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管理的路径分析

2024-05-16 03:21李富娃
学周刊 2024年14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利用

李富娃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教师进修学校,甘肃天水 741020)

德育就是将良好的思想与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其内容相较于学科教学来说趣味性更低,因而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学生就更难产生兴趣,德育也就难免沦为了说教。在短视频背景下,用短视频来取代单纯的口头讲述就成为增加德育趣味性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科学的以短视频为支撑的高中德育教育管理模式,为此,需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一、当前高中德育工作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德育工作死板僵硬

德育是一项影响学生身心的工作,如果本身死板僵硬,很难对学生产生预期的影响。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教育更加重视综合人才的培养,而非单纯凭借成绩论高低,因而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德育在学校教育中所占的比重也有所上升。就目前高中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整体表现出了死板僵硬的问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德育工作死板僵硬首先表现在德育方式的教条化。一方面,德育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学科为主阵地,虽然在新课改背景下,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但是仍然不够灵活,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与其他学科别无二致,并未很好地发挥出对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除思政课以外的德育教育也仍然以说服教育为主要方式。比如,部分教师会通过讲故事、喊口号等方式来激励学生认真学习,争取考得一个好成绩。然而此种方式对学生的冲击并不强,学生很难在这些方式的影响下自觉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在今后做到认真学习。可见,这种表面化、形式化的德育方式实效性并不强。高中生虽然已经比较成熟,叛逆心理不像初中生强烈,但是其价值观念也还在逐渐形成,而以说服教育为主要方式的德育教育很难给学生的心灵带来冲击,也就难以撼动学生已然形成的价值观念,德育工作也就难以收到效果。

德育工作死板僵硬其次表现在德育内容的机械化。随着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提出,德育教育所使用的专门教材以及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材也在被编订。教材经过重重修订,本身具有科学性,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果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照抄照搬教材,就会让德育教育失去活力。目前,德育工作的展开往往会依照教材进行,教材成为德育工作的蓝本,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则被抑制,德育教育表现出了明显的僵硬。另外,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更加丰富繁杂,学生能够借助电子设备在第一时间了解很多社会上发生的事件,而教师如果仍然严格按照教材的内容来组织德育工作,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为德育工作增加新内容,那么就会影响德育工作的活力。

(二)德育工作脱离生活

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先改变学生的思想,继而影响学生的行为。衡量德育工作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学生在接受了德育教育之后,在生活上行为表现出的变化。比如,德育的主题是感恩教育,那么在就本次德育效果进行评价时,就要考查学生在生活中是否能够感恩教师,看到教师的付出,看见教师主动打招呼等,是否能够感恩父母,认识到父母的不易,在生活中主动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等等。只有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发生了变化,才能说明德育工作落到了实处,才算是真正发挥了作用。就目前高中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德育工作脱离生活,无法对学生的生活行为产生十分明显的积极影响,德育理论无法落实到生活,也就限制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另外,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成绩仍然是很多家长、教师以及学生自己都十分关注的话题,因而德育内容也往往是以学习为核心,多是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以改变自己今后的生活,很少关注成长教育、生活教育、品德教育、情感教育等等,与学生的生活关联性不大,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因而对学生的影响有限,也限制了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短视频给高中德育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丰富了德育教育资源

德育教学必须以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为支撑,否则就会出现空泛的问题。短视频内容丰富,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教师既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下载相应短视频,作为德育教育理论的案例,又可以自己动手来制作短视频,作为讲解德育教育理论的重要手段。

短视频对德育教育资源的丰富,不仅体现在获取了更为丰富的信息,还体现在其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了对全方面教学资源的整合,这些都有利于德育教育效果的提升。

(二)创新了德育教育手段

短视频的大量涌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如今,“互联网+教学”已经成为新常态。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德育教学的结合也就势在必行。利用短视频代替教师的口头讲述,能够借助短视频的优势强化德育教育的效果,在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上实现了改革与创新,这也是德育教育在短视频背景下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机遇。

三、短视频背景下高效开展高中德育工作的措施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德育工作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的成长扮演着积极、消极双重角色,如何正确利用短视频来调整德育工作方式,提高德育工作效率成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面临与亟须解决的问题。在短视频背景下,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德育思路,利用短视频来丰富德育内容,优化德育环境,调整德育方向,以将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综合性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利用短视频丰富德育内容

在短视频背景下,高中教师应该认识到传统德育教育方式的弊端,能够看到并利用短视频的优势来进行课堂的创新,利用短视频来丰富德育内容,让德育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对学生的生活施加影响。

一方面,教师要利用短视频来为德育教育补充案例资源。德育教育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其在新时代的发展必须具有趣味性,如果单纯采用理论灌输的方式,不仅难以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加重高中学习的负担。为此,在开展德育教育时,教师可以利用短视频来为相关的理论补充案例。将案例放在理论的前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顺势引出理论能够深化学生的认识;将案例放在理论的后面则可以对理论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教师既可以利用案例来就理论中一些难理解的字眼进行讲解,还可以让学生对理论的认识更加深刻。比如,在进行爱国教育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视频播放大数学家华罗庚的事迹。在“七·七”事变后,华罗庚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如此借助具体的案例来进行爱国教育,爱国教育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虽然教师并未直接说我们要热爱国家,学生却也能够在具体的案例中认识到。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德育教育具有更强的趣味性,能够让学生在接受德育的过程中“换换脑子”,德育效果也会更加理想。

另一方面,教师要利用短视频获取丰富的德育资源。当前,德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脱离,缺乏成长教育、生活教育、品德教育、情感教育等内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另一部分原因就是既定的德育教材、体系中缺乏这些部分的内容。为此,教师要挣脱教材内容的限制,利用互联网来搜集更加丰富的短视频教育资源,拓宽德育教学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开展安全教育时,教师就可以搜索一些安全教育的视频,让学生在视频中学习保证自己安全的方法。

(二)利用短视频优化德育环境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必须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基本环境入手,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加入德育教育,树立良好的校园风气,传递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文化环境,继而强化德育教育的效果。短视频的应用则可以为德育环境的优化提供极大的助力。

其一,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教育平台来发布德育短视频,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观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教育也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形式,教师可以借助微信群或者专门的线上教育平台来发布德育短视频,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来观看。在信息化时代,还有一些APP 能够监测学生的观看情况,控制学生拖动进度条。利用这些方式就能够让短视频走进学生的生活,影响学生的生活。

其二,教师可以利用专门的短视频平台来制作、发布德育短视频。抖音、快手、微信小视频等软件、小程序都是专门发布短视频的,也是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会接触的。开设学校的官方账号,不定期在这些软件上分享德育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推送,能够让学生在娱乐之余关注到这些内容。

其三,教师还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来拍摄、制作德育短视频。在信息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短视频的拍摄者与发布者,学生也不例外,并且多数学生都有短视频拍摄与发布的经验。鼓励学生来运营学校、班级的账号,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开展不同主题的德育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同主题短视频的录制。不同的小组可以发挥本组的主观能动性,思考何种表现方式更能得到大家的关注。比如,一个小组根据德育主题编写了一个剧本,由本组的成员来分别扮演剧本中的角色。这种小剧场能够借助具体的事件来阐述某种道理,并且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会更高。由此,学生就由德育的被动接收者变为了德育的主动进行者,而德育对学生的影响效果也会随之上升。

(三)利用短视频调整德育方向

短视频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互动性强,教师就可以利用其这一特点来调整德育的方向,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项素养与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德育的内容广而杂,这也导致了德育没有重点。并且,高中的学习任务比较重,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广泛涉及德育的方方面面,因而就必须精选德育内容,确保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然而,在选择德育内容时教师往往会因为年龄、认知等造成判断失误,对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也比较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利用短视频互动性强的特点来调整德育的方向。

就目前高中德育教育的情况来看,多数教师在利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短视频之后就不再关注这个短视频,而是着手制作下一个视频。事实上,这个视频的数据也是教师了解学生需求的一个重要方式。用户可以对视频进行点赞、评论,还可以给发布者私信,这些都是教师了解学生群体想法的主要途径。

教师可根据学生对德育短视频的评论来发现当前德育方式的问题,或者是学生对这项德育内容的不同看法,并及时对高中德育方式进行优化调整,提升整体德育实效。比如,在发布了一项针对高中生早恋的德育视频之后,教师要随时关注短视频的评论区,了解学生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并针对学生的看法来进行回复,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专门再制作发布一期视频就这一话题进行深度的讨论。这样,利用短视频开展的德育就能够依靠用户数据来保证德育方向的正确性,并且,还解决了在学校德育中互动性不强的问题。在短视频平台中,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而只有教师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想法之后才能保证德育的针对性,继而才能保证德育的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推进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高中教育的落实,就必须切实提升德育工作实效。在五育并举视域下,教师必须始终关注德育,重视德育,善于汲取先进的因素来发展德育。然而,当前的德育教育却存在实效性不佳的问题,培养出的人才仍然是高成绩而非高素养的,难以满足现代的社会需求,这不仅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还影响了社会的发展。短视频的快速发展为高中德育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对于帮助高中德育教育走出当前的困境意义重大。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德育,并正确认识短视频的作用,善于利用短视频的优势来对德育的内容、方式、方向进行创新与优化,进而保证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为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利用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