浸润作用,认识到艺术对人的精神世界和客观物质世界发展的推动作用。对于艺术的作用,美国教育思想家爱德华·博诺也指出:“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生存下去,价值观和道德感可以使我们生活得体面而富有责任感;而认识与理解世界的美、生活的美和艺术创造的美,则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有情趣和意义。”[10]可见,艺术作为感性的形式和思维的表达,形式的背后蕴含着创作的动机、情感的意蕴、审美的取向和人生的理想。当艺术以其形式之美、精神之美与学生对话的时候,艺术的美育浸润作用便发生了。

上述讨论的重点是论证学校课程的美学意蕴,进而为课程美育提供美学的学理建构。同时,这一讨论也进一步说明了美育浸润行动开展的理论内涵,从而为课程美育的实践提供方向,为课程美育的教学实施提供方法论依据。

三、课程美育实践方法的三个维度

课程美育具有丰富的美学逻辑,为课程美育实践提供了可能。事实上,课程美育的实践或者说美育浸润行动真正发挥提升人的人文精神和审美素养的功能,既要符合美学的内容逻辑,也要符合审美过程的形式逻辑。学生的审美活动是美的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这就需要以丰富性和价值性作为学校课程开发的方向,以体验性、互动性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彰显,以教学活动审美化激发想象和创造,从而以课程美育点亮教育生活。

(一)以丰富性和价值性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课程美育实施效果从根本上取决于学校课程的质量,构建包括国家课程的学校大美育课程体系是课程美育实施的关键。所谓大美育就是以美学精神统领优化学校课程开发,建立起包括艺术教育在内的学校课程美育全面实施的育人格局。大美育是建立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人格美、技术美等审美维度基础上的综合美育。大美育是一种办学理念,其核心内涵是让美育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培养真善美的健美人格。《通知》指出:“充分发挥相关学科的美育功能。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融合,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品德美、社会美、科学美、健康美、勤劳美、自然美等丰富美育资源,分学科推动制定美育教学指引。”这就明确了课程美育的关键是提高学校课程的丰富性,不断丰富、拓展课程内容。教学活动世界是一个真与美并存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教学理论中的美学向度通过教学之美的本质性探索、对教学审美要素的分析等研究,在发现教学美的规律的同时彰显了师生的主体性、能动性、情感性[11]。也就是说,审美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与丰富性同时纳入课程美育视野的是价值性,学校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价值指向对课程进行价值澄清,把劳动教育、体育、美育真正落到实处。课程美育的实施关键是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审美素养,让教师能够在自己教育教学中发现美、赞赏美、表现美,教书育美,以美育人,才能将大美育落到实处。

(二)以体验性和互动性进一步优化课程实施

课程美育的实施要改变传统教学的抽象单调和单一的样态,以丰富的体验性、互动性维护学生生命主体性需要。神经美学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学生学习的过程,认为“人的回憶活动与想象活动实际上都具有相同的心脑原理,即都需要从原有的记忆库之中挑选记忆片段,进而根据不同的思维动机将他们分别重组为或真实或虚拟的情景”[12]22。人的回忆与想象作为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过程,需要伴随着愉快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思维活动。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深刻的体验,自然难以在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编码记忆。课程美育是一种体验性与参与性高度融合的活动,是想象的、造型的、感性直观的、自由表现的、富于感情色彩的、专注和投入的、注重过程的和愉悦的。儿童的情感发展需要借助更多、更丰富和更主动的审美体验、娱乐体验、运动体验、生活体验、联想-幻想-想象性体验等表象记忆方式,塑造逐步展开与深化的自我情感时空[12]31。审美发生的机制必然是人与审美对象的互动机制,人将自己的情感、价值和认知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审美对象也在向审美主体呈现其形式与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双向投射。如人欣赏戏剧时会带着对戏剧内容和形式的理解沉浸其中,同时戏剧的情节和场景也激发人的审美欲望,进而不断地将审美引向深入。

(三)以教学审美化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

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教育强国的关键任务,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难题,这一问题的破解需要美学参与,以教学审美化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

第一,美育的创造性特质体现为美育促进人感性与理性的和谐,使人的人格健全平衡,进而使个体生命充满活力,为人的创造性提供了生命活力基础。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学校美育内涵,强调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这一文件内容充分说明,以培养完整的人的理念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以充分的主体自觉投身到学习中去,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才可能真正得以培养。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实质上是指全面实现人的潜能的能力和状态,即生命的完美[5]99。致力于创造性人格培养的教育必须克服过度功利的教育倾向,回到全面育人的正确方向上来。

第二,课程美育需要丰富的形式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知”到“好”再到“乐”,逐层递进,人的积极求知的情感欲望逐渐生发。美育正是通过“情感交往”而激发情感,保护和促进人天然感性的活泼生动,让人的想象力、求知欲望和创造力自由驰骋。美育作为感性教育,着眼于促进人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激发人生命活力和创造力。

第三,通过教学过程的审美化优化学习过程,让教学成为充满美感的知识探究之旅。教学审美化作为一种教学改革思潮和课堂教学范式受到广泛关注。赵伶俐教授提出,教学审美化是将生硬呆板的教学关系转化为师生互相欣赏,师生共同欣赏、实现和创造教学(因素、过程、结果)美的审美关系[13]。显然,这样的学习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

当然,教学审美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体现在以美学精神升华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形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的崇高使命感,这是课程美育的更高境界。如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讲好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精神的伟大;在历史学习中,让学生以唯物史观长时段把握历史发展进程,感受中共百年党史的波澜壮阔,从而激发青年一代的爱国情感,让他们把小我融入大我,以高度的使命自觉学习本领,成为能担负起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2]辛末.大数据时代教育的人文向度 [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3(5):27.

[3]王嘉毅.扎实推进新时代美育高质量发展[J].教育研究,2023(12):9.

[4]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孙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8.

[5]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7]何齐宗,霍巧莲.黄济先生的美育思想探要[J].教育研究,2021(7):75.

[8]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78-318.

[9]刘纲纪.艺术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407.

[10]沈致隆.亲历哈佛——美国艺术教育考察纪行[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45.

[11]刘锦诺,杨丽.我国70年来教学理论中的美学向度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9(9):92.

[12]丁峻.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13]续佩君,马永双.在理科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思考与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20(9):127.

责任编辑:赵赟

收稿日期:2023-12-15

作者简介:马维林,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副校长,博士,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教学名师,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特级教师,“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
坚持“立德树人”的有效策略分析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探析
高校体育与立德树人研究
钢琴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立德树人
夯实基本功,做立德树人的中职班主任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